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第1337章
那就是他们会将辽阳城到丹东一路的年轻女子都抓住,然后当着全军的面扒光了他们,甚至直接强奸了他们。
袁可立上前朝着曹变蛟点了点头,而后伸出右手搭在了皇帝的左后寸口处,只觉得脉象急、促、弦而激,但跳动十分有力,顿时松了口气。
皇帝只是怒急攻心,身体并无大碍,休息几天就行了。
否则真的会动摇军心,那此次北讨搞不好就要就此退军了,大好的局面就断送。
“皇太极,既然你要玩,那朕就陪你好好玩玩!”
“变蛟……让开!”
在众人担忧中,崇祯清醒了过来,怒吼了两句。
随即挣脱了方家和方军搀扶的手,向前走了两步:“马祥麟,朕给你两天时间……”
“陛下!”
袁可立上前一步,打断了皇帝的话,而后看着众人:“马祥麟,本帅给你两天时间,将这里到盖州的城池给打下来,搜寻建奴的孩童,一并带来这里来!
另外,将城内建奴都给本阁屠了,在城门处堆成京观!”
“李若涟,传令新民孙传庭和康平朱梅,除了必要看守渡口的人手外,大军向外搜捕,将建奴十三岁以下的女子通过水路全部送到辽阳这边来,速度要快!
如果遇见抵抗,可以不计损失的推进,本帅只要结果!”
“袁崇焕,派一名参将率两万人沿浑河北上接应,并将辽阳与沈阳之间的石城驻兵拖住!”
“末将领命!”
马祥麟、李若涟、袁崇焕三人只是稍微的犹豫后便做出了回应后,迅速离去。
袁可立刚刚话中说的是本帅,而非平时说的本阁,这其中的含义太明显了。
而且打断皇帝的话,直接下达军令,结合军令和刚刚发生的事情,这其中的意味众人都不是傻子,自然知道。
待三人离去后,袁可立看着皇帝,跪了下去:“陛下,臣实非僭越,臣是北讨大元帅,提调北讨事宜,此事理应由臣安排!”
崇祯盯着跪着的袁可立,久久不语。
如果只是普通百姓,甭管是男人、女人、老人,只要是成年了,为了大局的胜利,他可以毫不犹豫的下达追击的命令,可皇太极竟然抓的是孩童。
这性子明显就变了,说实话,初为人父的他真狠不下这个心。
而且还有那封信中的内容,女子的清白大于天,遭受那种屈辱,哪怕建奴不杀他们,他们也会自尽而亡。
死前还要承受畜生的凌辱,哪怕是死了,也不会瞑目的。
他承认,建奴这两招拿捏住他了,彻底的触碰了内心最深处的防线。
好一会儿后,才出声道:“袁爱卿,你的心意朕明白,但此事朕无法逃避,也不能逃避!即便背负骂名,朕也认了,
既然建奴喜欢玩,那朕就陪他们玩到底,看看是他们狠,还是朕狠!”
说完这话后,崇祯看向众将,低沉略带着嘶哑的声音响起:“朕知道你们中有些人会觉得区区几百个孩子而已,与覆灭建奴大军相比不算什么?
但你们有没有想过,今日这里退让了,传遍大明后,我们将丧失年轻一代的信任,这种后果你们想过吗?
朝廷不管百姓死活,百姓会管你朝廷死活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最重要的是,退让一步以后就会退让无数步,其他敌人都会效仿,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那就想办法解决,争取一个都不能少!
努力过了,实在无法解决,那就按无法解决的路走。
你们可明白?”
众将脸色严肃了起来,虽然有些不太认可,但此刻却不敢表露出来。
听着皇帝的想法,袁可立思索了一下,立刻道:“陛下,从建奴联军的动向看,很可能就是退走,具体往哪个方向走现在还不明确,
但肯定会让人去带着妃子、子女一起撤退,速度也快不到哪里去,
现在可能沈阳那边还不知道皇太极要撤退的消息,既然如此,那我们若是抓住他的那些妃子子女,以此作为交换,比他们放了那些孩童和女子!
