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级军工系统 第546章 待宰的羔羊
敌人通过这样的攻势表明,他们同样决心要夺取太公当。这是一场不可避免的对决,而丹瑞必须做好准备迎接这一战。
丹瑞并不清楚谢岩部、彭佳声部和克钦独立军这三支队伍具体何时联手,但他心里明白,缅共内部肯定出了问题,而这变故对ZF军而言,绝非吉兆。
缅共已经多久没搞出大动静了?
丹瑞想了想,自从1975年那场“7510”大战后,除了去年谢岩部突然冒头,那些“民地武”们已经好久没联手搞出这么大阵仗了。
他清楚,这是因为缅共内部四分五裂,也是他们忌惮ZF军强大的实力,不得不躲起来的结果。
可最新的情报说,彭佳声部在马本集结了三个团,快五千人了,几乎是倾巢而出;
而克钦独立军也占据本羌,带了两个团,超过三千人。光看人数,敌人这回在局部地区还占了上风!
收到这些情报后,原本在太公当地区四处出击、围剿各路“民地武”游击队的缅玉ZF军,立刻改变了策略,开始加固防御工事,准备应对敌人的进攻。
果敢军和克钦独立军这么明目张胆地集结,就是在告诉丹瑞,太公当这块地方,他们誓在必得!
但丹瑞可不觉得,就凭“民地武”这些人马,能在他那支正在北上的半机械化混编部队面前讨到便宜。
相反,他觉得这正是把敌人引出深山老林,一举消灭他们的好机会。
多年的战火经验告诉他,现代战争早过了人多就能赢的傻乎乎时代。再多的敌人,在空中和地面的双重打击下,也只是待宰的羔羊。
既然你们这么急着想决战,那就来吧!
丹瑞猛地握紧拳头,重重砸在桌子上,大声命令:“全军听令,72小时内必须赶到太公当!”
……
“报告!”
“进来。”
在密林深处的军营里,一名通讯兵将手中的电文递给了正专注研究军用地图的谢岩。
看完电文后,谢岩递给身边的林成霖,轻声说:“老林,事情有进展了。”
林成霖快速浏览完电文,笑答:“看样子丹瑞真的着急了。尽管彭司令一路紧追不舍,他们还是迅速撤到了太公当。”
谢岩打趣道:“彭司令这回可是为了女婿全力以赴呢,怎能不拼尽全力?”
林成霖的脸微微一红,清咳两声掩饰尴尬,说道:“咱们还是回到正题吧,别岔开话题。”
谢岩笑着点头:“对对对,正事要紧。老爷子的部队现在在哪?”
林成霖拿起红笔,在地图上画了个圈:“根据一小时前的情报,他们现在的位置在这里。”
谢岩看了一眼地图,称赞道:“这位置选得妙啊!距离太公当不到20公里,正好处于森林和平原交界处。
他们既能隐藏于树林中保持威胁,又让丹瑞的机械化部队无从施展,真是一步好棋。”
林成霖表示认同:“老爷子经历的战斗多,战术眼光自然独到。”
谢岩接着问:“那克钦独立军的情况如何?”
