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家有七仙女,我真忙 第249章 形势严峻
虽然娄家现在的日子也不好过已经大不如以前了,但那并不是在物质上,钱娄家是不缺的,真要是计较起来易中海还远远不是对手。
就娄小娥个人所有的财富也不是易中海这种上班的工人所能比的,而且娄晓娥和许大茂两个人都是城市户口也都有口粮,些许的粮食缺口对他俩来说影响不大。
再往下数就数刘海中家可以,虽然他挣的也不少家里的人也都有粮食口粮,但是毕竟家里人口多一些,再加上刘海中干的是重体力活儿,吃的要多一些,所以要比易中海家差一些。
继续往下数就是傻柱家里,本来傻柱在大院里面确实过得还算可以,并不比许大茂差。
不过傻柱结婚之后确实负担加重了不少,现在又有了孩子,相当于是他一个人的工资养着一家四口。
龙老太太虽然跟着他家吃饭,但是龙老太太有粮食口粮,又有政府补贴,倒不用傻柱贴钱,因为年纪大了吃的少,反而在粮食上还能给傻柱一些帮助。
所以傻柱也还算勉强应付,不过他家处在了及格线上了而已。
除了这几家剩下的就都属于困难家庭了,如今口粮下调都要饿肚子了
就拿闫富贵家来说,他家就非常困难了,闫家实在是因为人口多了,又加上他挣的确实也少有没有什么灰色收入所以以后会很难。
现在粮食价格疯涨,闫家的粮食缺口如果想要补充,需要花费的钱财可不是闫富贵那点工资能够顶得住的。
幸亏闫富贵精于算计,把细粮换成粗粮,粗粮换成红薯,还有就是他家里的人也算能够吃苦,吃的差些也能忍耐,只要能吃上饭,闫家还能把日子过的算是勉强应付。
而贾家确实是马上就要面临巨大危机了,刚才在大院里抱怨哭诉声音最大的就是贾张氏。
虽然贾张氏刚才哭诉的事情确实也是事实,他家的情况大院里的人也都知道,但是这次可没有引起大院里人的广泛的同情。
因为他家提前做了准备,这几个月日子过得不错,好多人去他家借粮食,可是都被贾张氏给轰了出来,一点情面也没有讲,惹恼了不少人,所以现在她哭声再大也没有人搭腔儿。
“老易说的很对,我们确实要该开源节流了。
野菜得继续挖,我也知道,现在城外的野菜数量也不多,但是野菜可是在不停的生长,长出来多少咱们挖多少,有多少算多少,而且还要加上能吃的树皮、草根等。
这些东西大家有的人认识,也有的人不认识,所以要好好学习一下,我建议以后每过几天咱们大院儿都开会,学习一下寻找能吃得的东西的经验。”
刘海中站起来说着自己的建议,他说的不错,大院里虽然有许多人是从苦日子过来的,但是也有不少人确实不认识能吃的野菜,草根、树皮等。
过几天交流一下,确实能够提高寻找能吃的东西的效率。
“老刘和老易说的都很对,我的建议是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就要开始节省粮食。
上班的人必须得有一些体力,所以食物得紧着他们先吃,其他的人能少吃多少就少吃多少,饿不死就行。”
闫富贵也说了自己的意见,对于节省他还是非常狠的。
三位大爷说完之后,其他人也说了一些,不过最终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怀着沉重的心情大会匆匆的就解散了。
时局艰难,最终每个家庭还是要靠自己的能力才能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
各自回家之后,每个家庭都开始讨论自己家应该怎么面对这样的困境。
其中贾家的气氛是最凝重的。
“妈,淮茹,咱家的粮食还有多少?”
贾东旭回到家后就马上开始询问自己家还有多少余粮。
“咱家的粮食大约还有50斤,再加上东旭的口粮,差不多还能吃一个月,即使节省一些也就最多能延长四五天左右。”
秦淮茹对自己家的粮食数量非常的清楚,每天都是她做饭,对于每天家里粮食的消耗她也更清楚。
“这下可真的要命了!
