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红楼之家有悍妇 > 第160章 置之于死地而后生(中)

红楼之家有悍妇 第160章 置之于死地而后生(中)

    仁康帝水睿见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他忙走到贾源跟前,亲自上前扶起贾源,同时示意侍卫扶起贾赦和贾敬。

    “贾卿,你这是何苦呢?朕知道你对盛朝的忠心,也知道你和宁国公这些年来的辛苦付出。今日之事,朕定会给你一个公正的裁决。”

    他转头看向水礽,神色更加严厉:“太子,你今日的行为实在令人失望。你不仅伤害了贾伴读,更伤害了像贾家这样忠良之家的心。朕命你即刻向贾家父子道歉,回宫后禁足东宫百天。等回宫后朕会让老四去一趟东宫,你手中的一切政务皆有老四全盘接手。”

    水礽闻言,眼中闪过一抹赤色。在看到被贾赦搀扶着的贾敬时,那抹赤色变成了疯狂。

    贾敬见状心中咯噔一下,暗道不好,他刚要出言阻止水礽就被贾赦拉住了衣袖。想到昨日贾赦同自己的交代,贾敬靠着贾赦的肩膀闭上了双眼。

    仁康帝水睿敏锐地捕捉到了水礽眼中的赤色与疯狂,但他并未立即发作,只是冷声说道:“太子,你记住,作为储君,你的每一个行为都代表着皇室的形象与威严。”

    随后,他转向贾源,语气中充满了宽慰与感激:“贾卿,你的忠心与付出,朕都看在眼里。今日之事,朕定会给你和贾家一个满意的答复。你且放心,朕向你保证,今日之事绝对不会发生第二次!”

    贾源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再次行了一个跪拜大礼:“老臣,谢主隆恩!”

    “你我君臣二人何须这些虚礼,贾卿,朕记得朕第一次拉弓射箭还是你教的呢。你同朕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那份情谊朕一直铭记于心。”

    “陛下言重了,能陪伴陛下成长,是老臣的荣幸。”贾源眼眶微红,他深知自己与仁康帝之间的情谊远非简单的君臣关系所能概括。

    他们共同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他见证了仁康帝从一个初登大宝的幼童到如今受万民敬仰的仁康帝,那份深厚的情感早已超越了言语所能表达的范畴。

    看到眼眶泛红的贾源,仁康帝不由得回想起自己少时的事情。贾源对他而言不仅仅是臣子,那是亦师亦友般的存在。

    “贾卿,你且安心,朕定会让贾家子孙在盛朝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庇护。”仁康帝再次承诺道。

    “能得陛下如此厚爱,老臣就是立刻就死了,也知足了。敬儿,你既然已经决定走科举这条路了,就把那东西还给陛下吧。”听到仁康帝的再次保证,贾源脸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他回头看向贾敬,无声的催促着。

    贾敬闻言,心中虽有不舍,却也明白贾源的用意。他缓缓跪下,接着从怀中掏出半块兵符,在众人的注视下双手托着兵符举过头顶。

    看到贾敬手中的半块兵符,仁康帝的眼神瞬间变得深邃而复杂。在贾源期待的目光下,仁康帝无奈的轻叹一声:“贾卿,你们这是在做什么,朕从未怀疑过贾氏一族的忠心啊!”

    “陛下,草民自幼体弱,与军旅之事无缘。家父在祖父的庇佑下,更是连战场都未上过。如今四海升平,借着祖父的余威,我们父子尚能勉强稳住军心。一旦发生什么意外,军中只怕会出现动荡。

    因此,草民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将祖父传下的这半块兵符归还于陛下,以表我贾家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草民日后虽不能亲自上阵杀敌,但愿以笔墨为剑,以科举为途,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谋福!”说完重重磕了三个响头。

    仁康帝听后,眼中的笑意愈发浓厚,他连忙上前扶起贾敬,温言道:“宁国府的心意朕已明了,这半块兵符朕就收下了。贾敬,朕期待你在科举中大放异彩!”

    “陛下,草民定当不负所望,勤勉学习,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科举,为陛下分忧解难,为百姓谋福祉。”贾敬语气坚定,目光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决心。

    水礽看着面前君臣言欢的场景,突然意识到自己被贾敬给算计了。归还兵符,不仅是对仁康帝的一次忠诚展示,更是为宁国府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在未来的日子里,只要宁国府恪守本分,不涉谋逆,这半块兵符的归还便将成为他们忠诚与清白的铁证,让任何想要构陷或觊觎宁国府的人都无从下手。

    水礽的心情如同翻涌的潮水,既有对贾敬高瞻远瞩的佩服,也有对自己未能洞察先机的懊悔。他意识到,自己确实低估了贾敬的智谋与手段。贾敬不仅以归还兵符的方式赢得了仁康帝的信任与庇护,更为宁国府的未来铺设了一条安全之路,同时也让自己的那些见不得光的计划瞬间失去了着力点。

    “贾敬,你可真是好样的!”水礽走到贾敬身边,在他的耳边低声说道。

    贾敬闻言伸手摸向自己的脖子,青紫色的手印在他白皙的肌肤是那么明显。

    看到贾敬脖子上的青紫,水礽一下子就失去了继续讨伐他的勇气。他的目光在贾敬脖子上的青紫上停留了片刻,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那青紫,仿佛是无声的控诉,让他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冲动与失态。

    “我……”水礽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该如何张嘴。

    仁康暗暗摸着兵符上的纹路,眼中闪过志得意满的笑容。三块兵符,如今已经收回了荣宁二府,就还差四王手中的两块了。他,等的起!

    心情大好的仁康帝,在看到太子又蹭到贾敬身边后,并没有大发雷霆。只是对着贾敬笑道:“贾敬,朕听说你有一子,不知可曾入学吗?”

    “回陛下,因为要给祖父守灵,犬子贾珍如今尚未入学。”

    “多大了?”

    “刚满五岁。”

    “等到科举结束后,你就把他送到宫里同十七他们一块读书吧。”

    “草民叩谢陛下圣恩!”

    “父皇!”

    “冯德喜,伺候太子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