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人小鬼大谁见谁怕! 第372章 到达大李村
他微微叹了口气,轻轻点了点头,说道:
“那好吧,既然你们都这么说了,我也不能再推脱了。我这就去换身衣服,你们稍微等我一会儿,马上就好。”
说完,赵书卓转身缓缓走进屋里,身影逐渐消失在门后。
片刻之后,赵书卓仿若焕然一新,精神抖擞地从屋内大步走出。
他身着一袭中山装,那深灰色的面料虽不崭新,却透着一种质朴而庄重的气息。
仔细瞧去,衣服上还留存着一些细微的褶子,不难想象这件衣服已在衣柜中沉寂许久,平日里鲜少有机会上身。
此时,王建国的目光瞬间被赵书卓吸引,他的眼神中满是惊喜与赞叹,不禁连连夸赞道:
“赵大哥,真是应了那句‘人靠衣装马靠鞍’啊!您瞧,这中山装一上身,整个人的气质立刻就不一样了。”
“显得格外精神焕发,那股子精气神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简直是神采奕奕啊!”
赵书卓听到王建国的夸赞,脸上泛起一抹淡淡的红晕,带着些许不好意思的笑意说道:
“哎呀,建国,你可别笑话我了。我这就这么一件能拿得出手的好衣服,平时都舍不得穿。”
“上次穿它还是我当选生产队队长,戴着大红花风光无限的时候呢。也不知道现在穿这个去提亲,合不合适啊?”
程二华赶忙凑上前去,他的眼睛亮晶晶的,满是兴奋与激动,说道:
“队长,这哪里是合不合适的问题,简直是太合适了!我长这么大,还从来没见过您穿这身衣服呢。”
“这一穿出来,感觉比电影里的干部还有范儿呢!”
赵书卓被程二华逗得笑出了声,他轻轻抬起手,带着几分亲昵与嗔怪,拍了下程二华的头,说道:
“你这小子,就会贫嘴。好了,咱们也别在这儿磨蹭了,赶紧出发吧,别误了正事。”
话音落下,三人满怀期待与信心,浩浩荡荡地迈出门槛。
他们稳稳地坐上牛车,程二华熟练地挥动手中的鞭子,伴随着清脆的鞭响和牛儿的低吟,牛车缓缓启动。
沿着蜿蜒的小路,朝着大李村的方向稳稳驶去。一路上,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也在为他们这次重要的行程默默祝福。
乡下的道路坑洼不平,布满了碎石与车辙印,牛车在这样的路面上缓缓前行,一路颠簸摇晃。
车身随着牛蹄的起落而左右摆动,仿佛在波涛汹涌的土路上艰难航行的小船。
众人坐在牛车上,身体也不由自主地随着节奏晃动,尽管疲惫,但眼神中都透着对即将到来之事的期待。
经过漫长而艰辛的跋涉,他们终于抵达了大李村。眼前的村庄,透着一种质朴而宁静的气息。
由于三人此前从未涉足此地,对这里的布局与环境全然陌生。他们在村口停了下来。
王建国率先跳下车,活动了一下有些酸麻的身体,随后程二华和赵书卓也相继下车。
三人环顾四周,只见村口有几位村民正聚在一起聊天,王建国便走上前去。
脸上带着和善的笑容,礼貌地向他们打听王吉庆家的住处。
村民们热情地回应着,抬手朝着村子里的一个方向指了指,并详细地描述了路径。
三人感激地谢过村民后,将牛车小心翼翼地拴在村口的一棵大树下。
那棵树树干粗壮,枝繁叶茂,仿佛一把天然的巨伞,为牛车提供了一片阴凉。
接着,他们整理了一下衣衫,怀着略微紧张的心情,徒步向王吉庆家走去。
不多时,他们便来到了王吉庆家的门口。只见那扇门半掩着,并未关闭。
院子里,一位中年妇女正弯着腰在菜园子里忙碌着。
手中的水壶洒出细密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滋润着园中的蔬菜。
几人见状,并没有冒失地径直走进院子,而是礼貌地站在院子门口。
赵书卓微微向前一步,清了清嗓子,率先对那名妇女开口道:
“大姨,你好,请问这是王吉庆王村长家吗?”
