科学家闯汉末 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龙编之议(下)
“岂有此理!”刘熙听了不由拍案骂道“他马子玉虽然强盛,但也不该如此欺辱他人!
使君世居交州,分家强迁,和灭族何异?
西州和辽州比幽、凉还要偏远,那里的土地必然都是荒地,这样置换,和没收有何区别?
马子玉提出这样的条件,根本就没准备让使君答应啊!”
士燮此时已经年过六十,他抚须叹道“其实如果只是前面两条,为了交州百姓不受刀兵之苦,我士氏牺牲一下也并非不可!
可这第三条,要我们烧毁一切记载喃字的书帛竹简,却是老夫万万不能答应的!”
刘熙做为交州第一经学大师,在喃字的创造上也出力颇多,听到马强要毁掉喃字,那是又气又感觉莫名其妙。
“使君,昔日这马子玉是否和你结仇?”
士燮摇头叹道“从未见过,如何结仇?”
“那为何要毁掉喃字?”
前面两条,刘熙其实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现在交州七郡有四个郡的郡守姓士,要彻底消除士氏在交州的影响,强迁和灭族是唯二的办法。
士燮也不理解,在他看来喃字这种贴近交州口音的文字可以更好的推广汉学,而推广教化不就是马强一直在做的么。
自己和马强应该是有一样的理念梦想的啊。
为何马强却对喃字如此痛恨呢?
这就是时代的限制了,在公元二世纪的整个东亚,只有华夏拥有文字,四周无论是南蛮还是西羌,是匈奴还是鲜卑,是高句丽还是山越人,都只有语言,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
而大汉内部,虽说在始皇帝书同文后基本达成了文字统一,但实际上一字多种写法的情况依旧存在,而且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后世新中国成立才基本消除。
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孔乙己说的茴字的四种写法了。
因此,这个时代的人极难意识到喃字到底代表什么。
在士燮等人看来,喃字不过是为方便交州百姓学习的一种异体字罢了。
“其实如果马子玉是因为老夫而不喜喃字,老夫反而觉得无碍,反正老夫已年过六旬,即使自刎归天也不算早夭。
老夫就怕马子玉是因为吾等研究喃字是为了传播儒学啊...”
“使君何意?”
士燮继续说道“听闻马子玉在河北提倡新学,他的科举中有一半的题目都和新学有关,他虽然广建学校,但学校内多教新学,儒学课程还不到泰半。
我担心他之所以敌视喃字,是因为喃字本就是为了传播儒学而诞生的。
如果是这样,一旦让他彻底掌握天下,焚书坑儒也许就在不久的未来了!”
“他敢!自武帝以来,世人独尊儒术,别说他一个大将军,昔日始皇帝焚书坑儒,结果如何?”
“可马子玉兵威之盛,天下无人能挡,如我交州不从,等他大军南下,吾等该如何呢?”边上有谋士担忧的说道。
刘熙怒视道“城破,有死而已,有何可惧?
如儒学被灭,天下道德沦丧,我大汉变为夷狄之国,那才可惧!
使君,如马子玉当真想灭我儒学,吾等当将此事告知天下,号召天下人对其共讨之!
吾等儒生,亦当仗剑和其死战到底,以慰孔孟先贤!”
“刘公说的对,他马子玉再蛮横,和那嬴政相比如何?如果他想灭我儒学,我们就和他死战到底!”
“死战到底!!”
堂下众人有的是真的担心儒学的地位在马强的治下受到动摇,有的是因为反对马强主导的新政,有的是因为不愿意迁移交州,虽然各有心思,但都叫嚣了起来。
士燮大喜,他之所以开这个会,还特地把刘熙叫来,就是希望得到刘熙为首的外州士人的支持,从而增加胜算。
这个胜算当然不是挡住河北军的胜算,士燮活了这么久,太明白什么叫以势压人,交州地偏人少,即使能借着地利胜一两次,但只要败一次就是灭国之难。
他就没想过在军事上得到胜利。
士燮要的是利用刘熙这些名士发动舆论,逼迫马强退一步,允许士氏继续留存在交州,允许他
“好,你我再联合其他名士一同给中原名士写信,让他们帮我们,帮儒学一起奔走呼喊。
不过老夫也担心马子玉因此恼羞成怒,因此诸位还要做好迎战的准备!”
