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 第66章
热门推荐:
七日
你婚纱演唱会,我表白天后你急啥
乡村爱情之我是刘能亲弟弟
黏她上瘾,疯批总裁日日索吻
HP:斯教求抱求rua求贴贴
莲花楼里住神明
女多男少世界,我是绝色美少年?
魇影仇澜之异世破天录
论如何从青楼开始当上帝师
嘉峪关,参将洪州率领三千甘肃镇边军驻扎在此,他对刘平安升任总兵而没让他做总兵虽有不满,但事已至此作为军人只能服从,可朝廷减少甘肃镇军费开支却引得洪州大怒。
嘉峪关啥都有,留给他的粮食够三千人吃三年,随便吃,士兵军饷虽说减少两成,但军饷刘平安从不拖欠。
可他们没钱买盐买菜买其他需要用的物资,总不能天天干饭吧,没盐可不行,他给刘平安去信要求赶紧给嘉峪关运盐,或者拿点钱让他们自己买盐买菜,对了还要买些铁锅给伙夫。
得到的回信是没钱,让他先卖些粮食救急,下个月会想办法。
卖粮,军队卖粮,亏他想得出来,洪州差点被刘平安气死。
“将军,将军,洪州正寻思怎么弄点钱购买食盐,蔬菜等物资就见亲兵兴奋的跑了进来。
“啥事急匆匆的?
“将军,总镇大人来信说让我们在嘉峪关设卡收钱,只要出嘉峪关跟西域人交易的商人全都要留下过路费。
“什么?洪州惊呆了,嘉峪关来往商人可都不是一般人,个个后台背景他都不敢得罪,甚至其中都有朝廷尚书家中的买卖,刘平安真敢设卡?
洪州抢过信件一看大喜过望,原来是有三边总督杨大人的背书,这就妥了,再硬的后台在杨知学面前都得老老实实。
“终于有钱买盐买菜了。
刘平安躺在炕上无力的呐喊,没想到他当上总兵最重要的是搞钱给手下将士买盐买菜,朝廷给他的军费现在是一文钱当两半花,穷的都要尿血了。
再穷也不能穷将士,穷他手里那上万匹战马,这是他最根本的力量,没有这些他刘平安什么都不是,更不可能护住甘肃镇老百姓。
刘平安昨天也知道大部分山东沦陷,却没在意,反正早晚都得丢,着急上火又没用,如今搞钱才是正事。
他梳理了一下要面对的问题,甘肃镇设卡收钱解决了军中一点小问题,但设卡收的那点钱也只够给将士们打打牙祭,剩不下钱。
铁厂跟吐蕃人交易铁器是个大买卖一年能赚二万两,除了留给家里几千两过日子剩下全都扔到军械作坊,制作铠甲弓弩等军械决不能停,甘肃镇边军要是没有这些,打不了仗,别的不说,光是军中需要的铁箭都不是个小数目。
其实他给家里二千两银子根本花不了,但他老娘孙大风实在难缠,不给肯定不行,闹起来自己也难堪不是,为了些许银钱闹得家庭不和,不值得。
大周新都城金陵,崇德帝最近心烦不已,南方确实安全,只要襄阳不丢,陕西强军能够牵制东胡人他并不担心大周被达然汗突然灭掉。
可数年之内大周丢失的土地太多,整个大江以南除了江北,部分河南地区和陕西路,全都丢了,朝廷各地官员虽然没说他这个皇帝无能,但大部分官员对内阁首辅沈若林失望透顶,各地官员或多或少都希望更换内阁首辅。
崇德帝不认为沈若林没有能力,这几年大周都靠着沈若林支撑,特别是大周国库空虚,要不是沈若林借着他作为内阁首辅的权利,拉下脸来不畏地方豪强士绅强制摊派增税,各地设卡收钱,大周哪有钱武装军队。
没钱就没军队难道等着亡国,沈若林必须保下来。
内阁次辅冯道恩府邸,这几年冯道恩借着跟首辅沈若林的关系升任内阁次辅,权利仅次于沈若林,但大周南迁让冯道恩感到了危机感。
以前他在朝廷大声呼吁跟东胡人和谈是因为朝廷需要时间,崇德帝跟沈若林的示意他才去做的,但现在冯道恩却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他担心在这么跟东胡人硬刚,大周真有可能亡国,割地赔款重新跟东胡人签订盟约稳住达然汗,等待达然汗死去,或者东胡人内乱自顾不暇之机,到那个时候大周挥军北伐必然一战功成。
必须跟东胡人罢兵休战,而且是彻底的划分边界。
冯道恩在思虑几天之后没有借他人之手而是亲自上了一封奏折,奏折内容是跟东胡人全面和谈,割地赔款,甚至用双方和亲的方式罢兵休战,等待时机夺回北方土地。
崇德帝看到冯道恩的奏折好半天没缓过来,心中泛起滔天巨浪,大周次辅变成了求和派,崇德帝刚看奏折之时差点想把冯道恩撵出朝堂,但他仔细回味一下后,觉得冯道恩求和之道也不是毫无道理。
很明显冯道恩怕如日中天的东胡人真的会灭掉大周,现如今陕西还在大周手中,也有略许谈判筹码,要是陕西在丢了,那可真就毫无筹码可言,达然汗想要什么,他都得答应。
“哎,被崇德帝叫过来商谈的沈若林暗叹一声,冯道恩想要和谈稳住局势,想等东胡人自己乱起来倒也没错,但大周官员武将会怎么想?老百姓会如何评论,后续影响太大了。
肯定会说朝廷怂了想要苟活,到那时士气低落还如何反攻北方,更令人可怕的是盟约签订,割地赔款,几十年后一旦大部分官员和老百姓,甚至皇帝自己安于现状不想收回北方祖宗之地,怎么办?
