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第一百八十二章 慈溪和左宗棠
热门推荐:
娘娘人间清醒,宫斗步步为赢
天武神帝
骗婚夺我机缘,重生师门后悔哭了
废我皇位,我不要了怎的还急眼了
重生:开局收走渣爹百亿家产
炼神丹!驭神兽!废物二小姐竟是绝世魔尊
天降鬼才
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
绝世战神
刘墉之父刘统勋曾当过正总裁,但是只当了几个月就去世了。值得一提的是,《四库全书》正总裁前后有16人,其中不乏名臣学士,而其中最为着名的就是史上第一大贪官和珅,而刘墉将会在未来成为和珅的死对头。
刘墉这次在bJ没有干多久,乾隆在考察了刘墉之后认定他能独当一面,就再次将刘墉外放到地方出任湖南巡抚。
【一口气看懂慈溪的掌权之路#清朝#历史#慈溪】
他是青州的无冕女王,统治华夏近半个世纪,垂帘听政,两度临朝。有人说她知人善任,推行洋务,中兴大清。
有人说她贪图享乐,弄权乱政,使得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么慈禧太后的一生究竟是怎样的?她的统治又该如何评价?本期视频就让我们按照时间顺序一起走进慈禧太后的一生。
慈禧太后,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是满洲镶蓝旗人,出生于1835年,也就是世人熟知的慈禧太后。她的父亲是官僚出身,曾任徽安宁池太广道的道员。1852年,刚登基不久的咸丰帝下旨选秀,18岁的慈禧被选入宫中,封为兰贵人。
值得一提的是,与慈禧一同被选入宫中的还有贞嫔钮祜禄氏,也就是后来的慈安太后。由于咸丰的发妻早逝,后宫无主,贞嫔入宫之后即被视为皇后人选,入宫仅半年就被立为皇后。
而慈禧当时还是名声不显,与英嫔丽贵人一起居住在储秀宫中。慈禧年轻貌美,又能说会道,很快就得到了咸丰的关注,入宫两年就从贵人晋升为一品的懿嫔,意为温和安逸。
可见在咸丰眼中,懿嫔是一个温柔的女人,这与后来工于心计、权倾朝野的形象大相径庭。1856年,懿嫔生下皇长子载淳,这也是咸丰唯一一个儿子,懿嫔母以子贵晋升为妃位。四年正月,晋封为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
此时的清朝已经内忧外患,摇摇欲坠。外有西方列强虎视眈眈,内有太平天国烽烟四起。1860年,英法联军攻打bJ,带着前朝后宫仓皇逃亡到热河,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四年前,咸丰在承德避暑山庄病重,临终前指定自己唯一的儿子,年仅6岁的载淳继位。为了让儿子能坐稳皇位,咸丰任命顾命八大臣辅佐朝政,又授予皇后御赏之印以及懿贵妃的同道堂之印,新皇帝的圣旨只有盖上这两枚印章才能生效。
此举是想让前朝后宫互相制衡,然而在咸丰死后,局势发生了180度的大逆转。懿贵妃不再是一位普通的嫔妃,而是执掌大清帝国半个世纪的实际统治者。
咸丰指定的顾命八大臣分别是载垣、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这其中并没有恭亲王奕?,恭亲王奕?是咸丰的弟弟,为人精明强干,但是不招皇兄的待见。
咸丰去世之前让恭亲王留守bJ收拾烂摊子,有意将他排挤出权力中心。慈禧有意垂帘听政,但是却被八大臣阻拦,肃顺等人仗着资历深厚,不把年轻的慈禧母子放在眼中,恣意咆哮,把小皇帝吓得尿了裤子。
慈禧为了大权独掌,便联合慈安秘密派人去bJ向恭亲王求援。恭亲王收到消息后就以奔丧为名前去热河,与慈禧商议了政变的计划。在两人的谋划之下,恭亲王控制了京城周边的军队,慈禧和慈安带着小皇帝提前回京,然后就下令让恭亲王抓捕八大臣,夺取了权力,史称辛酉政变。
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改年号为同治。懿贵妃作为皇帝生母,徽号慈禧,皇太后,皇后作为嫡母,徽号慈安,皇太后。由于同治年幼,慈安又不喜欢政治,因此日常政务都是由慈禧过问。