“诺!”
——广宗河北大学外
“曹植,真的只要加入那个女子商贾研究社,我们就有机会到大将军府里去看白烟吗?”
公交站的站牌下,站着几个小鬼头,头上扎了两个发髻的孙尚香用略带威胁的眼睛看着曹植。
“真的!真的!我听我哥说的,他们女子商贾研究社的骨干没几天就会到大将军府里玩。”
曹植见孙尚香还有点不信,急的都快对天发誓了。
面对自己的兄弟被危险,曹彰这个当哥哥的则昂着脑袋,看着蓝天白云,也不知道能看出个啥来。
“你哥哥?曹彰?”
曹彰拼命摇头,表示此事和自己无关。
“不是,是我的三哥曹丕,他说他和女子商贾研究社的甄宓关系很好,每天都通信。”
嗯,曹丕倒也没说错,他的确每天都在给甄宓写信,就是没收到过回信就是了。
“那你能不能让他把我介绍进去?”
曹植抓了抓脑袋,摇头道“我其实提过,但我三哥说这种徇私之事不能做。”
孙尚香点了点头道“倒也是,我们要凭自己的本事进去才行!”
这些孩子,此时都还纯洁的很。
河北大学就和后世很多大学一样,校门是敞开对外的,毕竟有太多的孩子会被家长带来进行思想教育。
当然,进去参观和听课是两件事,如果想听课,那还是要通过学力测试才能得到证件进行听课的。
走入河北大学,孙尚香就看到无数穿着黑色学生服的学子不断来回穿梭,他们有的谈笑风生,有的行色匆匆,有的皱眉思索,但无论哪一个,都充满了朝气。
这是一个充满了希望的学校。
使君世居交州,分家强迁,和灭族何异?
西州和辽州比幽、凉还要偏远,那里的土地必然都是荒地,这样置换,和没收有何区别?
马子玉提出这样的条件,根本就没准备让使君答应啊!”
士燮此时已经年过六十,他抚须叹道“其实如果只是前面两条,为了交州百姓不受刀兵之苦,我士氏牺牲一下也并非不可!
可这第三条,要我们烧毁一切记载喃字的书帛竹简,却是老夫万万不能答应的!”
刘熙做为交州第一经学大师,在喃字的创造上也出力颇多,听到马强要毁掉喃字,那是又气又感觉莫名其妙。
“使君,昔日这马子玉是否和你结仇?”
士燮摇头叹道“从未见过,如何结仇?”
“那为何要毁掉喃字?”
前面两条,刘熙其实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现在交州七郡有四个郡的郡守姓士,要彻底消除士氏在交州的影响,强迁和灭族是唯二的办法。
士燮也不理解,在他看来喃字这种贴近交州口音的文字可以更好的推广汉学,而推广教化不就是马强一直在做的么。
自己和马强应该是有一样的理念梦想的啊。
为何马强却对喃字如此痛恨呢?
这就是时代的限制了,在公元二世纪的整个东亚,只有华夏拥有文字,四周无论是南蛮还是西羌,是匈奴还是鲜卑,是高句丽还是山越人,都只有语言,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
而大汉内部,虽说在始皇帝书同文后基本达成了文字统一,但实际上一字多种写法的情况依旧存在,而且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后世新中国成立才基本消除。
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孔乙己说的茴字的四种写法了。
因此,这个时代的人极难意识到喃字到底代表什么。
在士燮等人看来,喃字不过是为方便交州百姓学习的一种异体字罢了。
“其实如果马子玉是因为老夫而不喜喃字,老夫反而觉得无碍,反正老夫已年过六旬,即使自刎归天也不算早夭。
老夫就怕马子玉是因为吾等研究喃字是为了传播儒学啊...”