他的声音温和而谦逊,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与敬重。
在那不大却充满生机的农家小院里,这位中年妇女唤作赵秀娥,恰是王吉庆的妻子。
她身着一件洗得有些褪色的蓝布衫,头发整齐地挽在脑后,几缕碎发被汗水浸湿,贴在脸颊两侧。
彼时,她正专注于手中的活计,为菜园里那些鲜嫩的蔬菜浇水。
正沉浸于劳作中的她,忽然被一阵陌生的说话声惊扰。她微微一怔,随即停下手中动作,缓缓抬起头来。
目光越过那爬满藤蔓的矮院墙,便瞧见了三位身姿挺拔的年轻人,正静静地站在自家门口。
他们的面容虽略显陌生,但那朝气蓬勃的模样,却让人无法忽视。
赵秀娥轻轻将水壶放置在一旁的菜地上,双手在身前系着的围裙上反复擦拭了几下。
那围裙上沾染着泥土与水渍,却也难掩她身上散发的质朴气息。
她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从菜园中走出,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与好奇,轻声问道:
“这是王吉庆家,你们是谁啊?”
她的声音清脆而温和,在这宁静的小院里回荡,似一阵轻柔的风拂过。
赵书卓脸上挂着如暖阳般和煦的笑容,微微向前一步,欠了欠身,礼貌而恭敬地说道:
“大姨,您好。我们是从建业村来的,我叫赵书卓,在我们建业农场生产队担任队长一职。”
“今日冒昧前来,是因为有事情想要与王村长商议探讨。”
他的目光诚挚而坚定,言语间尽显对此次拜访的重视与郑重。
赵秀娥一听他们来自建业村,尤其是提及那即将开业的建业农场时。
眼中瞬间绽放出明亮的光彩,脸上的疑惑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热情洋溢且亲切的笑容。
她一边快步走向门口,一边连声道:
“哎呀,可是那个大名鼎鼎、要开供销社的建业农场?我可听说了不少呢!”
“巧了,我外甥女呀,还幸运地成为了你们供销社的职工,就等着开张后去正式上工啦。”
“你们大老远来的,快进来快进来,别在门口站着了。”
她的热情仿佛能将这小小的院子都点燃,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她的好客与豪爽。
“那好吧,既然你们都这么说了,我也不能再推脱了。我这就去换身衣服,你们稍微等我一会儿,马上就好。”
说完,赵书卓转身缓缓走进屋里,身影逐渐消失在门后。
片刻之后,赵书卓仿若焕然一新,精神抖擞地从屋内大步走出。
他身着一袭中山装,那深灰色的面料虽不崭新,却透着一种质朴而庄重的气息。
仔细瞧去,衣服上还留存着一些细微的褶子,不难想象这件衣服已在衣柜中沉寂许久,平日里鲜少有机会上身。
此时,王建国的目光瞬间被赵书卓吸引,他的眼神中满是惊喜与赞叹,不禁连连夸赞道:
“赵大哥,真是应了那句‘人靠衣装马靠鞍’啊!您瞧,这中山装一上身,整个人的气质立刻就不一样了。”
“显得格外精神焕发,那股子精气神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简直是神采奕奕啊!”
赵书卓听到王建国的夸赞,脸上泛起一抹淡淡的红晕,带着些许不好意思的笑意说道:
“哎呀,建国,你可别笑话我了。我这就这么一件能拿得出手的好衣服,平时都舍不得穿。”
“上次穿它还是我当选生产队队长,戴着大红花风光无限的时候呢。也不知道现在穿这个去提亲,合不合适啊?”
程二华赶忙凑上前去,他的眼睛亮晶晶的,满是兴奋与激动,说道:
“队长,这哪里是合不合适的问题,简直是太合适了!我长这么大,还从来没见过您穿这身衣服呢。”
“这一穿出来,感觉比电影里的干部还有范儿呢!”
