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寡妇的致富路 第101章 辣椒
热门推荐:
花都绝世邪医
灵界天至尊
浪战星海
王爷,王妃带崽在逃荒!
收手吧阿度,外面全是警察!
都追绿茶女主?那恶毒女配我要了
被换命后,京圈玄学老祖宗杀疯了
阴铁的穿越之旅
鉴宝:从捡漏赌石开始
陈翠摘了几根黄瓜,几个番茄,掐了一把豆角,从空间里偷渡出来几个辣椒,就去了前院,开始做晚饭。
凉拌黄瓜、番茄炒鸡蛋、辣椒豆角炒肉,这就是晚饭的三个菜,非常家常,不过菜量比较大,都是用小盆子盛的。
黄瓜和番茄这两个菜还罢了,孩子们从小吃到大,没什么出奇的,可对于辣椒炒豆角这个菜,他们却是又爱又怕。
这个辣椒,是娘去年买的种子,今年开春才种在后院里的。
原本也觉得这种东西外表平平无奇,可自从前几天娘摘了几个辣椒,炒了一回之后,三兄弟就开始迷上了。
饭菜做好后,陈翠便唤孩子们过来吃饭。
看到桌上的菜,三个孩子眼睛都亮了。
尤其是老三长富,直勾勾地盯着那盘辣椒豆角炒肉,拿起一个馒头就开始炫。
“啊!好辣好辣!”
长富一边叫着,一边张开嘴巴,吐出了舌头,像只小狗一样喘着气。
陈翠看着他那既怕又喜欢的样子,笑了起来,“慢点儿吃,别噎着。”
她把晾凉的米汤递给他,长富捧着碗,咕噜咕噜地喝了几口,这才感觉好多了。
尽管很辣,但老三还是忍不住又夹了一根豆角。
他一边咀嚼着,一边含糊不清地说:“好吃,真好吃!”
长平和长安也喜欢这个辣椒豆角炒肉,虽然是夏日,吃完之后嘴巴里辣辣的,鼻尖和额头都会不自主的冒汗,可那种辣完之后的爽利感却十分舒服。
“娘,这菜真不愧叫辣椒,比茱萸辣多了,但比茱萸好吃。”长平感叹道。
茱萸虽然是如今最主要的辣味来源,可辣的味道没有这么重,而且还带着一股苦涩味,会破坏菜的整体口感。
也是因此,所以茱萸不是那么普及。
穷人家做菜的调料原本就有限,全靠食材本身的味道出彩,茱萸既不能给菜添光彩,那么被用到的时候就少,除非是非常喜欢辣味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吃辣的容易刺激食欲,菜里加了茱萸,不管是馒头还是饭,消耗的速度都会变快。
如今的主妇都是精打细算过日子,整个月消耗多少米粮,每天的饭食要用多少米面,都是早就算好的。
万一当天吃饭的时候超了限额,多吃的又是自己的儿孙,打不得骂不得,心里怄的慌。
好点的婆婆可能自己生闷气,遇上不好的,就会拿儿媳妇来撒气,平白多添了是非。
所以,普通农家,都不爱在菜里加茱萸。
辣椒的辣就比较纯粹了,跟合适的菜搭配在一起,还能相互配合,使得彼此的味道更进一步。
几个孩子一边吃,一边嘴里“嘶嘶”的吸气,但是又忍不住还要往嘴里送。
陈翠才不会限制孩子们一顿吃几个馒头,吃几碗面条,除非是吃的实在太多,怕肚子被撑坏了,才会拦一拦。
这菜里的辣椒,其实她只放了三四个,怕吃太多辣上火。
可是没想到这辣味这么足,陈翠自己也有点受不了。
她前世年轻的时候搞坏了胃,年纪大了之后,就只能吃清淡的养生,已经许多年没有碰过这么重口味的菜了。
可是如今看着孩子们吃的如此过瘾,她也忍不住把筷子伸了过去,才两口而已,就有些受不住了。
岁岁看哥哥们和娘都对这道菜如此青睐,她看着自己碗里的肉粥,顿时就觉得不那么香了。
她伸手拽了拽大哥的袖子,指了指那道辣椒豆角炒肉,软软的叫了声:“大哥。”
长平正打算耐心的劝哄一番, 让妹妹打消这个念头,就听到娘说:“给她夹一筷子尝尝。”
长平惊愕的抬头:“娘?”