“使君何意?”
士燮继续说道“听闻马子玉在河北提倡新学,他的科举中有一半的题目都和新学有关,他虽然广建学校,但学校内多教新学,儒学课程还不到泰半。
我担心他之所以敌视喃字,是因为喃字本就是为了传播儒学而诞生的。
如果是这样,一旦让他彻底掌握天下,焚书坑儒也许就在不久的未来了!”
“他敢!自武帝以来,世人独尊儒术,别说他一个大将军,昔日始皇帝焚书坑儒,结果如何?”
“可马子玉兵威之盛,天下无人能挡,如我交州不从,等他大军南下,吾等该如何呢?”边上有谋士担忧的说道。
刘熙怒视道“城破,有死而已,有何可惧?
如儒学被灭,天下道德沦丧,我大汉变为夷狄之国,那才可惧!
使君,如马子玉当真想灭我儒学,吾等当将此事告知天下,号召天下人对其共讨之!
吾等儒生,亦当仗剑和其死战到底,以慰孔孟先贤!”
“刘公说的对,他马子玉再蛮横,和那嬴政相比如何?如果他想灭我儒学,我们就和他死战到底!”
“死战到底!!”
堂下众人有的是真的担心儒学的地位在马强的治下受到动摇,有的是因为反对马强主导的新政,有的是因为不愿意迁移交州,虽然各有心思,但都叫嚣了起来。
士燮大喜,他之所以开这个会,还特地把刘熙叫来,就是希望得到刘熙为首的外州士人的支持,从而增加胜算。
这个胜算当然不是挡住河北军的胜算,士燮活了这么久,太明白什么叫以势压人,交州地偏人少,即使能借着地利胜一两次,但只要败一次就是灭国之难。
他就没想过在军事上得到胜利。
士燮要的是利用刘熙这些名士发动舆论,逼迫马强退一步,允许士氏继续留存在交州,允许他
“好,你我再联合其他名士一同给中原名士写信,让他们帮我们,帮儒学一起奔走呼喊。
不过老夫也担心马子玉因此恼羞成怒,因此诸位还要做好迎战的准备!”
“诺!”
——广宗河北大学外
“曹植,真的只要加入那个女子商贾研究社,我们就有机会到大将军府里去看白烟吗?”
公交站的站牌下,站着几个小鬼头,头上扎了两个发髻的孙尚香用略带威胁的眼睛看着曹植。
“真的!真的!我听我哥说的,他们女子商贾研究社的骨干没几天就会到大将军府里玩。”
曹植见孙尚香还有点不信,急的都快对天发誓了。
面对自己的兄弟被危险,曹彰这个当哥哥的则昂着脑袋,看着蓝天白云,也不知道能看出个啥来。
“你哥哥?曹彰?”
曹彰拼命摇头,表示此事和自己无关。
“不是,是我的三哥曹丕,他说他和女子商贾研究社的甄宓关系很好,每天都通信。”
嗯,曹丕倒也没说错,他的确每天都在给甄宓写信,就是没收到过回信就是了。
“那你能不能让他把我介绍进去?”
曹植抓了抓脑袋,摇头道“我其实提过,但我三哥说这种徇私之事不能做。”
孙尚香点了点头道“倒也是,我们要凭自己的本事进去才行!”
这些孩子,此时都还纯洁的很。
河北大学就和后世很多大学一样,校门是敞开对外的,毕竟有太多的孩子会被家长带来进行思想教育。
当然,进去参观和听课是两件事,如果想听课,那还是要通过学力测试才能得到证件进行听课的。
走入河北大学,孙尚香就看到无数穿着黑色学生服的学子不断来回穿梭,他们有的谈笑风生,有的行色匆匆,有的皱眉思索,但无论哪一个,都充满了朝气。
这是一个充满了希望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