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第1634章

    “陛下圣明,臣等必将竭尽全力,为这个盛世而努力!”

    袁可立见群臣震撼,直接跪了下去,口中高呼着。

    被声音惊醒的群臣也都齐刷刷的跪了下去,口中高呼,眼中满是狂热之色。

    青史留名谁不想?而且还是大明盛世缔造者……的辅助之臣。

    “众爱卿免礼!”

    待群臣起身后,崇祯盯着群臣:“商事之事就暂时这么定了,在朝廷未下发明诏之前,朕不希望从诸位爱卿口中透露出任何关于朝廷全力推动商事的事情。”

    “臣等谨遵陛下教诲!”

    “商事之事定下来之后,就是大明皇家商业银行和汇票的事情,毕爱卿昨天已经说过了,朕再强调几点,

    其一,汇票暂时不会在民间以法定货币的形式流通,但商人之间相互拆兑、交纳赋税等,这些不在范围内,但要自己承担假汇票的后果。

    待运行一段时间之间,观察效果后,再行决定是否开放小额汇票用以流通。

    其二,朝廷不得私自印刷汇票,想要用汇票,必须得从太仓库等各国库中提现银去大明皇家银行兑换汇票,严格遵守汇票的发售、回收、兑换等各项规则。

    其三,除非是特殊情况,诸如地震、火灾等情况外,所有大明皇家银行必须做到见票即兑,不得以任何借口拖延,

    如果拿不准,那就留下兑换之人的所有信息以及保人,先兑换给客人再说。”

    说到这里后,崇祯停顿了片刻

    “以上三点,乃是关系到大明皇家银行稳定运行,以及汇票不会贬值的根本所在,更是关系到商事是否能繁荣发展的因素之一,

    户部、刑部要谨记,凡是出现和大明皇家银行、汇票相关的案件,必须以特大案件的形式高度重视,

    事后户部编写一本大明皇家银行和汇票的规则,包括使用的场合、破损兑换流程等等;刑部编写一本关于汇票的刑律,要想尽!”

    “臣等遵旨!”

    “好了,今天的朝会就到这里了,有什么问题先去内阁和通政司,然后再上呈。

    明日大明皇家银行总行开业,诸位可以去捧个场,增加一下百姓的信心!退朝吧!”

    “臣等恭送陛下!”

    看着皇帝起身朝着平台下走去,群臣齐声恭送。

    待皇帝的身影彻底消失之后,群臣才站直了身体,脸上挂满了笑意。

    “真是没有想到呀,陛下竟然早就在登基之时就布局开海禁了!”

    “是呀,若不是陛下今日公开所做的,我们都蒙在鼓里!”

    “什么叫蒙在鼓里?这事适合公开吗?如果当时问我们,我们九成九的会阻止……劝谏陛下。”

    “对,如果拿到朝堂之上来讨论,我们这里九成的人都会反对,到时候陛下权衡之下动摇了,或者现在才开始准备,那就要晚上两三年了。”

    “可以预料,用不了几年,大明一定会成为比北宋还要富有的朝代,百姓安居乐再也不是一句空话了!”

    “身在当朝,辅佐陛下,是我等的荣幸,见证了建奴覆灭、蒙古归顺、开疆拓土和接下来的大明盛世,此生无憾了!”

    “每年上亿的赋税,朝廷能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我敢保证若干年后大明百姓一定是历朝最幸福的!”

    “毕尚书,您说的那种运输工具到底是什么?”

    “对呀,给我们透露一下,实在是太好奇了,带着几千斤的重量还能跑那么快,称之为仙器也不为过了。”

    “几位阁老,陛下做了这么多,您几位也真能忍的住,一点风声都没有!”

    见群臣看向自己,袁可立和孙承宗两人也都是轻微的摇头,心中有些无奈。

    这些事情他们知道一些,皇帝没有明说,他们猜到了推动商事和开海贸是为了商税。

    但并未猜到开海贸的本质是寻找各种高产、抗旱抗涝抗寒的农作物,以及学习海外诸国。

    “诸位,此事……”

    孙承宗话还未说完,就见群臣安静了,还未转身,就听见了王承恩的声音:“陛下口谕,传袁可立、孙承宗、毕自严、席端樊到东暖阁议事!”

    “臣等遵旨!”

    四人立刻行礼,跟在王承恩身后朝着冬暖阁而去。

    见袁可立等人离去,群臣又是朝着龙椅拱了拱手后,缓缓的退出皇极殿。

    只是片刻的功夫,四人就到了冬暖阁,一番行礼之后站定,等待着皇帝的训话。

    崇祯双眼看着席端樊,眼中满是满意之色:“席顾问,今日朝堂之上的表情,朕很满意,以你的才能,让你做个宁远互市的顾问有些屈才了。”

    “陛下言重了!”

    席端樊身子一抖,没想到皇帝会如此的客气,立刻道:“草民是大明的百姓,能为陛下分忧,乃是草民的本分,

    能够参与到这种致富大明百姓的决策中来,草民此生无憾了!”

    听着席端樊的回应,崇祯笑了笑,而后不经意道:“席顾问,不得不说,你是朕见过的百姓中,最聪明的一个,没有之一!”

    “陛、陛下过誉了!”

    席端樊额头冷汗立刻就出来,他从皇帝话中听出了不一样意思。

    “过誉吗?”

    崇祯轻笑着,从桌案上拿出一张信笺递了过去:“那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