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迎娶悍妻后,竟得了气管炎! 第223章 (本章大修)二合1章
另一边柳拂月和楚晴说着话,落后一步的素秋受命给成嬷嬷塞了一包银子。侯府老夫人第二日就想点拨楚晴,看来脑子不清醒。成嬷嬷到底是宫廷女官,见的多,万一有什么,让她多提点着些。
楚晴上车后,还和大家说:“二嫂,过阵子我约你和三嫂、大嫂她们一起出来喝茶。二妹妹,晶妹妹,回头我们约着打捶丸。”
“好。”
“好。”
车帘放下,马车远去。
往府里走的时候,明氏问:“她怎么那么自在?半点没有新嫁娘的拘谨和羞涩。当着姑爷的面,约这约那的,都不用回去和婆母、夫君商量。”
她不是觉得楚晴活的自在不好,就是疑惑。
小周氏:“不是姑爷让她怎么高兴怎么来?那自然想干嘛就干嘛,令人羡慕啊。”
柳拂月听着两位妯娌议论:“应是姑爷待她确实不错。咱们只管着等吃她的茶就是。”
明氏笑:“很是。”
几人闲聊着前往花厅,几位叔母正在打马吊。
柳拂月和小周氏上去分别代替张氏和周氏玩了一会儿,马吊一直打到晚上,用了饭,老二房和三房的人才回去。
~~
其实她们都不知道,楚晴成婚第二日就被韩世子拆穿了。
素日里兄嫂让她多读些书,她也确实读了,但是最爱的还是话本子。去韩家都不忘偷带一箱。
昨日晚饭后,各自回房。楚晴换身便服出来,见韩正廷坐一旁看书,见时间还早,就也拿了一本书翻着。
韩世子见她看诗经竟也能看的那般入迷,大为不解。
问她最喜欢其中哪一句,楚晴说:“人间最美的光是回家之路的灯火。”
韩正廷?诗经里有这一句?
他悄然走过来,一伸头,啧,书内别有洞天啊!
楚晴!!!
韩世子更不解了:“你看话本子为何要包在诗经里?”
楚晴就尬笑。
但韩世子还是察觉出一点:“你喜欢看话本子?”见楚晴不语,眸光闪闪:“你那四箱的书籍都是话本子?”
“呵呵,有一箱子是。”
“哦~~~”韩正廷看看她:“你不喜欢诗经?”
楚晴想想还是说:“不喜欢。”
“其他书呢?”
她伸出两根手指:“我就喜欢两种书,一种话本子,一种账本子。可你要真的和我聊诗经,聊农桑,聊画派,也能和你聊几句。”
韩世子哑然。
“那你为何带这么多书?”
楚晴坦言之:“听闻你博学多识,为了能和你有点共同话题。”
韩正廷怎么也没想到会是因为这。
有那么一个人为了能与你有点共同话题而苦读,光这份心就让他挺受用。
他抽走楚晴手中的诗经:“喜欢你就看,用诗经包着也不嫌累。”想想又说:“自己家中,怎么自在怎么来。”
“哦~~~”楚晴见他还挺通情达理,就和他说起晚上吃饭时候的小插曲。
韩正廷听完,和她剖开心扉畅谈一番,他对妻子的要求不高:能处理好后宅诸事,府外记得侯府荣辱就行,府内么怎么活的开心怎么来。对于二房、祖母,她们客气,你就客气,她们不客气,你也不用客气。
楚大小姐一听就这要求,简单。
但是她这辈子活的还算清醒,别只对我要求,你自己能做到哪样?
她就说起自家二哥二嫂平日都是如何相处,二哥平日如何洁身自好。
韩世子一听就懂了,要求向她二哥看齐呢。
但有些话不能随意应承,应承了做不到,那就是骗子。
思索再三,说:“我能保证三十无子再纳妾,三十有子则不纳。”
“其他人家都是四十。”
“四十?我能等,家族传承不能等。先不提我四十能否生出来,就算能,那把年纪了,还能教育孩子几年?只怕还没教育出来,我先去见了阎王。教育好,还得铺路,时间不等人。”
楚晴琢磨琢磨:“也行。”
这个结果比她预计的好多了。毕竟像她二哥那样的男人不多,就看她父亲,两位叔父,哪个没有妾室。
楚大小姐接受良好,且胆大包天!