“他们在攻下本羌后主要在休整,除了每天派出小队骚扰提哥亚因的守军外,几乎没有大的行动。”林成霖解释道。
谢岩轻轻皱眉,随后舒展开了:“本来也没指望他们能做得更多。
能守住本羌,让缅军不敢轻易踏入太公地区,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毕竟,他们只是友军,不能要求太多。”
林成霖轻叹一声:“确实,他们只是友军。前些日子我和老爷子去克钦拜访了他们的主席早迈,感觉他的态度很复杂。
如果不是老爷子通过私人关系说服了参谋长都宰,这次的行动可能根本不会被批准。”
克钦族与夏国的景颇族是同源的民族,在暹罗北部的高原上,隔着高黎贡山与夏国相望,这里是他们主要的栖息地。
这片区域山高林密、道路崎岖,但同时也是暹罗柚木的主要产区。
自1961年彬龙协议失败后,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克钦族成立了克钦独立军,最初由早丹三兄弟领导。
凭借着复杂的地形和英勇善战的传统,加上柚木贸易带来的经济支持;
克钦独立军迅速成长为暹罗北部最强大的民族武装之一,几乎控制了整个克钦邦,除了首府密支那和八莫等少数地区。
然而,随着力量的增长,内部权力斗争也愈发激烈。
1975年,一场内讧导致了早丹三兄弟的死亡,早迈接任成为新的领导人。
这次事件不仅削弱了克钦独立军的力量,也让其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各派系之间互不信任。
现在参与此次行动的是参谋长都宰所辖的部队。
虽然都宰赞同彭佳声和林成霖的计划,但他无法代表整个克钦独立军,更不能调动不属于他的兵力。
因此,这次行动更像是都宰个人的行为,而非整个克钦独立军的决定。这也意味着,都宰在支援时有所保留,以防万一。
谢岩明白这些情况,尽管对未能完全实现原定目标感到遗憾,但他理解这种无奈。
“既然如此,我们就靠自己吧。”他搓了搓脸,站起身来对林成霖说。
林成霖也站起来,笑道:“没错,我们靠自己!这是‘815军区’成立以来的第一场硬仗,就让丹瑞和克钦人看看我们的实力吧。
谢师长,下命令吧!”
在仰光统领府的同一时刻,吴乃温正坐在他那巨大而光滑如镜的柚木办公桌后。
这位头发斑白的领导人双手交叉支撑着下巴,目光凝重地注视着桌上一块银色矿石,陷入沉思。
对面,将军吴钦纽笔直站立,如同一尊没有表情的花岗岩雕像,静静等待着指示。
时间仿佛凝固了,直到吴乃温轻叹一声,视线从矿石转向将军,眼中带着疑问:“钦纽,你了解这件事多久了?”
“大约一个月前,我首次听闻此事。”
吴钦纽立即回应,语气平稳:“当时夏国探矿团队即将结束任务回国,一位队员随口提到了这个发现。
但正式报告中并无相关记载,那份文件阁下应该已经审阅并批示了关于已知铀矿开发的后续步骤。”
丹瑞并不清楚谢岩部、彭佳声部和克钦独立军这三支队伍具体何时联手,但他心里明白,缅共内部肯定出了问题,而这变故对ZF军而言,绝非吉兆。
缅共已经多久没搞出大动静了?
丹瑞想了想,自从1975年那场“7510”大战后,除了去年谢岩部突然冒头,那些“民地武”们已经好久没联手搞出这么大阵仗了。
他清楚,这是因为缅共内部四分五裂,也是他们忌惮ZF军强大的实力,不得不躲起来的结果。
可最新的情报说,彭佳声部在马本集结了三个团,快五千人了,几乎是倾巢而出;
而克钦独立军也占据本羌,带了两个团,超过三千人。光看人数,敌人这回在局部地区还占了上风!
收到这些情报后,原本在太公当地区四处出击、围剿各路“民地武”游击队的缅玉ZF军,立刻改变了策略,开始加固防御工事,准备应对敌人的进攻。
果敢军和克钦独立军这么明目张胆地集结,就是在告诉丹瑞,太公当这块地方,他们誓在必得!
但丹瑞可不觉得,就凭“民地武”这些人马,能在他那支正在北上的半机械化混编部队面前讨到便宜。
相反,他觉得这正是把敌人引出深山老林,一举消灭他们的好机会。
多年的战火经验告诉他,现代战争早过了人多就能赢的傻乎乎时代。再多的敌人,在空中和地面的双重打击下,也只是待宰的羔羊。
既然你们这么急着想决战,那就来吧!
丹瑞猛地握紧拳头,重重砸在桌子上,大声命令:“全军听令,72小时内必须赶到太公当!”
……
“报告!”