自1861年开始,以恭亲王为首的洋务派推行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建立了近代工业。慈禧掌权后大力重用洋务派,希望通过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来抵御西方列强对清朝的冲击。
1864年,清军攻陷太平天国首都天京,洪秀全之子洪天贵福被凌迟处死,历时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宣告灭亡,清朝暂时平息了内忧外患的局面,出现了中兴之景,被称作同治中兴。
然而这所谓的中兴只是晚清的回光返照,并不能让腐朽的大清朝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固步自封,保守落后,是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蚀之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72年,时年17岁的同治皇帝到了成婚亲政的时候,然而在皇后的人选上两宫太后发生了分歧。慈安太后看中了状元公崇绮之女阿鲁特氏,而慈禧却看中了出身大族的富察氏。
同治本人赞同慈安的意思,立了阿鲁特氏为皇后,但是慈禧对这个儿媳却是非常不待见,这也注定了阿鲁特氏日后的悲剧命运。次年,同治亲政,两宫太后卷帘归政,但由于长年掌权,使得慈禧在朝中依然有着相当的影响力。
1875年,同治因感染天花去世,由于没有兄弟和儿子,慈禧立即立侄子也是外甥的载湉为帝,改年号光绪,继续与慈安垂帘听政。
而同治的皇后阿鲁特氏则被迫自杀。慈安太后敌后居然很少过问朝政,任由慈禧处理,但是在重大事务上仍需要慈安同意才能实现。
世人评价慈安优于德,慈禧优于才。1881年,慈安太后病逝,慈禧大权独揽。三年后,慈禧发动政变,罢免军机大臣,驱逐恭亲王,史称甲申政变。
但是很快慈禧又要面临卷帘归政的问题。1887年,时年17岁的光绪开始亲政,然而慈禧太后依然通过训政牢牢地掌握朝政大权。
两年后,慈禧又将侄女静芬嫁给光绪为皇后,即为隆裕皇后。然而由于隆裕长相不佳,性格懦弱,不得光绪喜爱。与他一同入宫的珍妃他他拉氏却成了光绪的红颜知己。
光绪年轻气盛,锐意进取,但是苦于受慈禧的管制,虽有皇帝之名却无皇帝之实,就连自己喜欢的女人也保护不了。
1894年,珍嫔晋封为珍妃,没过多久就因忤逆太后的罪名被扒掉衣服,打了一顿,降为贵人。虽然很快又复位了,但是已经被慈禧记恨于心。也就是在这一年,本日占领了朝鲜王宫,驱逐驻朝清军,并袭击了增援朝鲜的清朝军舰。
甲午战争爆发,通过30年洋务运动,清朝建立了北洋水师,引入西方军事工业,自认能击败地域狭小,资源贫乏的本日。然而开战之后的结果却是让人始料未及,清军一败涂地,被迫在1895年与本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本日。
虽然在俄法德三国的干预之下,本日放弃辽东半岛,然而清朝已是颜面扫地。为了偿付赔款,清朝不得不向列强大借外债,作为交换,清朝需要将关税这样的经济命脉交给列强把持,换得苟延残喘。
甲午战争失败后,列强又掀起了新一轮瓜分中国的热潮。1897年,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以梁启超、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人士上书光绪帝,立即推行变法,否则国将不国。
次年6月,光绪下诏正式开始变法,发布了100多条新政,史称戊戌变法。新政一经发布就遭到了保守派铺天盖地的反对,他们聚集在慈禧太后的周围,极力反对变法。
