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寡妇的致富路 第85章 镇上
家里突然多了好几只活物,要做的事情好似就多了起来。
两只小狗也就罢了,暂时用羊奶喂着,大了就能吃剩饭。
骡子和羊都是要吃草料的,还要定时给它们往盆里添温水。
先前剩下的草料最多够它们吃个把月,等到天气转暖,草木萌发之后,就要开始给它们割新鲜的草了。
这些事陈翠都交给了孩子们做,她自己则是在为了改造骡车而筹划。
她一开始想把车子四周用棉被围起来,后来又发觉这样不太妥当,就改成油布。
油布比较轻便,又防水,虽然保温的作用不及棉被,可也很挡风,比四周敞开要暖和的多,而且要拆卸的时候也方便,一年四季都能用。
陈翠是个行动派,想好了就开始行动。
她让长平赶着骡车,俩人一起去镇上买油布,顺便熟悉一下镇上的环境。
这次,长平赶车的时候明显比昨天要熟练了些,人也放松了不少。
陈翠去过县城次数挺多,镇上还是第一次来,陈氏先前倒是跟着刘二勇来过,但那也是前年的事了。
镇上一共就南北两条街,所有的商业都集中在这两条街上,日常的铺面都有,只是规模不大,货物的选择也比较少。
油布这种东西杂货铺里是一定有的,陈翠估摸着大概的尺寸,还多买了些,准备用来做个雨披,赶车的人可以盖身上。
其实她家里有一件蓑衣,只是体积太大,太占地方,不方便带在马车上。
在杂货店又补充了一些盐和其他的调料,这些盐的成色更差了,里头的杂质比县城铺子里的盐更多,但是价格却是一样的。
陈翠也不知道是上面盐政的人在搞鬼,送过来就是如此,还是老板自己偷摸着往里面掺东西了。
反正她没敢多买,只买了半斤,够用一阵子就行,下次还是去县城或者府城的时候多买点吧。
顺带买了些茉莉花茶用来煮羊奶,那个羊奶实在膻味太重了,别说孩子们了,陈翠自己都喝不下去,只有两只狗子不嫌弃,能喝大半碗。
她听说羊奶用茉莉花茶煮过之后就能去除膻味,就打算回去试试。
过年的时候炸东西把油霍霍了不少,母子两个又去镇上的屠户那里买了几斤肥膘熬猪油,顺便又割了点肉。
或许是因为过去吃的太缺油水了,几个孩子特别馋肉。
虽然他们嘴上没说想吃的话,可只要饭菜里有肉,他们就吃的格外欢实。
如今经济还算宽裕,陈翠自然会尽量满足孩子们的日常需求。
买完东西,他们找人打听了学堂的位置,想先去问问今年开学的时间和报名的问题。
镇上的学堂叫做明德学堂,最早是镇上的几家富户共同出资办的,当初也只是为了让他们自家的孩子有个读书的地方。
后来也吸纳了周边一些富农家的孩子前来就读,头几年倒是也出了几个童生,后来还听说有秀才呢。
可惜近些年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几年也考不中一个,如今的学生也不如以前多了,两个先生也走的只剩下一个。
其实陈翠一开始对这个学堂抱有疑虑,想过把孩子们送去县里读书,甚至把家也搬到县城去,这样买菜购物什么的都方便。
可是后来她仔细想了一下,暂时还是不能这么干。
如今人离乡贱,在村里,就算他们一家子不怎么受待见,可好歹整个村都是刘姓族人,说起来也是同根同祖的,就算有矛盾也只是家族内部的事务,有村正在,不会有什么过分的事发生。
但要是搬去了县城,凭着她手里那点钱,住不到什么好地段。
在外人看来,他们家孤儿寡母的,正是属于好欺负的外来户,到时候有了什么麻烦,她恐怕没那个实力解决。
在自己不具备相当的实力以前,还是先在村里苟着吧!
