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去年春恨却来时 > 第246章 晏时病逝

去年春恨却来时 第246章 晏时病逝

    安国公府内,晏时的病榻前,晏清禾就一直守在他的身边,紧紧握住他那双宽厚的大手,听他讲那些在青州的日子。

    那是她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情到深处,二人破涕为笑,那段独属于他们父女二人的记忆,自始至终都是这一生早已回不去的桃花源。

    甜蜜之后,晏时又再一次陷入空虚,正如那弹指一挥之间就流逝的时光,人总是要被拉回到现实之中。

    “爹爹这一生啊,看起来云淡风轻,豁达闲适,但其实上内心压抑苦闷得很,可纵然什么都没做,却还是做错了许多事。你姑母、姐姐、兄长……甚至于你母亲……”晏时将目光移向一旁坐着的徐婉怡,双眸中带着愧疚,“他们的苦或多或少都与我有关,还有你,孩子,是爹爹的不争,反倒让你们受苦了……”

    “禾儿不怪爹爹,”晏清禾道,“是禾儿当初自己要入宫的,姑母和姐姐也是自愿的。禾儿只恨自己,当初没有听爹爹的话,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再也不能时常陪在爹爹身边尽孝了,现在想来,真是悔之晚矣……”

    “不要回头看,禾儿……”晏时的语气逐渐变得虚弱,“你还年轻,不要活在悔恨之中。爹爹老了,除了回忆过去,也无事可做,如今临终前还能和你一块说会儿话——就像你小时候那样,爹爹已经很知足了。”

    “只可惜……”晏时双眸中的神气越来越缥缈,看向门口的眼睛只剩下遗憾,“我不能跟渠儿说上一两句话了……告诉渠儿,爹爹对不起他……爹爹以后也护不了他了,让他……好好活着……替爹爹……照顾好他的母亲……和祖母……”

    “爹爹!”

    晏时终于闭上了眼,晏清禾再也忍不住哭喊了起来,爹爹如今唯一留给她的,就只剩下手心剩余的温热。

    政和十一年冬,她才刚刚结束了她二十九岁的生辰不久,自己在这世上仅存的双亲就没有了。

    徐婉怡于心不忍,走过来把她拉到自己怀里,一边流泪,一边安慰道,“没事的,你爹爹他该说的早就对我们说了,他说的最多的,就是让咱们好好活着,禾儿,你是个好孩子,你要听你父亲的话……”

    此情此景,闻者落泪见者伤心,元熹也走过去轻轻抱住嚎啕大哭的母亲。晏老夫人前日丧女,今日又丧子,更是悲痛万分,所幸泪水早就在干涸了,只能在心上默默流泪。

    祖孙四代一直哭到夕阳迟暮才算作罢,徐婉然还算冷静,让晏清禾带着元熹趁早回宫好好休息,国公府的丧事由自己来操持便是。

    可晏清禾摇摇头,红着眼眶拒绝了回宫。或许她的确是意气用事,可她如今确确实实就只想待在爹爹身边,再尽最后一份子女的心意。

    晏清禾给齐越传信称“父亲已逝,兄长未归,父亲身旁孝子无人,妾想稍作停留,替兄守孝,以表孝心,待兄长归来,妾再回宫……”

    齐越看后,二话不说自然允准,只派人传话吩咐她要“节制悲戚,以防伤身”,晏清禾听了很是动容,当夜便穿上孝服,绑上孝带,与徐婉怡相依相偎,在灵堂前守了整整一夜。

    第二日,只听得晏老夫人晚上着凉,如今正卧病在床,徐婉怡得知更是目不暇接,一边要照顾婆母,一边又要料理丈夫的丧事,还要时时刻刻盼着儿子尽早赶回家奔丧。

    所幸如今世家凋敝,其他宗亲大臣也都惧怕引火烧身,因此安国公府门庭冷清,灵堂并无人来祭,唯有因男丁年幼而逃过一劫的徐家时时来祭拜晏时,也可借此宽慰徐婉怡一番。

    岂料设立灵堂的第二日,皇帝竟亲自登门来祭,倒把府内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齐越到病榻前安抚了晏老夫人一番,当场为晏时追赠谥号“忠正”,承诺要将晏时葬入皇陵。晏老夫人婉拒了,她随晏家沉浮数载,知道此刻最该审时度势,便只请求让晏时葬在金陵老家,其子晏渠扶棺回乡为父守孝三年。

    齐越答应了,还承诺要命亲王护送晏家返乡,晏老夫人无奈,只得点头。

    随后,齐越又去看了晏清禾母子。他见晏清禾红肿的眼眶,明显的泪痕,就知她并未将自己的嘱咐听进去,便又单独细细地叮嘱了她一遍,见她淡淡应下,自己才无话可说。

    “唉,你这性子……”

    元熹从旁说和,这尴尬地氛围才算缓和了几分。“父皇,等舅舅回来了,我和母亲就回去,父皇到时候来接我们好不好?”

    “好,好,”齐越将元熹揽在怀中,拉着勾承诺道,“一言为定。”

    第三日,舜华、嫽儿、钰儿也过来了,他们将公主府、宫内的情况全都告诉了晏清禾,晏清禾听罢,知道了齐微刺杀、庆阳病危一事,感慨良多。

    她看到三个孩子的眼眶也都是红肿的,更加难受,但自己作为大人,亦只能强忍悲痛安慰他们。尤其是舜华——那个晚上,舜华在她怀中足足哭了一个晚上,最后哭到精疲力尽,终于在母亲怀中睡了这些日里最好的一觉。

    晏清禾虽然忧心庆阳的情况,但还是决意等到晏渠回来后再行。毕竟,有些事,她还不得不对晏渠商议。

    第四日清晨,晏渠归来。与他同行的还有其妻徐妙。二人风尘仆仆地下马,直奔父亲灵堂,扑腾一声跪下,眼里泪水难忍,径直落下。

    这是晏清禾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情绪如此激动的晏渠。

    原本正在照顾晏老夫人的徐婉怡听到夫妻二人回京,也匆匆赶来灵堂。看到灰头土脸的儿子,便知晓他们定然是八百里加急、连夜骑马才赶回来的,愈发心疼起来。但又不见自己的孙女,焦急问道,

    “怎么不见圆圆?”

    圆圆是晏渠和徐妙女儿的小名,和元熹差不多的年纪,是夫妻二人在杭州生的独女。

    “母亲,”晏渠沉浸在悲痛之中,徐妙便回答道,“我们赶来得急,圆圆随管家还在路上呢,随后几日就来,母亲莫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