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日暮有人家 第55章 流言再起
热门推荐:
闺蜜齐穿书:一起和离一起嫁
雾都道士
西游,这个孙悟空太听劝了
吞噬九重天
重生休渣夫,这窝囊后娘我不当了!
让你当好圣孙,你养一群女妖?
傲世狂龙混花都陈南朱可人
神级返现:从刷女神好感度开始
靠咸鱼爆火的玄学女,被迫成卷王
第二日倩倩照例五更天起来,首先把水缸灌满,取了柴禾,引了火开始煮粥煮猪食。
等张氏起来,再将前日用草木灰加上猪胰子泡着的两匹绢取出来看了成色,拖到木桶里,担了到东门外的尾巴溪小潭里锤洗。
今年织的绢匹里还有二十几匹未染,自然要趁天晴染好往外卖。
她早已想好要染哪些色,哪些花,甚至还想拿几丈出来用笔涂色后,染出复杂多色的花样子自己用,后者要花许多时间,她准备放到腊月过年那几天来试做。
霜降时节,早晚寒凉,露在外面的手都是乌的。路边的水洼和水沟那些静水处表面都结了冰。
倩倩光脚穿着麻鞋,先用手和水将头发梳了挽好,用蓝色的蜡染卷草纹手帕子包好,挽了裤脚下到水里,直直地打了个寒颤。
她先将匹料倒在水里展开,搓洗后再搬到大平石上,便觉力气不够,想来是极早出来没吃东西的缘故。
不过,在用粗大的木杵捣了几十下后便觉全身发热,甚至头冒烟气。
何氏给牛喂了草水后也来了,还担了担空粪箕,这是准备忙完后到坝里拔水草装来做猪食的。
两人一人占一边,一叠布捣几十下又换一面,然后又浸到水里搓洗,并用手反复感受匹料的柔软程度。
看天光微亮,何氏放下木槌,挑了担子到下游去拨水草,剩下倩倩一人锤炼。
两匹布花了将近一个时辰,太白星隐在东边,太阳从银鸡岭上上来了,照得人身上暖暖的。
饥肠辘辘的她方跟拨好水草的何氏一起担了回家。两人在屋子前的竹竿上把两匹布撑开晾好才吃饭。
饭后倩倩去染坊里把几缸蓝染搅了一遍。
何氏已用草木灰泡好了水煮着一匹麻布,张氏烧着火,同时用一个砂窝煮着些干柿子皮。
两个雇工在自家用过早饭后赶了过来,将两匹已染好晾干了的药斑布,拿到溪里漂洗干净,再摊开晾着。
又将已晾干的一匹柿子染的印花麻布用刀刮掉上面的干糊糊,不断地拉长拉宽布料,再两边扯平,因为布料经过清洗后会缩水。
因为手边没有元宝石来踹砑,要踹还得挑到下村去。
大家都没空又嫌麻烦及踹价贵,只能用平滑的大鹅卵石把布面刮平整,极为费时,一天快的都只能整两匹,慢的一匹。
不过这片地区的染坊都是这么处理布匹的,也没其他更好的方法。
前面有一些攒起来的棉麻布的被面、枕巾、布巾、手帕、汗巾子等小件都要等着她来画蜡画,做蜡染,做印花。有自家的也有别家说好了花样子的。
张氏何氏都不会画蜡画,天开带着尧寿和徒弟一大早去给别家打桌子,禹寿收布未回,柏崽在楼田读书,她俨然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染坊的一切事项都要自己拿主意。
印花倒是简单一些,天开教她用桐油浸透的厚楮皮纸裁好,贴上画纸,用刀细细地剜出各种花样,成为花板,各种花样随机排列组合成更多的花样,印花时好用。
张氏和何氏还可在涂染糊时搭把手。
蜡染用的是枫香树脂或者松香,用小铁碗融好后用茶壳热着,用竹刀蘸着在布上作画,不太复杂的她已不用先画底稿了,若是复杂的得用浅浅的炭笔在布上画好底稿再蘸脂画。
平常的花样子因为画得多还画得快。倩倩整个上午都在摆在门前的桌子上画蜡画,连何济源曾经在旁边看了她好一会儿都没发现。
双寿跟在何济源旁边,对自家相公的心思并不太猜得透。
若说这个小娘子的长相嘛,昨天看她斗鸡似的凶得很。现在细看倒还算得上好看,就是有些黑和瘦,在面色上比表小姐差了一些。
不过他被调派在何济源身边的时间不长,每次看到表小姐几乎都是眴目欲泣好像相公欺负了她一下,就让他起鸡皮疙瘩。
而这个小娘子认真作画的样子,边画边唱着什么,仔细一听却是“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沈水香,侬作博山炉”,倒是有种勃勃的生命力。
也许这就是乡野之人跟城里人的区别吧。
乡村之人生活艰苦,若不勤力就会饿肚子,不像城中有产人家,不必太过担心饥寒,是以便从容许多。
