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去年春恨却来时 > 第177章 恳求

去年春恨却来时 第177章 恳求

    皇后陆辞听到这个消息时,险些两眼一黑,差点晕了过去,幸好身旁有杜衡扶着,才稍稍缓过神来。

    她可以不顾冷漠的家人、薄情的丈夫以及成群的嫔妃……这些她都不在乎。可彧儿是她的一切,是她苦苦支撑在这深宫里的唯一的指望,她不能失去他。

    可是,当她听闻皇帝要把彧儿送到宫外隔离医治的时候,她只能心如乱麻,不顾一切地冲进勤政殿,去找皇帝商议,丝毫没有顾及上勤政殿内,皇帝正在与几个臣子商量京城防控的事宜。

    众人见皇后闯了进来,先是纷纷一惊,接着就向皇后跪地行礼。唯有皇帝诧异地看了她一眼,虽猜到了她来此的目的,但还是明知故问道,

    “皇后来此所为何事?若是不要紧的小事,那就稍后容禀。”

    不要紧的小事?陆辞冷笑一声,但转眼便意识到眼下自己殿前失仪,只好窝着一团火,耐心禀报道,“回陛下,臣妾来此,并非有心打搅,而是只想一心与陛下商议彧哥儿感染天花一事,还请陛下恕罪。”

    不知从何时开始,他二人之间已经变得如此疏远,看着皇后这副模样,倒让他想起了那年新婚夜上的举案齐眉之语。到底,他二人还是成了孟光与梁鸿。

    齐越叹了口气,自知拗不过她,也只能对几位臣子道,“众爱卿先前偏殿候着罢,朕待会再行宣召。”

    眼见众人纷纷退下,皇后才终于开口问道,“臣妾听闻,陛下要将彧儿送到宫外?”

    齐越愣了一下,反问道,“有何不可吗?”

    “陛下!”陆辞听到他轻描淡写的肯定答复之后,取而代之的是一阵气急攻心,“陛下,宫外时疫那么严重,彧儿到了宫外又如何是好啊!”

    齐越道,“皇后,难道你就没想过,彧儿留在宫里,难保不会传给其他人。那这宫里上至嫔妃皇嗣、下至宫女太监,又该如何自处?彧儿是朕的儿子,朕难道不知道心疼他?可是朕还要顾念着这宫里的几千条性命!朕先是一个帝王,才是你的丈夫、彧儿的父亲。”

    “可是……”陆辞哭诉道,“陛下你就忍心把彧儿一个人孤零零的扔到宫外吗?他还小,他连七岁都没有……陛下你难道忍心彧儿额头滚烫、浑身难受的时候两眼一睁,发现父亲母亲一个都没有在他身边吗?”

    齐越从来没有见过在自己面前落泪的陆辞,一时间竟有些心软,但愈是如此,齐越便愈是咬着牙逼自己决绝道,“朕幼年时也发过高烧,父母都无一在身边,朕如今还不是好好的站在你的面前?如今彧儿他的母亲尚且活在人世,他的父亲也时时刻刻挂念着他,他没有理由顽强的活下来,否则,那也枉为朕的儿子了……”

    陆辞听罢,便知此事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只叹他这个父亲竟然如此狠心,丝毫不顾念孩子的安危。

    “陛下,”陆辞一把抹去眼泪,哽咽道,“如果彧儿不能留在宫中的话,那还请陛下让臣妾随彧儿同去吧,起码臣妾还能尽一个母亲的责任,好好地照顾他……”

    齐越眼神复杂地看向她,一字一句道,“陆辞,你同朕一样,先是一个皇后,再是彧儿的母亲。你先要尽的是一个皇后的责任,再是一个母亲的责任。平日里你疏于管理宫务,朕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如今此时此刻,你身为皇后不镇守后宫,反倒要跑到宫外照顾皇嗣。难道你只是彧儿的母亲,不是这天下人的母亲?你要让后世的史官如何对你口诛笔伐?”

    “我不在乎!”陆辞委屈吼道,“只要能让我出宫照顾彧儿,哪怕就是陛下今日就是废了我这个皇后之位,臣妾也心甘情愿!”

    “真是够了!”齐越沉声道,“你到底还要任性多久?当年你做这个皇后,是你心甘情愿的吧?朕可有逼迫过你?当年说要与朕携手并进的是你,当年说要与朕效仿贞观帝后共载史册的也是你,可如今呢?你像是一个皇后的样子吗?”

    陆辞听得有些怔住,但转眼便冷笑起来,泪眼朦胧,却又无可奈何地追忆道,“是啊,是臣妾自己的选择,如今所有的痛也应该自己承受着。但我若知今日会到如此地步,那年花朝节、凤仪宫的杏影中,我就不该对你托付终身,更不该将你那句‘你放心’牵肠挂肚,如今劳碌半生,皆成梦幻罢了!”

    齐越也低头陷入了那段回忆,良久,他再抬头时,眼眶中也含着泪。

    “罢了……罢了……”齐越终是无可奈何又精疲力尽地叹道,“那你就去罢,陪着彧儿到宫外去罢……朕不会废了你的皇后之位,也不想这么做。说到底,此去经年,那些记忆也不过是黄粱一梦罢了。从前那些是甜蜜的寄托,可是现在回忆起来,也只能徒增感伤罢了……”

    陆辞双眸微微抬起,虚弱地谢恩道,“多谢陛下成全了臣妾和彧儿的母子之情。陛下之恩,妾定当感恩不尽、结草衔环。”

    齐越冷哼一声,目的已然达到,又何必还有这般话中带刺、唇讽相讥?左右,是一辈子的怨侣了。

    “你去罢,朕还要继续处理朝政,没时间听你说这些虚话。”齐越冷冷道。

    陆辞凄婉地抿嘴一笑,福身行了个礼,便头也不回的扬长而去,只留下齐越一个人站在窗下的光影里,久久的出神发呆。

    那年杏花疏影,二人言笑晏晏,在春风中许定终生。如今凤仪宫外杏影依旧,却不见当年玉笛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