陈翠:“你再怎么说辣,告诉她不能吃,她也不会明白的,不如让她亲自感受一番,下回就不会再闹着要了。”
这么小的孩子,见大人吃想要很正常,让她尝了之后明白这不是她能吃的,就没有下回了。
最多被辣的哭两声而已,再哄就是了,可以省去许多麻烦。
长平夹了一筷子辣椒放到岁岁面前的小碗里,看着她欢喜的拿着小木勺往嘴里扒拉,用力嚼了几下。
然后,岁岁忽热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睛,眼圈猛的红了,然后咧着嘴就开始哭,边哭边把嘴里的辣椒往外吐。
长平早就准备好了米汤,连忙端到她嘴边让她喝了好减轻辣味。
哪知道,岁岁因着刚才的辣椒是大哥夹来的,现在连他端来的米汤也不喝了。
陈翠连忙过去柔声的哄劝,告诉她辣椒很辣,不可以吃的,然后奉上已经变得温热的羊奶。
岁岁红着眼睛把一碗羊奶喝了下去,嘴里那股奇怪的感觉似乎消失了不少,搂着陈翠的脖子“呜呜”的轻轻的抽噎着。
长平上前跟她说话,她也不理,把头往另一边扭过去,显然是记恨上了让她嘴巴受罪的大哥。
陈翠朝着长平轻轻的摇摇头,示意他现在先不要凑上来,等明天再说。
睡一觉醒来,说不定这小孩就把今天的事给忘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长平过来抱岁岁的时候,她稍微推拒了一下就接受了。
毕竟,大哥的个子和力气最大,能把她举的最高,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她实在无法抗拒啊!
只不过,以后家里再做带辣椒的菜,包括豆角在内,她都离的远远的,绝不去碰,甚至还悄悄地捂住嘴巴,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
雨后没三四天,地里的玉米就出了苗,基本上每个穴里都不缺苗,很少有需要补的。
陈翠还跑去刘有才家种玉米的地里看了看,见都是如此,想必陈家沟娘家地里的情况应该也差不多,这下她总算是放心了。
此时,农忙假也要结束了,孩子们要开学了。
其实,就算是地里再忙,孩子们每天也没忘了学习,在田间地头闲下来的时候,也在讨论书上的内容。
只是有些问题他们自己无论如何也弄不明白,都攒着要等开学了问先生,因此对于上学这件事很是期待。
凉拌黄瓜、番茄炒鸡蛋、辣椒豆角炒肉,这就是晚饭的三个菜,非常家常,不过菜量比较大,都是用小盆子盛的。
黄瓜和番茄这两个菜还罢了,孩子们从小吃到大,没什么出奇的,可对于辣椒炒豆角这个菜,他们却是又爱又怕。
这个辣椒,是娘去年买的种子,今年开春才种在后院里的。
原本也觉得这种东西外表平平无奇,可自从前几天娘摘了几个辣椒,炒了一回之后,三兄弟就开始迷上了。
饭菜做好后,陈翠便唤孩子们过来吃饭。
看到桌上的菜,三个孩子眼睛都亮了。
尤其是老三长富,直勾勾地盯着那盘辣椒豆角炒肉,拿起一个馒头就开始炫。
“啊!好辣好辣!”
长富一边叫着,一边张开嘴巴,吐出了舌头,像只小狗一样喘着气。
陈翠看着他那既怕又喜欢的样子,笑了起来,“慢点儿吃,别噎着。”
她把晾凉的米汤递给他,长富捧着碗,咕噜咕噜地喝了几口,这才感觉好多了。
尽管很辣,但老三还是忍不住又夹了一根豆角。
他一边咀嚼着,一边含糊不清地说:“好吃,真好吃!”
