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嫁给抓周抓到的姐姐 第1章 沈氏医馆
热门推荐:
救命!福女带着物资空间闯七零
漫威德鲁伊:我是国宝我怕谁
海贼:开局降临女儿岛
一边读书一边修行
被全家合谋杀害后,我重生了
青春拥抱时代
穿书女配修仙记
影后来袭: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命运劫数
早上八点多,还没有到开门时间,位于申城市中心的沈氏医馆门口已经排起长队。
医馆每年端午节都有义诊活动,另外还赠送草药香囊,附近居民担心来晚就没了,纷纷提前跑来排队。
沈氏医馆始建于明末清初,采用传统的“前店后坊”格局,青砖黛瓦,古朴典雅。
这么一座古色古香的医馆矗立在闹市区,特别醒目,经常有游客过来拍照打卡。
今天是法定假日,游客比平时要更多些,得知排队就有免费香囊领,他们也加入排队大军。
眼看队伍越来越长。
这时,位于医馆二楼的雕花木窗被推开一扇,窗前出现一个年轻女人,她身着一袭月白色道袍,长发用乌木簪挽成道髻。
这身寡淡的袍服丝毫不影响她颜值,反而恰到好处地衬托出她出尘的气质。
而她就是这家医馆新一任掌门人,沈白君。
如果熟悉道教文化的人,应该能看出,她这身道袍属于明制。
不过,沈白君并不是道士。
她所穿道袍是沈家嫡传弟子标志。
医馆里有资格穿这身道袍的人一共只有三个,一个是她爷爷,另一个是她小师妹,万青。
沈白君站在窗前想事情,被身后传来的脚步声打断,不用猜,她也知道来的人是谁。
能把楼梯踩得“噔噔”响的,只有万青那个小胖子。
万青还不知道自己行踪已经暴露,一手拎着衣摆,另一只手里拿着几张单据,蹑手蹑脚往上走。
担心被师姐嫌弃,她现在爬楼梯都格外小心。
她觉得不能怪自己重,要怪就怪医馆是木楼梯。
二楼的门没关,万青一进来就看到师姐站在窗前的背影,她不由停下脚步,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艳,呆呆盯着那边看,一时竟忘记自己过来的目的。
沈白君转过身,神色淡淡地看着万青,一双漂亮的丹凤眼里看不出任何情绪。
万青偷看被师姐抓包,讪讪一笑,立刻表明来意:“师姐,这是今天送来的药材。”说着话,她走到沈白君面前,双手递上单据,态度非常恭敬。
每次一对上师姐这双波澜不惊却能洞察人心的眼睛,她就发怵,倒不是害怕,更像刻在骨子里的敬畏。
刚才偷看,就是单纯欣赏美人而已,她可不敢对师姐有非分之想。
沈白君将单据接下来,大概看了一眼,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往办公桌那边走,吩咐道:“万青,你下楼和李大夫说一声,让他们提前开门。”
她讲话语调不疾不徐,节奏舒缓,而这也恰好中和她身上的清冷感,带给人娴静如水的感觉。
天气闷热,沈白君担心外面排队的人中暑,决定提前开门,放他们进来纳凉。
万青答应一声,但没有马上去执行,望着师姐仙姿绰约的身影,她下意识低头看看自己的小短腿,差点自闭。
同款道袍穿在师姐身上,比仙侠剧中的师尊还要帅气好看。
反观一下自己,有点一言难尽。
其实她并不算矮,但到了师姐面前,显得又矮又胖。
而且,师姐除了个子高,学历和颜值都比她高,医术那就更加不用说了,“小沈大夫”的名气在申城家喻户晓。
从师姐身上,她看到天赋这东西是真实存在的。
惨遭全方位碾压的万青越想越伤心,觉得自己目前唯一能超过师姐的地方,大概只有体重。
沈白君将几张药单放进抽屉里,一抬头,看到万青还杵在那发愣,语气略带嫌弃:“大早上就发呆!前天让你抄写的医书抄完了嘛?”