看书这么清心寡欲的事情,能传承什么家族?干活啊!
韩世子看着主动坐在自己腿上的人???
他哪见识过这般热情的女子,和白天的端庄完全不同,就晕迷痴缠,表示喜欢。
楚晴就觉得他这人看着清冷,实则骚气。
这两人自成婚后,有一大半时间都是黏在一起的,侯夫人的唇角都快扬到耳朵后了。
这种情况下,楚晴自然活的自在随意。
~~
三月下旬。
建安。
宁王如今跑到昔日的宁王府去住了。
他的亲信之一:
“王爷,京城传信来,康王和秦王携家眷快到京城了。两粤也来信,说温玄知将王府的人都抓了,如今在回京的途中。京城还说,皇上召秦王和康王入京,是为了选一子过继。”
“他才那个年纪就着急过继,本王看是有诈。”
此时的他一身白袍,一头白发,若没有手里那面镜子,倒有些道骨仙风的意思。
“王爷,若有诈,接下来该怎么办?”
“有诈也是冲着本王来的,又不是冲他们,不必搭理。”宁王看看镜子里的白发:“廖汉山到哪了?”
“还有一日功夫能到豫章。”
亲信又回,派出去的人没能截下苗伦的人头。
宁王冷哼:“老天爷还真是不公平,先皇是废物,生了两个废物,一家子的废物,竟还能坐龙椅。”
若再给他一些时间,他就能兵不血刃当皇帝。
他也真不明白,这种废物,哪里值得靖国公府、廖汉山这些人追随?当日昭王也试图拉拢过廖汉山,可惜对方连面都没露。
“王爷,接下来怎么办?”
“欢迎欢迎姓廖的。对了,本王的龙袍做好了吗?”宁王反问:“不染血的龙袍穿在身上没意思。传令下去,在本王登基那一日,要用穆其冲脑袋祭奠,那厮竟敢骂本王。”
“是。”
宁王说完话,靠在椅子上闭目休息片刻。
过了一会儿对未走的亲信说:
“再告诉上川卫指挥使,时机成熟了。对了,海上那支水师还是不愿意接纳本王的诚意么?”
“是。”
“本王不想看到别人的狗在家门口堵着。”
“是。”
当天晚上海上着火,水师发生内乱,水师提督慌乱中被亲信捅了一刀。但他此人还算谨慎,胸前放置了护心镜,没死掉。
可因为水面的缘故,不得不挥师暂时撤离此地。但背叛者领的那一支队伍,却留在了原地。
宁王得到这个消息,内心对皇上的鄙视更深一层。
也不知道听到他在建安登基,那个没脑子的会不会气到南下平叛。
若是亲自南下——
他琢磨琢磨,又写两封信传往京城,其中一封特意给了皇上,并在里面放上一封请帖。
~~
宁王的书信传出去不过一日功夫,皇上收到了沈啸命人送的人头。
皇上高兴,直言这是他收过最好的节礼!当然,要是没那么熏人的话,会更好。
放了那么多药,也抵不过怪味,真是难为送人头的士兵了。
同一天,康王、秦王携家眷入京。
皇上下令在宫中为二位接风,三品以上大臣同往。
宴席中,诸位大臣都看到了几个孩子,康王带了三子来。世子已到成婚年纪,另外两个一个未满十岁,一个刚满周岁,周岁的那个说是自己的一个妾室所生。秦王带了两子来,一个六岁,一个两岁。
但康王世子明显不在人选之列。
席间康王请皇上为其世子赐婚,皇上应允,但谁家的女儿适龄、未定亲,他还得去了解了解。
楚晏看着那几个孩子,暗想,假如皇上真的过继,朝臣和皇上自己应当都会选那个刚满周岁的或者两岁的,这个年纪小,还能重新教养。若是选那些年纪大的,养不熟,恐日后弄出什么尊亲父为帝的荒唐事。
可若选周岁的,就不是皇上自己过继,是在替先皇过继。
综合来看,选两岁的那个可能性更大,辈分合适。
接风宴上,皇上并没有说孩子的事,只是叙旧,了解他们在封地的生活。问问他们怎么看待宁王造反的事。
康王还能怎么看待,他们这些藩王都是笼中鸟,锦衣卫天天在他们封地上晃悠。他们在富庶之地做鸟也就罢了,换到流放地,搁皇上自己身上,皇上自己也得反。
心里话不能说,可有些话还是要说的——
“陛下,臣听闻宁王早就在计划谋反一事。那么宁王这么些年是如何躲过锦衣卫的?臣认为锦衣卫里出现了叛徒,建安的,两粤的,巴蜀的锦衣卫都有问题,温玄知他失职。”
“不错,那群锦衣卫就差住在王府了。昭王和宁王这群些乱臣贼子他们不盯,偏偏逮着臣等盯个没完没了!他们不仅失职,更是荒谬,臣要参温玄知!”