“进来。”
在密林深处的军营里,一名通讯兵将手中的电文递给了正专注研究军用地图的谢岩。
看完电文后,谢岩递给身边的林成霖,轻声说:“老林,事情有进展了。”
林成霖快速浏览完电文,笑答:“看样子丹瑞真的着急了。尽管彭司令一路紧追不舍,他们还是迅速撤到了太公当。”
谢岩打趣道:“彭司令这回可是为了女婿全力以赴呢,怎能不拼尽全力?”
林成霖的脸微微一红,清咳两声掩饰尴尬,说道:“咱们还是回到正题吧,别岔开话题。”
谢岩笑着点头:“对对对,正事要紧。老爷子的部队现在在哪?”
林成霖拿起红笔,在地图上画了个圈:“根据一小时前的情报,他们现在的位置在这里。”
谢岩看了一眼地图,称赞道:“这位置选得妙啊!距离太公当不到20公里,正好处于森林和平原交界处。
他们既能隐藏于树林中保持威胁,又让丹瑞的机械化部队无从施展,真是一步好棋。”
林成霖表示认同:“老爷子经历的战斗多,战术眼光自然独到。”
谢岩接着问:“那克钦独立军的情况如何?”
“他们在攻下本羌后主要在休整,除了每天派出小队骚扰提哥亚因的守军外,几乎没有大的行动。”林成霖解释道。
谢岩轻轻皱眉,随后舒展开了:“本来也没指望他们能做得更多。
能守住本羌,让缅军不敢轻易踏入太公地区,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毕竟,他们只是友军,不能要求太多。”
林成霖轻叹一声:“确实,他们只是友军。前些日子我和老爷子去克钦拜访了他们的主席早迈,感觉他的态度很复杂。
如果不是老爷子通过私人关系说服了参谋长都宰,这次的行动可能根本不会被批准。”
克钦族与夏国的景颇族是同源的民族,在暹罗北部的高原上,隔着高黎贡山与夏国相望,这里是他们主要的栖息地。
这片区域山高林密、道路崎岖,但同时也是暹罗柚木的主要产区。
自1961年彬龙协议失败后,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克钦族成立了克钦独立军,最初由早丹三兄弟领导。
凭借着复杂的地形和英勇善战的传统,加上柚木贸易带来的经济支持;
克钦独立军迅速成长为暹罗北部最强大的民族武装之一,几乎控制了整个克钦邦,除了首府密支那和八莫等少数地区。
然而,随着力量的增长,内部权力斗争也愈发激烈。
1975年,一场内讧导致了早丹三兄弟的死亡,早迈接任成为新的领导人。
这次事件不仅削弱了克钦独立军的力量,也让其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各派系之间互不信任。
现在参与此次行动的是参谋长都宰所辖的部队。
虽然都宰赞同彭佳声和林成霖的计划,但他无法代表整个克钦独立军,更不能调动不属于他的兵力。
因此,这次行动更像是都宰个人的行为,而非整个克钦独立军的决定。这也意味着,都宰在支援时有所保留,以防万一。
谢岩明白这些情况,尽管对未能完全实现原定目标感到遗憾,但他理解这种无奈。
“既然如此,我们就靠自己吧。”他搓了搓脸,站起身来对林成霖说。
林成霖也站起来,笑道:“没错,我们靠自己!这是‘815军区’成立以来的第一场硬仗,就让丹瑞和克钦人看看我们的实力吧。
谢师长,下命令吧!”
在仰光统领府的同一时刻,吴乃温正坐在他那巨大而光滑如镜的柚木办公桌后。
这位头发斑白的领导人双手交叉支撑着下巴,目光凝重地注视着桌上一块银色矿石,陷入沉思。
对面,将军吴钦纽笔直站立,如同一尊没有表情的花岗岩雕像,静静等待着指示。
时间仿佛凝固了,直到吴乃温轻叹一声,视线从矿石转向将军,眼中带着疑问:“钦纽,你了解这件事多久了?”
“大约一个月前,我首次听闻此事。”
吴钦纽立即回应,语气平稳:“当时夏国探矿团队即将结束任务回国,一位队员随口提到了这个发现。
但正式报告中并无相关记载,那份文件阁下应该已经审阅并批示了关于已知铀矿开发的后续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