臣肯请陛下下令调动一千勇士营,沿辽河北上,与新民城的一千勇士营汇合,共办此事!
此地离沈阳不过百余里,以勇士营一人三骑的速度,最多一个半时辰就到了,说不定能直接截住它们!”
“曹变蛟,安排两个千户所去办,速度要快!”
待曹变蛟离去后,袁可立继续道:“陛下,臣建议将今日战报传回北京城,顺便将建奴所为也写上去!能不能救下这些孩童,此事都瞒不了,
不如刊印在大明日报上,让大明的百姓们都知道,我们掌握主动权的同时,也降低不良的影响!”
“可行!”
崇祯回应后,拿过水囊灌了几口,顿时舒服多了。
见皇帝苍白的脸色慢慢的恢复了正常,话声中中气十足,众将也松了口气,于是便纷纷请战!
“陛下,刚刚李指挥使说建奴传话,若是不信,可以派人去查验真假,臣愿意前往,以臣的身手,一息击杀五六人还是可以的!”
“陛下,臣也愿往……”
“够了!”
崇祯怒喝了一声:“想法是好,可如果建奴用弓箭远程点燃呢?或者用抱式大筒的棒火矢呢?
你们知道那里有多少人看守?能杀掉十个,还能杀掉二十、三十个?
皇太极既然布置了,那就不可能给我们强攻救下的可能性!”
“还有,即便是你们能救下那些孩童,还能救下在建奴大军中的那些女子?”
“都回去将真实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向将士们说清楚,做好准备,随时准备追击!”
待众人离去后,崇祯看向袁可立的等人:“袁爱卿,随朕去前面看看情况!”
曹变蛟亲率一千勇士营随行,其余勇士营则是停在辽阳城二十里处待命,数百名斥候分布在周边数里处,确保建奴没有埋伏。
半个时辰后,千余人到了辽阳城五里处,前方两里处就是那群孩子所在地。
崇祯缓缓的将千里镜抬起。
袁可立上前朝着曹变蛟点了点头,而后伸出右手搭在了皇帝的左后寸口处,只觉得脉象急、促、弦而激,但跳动十分有力,顿时松了口气。
皇帝只是怒急攻心,身体并无大碍,休息几天就行了。
否则真的会动摇军心,那此次北讨搞不好就要就此退军了,大好的局面就断送。
“皇太极,既然你要玩,那朕就陪你好好玩玩!”
“变蛟……让开!”
在众人担忧中,崇祯清醒了过来,怒吼了两句。
随即挣脱了方家和方军搀扶的手,向前走了两步:“马祥麟,朕给你两天时间……”
“陛下!”
袁可立上前一步,打断了皇帝的话,而后看着众人:“马祥麟,本帅给你两天时间,将这里到盖州的城池给打下来,搜寻建奴的孩童,一并带来这里来!
另外,将城内建奴都给本阁屠了,在城门处堆成京观!”
“李若涟,传令新民孙传庭和康平朱梅,除了必要看守渡口的人手外,大军向外搜捕,将建奴十三岁以下的女子通过水路全部送到辽阳这边来,速度要快!
如果遇见抵抗,可以不计损失的推进,本帅只要结果!”
“袁崇焕,派一名参将率两万人沿浑河北上接应,并将辽阳与沈阳之间的石城驻兵拖住!”
“末将领命!”
马祥麟、李若涟、袁崇焕三人只是稍微的犹豫后便做出了回应后,迅速离去。
袁可立刚刚话中说的是本帅,而非平时说的本阁,这其中的含义太明显了。
而且打断皇帝的话,直接下达军令,结合军令和刚刚发生的事情,这其中的意味众人都不是傻子,自然知道。
待三人离去后,袁可立看着皇帝,跪了下去:“陛下,臣实非僭越,臣是北讨大元帅,提调北讨事宜,此事理应由臣安排!”