9月18日,康有为联络袁世凯,想让袁世凯率军围攻慈禧,袁世凯满口答应转过头就向慈禧告密,慈禧当机立断,将光绪软禁于瀛台之中,下令捕杀维新派。再度临朝训政,历时百日的维新运动失败了,清朝再无自救的可能。
然而通过这百日维新,使得有识之士都认识到正是因为满清皇室的统治才让中国一直处于腐朽落后之中。
为了打击洋人的势力,慈禧太后扶持了义和团。随后,英、法、俄、美、澳等八国组成联军攻打义和团,直逼bJ及周边地区。慈禧带着光绪帝仓皇出逃,临走时还将珍妃推入井中淹死。
1901年,清朝与十一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之后,清朝开始了最后的革新,清末新政包括废除科举制度、训练新军、改革法治等。然而,这些新政仍然是以保留清朝皇室为目的,许多贵族势力仍然不愿放弃手中的权力与富贵。
1908年,慈禧病重,临终前指定光绪帝之侄、年仅3岁的溥仪继位,又派人毒死了光绪帝。次日,慈禧去世,享年74岁,谥号孝钦显皇后。三年后,清朝灭亡。
【抬棺材出征,晚晴纯爷们的一生#左宗棠#清朝#历史】
他以残烛之躯抬着棺材收复xJ,被称为自李世民之后对中国领土贡献最大的人物。有人说他是中国500年来第一人,有人说他是晚清最后的硬骨头。本期视频就让我们一口气看懂一代名将左宗棠的一生。
左宗棠是湖南湘阴人,出生于一个以耕读为业的寒素之家。父祖都是秀才,但左宗棠在学习方面却是个非主流。他除了攻读儒家经典之外,对军事、地理甚至水利这些经世致用之学似乎更感兴趣。
以至于在他20岁考取举人之后便屡试不第。公元1838年,26岁的左宗棠第三次落地归乡,一气之下他决定放弃科举之路,回家继续种田读书,并以陇上诸葛自称,心怀“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志向,等待建功立业的机会。
公元1852年,太平军围攻长沙,省城危急。湖南巡抚张亮基派人急请左宗棠出山。左宗棠冒着太平军的炮火,以调威雅的方式坠城而入。
左宗棠的到来让张亮基大喜过望,立刻将所有军务全部交给他。左宗棠便以幕客之名行巡抚之实,经过他的日夜筹划,太平军围困长沙82天,久攻不下,最终撤回北去,左宗棠由此一战成名。不久张亮基调离湖南,左宗棠又辞归乡里。
先巡抚骆秉章多次礼聘他出山,都被拒绝。两年后,太平军驰骋湘北,湖南再度陷入危局,左宗棠因军情紧急才再度复出。骆秉章对左宗棠言听计从,所有巡抚之事全权交由左宗棠处置,左宗棠也殚精竭虑地辅佐他。内清四境,外援五省,湖南形势终于转危为安。
当时骆秉章挂的是右副都御史的官衔,左右尊于右,所以湖南百姓给左宗棠起了个外号叫左都御史,笑称他一个幕客竟比巡抚的权力还要大。
也正是骆秉章的充分授权和信任,左宗棠才得以大展拳脚,把湖南军务办得有声有色,成为了清廷对抗太平军的重要基地。
然而,左宗棠的作为却遭到了当时很多满族大臣的猜忌。公元1859年,湖南永州镇总兵樊燮就向咸丰帝参了左宗棠一本,说他以幕僚身份把持军政。
这次参劾虽然让左宗棠不得已离开湖南幕府,但也让他的名字震动朝野。因为保举他的大理寺少卿潘祖荫竟然在上书中写道:“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也。”区区一介幕僚竟能关系到国家安危,也使得左宗棠走进了咸丰帝的视线里。
果然,第二年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左宗棠便以四品京堂候补的身份投到了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的麾下,从此他便在一代中兴名臣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曾国藩举荐他为浙江巡抚,南下收复浙江。四十九岁的左宗棠,在短短4年的时间里便率军横扫浙江,官职也升为闽浙总督。
公元1865年,安居在中亚的阿古柏率军进入xJ,迅速消灭了众多割据政权,还建立了洪福汗国。而此时的大清朝,太平天国残余势力仍未消灭,缅军又席卷了整个北方大地,陕西、甘肃等地也爆发了农民起义。
