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明末一只虎 > 第一九四章 姓氏

明末一只虎 第一九四章 姓氏

    ?    姓氏一直是华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华夏文明的一个体现。

    咱们的姓氏都是有来历的,不像某个小邦,起名字也没什么文化,从山底下出生的姓山下,桥洞子里生的姓桥本,甚至还有姓犬养的,估计跟狗娘养的差不多。

    华夏的姓氏源远流长,早在五千多年以前,就已经形成姓氏,并逐渐发展扩大,世世代代延续。

    姓什么都是有来历的、都是有讲究的。比如有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国命氏。如赵、西门、郑、苏等。有以古姓命氏、如任、风、子等。有以兄弟行次顺序为氏。如伯、仲、叔、季等。以职官名称命氏。如史、仓、库、司徒、司寇、太史等。以职业技艺命氏。如巫、屠、优、卜等。

    姓氏是一种文化,已经扎根于华夏的子民的心里,对姓氏极为看重。在华夏人眼里,姓氏就像是一种延续血脉的印章,子嗣不绝,姓氏不断。

    当时都是男权社会,女人说白了在当时就是附属品,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不像到了现代,这种情形似乎要颠倒过来了。

    而在当时,没有子嗣的人,也叫绝户。意思这一户没有传人了,死了便绝灭了。

    当然,这种说法正确与否姑且不论,只是说明了姓氏的重要性。

    延续姓氏的必须是男人。

    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招赘,就是不嫁女,而是招姑爷。生的孩子要随女家的姓。

    梁永栋想招李过当入赘女婿,这一点看上去似乎不大可能,别说李过,李过手下人也绝不会不认可的。这是咱们的虎爷,怎么可能倒插门!

    另外一种方法是过继,如果是同宗同姓,过继的男孩倒是不必改姓。都是一个姓。可要是其它的姓就要改了。但是这种方法有时候并不是血缘关系,所以麻烦也是不少。

    身为八大家的梁永栋一直没有子嗣。虽然有个独生女儿梁诗音,但也只能算是绝户。这是梁永栋心里最大的遗憾。

    而这时,在酒桌上,黄秀猛然说出让李过和梁诗音的儿子改成梁永栋的姓。梁永栋吓了一跳。

    因为这个事似乎有些不靠谱!

    一个家里不管女人如何凶,但是夫为纲,这是几千年来千古不变的规矩,三纲五常么!家里的大事都是男人做主,男人说出来的话方能可信。

    所以,梁永栋试探着问黄秀“那个,黄夫人,啊不,李夫人。你刚刚不是说笑吧!这事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黄秀明白梁永栋的说法,笑道“怎么会?我和我们家虎爷一直对您和诗音深感愧疚,而且一直知道您一直因为没有子嗣而耿耿于怀。所以,我和我们虎爷一直都是有这样的想法的,想着让您的外孙子改成你的姓,替梁家传宗接代。今天诗音来了,你们父女相见,是个高兴的日子。所以我把这件事说了出来。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

    “愿意!愿意!”梁永栋哪有不愿意的,自己的身体自己明白的很。生儿育女早就是不可能的事了,现在听黄秀这样说,梁永栋连声同意。

    梁诗音在后面的隔间也呆住了,父亲梁永栋的遗憾她是知道的。刚刚听了黄秀的话,梁诗音也有些发懵,她也以为黄秀说的不真。现在听黄秀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忍不住跑了出来。

    “夫人,您说的可是真的?”梁诗音一边问,一边深深的福了一福,礼数称呼甚是周全。

    “真的。”黄秀笑眯眯的扶起梁诗音。“妹妹,你知书达理,出身富贵。其实最开始我也不想让你受委屈、做侧室,我甚至有意将我的位置让给你,可一想又不合规矩,后来,我和虎爷才想出了这个主意。”

    看来这是真的了,梁永栋和梁诗音父女两个不由的眼含热泪,心情激动。梁永栋做生意一向是靠嘴皮子说话,此刻也说不出来了。

    梁诗音则是连连的赔罪“姐姐为人忠厚,是我等不及,施礼之处还望多多原谅。”

    于是,前嫌尽释,这顿酒喝的人人喜笑颜开。

    当下,黄秀特意给李过写了一封信,详细的讲了这些事,准备派人送到安南。

    梁永栋不放心,沉吟了一下,对黄秀说道“李夫人,你看这样,不如我亲自把信送过去,一直以来多蒙照顾,我想对我那贤婿道一声谢,另外再看看,我有什么可以帮得上忙的。”

    “好,那我安排人保护你去。”黄秀说。

    一边的聂心说道“夫人,不如我陪着梁东家去,这些日子安南那边没什么消息,我正好看看情况。”

    于是,聂心陪着梁永栋两个人,带了五百骑兵赶往安南了。

    安南的战斗还没开始,因为李过刚刚整训完兵马。受训的除了李过自己的部队,也有新招上来的莫朝士兵。

    李过不想为他人做嫁衣,这些莫朝的士兵他也要攥在自己手里。他只是想,只要是自己训练过的队伍,就应该是自己的。

    李过只招了两万莫朝人,他们被李过命名为莫朝支队。挑选的莫朝士兵都是矬子里拔大个,都是些能吃苦耐劳的,没什么文化的,非常听话的人。

    什长以上的官都是李过带去的老兵,所以两千多老兵被安置到了安南支队。刘体纯被任命为莫朝支队的将军,李过也给刘体纯单独配备了一千精兵,以保护刘体纯的安全。

    这支队伍只是实验性质的,到底好用不好用,还很难说。所以莫朝支队的士兵武器很是简陋,别说是刀枪,弓箭都没有。更别提火器,火器是李过的杀手锏,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让别人使用。

    莫朝支队的武器都是一水的、长长的红缨枪。红缨枪这东西好做,做个枪头后面插个长木杆就完事。

    莫朝支队的主要任务就是防守,不管谁来,长枪向前一摆,至少敌人想杀破莫朝支队的长枪阵,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在李过精兵的火力下,这些人也可以进攻,一排排的长枪走着整齐的方阵,也能有些战斗力,而且样子也还威猛。

    不过训练虽然重要,但最重要的却是语言上的交流。

    李过花大力气鼓励莫朝支队的士兵学华文,李过告诉这些人,学会华文才有可能当官。好在华夏文化源远流长,那些莫朝支队的士兵都懂的一些华文。当然,李过为了他们快速的学习华文,特意派到莫朝支队五百人的通事。

    这些通事都已经盼望李过大胜仗,他们也想当官,所以他们很用力气。

    但是这次派他们到莫朝支队,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任务,唱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