等到她财富积累达到了一定阶段,再想法子脱离这个环境,到时候就算是有什么事,她还可以运用“钞能力”解决。
只能说,钱是人的胆,她手里的三百多两银子,还不足以让她有底气离开这个村子,只能让孩子先在乡镇学校就读。
长平将骡车赶到了学堂门口,陈翠跳下了车,跟看门的老头说明了来意。
那门房老头抬眼看了看她,看到身旁的长平,“还早着呢,正月十八才开学,现在先生不在,你要是想给孩子报名,等到十八那天再来。””
陈翠有些失落,“这样啊……”
她原本还想见见学堂里的先生呢,她先前听过一些关于这位先生的传闻,想亲眼看看是否属实。
“那请问现在还是周先生执教吗?束修是不是还跟以前一样,是一年二两半?”
陈翠记得先前长盛在这读书时候是这个价格。
“周先生走了,现在是楚先生,束修如今是三两银子一年。”老头道。
“怎么都变了?”
陈翠忽然觉得自己的消息太滞后了。
“原来的周先生年纪太大,没法再执教,告老还乡了,去年秋天新来的楚先生对学生们很严厉,如今学堂风气可好了,虽然束修涨价了,可从年前到现在,已经有好几个来打听着想给孩子报名的了!”
老头略有些自豪的说道,学堂收的学生多,人气旺,他也与有荣焉。
陈翠点点头,原来陈氏就曾在家听长盛吐槽过,说他们学堂的先生年纪大一把,眼花耳聋不管事,学堂乱糟糟的,风气很差,说自己考不中就跟这个有很大的关系。
她还曾以为那是长盛为自己的落榜故意找的托辞,但现在看来,很可能是那个周老先生真的像他说的那样。
或许就是因为原来的先生不作为,所以学堂才花高价重新请了楚先生,所以束修也跟着上涨了?
陈翠暗自猜测。
其实,涨价不涨价的不要紧,只要学堂风气好,老师负责任,能让孩子学到东西,哪怕多花点钱她也愿意。
接着,陈翠又问了老头一些来上学的注意事项,才带着长平告辞。
有了骡车就是方便,从镇上到家十几里路,二十多分钟就到了,要是牛车的话,起码要用一个小时。
两只小狗也就罢了,暂时用羊奶喂着,大了就能吃剩饭。
骡子和羊都是要吃草料的,还要定时给它们往盆里添温水。
先前剩下的草料最多够它们吃个把月,等到天气转暖,草木萌发之后,就要开始给它们割新鲜的草了。
这些事陈翠都交给了孩子们做,她自己则是在为了改造骡车而筹划。
她一开始想把车子四周用棉被围起来,后来又发觉这样不太妥当,就改成油布。
油布比较轻便,又防水,虽然保温的作用不及棉被,可也很挡风,比四周敞开要暖和的多,而且要拆卸的时候也方便,一年四季都能用。
陈翠是个行动派,想好了就开始行动。
她让长平赶着骡车,俩人一起去镇上买油布,顺便熟悉一下镇上的环境。
这次,长平赶车的时候明显比昨天要熟练了些,人也放松了不少。
陈翠去过县城次数挺多,镇上还是第一次来,陈氏先前倒是跟着刘二勇来过,但那也是前年的事了。
镇上一共就南北两条街,所有的商业都集中在这两条街上,日常的铺面都有,只是规模不大,货物的选择也比较少。
油布这种东西杂货铺里是一定有的,陈翠估摸着大概的尺寸,还多买了些,准备用来做个雨披,赶车的人可以盖身上。
其实她家里有一件蓑衣,只是体积太大,太占地方,不方便带在马车上。
在杂货店又补充了一些盐和其他的调料,这些盐的成色更差了,里头的杂质比县城铺子里的盐更多,但是价格却是一样的。
陈翠也不知道是上面盐政的人在搞鬼,送过来就是如此,还是老板自己偷摸着往里面掺东西了。
反正她没敢多买,只买了半斤,够用一阵子就行,下次还是去县城或者府城的时候多买点吧。
顺带买了些茉莉花茶用来煮羊奶,那个羊奶实在膻味太重了,别说孩子们了,陈翠自己都喝不下去,只有两只狗子不嫌弃,能喝大半碗。