内忧外患,整个国家分崩离析,直隶总督李鸿章发出了中国正面临三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的感叹。将罗子左宗棠再次挺身而出,以钦差大臣的身份统领各路大军平定内乱。
刘墉这次在bJ没有干多久,乾隆在考察了刘墉之后认定他能独当一面,就再次将刘墉外放到地方出任湖南巡抚。
【一口气看懂慈溪的掌权之路#清朝#历史#慈溪】
他是青州的无冕女王,统治华夏近半个世纪,垂帘听政,两度临朝。有人说她知人善任,推行洋务,中兴大清。
有人说她贪图享乐,弄权乱政,使得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么慈禧太后的一生究竟是怎样的?她的统治又该如何评价?本期视频就让我们按照时间顺序一起走进慈禧太后的一生。
慈禧太后,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是满洲镶蓝旗人,出生于1835年,也就是世人熟知的慈禧太后。她的父亲是官僚出身,曾任徽安宁池太广道的道员。1852年,刚登基不久的咸丰帝下旨选秀,18岁的慈禧被选入宫中,封为兰贵人。
值得一提的是,与慈禧一同被选入宫中的还有贞嫔钮祜禄氏,也就是后来的慈安太后。由于咸丰的发妻早逝,后宫无主,贞嫔入宫之后即被视为皇后人选,入宫仅半年就被立为皇后。
而慈禧当时还是名声不显,与英嫔丽贵人一起居住在储秀宫中。慈禧年轻貌美,又能说会道,很快就得到了咸丰的关注,入宫两年就从贵人晋升为一品的懿嫔,意为温和安逸。
可见在咸丰眼中,懿嫔是一个温柔的女人,这与后来工于心计、权倾朝野的形象大相径庭。1856年,懿嫔生下皇长子载淳,这也是咸丰唯一一个儿子,懿嫔母以子贵晋升为妃位。四年正月,晋封为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
此时的清朝已经内忧外患,摇摇欲坠。外有西方列强虎视眈眈,内有太平天国烽烟四起。1860年,英法联军攻打bJ,带着前朝后宫仓皇逃亡到热河,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四年前,咸丰在承德避暑山庄病重,临终前指定自己唯一的儿子,年仅6岁的载淳继位。为了让儿子能坐稳皇位,咸丰任命顾命八大臣辅佐朝政,又授予皇后御赏之印以及懿贵妃的同道堂之印,新皇帝的圣旨只有盖上这两枚印章才能生效。
此举是想让前朝后宫互相制衡,然而在咸丰死后,局势发生了180度的大逆转。懿贵妃不再是一位普通的嫔妃,而是执掌大清帝国半个世纪的实际统治者。
咸丰指定的顾命八大臣分别是载垣、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这其中并没有恭亲王奕?,恭亲王奕?是咸丰的弟弟,为人精明强干,但是不招皇兄的待见。
咸丰去世之前让恭亲王留守bJ收拾烂摊子,有意将他排挤出权力中心。慈禧有意垂帘听政,但是却被八大臣阻拦,肃顺等人仗着资历深厚,不把年轻的慈禧母子放在眼中,恣意咆哮,把小皇帝吓得尿了裤子。
慈禧为了大权独掌,便联合慈安秘密派人去bJ向恭亲王求援。恭亲王收到消息后就以奔丧为名前去热河,与慈禧商议了政变的计划。在两人的谋划之下,恭亲王控制了京城周边的军队,慈禧和慈安带着小皇帝提前回京,然后就下令让恭亲王抓捕八大臣,夺取了权力,史称辛酉政变。
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改年号为同治。懿贵妃作为皇帝生母,徽号慈禧,皇太后,皇后作为嫡母,徽号慈安,皇太后。由于同治年幼,慈安又不喜欢政治,因此日常政务都是由慈禧过问。
自1861年开始,以恭亲王为首的洋务派推行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建立了近代工业。慈禧掌权后大力重用洋务派,希望通过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来抵御西方列强对清朝的冲击。
