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逃荒被丢下,我选择躺平 > 第89章 偷青

逃荒被丢下,我选择躺平 第89章 偷青

    前前后后一直忙碌到正月十四的中正月十五闹元宵,一大家子终于能歇一口气。

    孙义舟娶亲那天,柳幺舅听来送亲的人来说正月十五镇上会办花灯会,往年如何好看云云,听了一耳朵的柳幺舅便把这事儿牢记于心,时不时在自家爹娘面前暗示一波,或是去忽悠几个娃娃,倒像是他亲自去过一般。

    这几天有去赶集的村民回来也提了镇上已经沿街摆上了灯笼,五颜六色,姿态各异,村中不少人都相约去看灯。

    陈氏想到先前答应带几个孩子去赶集却又食言,最近一直忙着帮人办厨,倒是一次集都没赶过,办席的时候也听了一耳朵,见儿子天天地来烦人,陈氏顺势装作不感兴趣的样子,倒是急得柳幺舅抓耳挠腮。

    姑嫂二人商量了一番,便对一家人宣布,今年元宵去镇上过,柳幺舅见目的达成,在院里蹦的比天还高,几个娃娃也哇哇叫,呼唤各自的娘亲要把过年穿的新衣翻出来,留着明儿过节穿。

    几个当娘的就没有不答应的,实际上她们早已准备好,就算不去镇上,过节嘛,也得穿得体面一些。

    “娘,我想着,要不我们做些吃食带去卖……大牛哥说咱们四合镇十五的灯会是出了名的,四邻八乡的人都过来赏玩,比赶集还要热闹……”

    柳幺舅乐呵玩,才赶紧提到了正事儿,有什么比赚钱更要紧的事儿吗?真当他是贪玩儿?

    几个小媳妇一听,这主意好啊!几人全都双眼发亮地望向陈氏和何氏。

    “是啊娘!咱们可以早早就去,占个好地方,摆个小摊儿……”

    “咱们可以裹点面糊糊炸点花生、红苕……还可以做点观音豆腐去……”

    “还能煮点醪糟丸子……毕竟过节嘛……”

    几人争相出着主意,陈氏和何氏但笑不语。

    几个小辈儿倒是与她们的想法不谋而合了。

    说干就干,趁着天色还早,陈氏背着背篓上山摘斑鸠叶;柳幺舅则去归置些木炭,留着明儿摆摊好用;柳芸娘则把存放好的碗勺翻出来,冲洗干净。

    何氏端了花生出来,几个娃娃也帮忙剥花生。

    陈二舅同柳二舅嘀嘀咕咕好一会儿,柳二舅点了点头,二人便操刀上山,不一会儿便背回一大捆芭蕉叶和棕榈叶,身后还跟着背了满满一背篓斑鸠叶的陈氏。

    几个娃娃花生也不剥了,立马上前去围观。

    没过多一会儿,几个娃娃就被喊去帮忙搓斑鸠叶,这活儿他们熟啊,又加上很久没吃上观音豆腐了,甚是想念,几个娃娃也干得很起劲,就连冬至,都乐呵呵地帮忙搓着。

    吃完晚饭,一家子早早就睡下,正月十五闹元宵,他们还有得忙。

    溪江村的元宵节有“四偷”的习俗——一偷汤圆二偷青,三偷檐灯四偷红。

    “偷青”是为了强身,其余“三偷”皆为求子。

    所谓“偷青”,就是正月十五一大早,大姑娘小媳妇还有老婆婆们得挎着篮子去别人的菜地里薅一把菜。

    据说在正月十五这天,吃了偷来的菜,不仅可以祛病强身,还能沾点儿好运。

    倘若是偷到菜,就寓意财;偷到葱,就寓意聪明;偷到蒜,则寓意着划算……倒是与人胜节的“采青”又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前者是去别人地里偷,后者是去田间地头采摘野菜或是从自家菜地里拔。

    被“偷青”的人家,也不会懊恼,反倒会觉得高兴。

    因为自家被人偷了菜,这可不就是说明自己家的菜长得好?长得好,那来年地里定会大丰收。

    陈大舅几人一起来就搓了汤圆,吃饱喝足后,便把灶膛里的灰全挖干净,又把灶门仔细用扫帚扫了扫,火钳和吹火筒也从灰槽里拿到了灶门外,准备迎紫姑——紫姑也称卜紫姑神,也叫“厕神”。

    家中几个妇女们也早早起来用稻草、布头等扎了个不大不小的紫姑肖像,将之放在了茅房外,还要拉着扎好的稻草人说些体己话……一阵操作直把林秋缘看得一愣一愣的,这民间的神可真多啊,拜不完,根本拜不完。

    做完这些,几个妇女换上了年初一穿的新衣,便挎了篮子直接往村中走去。

    石桥是她们回家的必经之路,平日里除了上午洗衣服的人会往这边来,其它时候都是算冷清的,今儿却尤其热闹,村中的大姑娘小媳妇们成群结队地在桥上来来回回地踏着,何氏几人也挎着篮子加入其中。

    林秋缘站在村道上,看着围栏不算高的石桥,还有几分担心,虽然不懂大人们在做什么特殊仪式,咱就老老实实在一旁看着就成了。

    过了好一会儿,何氏几人倒回来,把路边当看客的几个娃娃也拽了过去,穿过桥,就往相熟的人家的菜地里走。

    在李忠家的菜地里揪了一把葱、张三家的地里扯几个辣椒、村长家的地里掐一把韭菜、肖大脚家的地里摘一把豌豆尖……

    东薅一把西掐一把,倒是够中午的菜了,桥上的妇女还在踏桥,何氏几人想着都到这边了,干脆去肖大脚家坐一坐。

    “奶,村里的婶子们为什么一直在桥上转来转去啊?要是把桥踩塌了肿么办?”

    何氏一只手牵着陈念,小丫头蹦蹦跳跳,一步三回头,好奇地望向还在踏桥的队伍,问道。

    “她们呀,在走百病呢,走百病是见桥必过,没法,咱们村里就只有这一座桥,可不就是来来回回地踩呗,放心吧,这桥她们踩了好些年了,不会踏的……”

    刚来的时候何氏也不懂,去年元宵他们倒是没注意这些,窝在棚屋里,节就过去了,这些都是建房的时候,同肖大脚婆媳闲聊才知晓。

    “正好,咱也去肖婶子家偷口汤圆吃吃……”

    朱氏挎着篮子,乐呵道。

    “大嫂子,你莫不是再给娘添个孙子或者孙女儿?”

    柳芸娘捂着嘴调笑道。

    “小妮子瞎说,分明是你表弟妹还想给娘添个孙子孙女儿……”

    朱氏伸出手就想往柳芸娘额头上戳,柳芸娘可不干,当即就往卫氏身后躲,望着弟妹,朱氏不禁揶揄道。

    卫氏被戳破了小心思,双脸绯红,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捏着衣角。

    “瞧瞧,这些可都是当娘的了……倒像是还在家做姑娘似的……”

    何氏望向嬉笑打闹的几人,脸上也挂着笑,摇了摇头,扭头对陈氏说道。

    “可不是?她们这样不也挺好?咱们家可不是那等规矩大穷讲究的人家……”

    姑嫂二人边聊边走,做儿媳当女儿的几人也停止了嬉闹,捋了捋头发,展了展衣袖,才挎着篮子跟着走。

    林秋缘几人可看呆了去,他们的娘,居然也有那么活泼的一面……

    这倒也是,她娘和俩表舅妈的年纪不也才二十出头?只不过是当娘和当儿媳的身份束缚住了她们,让她们不得不敛起自己的稚气,装着成熟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