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的农场不养动物 > 第104章 亩产千八百

开的农场不养动物 第104章 亩产千八百

    \"我来,我来。”陈一凡跃跃欲试,灵力涌动。

    柏文韬不甘示弱,体内元气隐隐翻腾。

    李教授当仁不让,瞬间登上灵车,询问江图:“如何驾驭,速速告知。”

    学生们惊叹:教授何时已登车矣。

    教授之威,不讲武德。

    江图:...

    他略显无奈,却仍尽职解释其奥秘。

    “此乃御车之盘,掌控方向者也。”

    “脚下与驾驭灵兽相似,右足操控灵力加速与制动,左足则调控灵刃。车顶有灵屏,可选小麦、大麦或稻谷等功法。”

    “此已调试完毕。”

    李教授试驾一番,发觉果然简易。

    于是,他立即驾驶灵车,驶向田间,以试新式农器。

    江图见陆教授与薛教授亦兴趣盎然,料定他们稍后必会一试。

    学生们身份低微,只能退居其后,待教授们尽兴,方能一试身手。

    然而薛教授对亲身体验不如对灵车能适应多种作物之谜更感兴趣。

    江图挠头道:“或许它仅发挥切割之效。”

    无脱粒、粉碎等法术,自然能适配多种作物。

    薛教授思量片刻,点头认可。

    此灵车虽外观华丽,实则与镰刀之用相差无几。

    他继续问道:“那脱粒何解?”

    江图呵呵一笑,答道:“我尚有脱粒机,正欲回家取来。”

    薛教授点头道:“那你速去取来。”

    见李教授已转得差不多,他连忙走向田间。

    下一位便是他了。

    他刚才还注意到玉米选项,收玉米时定要细细体会有何差异。

    江图望着热衷的老教授们,只能对田边等待的学生们耸耸肩。

    无可奈何,谁又能抵挡新奇的玩具呢?老教授也不例外。

    何谓男子至死是少年,此即其解。

    系统所赠脱粒机乃多功能之物,却有两台。

    一台专用于小麦、稻谷等作物,另一台则为玉米、大豆等作物而设。

    小小脱粒机配有履带,主打随心所欲,想去何处便去何处。

    学生们已自行将小麦收割并堆积于田边,见到新来的灵车皆惊愕不已。

    柏文韬怀抱一大捆小麦,喃喃自语:“待会儿得问问江哥,这宝贝何处购得,我也想整一套。”

    他垂涎欲滴,简直无法自持。

    手办、汽车模型,有这玩意儿好玩吗?

    不仅好玩,还能实用。

    买了也不会挨骂。

    他身旁的马哲斌瞥了柏文韬一眼,未发一言。

    柏哥家境殷实,买得起任何玩具。

    但对他而言,联合收割机更为实用。

    即便雇不起大卡车,搭配三轮车也能运粮。

    买这些小玩意的钱,直接拿补贴买一台联合收割机,自家田收完,还能去村里赚些零花钱,岂不划算?

    不过,试试总是想试试的。

    毕竟如此新颖有趣的农器,他这辈子恐怕只能在江哥家见识到了。

    江图将它停在田边,于灵屏上点触几下,选定小麦选项。

    接着在出口处套上袋子。

    一切准备就绪。

    只需在入口处放置麦穗,机器便会将麦粒击落,送入下方的袋子中。

    然后只需将手中剩下的秸秆扔在一旁,换一把即可。

    麦堆得好,坐着干活也未尝不可。

    因对新玩具的好奇,无论是江图还是学生们,都干劲十足。

    不久,李教授等人也前来帮忙,收割机交给了机敏的柏文韬。

    “先处理这一亩,找人推秤过来,看看江哥家一亩地产量几何。”李教授吩咐道。

    话音刚落,立刻有人奔向服务站。

    李教授与薛教授等人俯身查看机器中出来的麦粒。

    金黄饱满的麦粒,圆润诱人,单看外表便令人喜爱。

    且几乎无秸秆碎屑,十分洁净。

    “瞧瞧,这穗麦子几乎颗颗饱满,瘪粒几乎没有。”李教授审视半晌,从旁取来一枝未经脱粒机摧残的小麦。

    他布满老茧的手轻轻一捋一搓,吹一口气。

    掌心便是一小把与袋中质量相同的麦粒。

    陆教授看了几眼,问道:“是熊蜂所致?”

    李教授摇头:“我觉得麦子本身的原因更大。”

    “说是熊蜂,江图家的熊蜂难道没去过我们那的田地?不可能。”

    众人合力,很快一亩地的麦子被装袋脱粒完毕。

    接下来便是激动人心的称重环节。

    李教授望向那边的袋子,估算道:“至少一千五百斤。”

    陆教授与薛教授面色凝重,问:“真能有这么多?”

    一千五百斤意味着什么。

    年景不佳时,小麦产出三百至五百斤是常事,若亩产能达到八百至一千斤,需天时地利人和皆备。

    一千二百斤以上,更是罕见,偶尔出现,农户都会乐开花。

    二零一六年创下一千六百斤的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若江图家的小麦亩产一千五百斤,那么...

    几人相视一眼,心中想法不谋而合。

    一袋袋称重,一个个数字累加。

    “我去,七百了吧。”马哲斌心中盘算,问道。

    “嗯,七百一十五,还没完呢。”负责记录与计算的同学用力点头。

    “称完了,这不得破纪录啊。”马哲斌感叹。

    “我觉得九百并非不可能,”他指着正排队等候称重的袋子:“平均一袋二十五以上,还有七八袋没上秤,你算算。”

    说完,他又想了想:“产量多一些也正常,江哥家的土豆不也超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