万青身体不自觉的哆嗦一下,担心被师姐临场抽查草药知识,她抬腿就往楼下跑,只留下一句:“马上。”
她话音刚落,人已经跑没影了。
沈白君见小胖子速度能跑这么快,嘴角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万家和沈家是世交,万青去年才被沈爷爷破格收进门,目前还处于学习辨认草药阶段。
她只能算沈老爷子名义上的徒弟,因为拜师之后,一直是由沈白君教她。
所以,她一看到师姐就像老鼠看到猫。
师父发火顶多是责骂几句,而师姐一不高兴就罚她抄书。
一本医书有十几厘米厚,师姐竟然要求她一周时间抄完,还必须用毛笔书写,想作弊都难。
每当这时候,师姐在她心目中就变成女魔头,非常不好惹。
在她看来,师姐适合画下来挂在墙上欣赏,但不适合谈恋爱。
也不知道将来会是哪个倒霉蛋被师姐的外貌骗到。
沈白君并不知道小师妹的怨念,就算知道,也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她慢条斯理的整理衣袍,往楼下走。
沈白君除了讲话慢声慢调,走路和做事也是一样,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永远保持着自己的节奏,有种骨子里的从容与镇定。
来到一楼大厅,学徒和大夫们看到她,纷纷态度恭敬的和她打招呼。
这种恭敬并不是因为她是老板。
在医馆这帮大夫面前,沈白君年纪最小,但她的沉稳大气以及高超的医术令人信服。
自从沈老爷子退休,她就像沈氏医馆的一根定海神针,有她在,大家心里特别踏实。
沈白君目光在大厅里扫视一圈,往后院那边走。
店铺后面的院子占地面积不大,左右各有几间厢房,这种布局也称为“二进二厢”。
院子中间晾晒着各种药材,右边厢房用于存放药材,而左边厢房里,几位学徒正在忙着煎药,他们每人负责看管两个炉子,根据不同的药性依次往陶罐中放药材。
煎药也是一门学问,看似简单,实际上有很多讲究。
沈白君从三岁跟着爷爷学医,算起来已经学医二十三年,绝对可以算得上经验丰富的“老中医”。
学徒们现在做的这些工作,她六岁时就已经熟练掌握,所以只要看一眼就知道哪些地方不对。
她先纠正出学徒不规范的地方,随后亲自示范正确的做法,说话一针见血,对学徒要求非常严格。
沈白君的名字是爷爷取得,源自一味中药。
白君为明矾石提炼而成的结晶,别名白矾,自古就是一味治病良药,中医方剂中应用非常广泛,虽然它看起来很普通,但在古代医书中有多种好听的叫法,比如:羽涅,涅石,羽泽。
医馆每年端午节都有义诊活动,另外还赠送草药香囊,附近居民担心来晚就没了,纷纷提前跑来排队。
沈氏医馆始建于明末清初,采用传统的“前店后坊”格局,青砖黛瓦,古朴典雅。
这么一座古色古香的医馆矗立在闹市区,特别醒目,经常有游客过来拍照打卡。
今天是法定假日,游客比平时要更多些,得知排队就有免费香囊领,他们也加入排队大军。
眼看队伍越来越长。
这时,位于医馆二楼的雕花木窗被推开一扇,窗前出现一个年轻女人,她身着一袭月白色道袍,长发用乌木簪挽成道髻。
这身寡淡的袍服丝毫不影响她颜值,反而恰到好处地衬托出她出尘的气质。
而她就是这家医馆新一任掌门人,沈白君。
如果熟悉道教文化的人,应该能看出,她这身道袍属于明制。
不过,沈白君并不是道士。
她所穿道袍是沈家嫡传弟子标志。
医馆里有资格穿这身道袍的人一共只有三个,一个是她爷爷,另一个是她小师妹,万青。
沈白君站在窗前想事情,被身后传来的脚步声打断,不用猜,她也知道来的人是谁。
能把楼梯踩得“噔噔”响的,只有万青那个小胖子。
万青还不知道自己行踪已经暴露,一手拎着衣摆,另一只手里拿着几张单据,蹑手蹑脚往上走。
担心被师姐嫌弃,她现在爬楼梯都格外小心。
她觉得不能怪自己重,要怪就怪医馆是木楼梯。
二楼的门没关,万青一进来就看到师姐站在窗前的背影,她不由停下脚步,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艳,呆呆盯着那边看,一时竟忘记自己过来的目的。
沈白君转过身,神色淡淡地看着万青,一双漂亮的丹凤眼里看不出任何情绪。
