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朕,南宋女帝,力挽狂澜于既倒 > 第238章 工坊集群(上)

朕,南宋女帝,力挽狂澜于既倒 第238章 工坊集群(上)

    临安府以西一百里的昱岭关地势险峻,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自从建炎南渡以来,这里更是驻扎了重兵,与临安北侧的独松关,一起担负起了拱卫临安的重任。

    这里地势险峻,交通却颇为便捷,不仅有徽杭古道直达临安,还有数条河流流经此地,既有湍急的河流,也有相对平缓的河流,船运也非常的便捷。

    赵灵笙经过仔细挑选后选中了这里,在这里建立起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坊集群,集炼钢、水泥、烧砖、武器、铠甲等工坊于一处。

    这些要么是搬迁到这里,比如都作院、军器所都是整体搬迁过来的,只在原址上留下了制作床子弩、神臂弓、光复炮,这类需要严格管控的机构。

    还有就是直接在这里兴建新工坊,比如水泥工坊在原来的地方继续生产,这里的工坊就是全新建造的。

    毕竟水泥这种战略物资无论怎么努力生产,也始终是不够的,只是军方需要的水泥就是一个无底洞,太多的城池、要塞、关塞需要用水泥加固。

    因为害怕水泥生产技术外流,所以水泥并没有开放给民间,这玩意儿现在可是战略物资。

    因为在这里做工的人太多,这里直接形成了一个镇子,目前也只限工匠和他们的家人可以进来,外人没有允许是不能来这个镇子的。

    经过一年多的建造,投入了上百万贯巨资的工坊集群终于投产了,赵灵笙也亲临此处视察工作。

    随同赵灵笙一起来的,除了枢密使崔与之、右相葛洪少数几个朝中大员外,还有工部尚书杜范、工部侍郎刘克庄等人。

    刘克庄因为工作兢兢业业,将原来的军器所管理的井井有条,不仅贪腐得到了遏制,而且武器的质量有了巨大的提升,交付到军中的武器将士们都赞不绝口。

    赵灵笙也秉承着有功就赏的原则,将刘克庄的官阶提升到了正四品的通议大夫,实际的差遣是工部侍郎,其实就是管理这处工坊集群,兼着管理临安附近的官营工坊。

    赵灵笙乘坐着玉辇,带着上千的黄麾仪卫,三千的殿前司禁军,还有一千禁军骑兵打前站,总计五千人浩浩荡荡的出了临安的丰豫门(以前叫涌金门)。

    在路上行进了一天后,赵灵笙在官道旁不远的一处官员别府中休息, 第二天一早继续前进,到了中午时分终于到了昱岭关不远的工坊集群。

    当数个庞大的建筑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时候,建筑上高高耸立的几十根烟囱正在往外冒着浓烟,工坊外不远处的一条较为平缓的河里,上百艘货船正在码头装卸着货物。

    在这些工坊的外围,甚至还用红砖砌了高约一丈的围墙,将工坊与外界隔绝开来。

    原来的荒郊野外之上,只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建造成了数座规模庞大的工坊,还有一个容纳上万人的小镇,不可谓不是一个奇迹。

    即使赵灵笙前世见多了大许多的工业区,亲眼见到了自己下令建造的工业区,也不由得十分的激动,更不要说是其他人了。

    崔与之痴痴的看着这些庞大的建筑,如果不是他此前来过这里,还提前知道这里是一片工坊区,他甚至觉得这里就是一座全新的城市。

    葛洪还是第一次来这里,他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庞大的单体建筑,皇城里的宫殿比起来也只是大巫见小巫了,想到这里是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建造成的,一时间不由得瞠目结舌。

    杜范虽然没有直接管理这里,可他毕竟是工部尚书,这里也曾来过多次,算是亲眼见过这里如何从无到有的,因此也算不上特别的惊讶。

    刘克庄算是这里的总设计师,亲自主导这里从无到建成的,因此看到其他人震惊的表情显得十分的自豪,介绍道:“官家,按照你的指示,这片占地500亩的工坊园区已经建成,其中包括水泥工坊、烧砖工坊,炼钢与武器、铠甲工坊是一起的。”

    赵灵笙点头道:“刘卿,这一年多你辛苦了。”

    刘克庄原来是一个颇为白净的中年人,此时已经晒黑了不少,如果在眉心贴一个月牙,饰演包拯都不需要化妆了。

    刘克庄对赵灵笙行礼道:“为大宋、为官家做事,臣岂敢言苦?”

    赵灵笙对刘克庄的态度非常满意,这种又能干还不居功的臣子,哪个皇帝不喜欢?

    说着说着,一行人就已经来到了工坊区的大门外,工坊区的监丞带着所有官员出门迎接。

    赵灵笙让这些人继续各司其职,介绍情况有刘克庄就够了。

    因为赵灵笙对炼钢工坊的看重,所以刘克庄就带着一行人来到了炼钢工坊。

    炼钢工坊占地数十亩地,拥有十八个炼钢炉,炼钢炉都在一间巨大的空置建筑内,

    这些建筑里因为要支撑巨大的顶部,所以里面的柱子较普通的建筑多许多,最多走上十几步就能遇到一根柱子。

    每个炼钢炉前都有六、七人在忙碌着,如果是在出钢水、还有继续投料融合的情况下,炼钢炉就会再来十几人帮忙。

    刚走入炼钢炉的建筑中,所有人都感到一股热气扑面而来,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说不出的味道,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刘卿,这些炼钢炉一炉需要烧制多久,可以出多少钢水?”

    赵灵笙看着偌大的炼钢炉,这些要比刚试制出来的大多了,全都是工匠们杰作。

    刘克庄回答道:“回官家,这些炼钢炉每炉需要六个时辰左右,方能让铁炼制成钢水,一炉可出约2000斤钢水,工坊里有十八个炼钢炉,每日可以炼制两次,可以出产斤钢。”

    赵灵笙换算了下,也就是每天最多可以出产36吨钢,虽然相较于后世少得可怜,甚至还没有一个高炉一炉的产量高,可在这个时候已经算是神器了。

    此前一个国家十年都不一定能有这么多钢,耗费的人力物力更是高太多了,说是神器一点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