“……”
锦衣卫们的职责挺多,监视各地藩王也在其内。
因而康王、秦王都对他们十分不满。
两人早就决定好了,此行上京一定要告锦衣卫一状,最好能让这群人离开他们的封地,烦死了。
本王去个茅厕,你们怀疑本王是在与人勾结,就差拿着沙漏给本王定下上茅厕的时间了。
本王去逛个青楼,你们怀疑本王是在培养细作,结果呢结果呢?
两人越说越气,口沫横飞。
皇上见他们真的气狠了,耐心解释:
“巴蜀之地的锦衣卫失职,不是温玄知的问题,那是上一任锦衣卫指挥使留下的烂摊子。这一次只怕也是。皇叔、秦王兄,锦衣卫也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过差点住王府也确实过了。待温玄知回京,朕会命其重新调整江夏和临安两地的锦衣卫。”
“臣多谢皇上体恤。”秦王起身。
“秦王兄不必多礼,尝尝朕特意为你准备的荷花蕊。”
秦王道谢,坐下之时察觉到有一道视线一直盯着他,顺着看过去:“本王瞧你有些眼熟,你一直瞧着本王,本王可是有何不妥?”
秦王上一次入京,还是先皇驾崩后一年,奉旨入京。
对于京城这些人真心不熟。
楚晏起身:“臣楚晏,见过王爷。”
“楚晏??”秦王就觉得这个名字有点耳熟:“你、你母亲可是靖国公府之女?”
“正是。”
“原来是你小子,我说你怎么眼熟。”秦王一笑。
楚晏的外祖母就是秦王府嫁出去的郡主,秦王府与皇上的关系,比康王要远,但比其他王爷又近点。
细数一下,大家都沾亲带故。
楚晏:“臣见王爷有点亲切,一时失礼,还望王爷勿怪。”
他总不能说,我在看你身侧那些孩子。
皇上却看一眼楚晏,这不像你会说的话。
秦王爽朗一笑:“无妨无妨。”
接风宴继续。
期间楚晏还走近敬了他和康王一杯。
宴席结束,皇上就留下楚晏,你干嘛呢?时不时扫人家一眼,若非对方是个男的,朕都怀疑你看上人家了。
楚晏什么也没说,毕竟他也只是怀疑阶段,证据还没找出来呢,总不能和皇上乱说。
内阁四大臣也追了上来,问皇上,见完几个孩子,有何想法。
皇上:“朕看谁都没什么想法,回头再让皇后看看,待皇后回宫,她看完再说。”
都不是亲生的,都不打算要。
至于皇后,自从平叛不顺后,就出宫礼佛去了,说是要为大邺将士祈福。
皇后不在,此事搁置,但皇上也没让他们离开,两位王爷就带着孩子们暂且在京城住了下来。
进入四月,局势突然变的更紧张了些,上川卫指挥使突然领兵攻向江宁府的其他驻军,并快速占领了江宁府的一半疆土。
这上川卫指挥使还是宋首辅的外甥女婿呢,一时间朝堂里的那些言官矛头就对准了宋首辅。
又过一日,急报入京,建安水师发生内乱。
紧接着宁王散出消息,要在皇上万寿节那日登基称帝!