崇德帝望着面色犹豫的沈若林叫贴身大太监出去后试探问道:相国,你的意思?
沈若林摇头把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崇德帝苦着脸说道:可如今咱们大周打不过东胡人如何是好,达然汗从草原返回大都,占了山东,明年或者后年一定会再次攻我大周。
洛阳要是守不住也没关系,我们还有襄阳和大江阻挡,可一旦陕西丢掉,咱们大周就失去一切反攻北方的能力,到那时东胡人还会给我们和谈的机会吗?
不会,就算达然汗愿意和谈,大周也得伤筋动骨。沈若林内心反复权衡利弊,他是真不愿意跟东胡人和谈,可打不过人家你非要硬刚不是找死吗?
崇德帝和沈若林达成统一意见后召见了冯道恩,让他回去想办法鼓动一些想要和谈的官员,越多越好,尽快拿出章程,派使团北上和谈。
大周如今担惊受怕想要和谈的官员众多,冯道恩自己都没出手就有两个御史在第二天上朝,大庭广众之下上书皇上希望大周跟东胡人和谈。
崇德帝装作生气把两个御史打了板子,回家反省,第二天又有人上书希望和谈,崇德帝没打人只是装作生气拂袖退朝了。
气氛不对啊,所有官员终于反过来味,皇上内心是想要和谈呀,不想和谈的官员大怒,找到了在后方指使的冯道恩家里一顿臭骂。
拒绝和谈跟想要和谈的官员壁垒分明,但胳膊拧不过大腿,皇上跟内阁首辅都偏向和谈派,那还用说,和谈派大胜,不少激进的官员被撵出朝堂。
那么下一步就是派官员北上跟东胡人商谈两国罢兵修好。
张掖,刘平安最近一直待在总兵府,他面露难色的望着钱知县,这个被朝廷流放的狠人,竟然找他想让他帮忙运作回去当官。
钱塘最近一直在回顾自己十多年来的为官之道,很不成功,所以他认为必须改变以前的莽撞行为,要懂得妥协和人情世故。
钱塘也不是让刘平安帮着运作当官,而是希望他帮忙给三边总督杨知学转交一封信,那是他能不能得到皇上原谅的唯一途径。
钱塘是被崇德帝亲自下令流放的人,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前程,刘平安不爱搭理钱塘,但一想只是转交一封信给杨知学,也牵扯不到朝堂就答应了下来。
钱塘的信没送出去多久,刘平安就收到了朝廷要跟东胡人和谈的消息,和谈刘平安是支持的,没错,他支持朝廷和谈。
反正你又打不过人家,装什么装,面子虽重要但大周面临亡国之祸,面子屁都不是,不管是给人当弟弟还是当儿子,最起码你先活下来,等有机会在狠狠来那么一下。
想法很美好,但达然汗痛恨大周君臣上次单方面撕毁盟约北上攻击大都,直接拒绝了大周的请求,战场上见真章。
大周君臣惊呆了,崇德帝赶紧召回了被撵走的强硬派,但也没打压和谈派,东胡人拒绝和谈那肯定是要灭亡大周取而代之,不行,得赶紧武装军队抵挡东胡人下一次进攻。
刘平安脸有点黑,钱塘要走了,而且是直接去南方当官,从一个七品小官员连升两级,成了正五品两淮巡盐御史。
而他升官的原因是建议朝廷给食盐涨价,没错至少涨一倍不止,崇德帝算了一下,一年至少能多收一百三十万两白银来充作军费,虽然钱塘把他骂了一顿,但能搞钱也是个能人,所以要重用。
刘平安大骂钱塘心真黑,南方老百姓倒了血霉,碰上这么一个狠人,以前铮铮铁骨的钱知县去哪了?这不会是个假的钱塘吧。
嘉峪关啥都有,留给他的粮食够三千人吃三年,随便吃,士兵军饷虽说减少两成,但军饷刘平安从不拖欠。
可他们没钱买盐买菜买其他需要用的物资,总不能天天干饭吧,没盐可不行,他给刘平安去信要求赶紧给嘉峪关运盐,或者拿点钱让他们自己买盐买菜,对了还要买些铁锅给伙夫。
得到的回信是没钱,让他先卖些粮食救急,下个月会想办法。
卖粮,军队卖粮,亏他想得出来,洪州差点被刘平安气死。
“将军,将军,洪州正寻思怎么弄点钱购买食盐,蔬菜等物资就见亲兵兴奋的跑了进来。
“啥事急匆匆的?
