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四福晋想躺平 第87章 盛京干旱
在众人享受宁静安闲的避暑生活时,畅春园内的日子平静而悠闲。然而,一日清晨,清溪书屋内却打破了这份宁静。康熙皇帝端坐在书桌前,全神贯注地处理着政务。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一封来自盛京的奏折上。
康熙的眉头紧锁,脸色瞬间变得凝重。他迅速浏览着奏折的内容,脸色愈发难看。这时,他抬起头,叫来了李德全:“李德全,速去将众位阿哥、索额图、明珠和佟国维叫来清溪书屋。”
李德全看到康熙的神色,心知不妙,连忙点头称是,转身匆匆离去。
不久,众人纷纷赶到清溪书屋,向康熙行礼请安“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吉祥。”“给皇上请安,皇上吉祥。”然后,静静地站在屋中,等待着康熙的吩咐。
康熙深吸了一口气,将盛京的奏折递给众人,沉声说道:“你们传阅一下这份奏折。”众人接过奏折,仔细阅读起来。奏折中提及盛京久未下雨,担忧干旱的发生,希望朝廷能派发粮食援助。
索额图首先开口,他眉头微皱,语气中带着几分迟疑:“皇上,虽然奏折上提到了盛京久未下雨,但京城也尚未降雨,这并不能断定就会干旱。或许我们可以再观望一段时间。”
明珠立刻反驳道:“皇上,臣认为此事不可掉以轻心。我们应该提前做好准备,以防万一。”
索额图不甘示弱,反驳道:“明珠大人,若是我们提前准备了粮食送往盛京,结果那边却下雨了,那这些粮食岂不是白白浪费了?更何况,其他地方也可能会有需要。”
明珠却坚持己见:“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对盛京的百姓置之不理。作为朝廷命官,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他们。”
两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康熙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他知道索额图和明珠都有自己的理由和考量,但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却让他感到头痛。
康熙端坐在上方,目光如炬地注视着自己的儿子们。他深知这些年轻人将是他未来江山社稷的支柱,因此对于他们的培养与考察显得尤为重要。
于是,康熙开口询问大家的看法:“对于盛京的旱情,你们有何对策?”
原本太子正准备开口,却不想被大阿哥抢先一步。大阿哥站起身,恭敬地回答道:“回皇阿玛,儿臣认为,我们可以先派人去盛京查探一番,了解实际情况,然后再做决定。”
太子见自己被抢了先,心中不禁有些不满。他站起身,反驳道:“从京城到盛京路途遥远,而且即使到达盛京,探查也需要时间。若真的出现干旱,恐怕到时候就来不及了。”
大阿哥闻言,立刻反驳询问太子:“那太子殿下认为应该怎么做?”
太子略一思索,提议道:“我们可以先准备好粮食,一边派人去探查,一边将粮食运往盛京。这样即使出现干旱,也能及时赈济百姓。”
康熙皇帝听着两人的发言,心中暗自点头。虽然他们的想法各有千秋,但都体现出了对民生的关心。然而,康熙皇帝对于二人的建议却并不完全满意。
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胤禛:“胤禛,你如何看待此事?”
