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 第612章 三省六部

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第612章 三省六部

    袁耀点点头,对众文武道:

    “诸卿所言极是,穷兵黩武、绝非我大乾立国之道。

    现在诸侯已被我军击退,我大乾难得有一段可以从容发展的时间,正好施行新政。”

    徐庶问道:

    “不知主公所说的新政,究竟是什么?”

    “改革官制、囤粮草、促民生!”

    袁耀言简意赅地回答了徐庶的问题。

    “大汉的官制,在孤看来并不妥当,拥有不少改良的空间。

    这些时日孤想出一套新制,可以适用于我大乾。

    孤已将此官职编写成书,诸位可以看一看,咱们共同探讨。”

    袁耀所说的官员任用制度,正是三省六部制。

    这套制度要比大汉的官制先进很多,还可以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在大乾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之下,三省六部制最为实用。

    “史阿,把书给诸位大人发一发。”

    史阿将袁耀编写的《三省六部制》分发下去,众臣看到之后,不由交口称赞。

    这样的制度,确实能让大乾朝堂的运转更有效率。

    刘晔看完《三省六部制》之后,对袁耀道:

    “主公,臣以为此制要比大汉的官制优越许多。

    若能施此法,乃我大乾百姓之福。

    只是陛下那边…”

    见刘晔担心袁术,袁耀笑道:

    “我父皇确实不愿更改旧制,不过也不影响我们实施此策。

    我可以跟父皇商议,将三公九卿保留下来。

    让三公九卿之位,逐渐成为虚职,封赏给对我大乾劳苦功高的老臣。

    而三省六部官员为实职,逐渐取代三公九卿的权力。”

    刘晔闻言一脸钦佩地看着袁耀道:

    “原来主公早就想好了应对之法。

    主公算无遗策,臣佩服。”

    贾诩说道:

    “主公这样做,势必会架空陛下身边的一众旧臣。

    这些旧臣本身倒不算什么,可他们的家族势力甚为庞大。

    大族子弟,多在我大乾身居要职。

    如果他们因此不满,恐怕会引起朝堂动荡。”

    袁耀对贾诩笑道:

    “孤定下的策略,一定要施行,容不得任何人忤逆。

    他们不满也好,革职便是。”

    贾诩问道:

    “若是将一大批官吏革职…

    那何人能顶替他们的职位?”

    袁耀对众人道:

    “孤在江东兴办书院已有数年,培养出了不少学子。

    如今这些学子们已经学有所成,自然要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入仕我大乾。

    父皇麾下那些世家豪门的子弟们不让位,我大乾又哪有位置让他们一展才华呢?”

    自袁耀一统江东之后,不惜重金在江东各郡兴办书院,传授百姓知识。

    袁耀能生产出纸质书籍,兴办书院根本不是什么难事,只需要花钱就行了。

    而以大乾的富庶,袁耀根本不缺钱。

    几年下来,第一批进入书院学习的学子们,已然学有所成。

    他们未必是出将入相的大才,可担任一些基层官吏,倒是绰绰有余。

    鲁肃说道:

    “主公,若是以察举之法选拔人才,这些出身寒微的学子,恐怕难以被选上。”

    袁耀笑着对鲁肃道:

    “子敬提到察举,孤倒是想起来了。

    我大乾立国,当废除察举之制。”

    听说袁耀要废除察举,众臣哗然。

    大汉官员一向是举孝廉入仕,在众人心中,都认为察举是选拔官员的必要条件。

    可现在袁耀说不用察举了,那大乾该如何选官?

    谋臣张昭对袁耀道:

    “主公,察举之法虽是汉法,可也为大汉选拔出了不少优秀官员。

    主公不用察举之制,我大乾又当用何法?”

    “选官的新法,孤也想好了。

    史阿,再将新法发下去给诸位看看。”

    史阿得袁耀之令,又给众人发下去一本小册子。

    袁耀对众臣道:

    “孤之新法,名为科举制。

    就是用考试的办法,考核学子的才华。

    有才华者,当可为官。

    今后我大乾的官员能者上,庸者下!

    我大乾只养能够为国做出贡献的人才,坚决不养闲人。”

    科举之法,袁耀在书册中写得很细。

    袁耀麾下的臣子们都是聪明人,自然能看出科举的妙处。

    庞统叹道:

    “此法好是好,可一旦施行起来,便会动摇世家大族的根基。

    后果…难以预测。”

    大乾虽然没收了世家豪门的土地和隐匿的人口,可世家豪门的底蕴尚在,在大乾依旧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世家豪门与富商巨贾同样富有,可富商巨贾再有钱,也没有世家豪族的地位。

    世家豪族的关系盘根错节,有无数子弟在朝中为官。

    这些官员,就是世家高高在上的底气。

    袁耀麾下文武都觉得开科举比改官制更难,唯有李儒笑道:

    “在我大乾,世家豪族不过是没了牙的狗。

    牙都没有了,还想咬人么?

    谁敢不同意主公的科举制,杀了便是,又何须纠结?

    主公若信得过臣,就把此事交给臣来办吧。”

    袁耀还真不敢把开科举的事交给李儒。

    如果真让李儒接手,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世家豪族之中也不乏人才,袁耀也不想因为开科举杀太多人。

    李儒见袁耀不说话,笑道:

    “主公可觉得臣杀戮之心太重?

    此事主公大可放心,臣最多只会杀鸡儆猴。

    主公开科举,世家豪族的子弟也可参与。

    这其中,自然包括那些在家族中没有多少地位的庶子。

    有时候,人心可比刀要狠毒得多。”

    听李儒这一说,袁耀才放下心来。

    “也好,那开科举之事,就交给文优了。

    如今我大乾有太多事情要做,还需诸位同心协力!”

    众人齐声对袁耀拜道:

    “吾等定竭尽所能,不负主公之托!”

    袁耀定下各种发展大乾的良策之后,大乾局势一片向好。

    而大汉朝廷,此时则仿佛被愁云所笼罩。

    曹操败归许都,大汉天子刘协战战兢兢的坐在龙椅上,大气都不敢出。

    如今丞相讨贼失利,天下已经有了两个天子。

    刘协真怕哪天曹操觉得自己没什么作用,干脆把自己废掉。

    刘协望着曹操阴沉着的脸,越发觉得曹操面目可憎。

    此贼独霸朝纲也就罢了,竟然连僭越称帝的逆贼都剿除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