等这些粮食吃完,下个月咱们家的缺口也就太大了,不说每个月50斤,就按最低40斤来算也得花不少钱。”
贾张氏忧心忡忡。
“确实是这样,现在的粮食价格已经涨疯了,粗粮也要8毛多,红薯到四毛了。
而且现在红薯可不好搞了,以前大家不爱吃红薯但是现在为了能吃上饭,反而对红薯更看重了。
就我挣的工资除了必要的花销,买粗粮也不过是能买30来斤,红薯倒是能多一些,但是现在红薯确实不好买到手。”
贾东旭负责从外边搞粮食,主要是从黑市上,所以对于粮食价格他是非常清楚的。
“也就是说,咱们家就算是按最低标准来说也就是能够将就一个多月,现在秋粮已经确定减产,等到明年夏粮下来还得有半年多的时间。
东旭,你觉得粮食的价格还会上涨吗?”
贾张氏现在确实有些害怕了,别的都好说,没有吃的可不行,要死人的!
“肯定还会上涨,粮食越来越少而需要粮食的人越来越多,粮食价格必定还得往上飙升,具体能涨到什么地步,现在我也不清楚。”
贾东旭内心之中是很愧疚的,他作为一个大男人养不了家,让家里人挨饿,这样的现状让他一直来的努力好像就是一个笑话。
“恐怕粮食的价格将会涨到一个让人不能接受的地步,还记得解放前那些年闹过不少次灾荒,每次灾荒的时候粮食的价格可能10倍、几十倍的涨。
虽然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但是具体会怎么样,谁也说不准。”
贾张氏回忆起解放前几次灾荒的记忆,那种惨痛的教训让她记忆深刻,不堪回首。
“东旭,那怎么办?
咱们大人还好说,棒梗儿和小当年纪还这么小,可不能出什么事儿,尤其是棒梗儿可是咱们家的命根子。”
秦淮茹两眼泪眼婆娑,这次并不是她故意表演的而是真的,要说对棒梗儿的看重她一点儿也不比贾张氏少,棒梗儿毕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
就娄小娥个人所有的财富也不是易中海这种上班的工人所能比的,而且娄晓娥和许大茂两个人都是城市户口也都有口粮,些许的粮食缺口对他俩来说影响不大。
再往下数就数刘海中家可以,虽然他挣的也不少家里的人也都有粮食口粮,但是毕竟家里人口多一些,再加上刘海中干的是重体力活儿,吃的要多一些,所以要比易中海家差一些。
继续往下数就是傻柱家里,本来傻柱在大院里面确实过得还算可以,并不比许大茂差。
不过傻柱结婚之后确实负担加重了不少,现在又有了孩子,相当于是他一个人的工资养着一家四口。
龙老太太虽然跟着他家吃饭,但是龙老太太有粮食口粮,又有政府补贴,倒不用傻柱贴钱,因为年纪大了吃的少,反而在粮食上还能给傻柱一些帮助。
所以傻柱也还算勉强应付,不过他家处在了及格线上了而已。
除了这几家剩下的就都属于困难家庭了,如今口粮下调都要饿肚子了
就拿闫富贵家来说,他家就非常困难了,闫家实在是因为人口多了,又加上他挣的确实也少有没有什么灰色收入所以以后会很难。
现在粮食价格疯涨,闫家的粮食缺口如果想要补充,需要花费的钱财可不是闫富贵那点工资能够顶得住的。
幸亏闫富贵精于算计,把细粮换成粗粮,粗粮换成红薯,还有就是他家里的人也算能够吃苦,吃的差些也能忍耐,只要能吃上饭,闫家还能把日子过的算是勉强应付。
而贾家确实是马上就要面临巨大危机了,刚才在大院里抱怨哭诉声音最大的就是贾张氏。
虽然贾张氏刚才哭诉的事情确实也是事实,他家的情况大院里的人也都知道,但是这次可没有引起大院里人的广泛的同情。
因为他家提前做了准备,这几个月日子过得不错,好多人去他家借粮食,可是都被贾张氏给轰了出来,一点情面也没有讲,惹恼了不少人,所以现在她哭声再大也没有人搭腔儿。
“老易说的很对,我们确实要该开源节流了。