在急报之后入京的,还有宁王送给皇上的信,宁王信中邀请皇上前往参加他的登基大典,并且在信中对其极尽挑衅。
楚晴上车后,还和大家说:“二嫂,过阵子我约你和三嫂、大嫂她们一起出来喝茶。二妹妹,晶妹妹,回头我们约着打捶丸。”
“好。”
“好。”
车帘放下,马车远去。
往府里走的时候,明氏问:“她怎么那么自在?半点没有新嫁娘的拘谨和羞涩。当着姑爷的面,约这约那的,都不用回去和婆母、夫君商量。”
她不是觉得楚晴活的自在不好,就是疑惑。
小周氏:“不是姑爷让她怎么高兴怎么来?那自然想干嘛就干嘛,令人羡慕啊。”
柳拂月听着两位妯娌议论:“应是姑爷待她确实不错。咱们只管着等吃她的茶就是。”
明氏笑:“很是。”
几人闲聊着前往花厅,几位叔母正在打马吊。
柳拂月和小周氏上去分别代替张氏和周氏玩了一会儿,马吊一直打到晚上,用了饭,老二房和三房的人才回去。
~~
其实她们都不知道,楚晴成婚第二日就被韩世子拆穿了。
素日里兄嫂让她多读些书,她也确实读了,但是最爱的还是话本子。去韩家都不忘偷带一箱。
昨日晚饭后,各自回房。楚晴换身便服出来,见韩正廷坐一旁看书,见时间还早,就也拿了一本书翻着。
韩世子见她看诗经竟也能看的那般入迷,大为不解。
问她最喜欢其中哪一句,楚晴说:“人间最美的光是回家之路的灯火。”
韩正廷?诗经里有这一句?
他悄然走过来,一伸头,啧,书内别有洞天啊!
楚晴!!!
韩世子更不解了:“你看话本子为何要包在诗经里?”
楚晴就尬笑。
但韩世子还是察觉出一点:“你喜欢看话本子?”见楚晴不语,眸光闪闪:“你那四箱的书籍都是话本子?”
“呵呵,有一箱子是。”
“哦~~~”韩正廷看看她:“你不喜欢诗经?”
楚晴想想还是说:“不喜欢。”
“其他书呢?”
她伸出两根手指:“我就喜欢两种书,一种话本子,一种账本子。可你要真的和我聊诗经,聊农桑,聊画派,也能和你聊几句。”
韩世子哑然。
“那你为何带这么多书?”
楚晴坦言之:“听闻你博学多识,为了能和你有点共同话题。”
韩正廷怎么也没想到会是因为这。
有那么一个人为了能与你有点共同话题而苦读,光这份心就让他挺受用。
他抽走楚晴手中的诗经:“喜欢你就看,用诗经包着也不嫌累。”想想又说:“自己家中,怎么自在怎么来。”
“哦~~~”楚晴见他还挺通情达理,就和他说起晚上吃饭时候的小插曲。
韩正廷听完,和她剖开心扉畅谈一番,他对妻子的要求不高:能处理好后宅诸事,府外记得侯府荣辱就行,府内么怎么活的开心怎么来。对于二房、祖母,她们客气,你就客气,她们不客气,你也不用客气。
楚大小姐一听就这要求,简单。
但是她这辈子活的还算清醒,别只对我要求,你自己能做到哪样?
她就说起自家二哥二嫂平日都是如何相处,二哥平日如何洁身自好。
韩世子一听就懂了,要求向她二哥看齐呢。
但有些话不能随意应承,应承了做不到,那就是骗子。
思索再三,说:“我能保证三十无子再纳妾,三十有子则不纳。”
“其他人家都是四十。”
“四十?我能等,家族传承不能等。先不提我四十能否生出来,就算能,那把年纪了,还能教育孩子几年?只怕还没教育出来,我先去见了阎王。教育好,还得铺路,时间不等人。”
楚晴琢磨琢磨:“也行。”
这个结果比她预计的好多了。毕竟像她二哥那样的男人不多,就看她父亲,两位叔父,哪个没有妾室。
楚大小姐接受良好,且胆大包天!