“将军,总镇大人来信说让我们在嘉峪关设卡收钱,只要出嘉峪关跟西域人交易的商人全都要留下过路费。
“什么?洪州惊呆了,嘉峪关来往商人可都不是一般人,个个后台背景他都不敢得罪,甚至其中都有朝廷尚书家中的买卖,刘平安真敢设卡?
洪州抢过信件一看大喜过望,原来是有三边总督杨大人的背书,这就妥了,再硬的后台在杨知学面前都得老老实实。
“终于有钱买盐买菜了。
刘平安躺在炕上无力的呐喊,没想到他当上总兵最重要的是搞钱给手下将士买盐买菜,朝廷给他的军费现在是一文钱当两半花,穷的都要尿血了。
再穷也不能穷将士,穷他手里那上万匹战马,这是他最根本的力量,没有这些他刘平安什么都不是,更不可能护住甘肃镇老百姓。
刘平安昨天也知道大部分山东沦陷,却没在意,反正早晚都得丢,着急上火又没用,如今搞钱才是正事。
他梳理了一下要面对的问题,甘肃镇设卡收钱解决了军中一点小问题,但设卡收的那点钱也只够给将士们打打牙祭,剩不下钱。
铁厂跟吐蕃人交易铁器是个大买卖一年能赚二万两,除了留给家里几千两过日子剩下全都扔到军械作坊,制作铠甲弓弩等军械决不能停,甘肃镇边军要是没有这些,打不了仗,别的不说,光是军中需要的铁箭都不是个小数目。
其实他给家里二千两银子根本花不了,但他老娘孙大风实在难缠,不给肯定不行,闹起来自己也难堪不是,为了些许银钱闹得家庭不和,不值得。
大周新都城金陵,崇德帝最近心烦不已,南方确实安全,只要襄阳不丢,陕西强军能够牵制东胡人他并不担心大周被达然汗突然灭掉。
可数年之内大周丢失的土地太多,整个大江以南除了江北,部分河南地区和陕西路,全都丢了,朝廷各地官员虽然没说他这个皇帝无能,但大部分官员对内阁首辅沈若林失望透顶,各地官员或多或少都希望更换内阁首辅。
崇德帝不认为沈若林没有能力,这几年大周都靠着沈若林支撑,特别是大周国库空虚,要不是沈若林借着他作为内阁首辅的权利,拉下脸来不畏地方豪强士绅强制摊派增税,各地设卡收钱,大周哪有钱武装军队。
没钱就没军队难道等着亡国,沈若林必须保下来。
内阁次辅冯道恩府邸,这几年冯道恩借着跟首辅沈若林的关系升任内阁次辅,权利仅次于沈若林,但大周南迁让冯道恩感到了危机感。
以前他在朝廷大声呼吁跟东胡人和谈是因为朝廷需要时间,崇德帝跟沈若林的示意他才去做的,但现在冯道恩却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他担心在这么跟东胡人硬刚,大周真有可能亡国,割地赔款重新跟东胡人签订盟约稳住达然汗,等待达然汗死去,或者东胡人内乱自顾不暇之机,到那个时候大周挥军北伐必然一战功成。
必须跟东胡人罢兵休战,而且是彻底的划分边界。
冯道恩在思虑几天之后没有借他人之手而是亲自上了一封奏折,奏折内容是跟东胡人全面和谈,割地赔款,甚至用双方和亲的方式罢兵休战,等待时机夺回北方土地。
崇德帝看到冯道恩的奏折好半天没缓过来,心中泛起滔天巨浪,大周次辅变成了求和派,崇德帝刚看奏折之时差点想把冯道恩撵出朝堂,但他仔细回味一下后,觉得冯道恩求和之道也不是毫无道理。
很明显冯道恩怕如日中天的东胡人真的会灭掉大周,现如今陕西还在大周手中,也有略许谈判筹码,要是陕西在丢了,那可真就毫无筹码可言,达然汗想要什么,他都得答应。
“哎,被崇德帝叫过来商谈的沈若林暗叹一声,冯道恩想要和谈稳住局势,想等东胡人自己乱起来倒也没错,但大周官员武将会怎么想?老百姓会如何评论,后续影响太大了。
肯定会说朝廷怂了想要苟活,到那时士气低落还如何反攻北方,更令人可怕的是盟约签订,割地赔款,几十年后一旦大部分官员和老百姓,甚至皇帝自己安于现状不想收回北方祖宗之地,怎么办?