双寿陪着没站多久,便听何济源对他说:“你在这里等到,我去去就来。”
说完就到了倩倩旁边,作了个揖。倩倩忙站起来回礼,要是没听见他们说话的人还以为是两人的正常交流呢。
何济源只说了几句话便离开了,这也是免得让邻居们传闲话。毕竟倩倩家现在只有她一人在。
何氏早已将煮好的柿子水挑到染坊里,染好色后,将布晾在竹竿上晒太阳,然后就忙活别的去了。
张氏则到牌坊那里刮白听古。
双寿倒是有些好奇,却也不敢问。
何济源看他的样子,倒也没瞒他:“我是请那位小娘子做几片几色蜡染和彩画的桌布,到时候叫双喜过来取。”
双寿假装听明白地点头。
何济源确实是订了四片桌布,还指明了花样和尺寸,那花样和颜色有些复杂,得好好思虑一番。
不过倩倩当下没时间去想这个,她正忙着要在今天内把剩下的给画完呢,这样明天就可以一起染。
要染好靛蓝得染上好几次,要好几天,到时候给交给订货的人家,剩下的往外发卖便是,不能拖得太久。
忙到了掌灯时分,灯点上了,用过晚饭,又忙了一个多时辰后才画完,画得她手都疼了。画完的全部都摊平晾在竹竿上。
她告诉了天开何小官人所订的东西,见天开没有不同意,就拿了匹自织的棉布出来裁了几片,在桕油灯下缝好,准备画好后一起染。
她知道何济源当天下午就回城了,还在订布时特地说了,不知为何她心里开始有了期待,也许那事会很快呢。
何济源一去不复返。
倒是又有人家请媒来说亲了,那家人是村里一人的亲戚,到这里走亲戚时曾见过她。
特别是看到她在染坊里忙里忙外,又是称料,又是调缸,看起来能干得很,便存了点心思,请本村的亲戚说合。
这个本家即是同村人,住在村下,跟倩倩家住的村上有点远,对小辈并不太了解,自然就从自家娘子处打听倩倩的情况。
他家娘子倩倩叫丽娘娘的,倒是打过些照面,话却没说什么,毕竟倩倩忙着赚钱呢。
那个丽娘娘自告奋勇地来做媒,将那家人和那家人的儿子夸得天上有地上无,令她惊异村子里也有如此能言之人。
“他家可是午田朱大户的亲戚。”
一听到这,倩倩便走开了,懒得听。
是大户的亲戚又如何,难道大户还能给钱花不成?谁家的钱是大风刮来的,不晓得俭省?
就是何济源和黄立魁家,听说一年一人也就两三套新衣裳,女眷也要做纺绩针线呢。
这种事她是向来不置喙的,就看大人的态度。
何氏果然有点动心,问了下:“那个男崽有好大?”
“今年有十五六了呢,比倩倩大半岁吧。人还长得好,又长得高壮,白白净净的,好看呢。”
“可有读书?”
“那是肯定的,屋里的满崽,又聪明,一家人宠呢,哪里能不给读书认字?还讲以后要考秀才呢。到时候老人家就享福了,没得徭役不讲,见到县官还不用跪。”
噼里啪啦又一大堆,那话题早就转到考中了秀才如何如何了。
这个丽娘娘的嘴啊,倩倩是佩服得很。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呢,就吹得天上有地上无,果然有做媒婆的潜力。
只是天开沉默地听了半晌,到底找了个由头:“先放一放,不着急,女仔还小呢。”
“还小呀,都十五六岁了吧,再大点就不好嫁了。”那个娘娘嘴快。
这话就让倩倩有点生气,什么叫大点就不好嫁了,都十一二岁出嫁当童养媳去?当下有些不乐。
“讲亲嘛,哪里能急到一时,问了还要女家应,我家先想一下。”毕竟是同村人,不好得罪太过。
丽娘娘最后悻悻走了。
不过没多久村子里就又有了那些关于她家和她的流言,之前的那些因为她家不理会后渐渐消散了,这回又沉滓泛起。
倩倩整日忙着不知道,还是蜜凤偷偷告诉她的。
这日蜜凤拿着她的针线来到染坊里看她,两人说着说着就说到最近不好听的来。
蜜凤嘴快:“我那天听到下面的教寿伯娘讲了些不好听的话,还跟她吵了一架。”
倩倩搅着蓝缸里染的一段印着四季花朵方胜喜相逢的棉布,说:“你跟她吵什么,那是什么人你还不晓得,嘴就没把门,听风就是雨,还得意得很。听到不好的,骂几句跑了就可以了。”
“哪里是讲我,是讲你呢,我听了不高兴,就是不准那些妇人家到处败坏人的名声。”蜜凤将鞋底拉得嗤嗤响。
“喔,哪们讲的?”倩倩将那段布捞起来,拧干后抖了下再次摊开浸到缸里去,用手搓着搅匀。
“她讲你家等着拿你嫁给高门呢,只怕高门嫌弃不要,到时候嫁不出去。恐怕就只能给人做后娘了。”
倩倩将那段布拧干摊在一边等变蓝,手上都是蓝汁,听了后直冷笑:“可晓得从哪里传出来的没有?”
