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六零从当倒爷开始吃饱饭 > 第165章 不言

六零从当倒爷开始吃饱饭 第165章 不言

    “学武,老二他又带什么吃的回来了?”

    王梅正在准备晚饭,头也没回。

    往常李学文喊他们抬东西,都是抬的一些粮食或者肉,这次,王梅也没多想。

    “不是吃的,是一个纸箱子。”

    “咦?纸箱子?里面装的是什么?”王梅有些好奇了,这可不多见。

    “二弟说是惊喜。”

    “是嘛,那我得好好瞅一眼。”王梅擦了擦手,停下了手中的活,好奇的跟在大儿子身后。

    一家人除了李唯民之外,此时都集中到了主屋。

    “学文,可以开箱子了吧?”李学武有些激动的问了一句。

    像这种带包装的产品,他还是第一次见。

    “大哥,别紧张,就是一个小玩意儿,随便弄。”

    李学武深吸一口气,孔武有力的大手微微颤抖,一点一点的将纸箱子的胶封弄掉。

    等他将纸箱盖打开,里面的缝纫机便显露了出来。

    “缝纫机!”

    “竟然是这东西!二弟,这也太贵重了!”

    他们村是穷地方,到现在为止,别说凑齐三转一响了,就连其中一样,都没有几户人家拥有。

    李学文他们一家就有两辆自行车,在村里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的家庭了。

    村里最富的是村长李有山家,他们家只有一台缝纫机。

    “加上这台缝纫机,咱们家岂不是一下有了二转一响?”

    王梅咋舌道。

    一时间,她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谁曾想,他们一家在不久前,才只是刚刚还清欠款,脱离了拉饥荒的日子。

    现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出了两名职工,拥有了两辆自行车,一台收音机。

    如今又再次添置一台缝纫机!

    王梅一念至此,一股幸福感,一股不真实感交织在心头,五味杂陈。

    她在想是否是他们一家前半辈子过得太苦,连他们李家的老祖宗都看不过眼,才保佑他们一家?

    “娘亲,你怎么啦?”小妹拉了拉王梅的衣袖。

    “没事,刚才做饭的时候,有沙子进眼睛了。”

    王梅一抹眼角,随后笑了起来。

    “等你们爹回来,看到这台缝纫机,保管他乐得合不拢嘴。”

    李学文和李学武将缝纫机从纸箱子里取出来,现在缝纫机还是拆除状态,需要重新组装。

    部件不多,压脚,针板,缝纫针,梭心,梭壳,送料牙,机器板,机头,底座等。

    这对于李学文而言不是什么难事,三下五除二的就组装完成了。

    他买的的是电动缝纫机,因为考虑到大哥结婚后会搬到城里住,他就没买脚踏或者手摇的。

    后两者用起来虽然不需要电,但比起电动的要费力不少。

    现在大部分的缝纫机也都是电动的,毕竟没通电的地方,也很难有人买得起缝纫机。

    基本都是城里消耗得多一些,电动的省时省力,产量和销量自然要比非电动多。

    “学文,这要怎么用啊?”

    “现在用不了,我买的这个是插电的,到时候大哥你搬到城里就能用了。”

    “电动的?那可比村长家的都要厉害。”

    “啥厉害不厉害的,你们围在一起说些什么呢?”

    李唯民额前的头发有些湿漉漉的,他这是刚从地里回来。

    一到家,他就发现平时在院子里玩的两个小家伙和一个大家伙不见身影,一直围在灶台研究厨艺的妻子也看不到人。

    结果一看主屋,好家伙,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围在一起,说着什么比村长还厉害之类的话。

    于是他便有了刚才的问题。

    “唯民,快来看,老二他带了台缝纫机回来。”

    “缝纫机!”

    李唯民微微吃惊,现在说三转一响,一个家庭如果能凑齐这四样东西,那已经是相当不错的生活水平了。

    如今二儿子把这其中一样带了回来,如何让他不吃惊?

    这三转一响除了价格昂贵之外,还需要凭票购买!

    这些票都非常难弄,要么是工作单位分配,要么是街道配给。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其它途径,比如李学文之前去的黑市,也能买到。

    像正规途径来的票证,一个普通的职工或居民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分到的,是需要按照工龄,家庭情况等等综合表现来决定。

    总的来说,就是一个字:

    难!

    李唯民也知道自己这二儿子很厉害,在城里有极大可能有着自己的关系网络。

    通过这些关系,他才能给家里带回二转一响。

    李唯民也没有多问,二儿子的能力在很多地方已经超过他这个当爹的了。

    他作为老爹,不去做坚强的后盾,反而要去折断自家儿子的翅膀,阻碍他发展是什么道理?

    他李唯民可不是那种昏了头的人!

    李学文感受着父亲搭在他肩头的宽厚手掌,父子俩只是对视了一下,没有过多的言语,一切尽在不言中。

    “行了,看也看了,把东西收起来吧,先吃饭。”

    李唯民摸了摸空瘪的肚皮,在地里干了一下午,现在太阳还很毒辣,体力消耗是很严重的。

    李学文也尝试劝过李唯民不要下地了,现在他和大哥每个月加起来的工资将近50块钱。

    这还不算大哥李学武卖野物得到的收购款,他在废品收购站翻新设备的分成钱。

    如果把这些都算上,那都是要奔着几百去,一个月的工资,顶得上过去一家人在地里辛勤劳作一整年的收益了。

    想要年底分粮,完全可以拿钱买工分。

    这事儿生产队是完全同意的,因为按照这时候的工分制度,如果有人花钱买,那么原来的工分会变得值钱。

    这对于村里的所有人来说,都是好事情。

    但是李唯民不肯,他说现在还年轻,还能干。

    李学文也能理解,对方大半辈子的时间都花在地里,突然让他放手不管,会产生一种空虚感,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价值了。

    李学文觉得回头要找个事情给他老爹干,像母亲王梅那样,有自己想干的事情,就不会一直惦记着地里的那点事了。

    李唯民才40出头,正是当打之年,不管是精力还是经验,换一样事情做还是来得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