崇德帝望着面色犹豫的沈若林叫贴身大太监出去后试探问道:相国,你的意思?
沈若林摇头把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崇德帝苦着脸说道:可如今咱们大周打不过东胡人如何是好,达然汗从草原返回大都,占了山东,明年或者后年一定会再次攻我大周。
洛阳要是守不住也没关系,我们还有襄阳和大江阻挡,可一旦陕西丢掉,咱们大周就失去一切反攻北方的能力,到那时东胡人还会给我们和谈的机会吗?
不会,就算达然汗愿意和谈,大周也得伤筋动骨。沈若林内心反复权衡利弊,他是真不愿意跟东胡人和谈,可打不过人家你非要硬刚不是找死吗?
崇德帝和沈若林达成统一意见后召见了冯道恩,让他回去想办法鼓动一些想要和谈的官员,越多越好,尽快拿出章程,派使团北上和谈。
大周如今担惊受怕想要和谈的官员众多,冯道恩自己都没出手就有两个御史在第二天上朝,大庭广众之下上书皇上希望大周跟东胡人和谈。
崇德帝装作生气把两个御史打了板子,回家反省,第二天又有人上书希望和谈,崇德帝没打人只是装作生气拂袖退朝了。
气氛不对啊,所有官员终于反过来味,皇上内心是想要和谈呀,不想和谈的官员大怒,找到了在后方指使的冯道恩家里一顿臭骂。
拒绝和谈跟想要和谈的官员壁垒分明,但胳膊拧不过大腿,皇上跟内阁首辅都偏向和谈派,那还用说,和谈派大胜,不少激进的官员被撵出朝堂。
那么下一步就是派官员北上跟东胡人商谈两国罢兵修好。
张掖,刘平安最近一直待在总兵府,他面露难色的望着钱知县,这个被朝廷流放的狠人,竟然找他想让他帮忙运作回去当官。
钱塘最近一直在回顾自己十多年来的为官之道,很不成功,所以他认为必须改变以前的莽撞行为,要懂得妥协和人情世故。
钱塘也不是让刘平安帮着运作当官,而是希望他帮忙给三边总督杨知学转交一封信,那是他能不能得到皇上原谅的唯一途径。
钱塘是被崇德帝亲自下令流放的人,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前程,刘平安不爱搭理钱塘,但一想只是转交一封信给杨知学,也牵扯不到朝堂就答应了下来。
钱塘的信没送出去多久,刘平安就收到了朝廷要跟东胡人和谈的消息,和谈刘平安是支持的,没错,他支持朝廷和谈。
反正你又打不过人家,装什么装,面子虽重要但大周面临亡国之祸,面子屁都不是,不管是给人当弟弟还是当儿子,最起码你先活下来,等有机会在狠狠来那么一下。
想法很美好,但达然汗痛恨大周君臣上次单方面撕毁盟约北上攻击大都,直接拒绝了大周的请求,战场上见真章。
大周君臣惊呆了,崇德帝赶紧召回了被撵走的强硬派,但也没打压和谈派,东胡人拒绝和谈那肯定是要灭亡大周取而代之,不行,得赶紧武装军队抵挡东胡人下一次进攻。
刘平安脸有点黑,钱塘要走了,而且是直接去南方当官,从一个七品小官员连升两级,成了正五品两淮巡盐御史。
而他升官的原因是建议朝廷给食盐涨价,没错至少涨一倍不止,崇德帝算了一下,一年至少能多收一百三十万两白银来充作军费,虽然钱塘把他骂了一顿,但能搞钱也是个能人,所以要重用。
刘平安大骂钱塘心真黑,南方老百姓倒了血霉,碰上这么一个狠人,以前铮铮铁骨的钱知县去哪了?这不会是个假的钱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