胤禛站起身,沉着地回答道:“回皇阿玛,儿臣认为,我们可以先向有经验的农人请教一下,了解如今的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引起干旱。如果有这个可能,那我们就不能掉以轻心,应该提前做好准备。而且,我们可以先派出一部分粮食作为应急之用,同时密切关注盛京的天气情况。若真的出现干旱,我们再继续运送粮食;若不然,则可以调配到其他需要的地方。”
康熙皇帝听完胤禛的回答,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他觉得胤禛的建议既稳妥又周全,充分考虑了各种可能性。于是,他点头表示同意:“胤禛所言有理,此事便交由你去办理吧。”
胤禛领命之后,与众人一同退下。在离开皇宫的路上,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然而,他也明白这是一个锻炼自己能力的好机会。他决定回去之后立刻着手准备相关事宜,确保能够妥善应对盛京的旱情。
……
离开清溪书屋的喧嚣后,太子带着索额图回到了自己的宅院,而明珠则紧随大阿哥离去。胤禛则是急匆匆地要去完成康熙刚刚交代给他的任务。
回到太子宅院,太子一脸的不满,进屋后便重重地坐在了椅子上。索额图见状,心知肚明太子为何如此生气,他连忙走上前,轻声安慰道:“殿下,皇上这次没有派您去办这件事,或许也是对您的一种保护。毕竟,如果真的发生了干旱,民间必定动荡不安,您置身事外,反而能够明哲保身。”
索额图顿了一顿,继续说道:“如今皇上派了四贝勒去处理此事,四贝勒与我们站在同一阵线,到时候您只需在幕后稍加协助,所有的功劳自然还是归于殿下您。”
太子听了索额图的话,眉头渐渐舒展。他想了想,觉得索额图所言不无道理。他点了点头,沉声道:“大人所言极是。如果真的发生干旱,疫情也会随之而来,到时候我还要为自身的安危着想。不如让四弟去处理此事,我在背后给予支持,这样既能避免风险,又能让皇阿玛看到我的功劳。”
与此同时,大阿哥也在与明珠密谈此事。明珠眼中闪过一丝狠辣,他对大阿哥说道:“大阿哥,如果四贝勒能够圆满完成这次任务,他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必将更加稳固。我们不能让他轻易成功。”
大阿哥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他急切地问道:“明珠,你可有什么妙计?”
明珠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阴险:“久旱必有疫情。我们可以趁机让四贝勒染上重病,这样在处理旱情时,他必然会因为身体状况而犯错。这样一来,便能引起皇上的不满,削弱他在皇上心中的地位。”
大阿哥听了明珠的计策,眼中闪过一丝狠辣。他觉得这个办法虽然狠辣,但却非常有效。于是,他吩咐明珠道:“你去准备吧,一定要做得干净利落,不能留下任何把柄。”
明珠点头应承,两人便就此计议定。
康熙的眉头紧锁,脸色瞬间变得凝重。他迅速浏览着奏折的内容,脸色愈发难看。这时,他抬起头,叫来了李德全:“李德全,速去将众位阿哥、索额图、明珠和佟国维叫来清溪书屋。”
李德全看到康熙的神色,心知不妙,连忙点头称是,转身匆匆离去。
不久,众人纷纷赶到清溪书屋,向康熙行礼请安“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吉祥。”“给皇上请安,皇上吉祥。”然后,静静地站在屋中,等待着康熙的吩咐。
康熙深吸了一口气,将盛京的奏折递给众人,沉声说道:“你们传阅一下这份奏折。”众人接过奏折,仔细阅读起来。奏折中提及盛京久未下雨,担忧干旱的发生,希望朝廷能派发粮食援助。
索额图首先开口,他眉头微皱,语气中带着几分迟疑:“皇上,虽然奏折上提到了盛京久未下雨,但京城也尚未降雨,这并不能断定就会干旱。或许我们可以再观望一段时间。”
明珠立刻反驳道:“皇上,臣认为此事不可掉以轻心。我们应该提前做好准备,以防万一。”
索额图不甘示弱,反驳道:“明珠大人,若是我们提前准备了粮食送往盛京,结果那边却下雨了,那这些粮食岂不是白白浪费了?更何况,其他地方也可能会有需要。”
明珠却坚持己见:“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对盛京的百姓置之不理。作为朝廷命官,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他们。”
两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康熙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他知道索额图和明珠都有自己的理由和考量,但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却让他感到头痛。
康熙端坐在上方,目光如炬地注视着自己的儿子们。他深知这些年轻人将是他未来江山社稷的支柱,因此对于他们的培养与考察显得尤为重要。
于是,康熙开口询问大家的看法:“对于盛京的旱情,你们有何对策?”