她听说羊奶用茉莉花茶煮过之后就能去除膻味,就打算回去试试。
过年的时候炸东西把油霍霍了不少,母子两个又去镇上的屠户那里买了几斤肥膘熬猪油,顺便又割了点肉。
或许是因为过去吃的太缺油水了,几个孩子特别馋肉。
虽然他们嘴上没说想吃的话,可只要饭菜里有肉,他们就吃的格外欢实。
如今经济还算宽裕,陈翠自然会尽量满足孩子们的日常需求。
买完东西,他们找人打听了学堂的位置,想先去问问今年开学的时间和报名的问题。
镇上的学堂叫做明德学堂,最早是镇上的几家富户共同出资办的,当初也只是为了让他们自家的孩子有个读书的地方。
后来也吸纳了周边一些富农家的孩子前来就读,头几年倒是也出了几个童生,后来还听说有秀才呢。
可惜近些年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几年也考不中一个,如今的学生也不如以前多了,两个先生也走的只剩下一个。
其实陈翠一开始对这个学堂抱有疑虑,想过把孩子们送去县里读书,甚至把家也搬到县城去,这样买菜购物什么的都方便。
可是后来她仔细想了一下,暂时还是不能这么干。
如今人离乡贱,在村里,就算他们一家子不怎么受待见,可好歹整个村都是刘姓族人,说起来也是同根同祖的,就算有矛盾也只是家族内部的事务,有村正在,不会有什么过分的事发生。
但要是搬去了县城,凭着她手里那点钱,住不到什么好地段。
在外人看来,他们家孤儿寡母的,正是属于好欺负的外来户,到时候有了什么麻烦,她恐怕没那个实力解决。
在自己不具备相当的实力以前,还是先在村里苟着吧!
等到她财富积累达到了一定阶段,再想法子脱离这个环境,到时候就算是有什么事,她还可以运用“钞能力”解决。
只能说,钱是人的胆,她手里的三百多两银子,还不足以让她有底气离开这个村子,只能让孩子先在乡镇学校就读。
长平将骡车赶到了学堂门口,陈翠跳下了车,跟看门的老头说明了来意。
那门房老头抬眼看了看她,看到身旁的长平,“还早着呢,正月十八才开学,现在先生不在,你要是想给孩子报名,等到十八那天再来。””
陈翠有些失落,“这样啊……”
她原本还想见见学堂里的先生呢,她先前听过一些关于这位先生的传闻,想亲眼看看是否属实。
“那请问现在还是周先生执教吗?束修是不是还跟以前一样,是一年二两半?”
陈翠记得先前长盛在这读书时候是这个价格。
“周先生走了,现在是楚先生,束修如今是三两银子一年。”老头道。
“怎么都变了?”
陈翠忽然觉得自己的消息太滞后了。
“原来的周先生年纪太大,没法再执教,告老还乡了,去年秋天新来的楚先生对学生们很严厉,如今学堂风气可好了,虽然束修涨价了,可从年前到现在,已经有好几个来打听着想给孩子报名的了!”
老头略有些自豪的说道,学堂收的学生多,人气旺,他也与有荣焉。
陈翠点点头,原来陈氏就曾在家听长盛吐槽过,说他们学堂的先生年纪大一把,眼花耳聋不管事,学堂乱糟糟的,风气很差,说自己考不中就跟这个有很大的关系。
她还曾以为那是长盛为自己的落榜故意找的托辞,但现在看来,很可能是那个周老先生真的像他说的那样。
或许就是因为原来的先生不作为,所以学堂才花高价重新请了楚先生,所以束修也跟着上涨了?
陈翠暗自猜测。
其实,涨价不涨价的不要紧,只要学堂风气好,老师负责任,能让孩子学到东西,哪怕多花点钱她也愿意。
接着,陈翠又问了老头一些来上学的注意事项,才带着长平告辞。
有了骡车就是方便,从镇上到家十几里路,二十多分钟就到了,要是牛车的话,起码要用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