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南宋女帝,力挽狂澜于既倒 第293章 赛存孝刘整初登场
“话说铁浮屠是金国的重装骑兵,身披两层重甲,他们以三人为伍,用铁链连接在一起,仿如一堵墙般缓缓前进,那可真是势不可挡……”
“岳元帅深知铁浮屠的厉害,铁浮屠这种重骑兵攻过来,再如何整齐的阵势也应付不了,于是就干脆让岳家军散开,这下子金人的铁浮屠的作用没了大半。”
“岳元帅命人拿着大斧、麻扎刀砍马腿,金人的铁浮屠哪见过这种打法,纷纷摔倒在了地上,身穿上百斤重甲的金人再也爬不起来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临安城一家面向底层百姓的酒肆中,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先生,用手中醒木拍了下桌面,站起身来向四周行了个四方揖,随后就缓步离开茶肆。
酒肆中的人正听得如痴如醉,此时见到说书先生要走,他们虽然非常遗憾,却也没有多做挽留,他们知道说书先生准备去另一家茶肆说书了。
说书先生一走,原本安静的酒肆里立刻喧闹了起来。
“正说到兴头老先生就走了,哎,真是好想知道岳爷爷是怎么痛打金狗的!”
说话的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他一口喝干了碗中的浊酒,重重放回桌上。
这番话得到了酒肆里所有人的共鸣。
岳飞岳爷爷在民间是战神一般的存在,只是因为顾忌皇帝和金人的颜面,所以民间百姓只知道岳爷爷多次打败金国,具体的情形却知之甚少。
因此当前段时间,朝廷大力支持说书人讲岳飞、辛弃疾这些大英雄的故事,在民间知名度爆表的岳飞,就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故事主人公。
原本临安也是有不少说书人的,不过只能说一些历史故事、俚语、寓言、奇闻的诗人小说,是不能涉及到岳飞这种被朝廷莫须有杀害的人的。
如今朝廷放开了管制,甚至还出资让说书人讲他们的故事,一些精明的茶肆、酒肆看到了商机,请说书人来自家店里说书念报,生意比往日可要好多了。
“你们听说了吗?官家好像有意提升武人的地位,可朝中很多官老爷们不让,官家听说还砸了最喜欢的花瓶呢……”
“我怎么听说,官家一怒之下把饭碗给砸了?”
“这是好事情啊,我小侄子前些年背着爹娘投了征北军,把他爹娘都气个半死,这去当了武夫,还怎么找合适的娘子?”
“是啊,俗话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在大宋不是活不下去了,谁愿意当一个小卒子?”
“如果当兵的也能堂堂正正做人,我就送我小儿子去当兵!”
“老李头你可真是打一手好算盘,谁不知道你小儿子好吃懒做,二十岁了也没找到一个娘子……”
“你们怎的凭空污人清白?!”
酒肆里的人肆无忌惮的笑着,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十五六、岁身穿一身破烂衣裳的少年郎走入酒肆,沽了一碗酒后环顾四周,见到一张桌只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坐着,就端着酒碗过去询问道:“老丈,可否容小子稍坐片刻?”
老人笑着道:“我也只是这里的酒客,你随意就好。”
等少年郎坐下后,老人关注了片刻他,开口问道:“小郎君,你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地方的人,来临安做什么营生?”
少年郎回答道:“老丈,我叫刘整,是淮南西路安丰军寿州蒙城县人,我们那地前些日子遭了灾,家里的人都死光了,于是我一个人来到临安闯荡一番,看看有什么活路。”
老人目光炯炯的看着刘整:“你不是那地方的人,说实话吧,你到底是什么人,来临安做什么来了?”
刘整有些心虚的道:“老丈何出此言?我就是寿州蒙城县的人啊。”
老人呵了一声,说道:“我虽然没去过寿州,可我知道寿州那地方,要是真遭了天灾死了许多人,大宋旬报一定会报道出来的,所以你说的一定是假的。”
刘整不知道大宋旬报为何物,不过现在他也只有苦笑着道:“老丈还真是目光如炬,那我就实话告知老丈吧,我的名字真叫刘整,是金国的邓州那边的人。
老丈也许不知道,那地方如今十室九空,一个县都没剩几个活人了,我家里人也都已经全部过世,我听说大宋这边还有活路,就徒步来到临安想谋个活路……”
“小郎君,你早说实话不就完了吗?”
老人看刘整不似作伪,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如果当今官家登基之前,咱大宋的老百姓饿死的也不少,如今有了老天爷赐下的红薯,至少在临安周围,很少听说有人饿死的了,你可是赶上了好时候啊!”