长平和长安也喜欢这个辣椒豆角炒肉,虽然是夏日,吃完之后嘴巴里辣辣的,鼻尖和额头都会不自主的冒汗,可那种辣完之后的爽利感却十分舒服。
“娘,这菜真不愧叫辣椒,比茱萸辣多了,但比茱萸好吃。”长平感叹道。
茱萸虽然是如今最主要的辣味来源,可辣的味道没有这么重,而且还带着一股苦涩味,会破坏菜的整体口感。
也是因此,所以茱萸不是那么普及。
穷人家做菜的调料原本就有限,全靠食材本身的味道出彩,茱萸既不能给菜添光彩,那么被用到的时候就少,除非是非常喜欢辣味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吃辣的容易刺激食欲,菜里加了茱萸,不管是馒头还是饭,消耗的速度都会变快。
如今的主妇都是精打细算过日子,整个月消耗多少米粮,每天的饭食要用多少米面,都是早就算好的。
万一当天吃饭的时候超了限额,多吃的又是自己的儿孙,打不得骂不得,心里怄的慌。
好点的婆婆可能自己生闷气,遇上不好的,就会拿儿媳妇来撒气,平白多添了是非。
所以,普通农家,都不爱在菜里加茱萸。
辣椒的辣就比较纯粹了,跟合适的菜搭配在一起,还能相互配合,使得彼此的味道更进一步。
几个孩子一边吃,一边嘴里“嘶嘶”的吸气,但是又忍不住还要往嘴里送。
陈翠才不会限制孩子们一顿吃几个馒头,吃几碗面条,除非是吃的实在太多,怕肚子被撑坏了,才会拦一拦。
这菜里的辣椒,其实她只放了三四个,怕吃太多辣上火。
可是没想到这辣味这么足,陈翠自己也有点受不了。
她前世年轻的时候搞坏了胃,年纪大了之后,就只能吃清淡的养生,已经许多年没有碰过这么重口味的菜了。
可是如今看着孩子们吃的如此过瘾,她也忍不住把筷子伸了过去,才两口而已,就有些受不住了。
岁岁看哥哥们和娘都对这道菜如此青睐,她看着自己碗里的肉粥,顿时就觉得不那么香了。
她伸手拽了拽大哥的袖子,指了指那道辣椒豆角炒肉,软软的叫了声:“大哥。”
长平正打算耐心的劝哄一番, 让妹妹打消这个念头,就听到娘说:“给她夹一筷子尝尝。”
长平惊愕的抬头:“娘?”
陈翠:“你再怎么说辣,告诉她不能吃,她也不会明白的,不如让她亲自感受一番,下回就不会再闹着要了。”
这么小的孩子,见大人吃想要很正常,让她尝了之后明白这不是她能吃的,就没有下回了。
最多被辣的哭两声而已,再哄就是了,可以省去许多麻烦。
长平夹了一筷子辣椒放到岁岁面前的小碗里,看着她欢喜的拿着小木勺往嘴里扒拉,用力嚼了几下。
然后,岁岁忽热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睛,眼圈猛的红了,然后咧着嘴就开始哭,边哭边把嘴里的辣椒往外吐。
长平早就准备好了米汤,连忙端到她嘴边让她喝了好减轻辣味。
哪知道,岁岁因着刚才的辣椒是大哥夹来的,现在连他端来的米汤也不喝了。
陈翠连忙过去柔声的哄劝,告诉她辣椒很辣,不可以吃的,然后奉上已经变得温热的羊奶。
岁岁红着眼睛把一碗羊奶喝了下去,嘴里那股奇怪的感觉似乎消失了不少,搂着陈翠的脖子“呜呜”的轻轻的抽噎着。
长平上前跟她说话,她也不理,把头往另一边扭过去,显然是记恨上了让她嘴巴受罪的大哥。
陈翠朝着长平轻轻的摇摇头,示意他现在先不要凑上来,等明天再说。
睡一觉醒来,说不定这小孩就把今天的事给忘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长平过来抱岁岁的时候,她稍微推拒了一下就接受了。
毕竟,大哥的个子和力气最大,能把她举的最高,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她实在无法抗拒啊!
只不过,以后家里再做带辣椒的菜,包括豆角在内,她都离的远远的,绝不去碰,甚至还悄悄地捂住嘴巴,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
雨后没三四天,地里的玉米就出了苗,基本上每个穴里都不缺苗,很少有需要补的。
陈翠还跑去刘有才家种玉米的地里看了看,见都是如此,想必陈家沟娘家地里的情况应该也差不多,这下她总算是放心了。
此时,农忙假也要结束了,孩子们要开学了。
其实,就算是地里再忙,孩子们每天也没忘了学习,在田间地头闲下来的时候,也在讨论书上的内容。
只是有些问题他们自己无论如何也弄不明白,都攒着要等开学了问先生,因此对于上学这件事很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