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从盗圣开始 > 第576章 各自的任务

从盗圣开始 第576章 各自的任务

    第576章 各自的任务

    叶茹多吉很是悲愤,在益州的事情成了一半败了一半,不过没关系,只要他成功逃回吐蕃,随父亲攻陷松州,然后再南下益州,计划依然照旧,除了损失了一个白玛让他有些难过,其他一切都好。

    而他也如愿逃出了益州,甚至逃出了剑门关,与来接应自己的精英叶茹近卫汇合,甚至还有两名修士保驾护航。

    一切都很顺利。

    但万万想不到的是,不知从哪里窜出来一群鱼龙混杂的武士,有中原人,有西域人,甚至有老有小,也不知道是谁这么大本事能将这群人整合在一起。

    这群人没什么章法,跟山贼一样一拥而上,按理说绝不该是自己精英卫队的对手,可偏偏有那么十几个武功出奇的好,而且人数甚多,更阴险的是他们竟然也藏了两个修士。

    瘦的那个剑法高明,一个照面便挑了自己最强的侍卫,胖的那个则狡猾的狠,明明是修士还偏偏喜欢偷袭,轻易撕破了卫队的战阵。

    于是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吐蕃叶茹最为精英的战士便尽数被歼灭,叶茹多吉也成了这群野蛮人的阶下囚。

    那个微胖的修士看起来应该是头目,他什么也不问,根本不给自己开口的机会,直接扯了块破布塞自己嘴里,然后双手一绑,一脚踹在自己屁股上。

    只管走就是了。

    而一旦自己展露出任何不配合的迹象,对方也不怎么使用暴力,而是直接招招手唤了个极为强壮的大汉过来,那大汉胡子拉碴,特别爱笑,一笑便露出一嘴烂牙。

    大汉也是用类似的方法让他走,不过不是用脚踹屁股,而是用手。

    如果有可能,多吉甚至愿意死,但以这支部队的能耐,他就算现在立即从栈道上跳下去,估计还没掉到山崖底下就能被这群人拉上来。

    他们是谁?他们想干什么?现在要去哪?

    多吉一无所知,心却越来越凉。

    “你现在打算去哪?”

    李离没有直接回答赵玉书的话,而是看他重新背起金刚的尸体,捡起被普贤王丢掉的班智达的骨灰坛。

    “本来打算去松州,现在应该先去剑门关吧。”

    “去吧,若吐蕃和辽人的修士来攻,且守一守。”

    “守多久?”

    “守到老三的后手过来。”

    李离看了看已经快要消失的夕阳:“我也得走了。”

    赵玉书一愣:“师姐不跟我一起?”

    “我去追左使。”

    赵玉书急忙拦住:“不是看不起师姐,但大师兄都得靠两件天阶至宝才能逼退他,教主,不,左使现在很强。”

    李离笑了:“首先,单论拳脚,我可未必输给顾长风。”

    赵玉书顿时肃然起敬。

    “其次,左使现在并不强。”

    “不强?”

    “断了一臂,失了红莲,空余一个面具一个金身,抗揍一点而已,巧了,我就喜欢对付抗揍的,不跟你废话了,不然追不上他了,小师弟,多保重。”

    李离直直的跳上天空,轰的一声向北直射而去。

    修士没有谁敢称天下无敌,强如人间第一的老头子也会被一张千里江山图放倒。

    顾老大一步千里看起来是书院老头子以下最强,但二师姐李离可是实打实的破过衍悔的内景感悟苦海无边,然后正面一拳放倒。

    赵玉书到现在也不知道李离的内景感悟是什么,但看起来应该是很擅长正面刚那种。

    行吧,你去找教主吧,能一拳砸死他丫的最好,就算不行,也要吓得他以后不敢随便算计你可爱的小师弟。

    赵玉书一边得意的胡思乱想,一边扛着尸体和骨灰大踏步走出益州,星光灿烂,弯月如勾。

    李琦站在剑门关城楼,后面正在连夜入城的是紧急调拨的三千甲士,军令已经分发出去,未来会有剑南道更多的军士分批赶来。

    远处马蹄声传来。

    “薛将军回来了,快开城门!”

    一声呼喝,剑门关巨大厚重的城门一层层拉开,薛显带着一队骑兵快速驰入剑门关。

    薛老将军身体还没彻底康复,现在这支长安带来的精锐骑军便由薛显代管,脱了沉重的战甲换成轻甲,临时兼任斥候。

    薛显抱着头盔跑到城门楼上,朝李琦点了点头。

    “如何?”

    “最后的飞剑传书,松州城已破,至少六千溃军正往这边来。”

    “六千?他们为何不继续坚守!”

    “守不住,叶茹茹本亲率青塘勇士攻城,更有叛徒里应外合,这六千人能逃出来已是万幸。”

    李琦负手走了两步:“辽人呢?”

    “依然不见踪迹,长安方面的飞剑传书到现在一封也无,极可能被拦在了半路,至于信使,更难过来。”

    “此等国战,两地连信使都过不来,简直如笑话一般。”

    李琦咬牙切齿。

    “没办法,吐蕃派了修士参战,若是以往我们不怕,可现在东都那边也虎视眈眈,朝里能调派的人就这么多,万一,万一辽国直接北上,说不得长安现在也已经腹背受敌了。”

    李琦双手扶住城墙:“连夜加盖营房,准备收拢溃军,剑门关必须守住,剑南道必须守住。”

    “喏!”

    东都皇城,李建看着手里一封加急奏折,眉头时皱时舒。

    “陛下,何事烦恼?”

    身后的太监笑眯眯的端上一碗参汤:“贵妃亲手熬得,先喝了吧。”

    李建叹了口气:“难为她了,守到半夜,你去告知一声,让她先睡了。”

    太监应了一声:“贵妃出身东南,知心知意远胜北方女子的。”

    “你倒是嘴甜,朕知她心意,她既是越国公为朕选的,将来天下一统,自然允她一个母仪天下,对了,先帮朕看一看,这是刚从西边传来的奏报,吐蕃大军正在集结,意图攻打松州,你说,松州能守住吗?”

    太监尴尬一笑:“老奴一个阉人,哪里懂这些军略之事。”

    “随便说说吧。”

    “喏,老奴以为,守不住的。”

    李建眼睛一亮:“哦?”

    “咱大唐开国四百年,吐蕃一直是心腹大患,昔日先祖们鼎盛之时,尚且被吐蕃三陷长安,现在伪帝只剩小半江山,更无陛下这般民心所向,怎么可能守得住吐蕃倾国来袭呢。”

    李建哈哈大笑:“说得对,说的有理,立即传旨给越国公,让他在钱塘一线放松姿态,让红莲教那帮贼子,有时间把眼光放到西边,天要亡李桓,那朕就再帮他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