“只要你肯好好的干活,咱大宋就不缺你一口吃食!”
刘整不敢置信的道:“老丈,我听说红薯亩产足有六十石,不知这可是真的?”
“六十石?”老人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摇着头道:“红薯种在荒地上不怎么管,一亩地怎么也得有三十石,如果种在良田又能精耕细作,亩产最高能有七十石以上!”
老人再从上到下的看了看刘整,说道:“小郎君以你的体格,我建议你去从军吧,如今蒙鞑这个大敌将至,官家分外的重视武人,说不定你还能博一个封妻荫子来着。”
刘整本来也是想着从军的,毕竟他也不会种田,从小家乡就战乱不休,哪还能安心种地?
听到老人的建议正中下怀,站起身来拱手道:“多谢老丈解惑,现在小子只有打短工挣来的几枚铜钱,待日后小子能够有所成就,届时必定重重酬谢老丈。”
老人笑着摆了摆手:“小郎君,等会你先去临安府衙去登记,府衙里的官爷给你登记造册后,你那时就是真正的大宋子民了,想要从军也好耕种也罢,官爷都会给你安排的。”
刘整再次表示感谢,听老人说了些在临安生活的注意事项后,离开茶肆后径直向临安府衙的方向而去。
(刘整这个人物的资料不齐全,而且资料上还有许多错漏百出的地方,比如刘整是1212年出生,资料里记载刘整在赵葵之父赵方麾下从军,因为太过有才干,赵方要赵葵杀了刘整免生后患。)
(赵方死的时候刘整才只有九岁,能得到赵方这个大佬的重视,怎么也得在军中混了一两年了,且不说一个几岁幼童怎么从金国来南宋的,赵方能让一个小豆丁入伍上阵杀敌吗?这不是在扯淡吗?)
(根据我搜罗的资料,推测出刘整应该是二十岁左右的时候来到南宋,二十多岁的时候在孟珙的军中当兵。)
(1238年的京襄之战时,孟珙在攻打信阳的时候,刘整率十二骁勇之士渡堑登城,袭擒其守。孟珙得知大惊,以为五代名将李存孝率十八骑拔洛阳,今刘整率军更少而取信阳,于是称呼其为【赛存孝】,刘整这才历史上崭露头角。)
(书中对刘整提前来南宋做了艺术加工,大家看个乐呵就行了,不必当真。)
“岳元帅深知铁浮屠的厉害,铁浮屠这种重骑兵攻过来,再如何整齐的阵势也应付不了,于是就干脆让岳家军散开,这下子金人的铁浮屠的作用没了大半。”
“岳元帅命人拿着大斧、麻扎刀砍马腿,金人的铁浮屠哪见过这种打法,纷纷摔倒在了地上,身穿上百斤重甲的金人再也爬不起来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临安城一家面向底层百姓的酒肆中,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先生,用手中醒木拍了下桌面,站起身来向四周行了个四方揖,随后就缓步离开茶肆。
酒肆中的人正听得如痴如醉,此时见到说书先生要走,他们虽然非常遗憾,却也没有多做挽留,他们知道说书先生准备去另一家茶肆说书了。
说书先生一走,原本安静的酒肆里立刻喧闹了起来。
“正说到兴头老先生就走了,哎,真是好想知道岳爷爷是怎么痛打金狗的!”
说话的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他一口喝干了碗中的浊酒,重重放回桌上。
这番话得到了酒肆里所有人的共鸣。
岳飞岳爷爷在民间是战神一般的存在,只是因为顾忌皇帝和金人的颜面,所以民间百姓只知道岳爷爷多次打败金国,具体的情形却知之甚少。
因此当前段时间,朝廷大力支持说书人讲岳飞、辛弃疾这些大英雄的故事,在民间知名度爆表的岳飞,就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故事主人公。
原本临安也是有不少说书人的,不过只能说一些历史故事、俚语、寓言、奇闻的诗人小说,是不能涉及到岳飞这种被朝廷莫须有杀害的人的。
如今朝廷放开了管制,甚至还出资让说书人讲他们的故事,一些精明的茶肆、酒肆看到了商机,请说书人来自家店里说书念报,生意比往日可要好多了。
“你们听说了吗?官家好像有意提升武人的地位,可朝中很多官老爷们不让,官家听说还砸了最喜欢的花瓶呢……”
“我怎么听说,官家一怒之下把饭碗给砸了?”
“这是好事情啊,我小侄子前些年背着爹娘投了征北军,把他爹娘都气个半死,这去当了武夫,还怎么找合适的娘子?”
