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神级军工系统 > 第296章 赚点小钱

神级军工系统 第296章 赚点小钱

    毕竟那里有他的青春回忆和他的辛勤付出。

    这真是个两难的抉择,放弃还是坚持,对他来说是个艰难的决定。

    正当谢志忠思索之际,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他接起电话,听到一个谨慎的声音:“宋老师吗?我是小晨,刚从香江回来,向您问个好。”

    不知为何,谢志忠突然觉得有些好笑。

    这位他一时兴起收下的名门弟子还真是个有意思的人。他只是稍微帮忙改进了一下对方的那个“小玩具”,实际上主要是郭伟强出的手,他只是在一旁提了几点建议。

    结果小晨竟然把这个小东西卖到了巴铁,并且签下了一大笔几百万美元的订单,而且还有后续的合作可能。

    后来小晨又来找他帮忙处理碳纤维加工的问题,结果被他狠狠地敲了一笔,使得自己的碳纤维储备大幅增加……算起来,反而是他占了这个学生的不少便宜。

    说到底,自己好像什么也没真正教过他……

    每次和他交谈时,那小子总是一副见了猫的老鼠模样,让人忍不住想笑。

    为何他总是挑选我心情低落时拨通电话?难道他是专门来逗我开心的不成?

    今天我的心情格外糟糕,小子你可要准备好哦!

    他不耐烦地说:“小晨啊,有什么事吗?快说,我正忙着呢。”

    苏晨心想其实也没什么要紧事,只是来问候一下,便说:“其实没大事,就是这次去香江,给几位老师带了些小礼物,想问问您的地址,好给您寄过去,别多心,真的只是一点小意思,每位老师都有。”

    谢志忠听他说是这事,也没放在心上,报了自己的地址后顺口问:“小晨,你这次去香江有什么发现吗?”

    苏晨谨慎地回答:“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赚了点小钱。”

    “赚钱啊,唉。”

    这个名义上的学生,就像他对郭伟强说过的那样,什么都好,就是满脑子都是钱。

    这也是他不太满意苏晨的一点。

    但是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让他不由得对苏晨的话有了新的体会。

    比如说这个“新战机”项目,3601和3611争得不可开交,归根结底还是为了钱。

    他自己承受的压力,说到底也是因为钱的问题。

    对于在“j9”项目结束后几乎没有国家项目支持的3611来说,赚钱是头等大事,关系到每个人的工作和生计。

    因此,巴铁、一郎、一拉克以及其他一些中东国家甚至是非洲,3611及其合作伙伴蓉城飞机制造厂的销售人员几乎跑遍了所有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推销,哪怕是那些贫困动荡的地方。

    因此,他和屠济达一起,不断改进“J7”战机,力求满足客户的每一个需求,希望多卖出一架战机,以此来支撑研究所和工厂的生计。

    对于3601单位及其合作伙伴3112,即盛京飞机制造厂来说,即便“新建”项目有所变动也不用担心,因为他们还有现成的“J-8”在持续生产和交付,并且新型号“J-8II”的研发也在进行中,所以他们的日子还算安稳。

    然而,对于3611而言,情况完全不同。

    “新建”项目至关重要,如果拿不下,他们将会再次被排除在新夏国的战斗机研发之外,这关乎到整个研究所的存亡。

    苏晨提到“赚了点小钱”,这让谢志忠陷入沉思,并坚定了无论如何也要争取“新建”项目的决心。

    这一次,他决定不再退缩,绝不放弃!

    就在这一刻,谢志忠解开了心中的难题,感到如释重负,心情变得轻松。

    他深信,自己的鸭翼设计将是未来战机的发展趋势。

    对于“十号”工程,谢志忠势在必得!

    苏晨以为提到赚钱的事,又会被谢教授教育一番,告诉他不要过于看重金钱,没想到电话那头传来的是爽朗的笑声。

    “小晨,又赚钱了?好,多赚些,老师支持你!”

    挂上电话后,苏晨愣住了,心想谢老师今天是怎么了?竟然鼓励自己多赚钱……

    难道是在说反话?

    而且,谢老师不是应该正为那件大事烦恼吗?为什么听上去他今天心情很好?难道“十号”工程已经有了眉目?不可能啊,按照他记忆中的历史,这个项目要到1984年才会正式批准,而现在才刚开始讨论可行性。

    我对这项工程的时间节点如此熟悉,是因为“J-10A”战斗机上安装的火控雷达,正是我们4014研究所的骄傲产品。

    这款雷达由我的另一位导师唐建军大院士领导开发,魏传雄先生担**设计师,最终定型为“K\/LJ-3”雷达系统。

    魏传雄虽未成为院士,但他无疑是所里的顶尖专家。

    他是宁都当地人,1963年从京城航空学院毕业后便加入了4014所,从一名普通研发人员做起,逐渐晋升为专业组长、研究室副主任,并最终成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自1969年起,魏传雄专注于机载雷达领域,特别是从1975年开始,他致力于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系统的研发。他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包括1987年获得宁都军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因型号工程获得电子工业部三等功,1995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专家”,并在1998年和2005年分别获得了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夏国电子科技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

    为了“1473”雷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魏传雄耗费了整整十八年的心血。想到这里,我不禁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仿佛记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这件事关系到夏国未来几十年里战斗机上至关重要的火控雷达的发展历程。

    建国初期,我国的武器装备大多经历了引进、吸收和仿制的过程,主要来源是苏联。最初使用的机载雷达是随米格-17和米格-19夜间战斗机型引进的苏联圆锥扫描体制单脉冲搜索雷达。

    这些雷达在白天型号上是没有配备的,而夜间型号的雷达功能十分有限,探测距离短、抗干扰能力差、可靠性不足,尤其是低空探测能力几乎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