野菜得继续挖,我也知道,现在城外的野菜数量也不多,但是野菜可是在不停的生长,长出来多少咱们挖多少,有多少算多少,而且还要加上能吃的树皮、草根等。
这些东西大家有的人认识,也有的人不认识,所以要好好学习一下,我建议以后每过几天咱们大院儿都开会,学习一下寻找能吃得的东西的经验。”
刘海中站起来说着自己的建议,他说的不错,大院里虽然有许多人是从苦日子过来的,但是也有不少人确实不认识能吃的野菜,草根、树皮等。
过几天交流一下,确实能够提高寻找能吃的东西的效率。
“老刘和老易说的都很对,我的建议是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就要开始节省粮食。
上班的人必须得有一些体力,所以食物得紧着他们先吃,其他的人能少吃多少就少吃多少,饿不死就行。”
闫富贵也说了自己的意见,对于节省他还是非常狠的。
三位大爷说完之后,其他人也说了一些,不过最终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怀着沉重的心情大会匆匆的就解散了。
时局艰难,最终每个家庭还是要靠自己的能力才能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
各自回家之后,每个家庭都开始讨论自己家应该怎么面对这样的困境。
其中贾家的气氛是最凝重的。
“妈,淮茹,咱家的粮食还有多少?”
贾东旭回到家后就马上开始询问自己家还有多少余粮。
“咱家的粮食大约还有50斤,再加上东旭的口粮,差不多还能吃一个月,即使节省一些也就最多能延长四五天左右。”
秦淮茹对自己家的粮食数量非常的清楚,每天都是她做饭,对于每天家里粮食的消耗她也更清楚。
“这下可真的要命了!
等这些粮食吃完,下个月咱们家的缺口也就太大了,不说每个月50斤,就按最低40斤来算也得花不少钱。”
贾张氏忧心忡忡。
“确实是这样,现在的粮食价格已经涨疯了,粗粮也要8毛多,红薯到四毛了。
而且现在红薯可不好搞了,以前大家不爱吃红薯但是现在为了能吃上饭,反而对红薯更看重了。
就我挣的工资除了必要的花销,买粗粮也不过是能买30来斤,红薯倒是能多一些,但是现在红薯确实不好买到手。”
贾东旭负责从外边搞粮食,主要是从黑市上,所以对于粮食价格他是非常清楚的。
“也就是说,咱们家就算是按最低标准来说也就是能够将就一个多月,现在秋粮已经确定减产,等到明年夏粮下来还得有半年多的时间。
东旭,你觉得粮食的价格还会上涨吗?”
贾张氏现在确实有些害怕了,别的都好说,没有吃的可不行,要死人的!
“肯定还会上涨,粮食越来越少而需要粮食的人越来越多,粮食价格必定还得往上飙升,具体能涨到什么地步,现在我也不清楚。”
贾东旭内心之中是很愧疚的,他作为一个大男人养不了家,让家里人挨饿,这样的现状让他一直来的努力好像就是一个笑话。
“恐怕粮食的价格将会涨到一个让人不能接受的地步,还记得解放前那些年闹过不少次灾荒,每次灾荒的时候粮食的价格可能10倍、几十倍的涨。
虽然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但是具体会怎么样,谁也说不准。”
贾张氏回忆起解放前几次灾荒的记忆,那种惨痛的教训让她记忆深刻,不堪回首。
“东旭,那怎么办?
咱们大人还好说,棒梗儿和小当年纪还这么小,可不能出什么事儿,尤其是棒梗儿可是咱们家的命根子。”
秦淮茹两眼泪眼婆娑,这次并不是她故意表演的而是真的,要说对棒梗儿的看重她一点儿也不比贾张氏少,棒梗儿毕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