看书这么清心寡欲的事情,能传承什么家族?干活啊!
韩世子看着主动坐在自己腿上的人???
他哪见识过这般热情的女子,和白天的端庄完全不同,就晕迷痴缠,表示喜欢。
楚晴就觉得他这人看着清冷,实则骚气。
这两人自成婚后,有一大半时间都是黏在一起的,侯夫人的唇角都快扬到耳朵后了。
这种情况下,楚晴自然活的自在随意。
~~
三月下旬。
建安。
宁王如今跑到昔日的宁王府去住了。
他的亲信之一:
“王爷,京城传信来,康王和秦王携家眷快到京城了。两粤也来信,说温玄知将王府的人都抓了,如今在回京的途中。京城还说,皇上召秦王和康王入京,是为了选一子过继。”
“他才那个年纪就着急过继,本王看是有诈。”
此时的他一身白袍,一头白发,若没有手里那面镜子,倒有些道骨仙风的意思。
“王爷,若有诈,接下来该怎么办?”
“有诈也是冲着本王来的,又不是冲他们,不必搭理。”宁王看看镜子里的白发:“廖汉山到哪了?”
“还有一日功夫能到豫章。”
亲信又回,派出去的人没能截下苗伦的人头。
宁王冷哼:“老天爷还真是不公平,先皇是废物,生了两个废物,一家子的废物,竟还能坐龙椅。”
若再给他一些时间,他就能兵不血刃当皇帝。
他也真不明白,这种废物,哪里值得靖国公府、廖汉山这些人追随?当日昭王也试图拉拢过廖汉山,可惜对方连面都没露。
“王爷,接下来怎么办?”
“欢迎欢迎姓廖的。对了,本王的龙袍做好了吗?”宁王反问:“不染血的龙袍穿在身上没意思。传令下去,在本王登基那一日,要用穆其冲脑袋祭奠,那厮竟敢骂本王。”
“是。”
宁王说完话,靠在椅子上闭目休息片刻。
过了一会儿对未走的亲信说:
“再告诉上川卫指挥使,时机成熟了。对了,海上那支水师还是不愿意接纳本王的诚意么?”
“是。”
“本王不想看到别人的狗在家门口堵着。”
“是。”
当天晚上海上着火,水师发生内乱,水师提督慌乱中被亲信捅了一刀。但他此人还算谨慎,胸前放置了护心镜,没死掉。
可因为水面的缘故,不得不挥师暂时撤离此地。但背叛者领的那一支队伍,却留在了原地。
宁王得到这个消息,内心对皇上的鄙视更深一层。
也不知道听到他在建安登基,那个没脑子的会不会气到南下平叛。
若是亲自南下——
他琢磨琢磨,又写两封信传往京城,其中一封特意给了皇上,并在里面放上一封请帖。
~~
宁王的书信传出去不过一日功夫,皇上收到了沈啸命人送的人头。
皇上高兴,直言这是他收过最好的节礼!当然,要是没那么熏人的话,会更好。
放了那么多药,也抵不过怪味,真是难为送人头的士兵了。
同一天,康王、秦王携家眷入京。
皇上下令在宫中为二位接风,三品以上大臣同往。
宴席中,诸位大臣都看到了几个孩子,康王带了三子来。世子已到成婚年纪,另外两个一个未满十岁,一个刚满周岁,周岁的那个说是自己的一个妾室所生。秦王带了两子来,一个六岁,一个两岁。
但康王世子明显不在人选之列。
席间康王请皇上为其世子赐婚,皇上应允,但谁家的女儿适龄、未定亲,他还得去了解了解。
楚晏看着那几个孩子,暗想,假如皇上真的过继,朝臣和皇上自己应当都会选那个刚满周岁的或者两岁的,这个年纪小,还能重新教养。若是选那些年纪大的,养不熟,恐日后弄出什么尊亲父为帝的荒唐事。
可若选周岁的,就不是皇上自己过继,是在替先皇过继。
综合来看,选两岁的那个可能性更大,辈分合适。
接风宴上,皇上并没有说孩子的事,只是叙旧,了解他们在封地的生活。问问他们怎么看待宁王造反的事。
康王还能怎么看待,他们这些藩王都是笼中鸟,锦衣卫天天在他们封地上晃悠。他们在富庶之地做鸟也就罢了,换到流放地,搁皇上自己身上,皇上自己也得反。
心里话不能说,可有些话还是要说的——
“陛下,臣听闻宁王早就在计划谋反一事。那么宁王这么些年是如何躲过锦衣卫的?臣认为锦衣卫里出现了叛徒,建安的,两粤的,巴蜀的锦衣卫都有问题,温玄知他失职。”
“不错,那群锦衣卫就差住在王府了。昭王和宁王这群些乱臣贼子他们不盯,偏偏逮着臣等盯个没完没了!他们不仅失职,更是荒谬,臣要参温玄知!”