1864年,清军攻陷太平天国首都天京,洪秀全之子洪天贵福被凌迟处死,历时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宣告灭亡,清朝暂时平息了内忧外患的局面,出现了中兴之景,被称作同治中兴。
然而这所谓的中兴只是晚清的回光返照,并不能让腐朽的大清朝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固步自封,保守落后,是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蚀之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72年,时年17岁的同治皇帝到了成婚亲政的时候,然而在皇后的人选上两宫太后发生了分歧。慈安太后看中了状元公崇绮之女阿鲁特氏,而慈禧却看中了出身大族的富察氏。
同治本人赞同慈安的意思,立了阿鲁特氏为皇后,但是慈禧对这个儿媳却是非常不待见,这也注定了阿鲁特氏日后的悲剧命运。次年,同治亲政,两宫太后卷帘归政,但由于长年掌权,使得慈禧在朝中依然有着相当的影响力。
1875年,同治因感染天花去世,由于没有兄弟和儿子,慈禧立即立侄子也是外甥的载湉为帝,改年号光绪,继续与慈安垂帘听政。
而同治的皇后阿鲁特氏则被迫自杀。慈安太后敌后居然很少过问朝政,任由慈禧处理,但是在重大事务上仍需要慈安同意才能实现。
世人评价慈安优于德,慈禧优于才。1881年,慈安太后病逝,慈禧大权独揽。三年后,慈禧发动政变,罢免军机大臣,驱逐恭亲王,史称甲申政变。
但是很快慈禧又要面临卷帘归政的问题。1887年,时年17岁的光绪开始亲政,然而慈禧太后依然通过训政牢牢地掌握朝政大权。
两年后,慈禧又将侄女静芬嫁给光绪为皇后,即为隆裕皇后。然而由于隆裕长相不佳,性格懦弱,不得光绪喜爱。与他一同入宫的珍妃他他拉氏却成了光绪的红颜知己。
光绪年轻气盛,锐意进取,但是苦于受慈禧的管制,虽有皇帝之名却无皇帝之实,就连自己喜欢的女人也保护不了。
1894年,珍嫔晋封为珍妃,没过多久就因忤逆太后的罪名被扒掉衣服,打了一顿,降为贵人。虽然很快又复位了,但是已经被慈禧记恨于心。也就是在这一年,本日占领了朝鲜王宫,驱逐驻朝清军,并袭击了增援朝鲜的清朝军舰。
甲午战争爆发,通过30年洋务运动,清朝建立了北洋水师,引入西方军事工业,自认能击败地域狭小,资源贫乏的本日。然而开战之后的结果却是让人始料未及,清军一败涂地,被迫在1895年与本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本日。
虽然在俄法德三国的干预之下,本日放弃辽东半岛,然而清朝已是颜面扫地。为了偿付赔款,清朝不得不向列强大借外债,作为交换,清朝需要将关税这样的经济命脉交给列强把持,换得苟延残喘。
甲午战争失败后,列强又掀起了新一轮瓜分中国的热潮。1897年,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以梁启超、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人士上书光绪帝,立即推行变法,否则国将不国。
次年6月,光绪下诏正式开始变法,发布了100多条新政,史称戊戌变法。新政一经发布就遭到了保守派铺天盖地的反对,他们聚集在慈禧太后的周围,极力反对变法。
9月18日,康有为联络袁世凯,想让袁世凯率军围攻慈禧,袁世凯满口答应转过头就向慈禧告密,慈禧当机立断,将光绪软禁于瀛台之中,下令捕杀维新派。再度临朝训政,历时百日的维新运动失败了,清朝再无自救的可能。
然而通过这百日维新,使得有识之士都认识到正是因为满清皇室的统治才让中国一直处于腐朽落后之中。
为了打击洋人的势力,慈禧太后扶持了义和团。随后,英、法、俄、美、澳等八国组成联军攻打义和团,直逼bJ及周边地区。慈禧带着光绪帝仓皇出逃,临走时还将珍妃推入井中淹死。