原本太子正准备开口,却不想被大阿哥抢先一步。大阿哥站起身,恭敬地回答道:“回皇阿玛,儿臣认为,我们可以先派人去盛京查探一番,了解实际情况,然后再做决定。”
太子见自己被抢了先,心中不禁有些不满。他站起身,反驳道:“从京城到盛京路途遥远,而且即使到达盛京,探查也需要时间。若真的出现干旱,恐怕到时候就来不及了。”
大阿哥闻言,立刻反驳询问太子:“那太子殿下认为应该怎么做?”
太子略一思索,提议道:“我们可以先准备好粮食,一边派人去探查,一边将粮食运往盛京。这样即使出现干旱,也能及时赈济百姓。”
康熙皇帝听着两人的发言,心中暗自点头。虽然他们的想法各有千秋,但都体现出了对民生的关心。然而,康熙皇帝对于二人的建议却并不完全满意。
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胤禛:“胤禛,你如何看待此事?”
胤禛站起身,沉着地回答道:“回皇阿玛,儿臣认为,我们可以先向有经验的农人请教一下,了解如今的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引起干旱。如果有这个可能,那我们就不能掉以轻心,应该提前做好准备。而且,我们可以先派出一部分粮食作为应急之用,同时密切关注盛京的天气情况。若真的出现干旱,我们再继续运送粮食;若不然,则可以调配到其他需要的地方。”
康熙皇帝听完胤禛的回答,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他觉得胤禛的建议既稳妥又周全,充分考虑了各种可能性。于是,他点头表示同意:“胤禛所言有理,此事便交由你去办理吧。”
胤禛领命之后,与众人一同退下。在离开皇宫的路上,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然而,他也明白这是一个锻炼自己能力的好机会。他决定回去之后立刻着手准备相关事宜,确保能够妥善应对盛京的旱情。
……
离开清溪书屋的喧嚣后,太子带着索额图回到了自己的宅院,而明珠则紧随大阿哥离去。胤禛则是急匆匆地要去完成康熙刚刚交代给他的任务。
回到太子宅院,太子一脸的不满,进屋后便重重地坐在了椅子上。索额图见状,心知肚明太子为何如此生气,他连忙走上前,轻声安慰道:“殿下,皇上这次没有派您去办这件事,或许也是对您的一种保护。毕竟,如果真的发生了干旱,民间必定动荡不安,您置身事外,反而能够明哲保身。”
索额图顿了一顿,继续说道:“如今皇上派了四贝勒去处理此事,四贝勒与我们站在同一阵线,到时候您只需在幕后稍加协助,所有的功劳自然还是归于殿下您。”
太子听了索额图的话,眉头渐渐舒展。他想了想,觉得索额图所言不无道理。他点了点头,沉声道:“大人所言极是。如果真的发生干旱,疫情也会随之而来,到时候我还要为自身的安危着想。不如让四弟去处理此事,我在背后给予支持,这样既能避免风险,又能让皇阿玛看到我的功劳。”
与此同时,大阿哥也在与明珠密谈此事。明珠眼中闪过一丝狠辣,他对大阿哥说道:“大阿哥,如果四贝勒能够圆满完成这次任务,他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必将更加稳固。我们不能让他轻易成功。”
大阿哥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他急切地问道:“明珠,你可有什么妙计?”
明珠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阴险:“久旱必有疫情。我们可以趁机让四贝勒染上重病,这样在处理旱情时,他必然会因为身体状况而犯错。这样一来,便能引起皇上的不满,削弱他在皇上心中的地位。”
大阿哥听了明珠的计策,眼中闪过一丝狠辣。他觉得这个办法虽然狠辣,但却非常有效。于是,他吩咐明珠道:“你去准备吧,一定要做得干净利落,不能留下任何把柄。”
明珠点头应承,两人便就此计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