“……”
锦衣卫们的职责挺多,监视各地藩王也在其内。
因而康王、秦王都对他们十分不满。
两人早就决定好了,此行上京一定要告锦衣卫一状,最好能让这群人离开他们的封地,烦死了。
本王去个茅厕,你们怀疑本王是在与人勾结,就差拿着沙漏给本王定下上茅厕的时间了。
本王去逛个青楼,你们怀疑本王是在培养细作,结果呢结果呢?
两人越说越气,口沫横飞。
皇上见他们真的气狠了,耐心解释:
“巴蜀之地的锦衣卫失职,不是温玄知的问题,那是上一任锦衣卫指挥使留下的烂摊子。这一次只怕也是。皇叔、秦王兄,锦衣卫也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过差点住王府也确实过了。待温玄知回京,朕会命其重新调整江夏和临安两地的锦衣卫。”
“臣多谢皇上体恤。”秦王起身。
“秦王兄不必多礼,尝尝朕特意为你准备的荷花蕊。”
秦王道谢,坐下之时察觉到有一道视线一直盯着他,顺着看过去:“本王瞧你有些眼熟,你一直瞧着本王,本王可是有何不妥?”
秦王上一次入京,还是先皇驾崩后一年,奉旨入京。
对于京城这些人真心不熟。
楚晏起身:“臣楚晏,见过王爷。”
“楚晏??”秦王就觉得这个名字有点耳熟:“你、你母亲可是靖国公府之女?”
“正是。”
“原来是你小子,我说你怎么眼熟。”秦王一笑。
楚晏的外祖母就是秦王府嫁出去的郡主,秦王府与皇上的关系,比康王要远,但比其他王爷又近点。
细数一下,大家都沾亲带故。
楚晏:“臣见王爷有点亲切,一时失礼,还望王爷勿怪。”
他总不能说,我在看你身侧那些孩子。
皇上却看一眼楚晏,这不像你会说的话。
秦王爽朗一笑:“无妨无妨。”
接风宴继续。
期间楚晏还走近敬了他和康王一杯。
宴席结束,皇上就留下楚晏,你干嘛呢?时不时扫人家一眼,若非对方是个男的,朕都怀疑你看上人家了。
楚晏什么也没说,毕竟他也只是怀疑阶段,证据还没找出来呢,总不能和皇上乱说。
内阁四大臣也追了上来,问皇上,见完几个孩子,有何想法。
皇上:“朕看谁都没什么想法,回头再让皇后看看,待皇后回宫,她看完再说。”
都不是亲生的,都不打算要。
至于皇后,自从平叛不顺后,就出宫礼佛去了,说是要为大邺将士祈福。
皇后不在,此事搁置,但皇上也没让他们离开,两位王爷就带着孩子们暂且在京城住了下来。
进入四月,局势突然变的更紧张了些,上川卫指挥使突然领兵攻向江宁府的其他驻军,并快速占领了江宁府的一半疆土。
这上川卫指挥使还是宋首辅的外甥女婿呢,一时间朝堂里的那些言官矛头就对准了宋首辅。
又过一日,急报入京,建安水师发生内乱。
紧接着宁王散出消息,要在皇上万寿节那日登基称帝!
在急报之后入京的,还有宁王送给皇上的信,宁王信中邀请皇上前往参加他的登基大典,并且在信中对其极尽挑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