万青偷看被师姐抓包,讪讪一笑,立刻表明来意:“师姐,这是今天送来的药材。”说着话,她走到沈白君面前,双手递上单据,态度非常恭敬。
每次一对上师姐这双波澜不惊却能洞察人心的眼睛,她就发怵,倒不是害怕,更像刻在骨子里的敬畏。
刚才偷看,就是单纯欣赏美人而已,她可不敢对师姐有非分之想。
沈白君将单据接下来,大概看了一眼,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往办公桌那边走,吩咐道:“万青,你下楼和李大夫说一声,让他们提前开门。”
她讲话语调不疾不徐,节奏舒缓,而这也恰好中和她身上的清冷感,带给人娴静如水的感觉。
天气闷热,沈白君担心外面排队的人中暑,决定提前开门,放他们进来纳凉。
万青答应一声,但没有马上去执行,望着师姐仙姿绰约的身影,她下意识低头看看自己的小短腿,差点自闭。
同款道袍穿在师姐身上,比仙侠剧中的师尊还要帅气好看。
反观一下自己,有点一言难尽。
其实她并不算矮,但到了师姐面前,显得又矮又胖。
而且,师姐除了个子高,学历和颜值都比她高,医术那就更加不用说了,“小沈大夫”的名气在申城家喻户晓。
从师姐身上,她看到天赋这东西是真实存在的。
惨遭全方位碾压的万青越想越伤心,觉得自己目前唯一能超过师姐的地方,大概只有体重。
沈白君将几张药单放进抽屉里,一抬头,看到万青还杵在那发愣,语气略带嫌弃:“大早上就发呆!前天让你抄写的医书抄完了嘛?”
万青身体不自觉的哆嗦一下,担心被师姐临场抽查草药知识,她抬腿就往楼下跑,只留下一句:“马上。”
她话音刚落,人已经跑没影了。
沈白君见小胖子速度能跑这么快,嘴角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万家和沈家是世交,万青去年才被沈爷爷破格收进门,目前还处于学习辨认草药阶段。
她只能算沈老爷子名义上的徒弟,因为拜师之后,一直是由沈白君教她。
所以,她一看到师姐就像老鼠看到猫。
师父发火顶多是责骂几句,而师姐一不高兴就罚她抄书。
一本医书有十几厘米厚,师姐竟然要求她一周时间抄完,还必须用毛笔书写,想作弊都难。
每当这时候,师姐在她心目中就变成女魔头,非常不好惹。
在她看来,师姐适合画下来挂在墙上欣赏,但不适合谈恋爱。
也不知道将来会是哪个倒霉蛋被师姐的外貌骗到。
沈白君并不知道小师妹的怨念,就算知道,也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她慢条斯理的整理衣袍,往楼下走。
沈白君除了讲话慢声慢调,走路和做事也是一样,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永远保持着自己的节奏,有种骨子里的从容与镇定。
来到一楼大厅,学徒和大夫们看到她,纷纷态度恭敬的和她打招呼。
这种恭敬并不是因为她是老板。
在医馆这帮大夫面前,沈白君年纪最小,但她的沉稳大气以及高超的医术令人信服。
自从沈老爷子退休,她就像沈氏医馆的一根定海神针,有她在,大家心里特别踏实。
沈白君目光在大厅里扫视一圈,往后院那边走。
店铺后面的院子占地面积不大,左右各有几间厢房,这种布局也称为“二进二厢”。
院子中间晾晒着各种药材,右边厢房用于存放药材,而左边厢房里,几位学徒正在忙着煎药,他们每人负责看管两个炉子,根据不同的药性依次往陶罐中放药材。
煎药也是一门学问,看似简单,实际上有很多讲究。
沈白君从三岁跟着爷爷学医,算起来已经学医二十三年,绝对可以算得上经验丰富的“老中医”。
学徒们现在做的这些工作,她六岁时就已经熟练掌握,所以只要看一眼就知道哪些地方不对。
她先纠正出学徒不规范的地方,随后亲自示范正确的做法,说话一针见血,对学徒要求非常严格。
沈白君的名字是爷爷取得,源自一味中药。
白君为明矾石提炼而成的结晶,别名白矾,自古就是一味治病良药,中医方剂中应用非常广泛,虽然它看起来很普通,但在古代医书中有多种好听的叫法,比如:羽涅,涅石,羽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