1901年,清朝与十一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之后,清朝开始了最后的革新,清末新政包括废除科举制度、训练新军、改革法治等。然而,这些新政仍然是以保留清朝皇室为目的,许多贵族势力仍然不愿放弃手中的权力与富贵。
1908年,慈禧病重,临终前指定光绪帝之侄、年仅3岁的溥仪继位,又派人毒死了光绪帝。次日,慈禧去世,享年74岁,谥号孝钦显皇后。三年后,清朝灭亡。
【抬棺材出征,晚晴纯爷们的一生#左宗棠#清朝#历史】
他以残烛之躯抬着棺材收复xJ,被称为自李世民之后对中国领土贡献最大的人物。有人说他是中国500年来第一人,有人说他是晚清最后的硬骨头。本期视频就让我们一口气看懂一代名将左宗棠的一生。
左宗棠是湖南湘阴人,出生于一个以耕读为业的寒素之家。父祖都是秀才,但左宗棠在学习方面却是个非主流。他除了攻读儒家经典之外,对军事、地理甚至水利这些经世致用之学似乎更感兴趣。
以至于在他20岁考取举人之后便屡试不第。公元1838年,26岁的左宗棠第三次落地归乡,一气之下他决定放弃科举之路,回家继续种田读书,并以陇上诸葛自称,心怀“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志向,等待建功立业的机会。
公元1852年,太平军围攻长沙,省城危急。湖南巡抚张亮基派人急请左宗棠出山。左宗棠冒着太平军的炮火,以调威雅的方式坠城而入。
左宗棠的到来让张亮基大喜过望,立刻将所有军务全部交给他。左宗棠便以幕客之名行巡抚之实,经过他的日夜筹划,太平军围困长沙82天,久攻不下,最终撤回北去,左宗棠由此一战成名。不久张亮基调离湖南,左宗棠又辞归乡里。
先巡抚骆秉章多次礼聘他出山,都被拒绝。两年后,太平军驰骋湘北,湖南再度陷入危局,左宗棠因军情紧急才再度复出。骆秉章对左宗棠言听计从,所有巡抚之事全权交由左宗棠处置,左宗棠也殚精竭虑地辅佐他。内清四境,外援五省,湖南形势终于转危为安。
当时骆秉章挂的是右副都御史的官衔,左右尊于右,所以湖南百姓给左宗棠起了个外号叫左都御史,笑称他一个幕客竟比巡抚的权力还要大。
也正是骆秉章的充分授权和信任,左宗棠才得以大展拳脚,把湖南军务办得有声有色,成为了清廷对抗太平军的重要基地。
然而,左宗棠的作为却遭到了当时很多满族大臣的猜忌。公元1859年,湖南永州镇总兵樊燮就向咸丰帝参了左宗棠一本,说他以幕僚身份把持军政。
这次参劾虽然让左宗棠不得已离开湖南幕府,但也让他的名字震动朝野。因为保举他的大理寺少卿潘祖荫竟然在上书中写道:“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也。”区区一介幕僚竟能关系到国家安危,也使得左宗棠走进了咸丰帝的视线里。
果然,第二年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左宗棠便以四品京堂候补的身份投到了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的麾下,从此他便在一代中兴名臣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曾国藩举荐他为浙江巡抚,南下收复浙江。四十九岁的左宗棠,在短短4年的时间里便率军横扫浙江,官职也升为闽浙总督。
公元1865年,安居在中亚的阿古柏率军进入xJ,迅速消灭了众多割据政权,还建立了洪福汗国。而此时的大清朝,太平天国残余势力仍未消灭,缅军又席卷了整个北方大地,陕西、甘肃等地也爆发了农民起义。
内忧外患,整个国家分崩离析,直隶总督李鸿章发出了中国正面临三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的感叹。将罗子左宗棠再次挺身而出,以钦差大臣的身份统领各路大军平定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