“是啊,俗话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在大宋不是活不下去了,谁愿意当一个小卒子?”
“如果当兵的也能堂堂正正做人,我就送我小儿子去当兵!”
“老李头你可真是打一手好算盘,谁不知道你小儿子好吃懒做,二十岁了也没找到一个娘子……”
“你们怎的凭空污人清白?!”
酒肆里的人肆无忌惮的笑着,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十五六、岁身穿一身破烂衣裳的少年郎走入酒肆,沽了一碗酒后环顾四周,见到一张桌只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坐着,就端着酒碗过去询问道:“老丈,可否容小子稍坐片刻?”
老人笑着道:“我也只是这里的酒客,你随意就好。”
等少年郎坐下后,老人关注了片刻他,开口问道:“小郎君,你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地方的人,来临安做什么营生?”
少年郎回答道:“老丈,我叫刘整,是淮南西路安丰军寿州蒙城县人,我们那地前些日子遭了灾,家里的人都死光了,于是我一个人来到临安闯荡一番,看看有什么活路。”
老人目光炯炯的看着刘整:“你不是那地方的人,说实话吧,你到底是什么人,来临安做什么来了?”
刘整有些心虚的道:“老丈何出此言?我就是寿州蒙城县的人啊。”
老人呵了一声,说道:“我虽然没去过寿州,可我知道寿州那地方,要是真遭了天灾死了许多人,大宋旬报一定会报道出来的,所以你说的一定是假的。”
刘整不知道大宋旬报为何物,不过现在他也只有苦笑着道:“老丈还真是目光如炬,那我就实话告知老丈吧,我的名字真叫刘整,是金国的邓州那边的人。
老丈也许不知道,那地方如今十室九空,一个县都没剩几个活人了,我家里人也都已经全部过世,我听说大宋这边还有活路,就徒步来到临安想谋个活路……”
“小郎君,你早说实话不就完了吗?”
老人看刘整不似作伪,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如果当今官家登基之前,咱大宋的老百姓饿死的也不少,如今有了老天爷赐下的红薯,至少在临安周围,很少听说有人饿死的了,你可是赶上了好时候啊!”
“只要你肯好好的干活,咱大宋就不缺你一口吃食!”
刘整不敢置信的道:“老丈,我听说红薯亩产足有六十石,不知这可是真的?”
“六十石?”老人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摇着头道:“红薯种在荒地上不怎么管,一亩地怎么也得有三十石,如果种在良田又能精耕细作,亩产最高能有七十石以上!”
老人再从上到下的看了看刘整,说道:“小郎君以你的体格,我建议你去从军吧,如今蒙鞑这个大敌将至,官家分外的重视武人,说不定你还能博一个封妻荫子来着。”
刘整本来也是想着从军的,毕竟他也不会种田,从小家乡就战乱不休,哪还能安心种地?
听到老人的建议正中下怀,站起身来拱手道:“多谢老丈解惑,现在小子只有打短工挣来的几枚铜钱,待日后小子能够有所成就,届时必定重重酬谢老丈。”
老人笑着摆了摆手:“小郎君,等会你先去临安府衙去登记,府衙里的官爷给你登记造册后,你那时就是真正的大宋子民了,想要从军也好耕种也罢,官爷都会给你安排的。”
刘整再次表示感谢,听老人说了些在临安生活的注意事项后,离开茶肆后径直向临安府衙的方向而去。
(刘整这个人物的资料不齐全,而且资料上还有许多错漏百出的地方,比如刘整是1212年出生,资料里记载刘整在赵葵之父赵方麾下从军,因为太过有才干,赵方要赵葵杀了刘整免生后患。)
(赵方死的时候刘整才只有九岁,能得到赵方这个大佬的重视,怎么也得在军中混了一两年了,且不说一个几岁幼童怎么从金国来南宋的,赵方能让一个小豆丁入伍上阵杀敌吗?这不是在扯淡吗?)
(根据我搜罗的资料,推测出刘整应该是二十岁左右的时候来到南宋,二十多岁的时候在孟珙的军中当兵。)
(1238年的京襄之战时,孟珙在攻打信阳的时候,刘整率十二骁勇之士渡堑登城,袭擒其守。孟珙得知大惊,以为五代名将李存孝率十八骑拔洛阳,今刘整率军更少而取信阳,于是称呼其为【赛存孝】,刘整这才历史上崭露头角。)
(书中对刘整提前来南宋做了艺术加工,大家看个乐呵就行了,不必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