赵书卓被程二华逗得笑出了声,他轻轻抬起手,带着几分亲昵与嗔怪,拍了下程二华的头,说道:
“你这小子,就会贫嘴。好了,咱们也别在这儿磨蹭了,赶紧出发吧,别误了正事。”
话音落下,三人满怀期待与信心,浩浩荡荡地迈出门槛。
他们稳稳地坐上牛车,程二华熟练地挥动手中的鞭子,伴随着清脆的鞭响和牛儿的低吟,牛车缓缓启动。
沿着蜿蜒的小路,朝着大李村的方向稳稳驶去。一路上,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也在为他们这次重要的行程默默祝福。
乡下的道路坑洼不平,布满了碎石与车辙印,牛车在这样的路面上缓缓前行,一路颠簸摇晃。
车身随着牛蹄的起落而左右摆动,仿佛在波涛汹涌的土路上艰难航行的小船。
众人坐在牛车上,身体也不由自主地随着节奏晃动,尽管疲惫,但眼神中都透着对即将到来之事的期待。
经过漫长而艰辛的跋涉,他们终于抵达了大李村。眼前的村庄,透着一种质朴而宁静的气息。
由于三人此前从未涉足此地,对这里的布局与环境全然陌生。他们在村口停了下来。
王建国率先跳下车,活动了一下有些酸麻的身体,随后程二华和赵书卓也相继下车。
三人环顾四周,只见村口有几位村民正聚在一起聊天,王建国便走上前去。
脸上带着和善的笑容,礼貌地向他们打听王吉庆家的住处。
村民们热情地回应着,抬手朝着村子里的一个方向指了指,并详细地描述了路径。
三人感激地谢过村民后,将牛车小心翼翼地拴在村口的一棵大树下。
那棵树树干粗壮,枝繁叶茂,仿佛一把天然的巨伞,为牛车提供了一片阴凉。
接着,他们整理了一下衣衫,怀着略微紧张的心情,徒步向王吉庆家走去。
不多时,他们便来到了王吉庆家的门口。只见那扇门半掩着,并未关闭。
院子里,一位中年妇女正弯着腰在菜园子里忙碌着。
手中的水壶洒出细密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滋润着园中的蔬菜。
几人见状,并没有冒失地径直走进院子,而是礼貌地站在院子门口。
赵书卓微微向前一步,清了清嗓子,率先对那名妇女开口道:
“大姨,你好,请问这是王吉庆王村长家吗?”
他的声音温和而谦逊,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与敬重。
在那不大却充满生机的农家小院里,这位中年妇女唤作赵秀娥,恰是王吉庆的妻子。
她身着一件洗得有些褪色的蓝布衫,头发整齐地挽在脑后,几缕碎发被汗水浸湿,贴在脸颊两侧。
彼时,她正专注于手中的活计,为菜园里那些鲜嫩的蔬菜浇水。
正沉浸于劳作中的她,忽然被一阵陌生的说话声惊扰。她微微一怔,随即停下手中动作,缓缓抬起头来。
目光越过那爬满藤蔓的矮院墙,便瞧见了三位身姿挺拔的年轻人,正静静地站在自家门口。
他们的面容虽略显陌生,但那朝气蓬勃的模样,却让人无法忽视。
赵秀娥轻轻将水壶放置在一旁的菜地上,双手在身前系着的围裙上反复擦拭了几下。
那围裙上沾染着泥土与水渍,却也难掩她身上散发的质朴气息。
她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从菜园中走出,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与好奇,轻声问道:
“这是王吉庆家,你们是谁啊?”
她的声音清脆而温和,在这宁静的小院里回荡,似一阵轻柔的风拂过。
赵书卓脸上挂着如暖阳般和煦的笑容,微微向前一步,欠了欠身,礼貌而恭敬地说道:
“大姨,您好。我们是从建业村来的,我叫赵书卓,在我们建业农场生产队担任队长一职。”
“今日冒昧前来,是因为有事情想要与王村长商议探讨。”
他的目光诚挚而坚定,言语间尽显对此次拜访的重视与郑重。
赵秀娥一听他们来自建业村,尤其是提及那即将开业的建业农场时。
眼中瞬间绽放出明亮的光彩,脸上的疑惑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热情洋溢且亲切的笑容。
她一边快步走向门口,一边连声道:
“哎呀,可是那个大名鼎鼎、要开供销社的建业农场?我可听说了不少呢!”
“巧了,我外甥女呀,还幸运地成为了你们供销社的职工,就等着开张后去正式上工啦。”
“你们大老远来的,快进来快进来,别在门口站着了。”
她的热情仿佛能将这小小的院子都点燃,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她的好客与豪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