崇祯盯着跪着的袁可立,久久不语。
如果只是普通百姓,甭管是男人、女人、老人,只要是成年了,为了大局的胜利,他可以毫不犹豫的下达追击的命令,可皇太极竟然抓的是孩童。
这性子明显就变了,说实话,初为人父的他真狠不下这个心。
而且还有那封信中的内容,女子的清白大于天,遭受那种屈辱,哪怕建奴不杀他们,他们也会自尽而亡。
死前还要承受畜生的凌辱,哪怕是死了,也不会瞑目的。
他承认,建奴这两招拿捏住他了,彻底的触碰了内心最深处的防线。
好一会儿后,才出声道:“袁爱卿,你的心意朕明白,但此事朕无法逃避,也不能逃避!即便背负骂名,朕也认了,
既然建奴喜欢玩,那朕就陪他们玩到底,看看是他们狠,还是朕狠!”
说完这话后,崇祯看向众将,低沉略带着嘶哑的声音响起:“朕知道你们中有些人会觉得区区几百个孩子而已,与覆灭建奴大军相比不算什么?
但你们有没有想过,今日这里退让了,传遍大明后,我们将丧失年轻一代的信任,这种后果你们想过吗?
朝廷不管百姓死活,百姓会管你朝廷死活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最重要的是,退让一步以后就会退让无数步,其他敌人都会效仿,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那就想办法解决,争取一个都不能少!
努力过了,实在无法解决,那就按无法解决的路走。
你们可明白?”
众将脸色严肃了起来,虽然有些不太认可,但此刻却不敢表露出来。
听着皇帝的想法,袁可立思索了一下,立刻道:“陛下,从建奴联军的动向看,很可能就是退走,具体往哪个方向走现在还不明确,
但肯定会让人去带着妃子、子女一起撤退,速度也快不到哪里去,
现在可能沈阳那边还不知道皇太极要撤退的消息,既然如此,那我们若是抓住他的那些妃子子女,以此作为交换,比他们放了那些孩童和女子!
臣肯请陛下下令调动一千勇士营,沿辽河北上,与新民城的一千勇士营汇合,共办此事!
此地离沈阳不过百余里,以勇士营一人三骑的速度,最多一个半时辰就到了,说不定能直接截住它们!”
“曹变蛟,安排两个千户所去办,速度要快!”
待曹变蛟离去后,袁可立继续道:“陛下,臣建议将今日战报传回北京城,顺便将建奴所为也写上去!能不能救下这些孩童,此事都瞒不了,
不如刊印在大明日报上,让大明的百姓们都知道,我们掌握主动权的同时,也降低不良的影响!”
“可行!”
崇祯回应后,拿过水囊灌了几口,顿时舒服多了。
见皇帝苍白的脸色慢慢的恢复了正常,话声中中气十足,众将也松了口气,于是便纷纷请战!
“陛下,刚刚李指挥使说建奴传话,若是不信,可以派人去查验真假,臣愿意前往,以臣的身手,一息击杀五六人还是可以的!”
“陛下,臣也愿往……”
“够了!”
崇祯怒喝了一声:“想法是好,可如果建奴用弓箭远程点燃呢?或者用抱式大筒的棒火矢呢?
你们知道那里有多少人看守?能杀掉十个,还能杀掉二十、三十个?
皇太极既然布置了,那就不可能给我们强攻救下的可能性!”
“还有,即便是你们能救下那些孩童,还能救下在建奴大军中的那些女子?”
“都回去将真实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向将士们说清楚,做好准备,随时准备追击!”
待众人离去后,崇祯看向袁可立的等人:“袁爱卿,随朕去前面看看情况!”
曹变蛟亲率一千勇士营随行,其余勇士营则是停在辽阳城二十里处待命,数百名斥候分布在周边数里处,确保建奴没有埋伏。
半个时辰后,千余人到了辽阳城五里处,前方两里处就是那群孩子所在地。
崇祯缓缓的将千里镜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