“还有哪个,你家最近拒了哪个人做的媒嘛。除了她家还有别个?”蜜凤不忿,出气似的缝着鞋底。
倩倩更是庆幸没答应那家的求亲了:“还好当时公公没有答应,这样的人家,有这样的亲戚,想来也不是什么好人家。”
“就是,我奶奶也是这样讲的。讲还好狐狸精早早地露出了尾巴,最怕开始装得人模狗样的,到时候嫁了过去不再装,不晓得过得有多惨。”
她本来看到这么久没信回,还有点遗憾的,这回连遗憾都没了。
本来天开和禹寿收布时特地去了趟那家人所在的达村,还跟附近的邻居打听了下。
晓得要讲亲的那人确实是个读书人,家境也还行,至少有一栋自住的小三合院,尽管这三合院只上一部分是砖墙的,下面一半是圶土墙,两个人心里确实是有点想法的。
这流言一来别说倩倩,天开是肯定不答应的。
蜜凤是已经定了亲的,只是家里舍不得,要过两年才出嫁。她倒是担心地看着倩倩,怕她生气。
倩倩不在意地将另一块画着百鸟朝鸾的蜡画布放进缸里,用木棒搅着,漫不经心地劝她:“想讲就让她讲去,嘴长在别人身上懒得理,我嫁不嫁管她什么事,不穿她家的衣没吃她家的饭。闲的慌。”
帮工的朱大叔听到她的话,咧嘴一笑:“对的,就要这样,那些长舌妇什么话讲不出来,你们这些小女仔跟她们较劲哪里斗得过,好不好的管她们什么事。下次让我听到了就骂她。”
两个小丫头哈哈笑了起来。
朱大叔又说:“倩倩能干的呢,怕什么,要是没人家,伯伯给你讲个好媒。”
这话正好被洗布回来正在晾布的何氏听到了,忙接着说:“还请朱伯爷费点心,这个丫头讲了这们多家都不乐意,不晓得哪们想的。”
“还能哪们想,这丫头心里明镜似的。我劝嫂子不要担心,说不定不久就有好事了。”朱大叔接着说。
这倒让倩倩狐疑起来,看了大叔好几眼。
按说这两个雇工大叔虽然在她家吃住,住的却是染坊旁边的棚屋,顺便看着布料,那晚倩倩在时他们正好到牌坊那里聊天去了,不至于看到那晚的事吧?
她不确定又不好问,只好暂时闷在心里。
蜜凤不失时机地问:“你答应我的那块百花裙子布,哪时候能好呢?”
倩倩往边上的一摞未染布上一指:“在里面呢,事都要一件一件做,贪多嚼不烂么。”
她往蜜凤手上的鞋上看了一眼,继续,“你说呢,自己的针线好,绣工也好,拿块布绣些花不就可以做条裙子了,何必巴巴地等到。”
“哪个喊你的蜡画画得好的,染色的、绣花的、印花的都有了,就是没有蜡画的。就等这个呢。”
“你这是攒嫁妆呢?说,攒了好多了?”
蜜凤叽叽咕咕地笑:“不告诉你。”
“哼!还不告诉人呢。你不讲我也晓得,大概……”倩倩数起手指来,然后将两只手摆出来。
“瞎说,哪里有这们多。绣花这们慢,眼瞎了也凑不够的。”蜜凤上来打了她一拳。
两人就要笑作一团。
等张氏起来,再将前日用草木灰加上猪胰子泡着的两匹绢取出来看了成色,拖到木桶里,担了到东门外的尾巴溪小潭里锤洗。
今年织的绢匹里还有二十几匹未染,自然要趁天晴染好往外卖。
她早已想好要染哪些色,哪些花,甚至还想拿几丈出来用笔涂色后,染出复杂多色的花样子自己用,后者要花许多时间,她准备放到腊月过年那几天来试做。
霜降时节,早晚寒凉,露在外面的手都是乌的。路边的水洼和水沟那些静水处表面都结了冰。
倩倩光脚穿着麻鞋,先用手和水将头发梳了挽好,用蓝色的蜡染卷草纹手帕子包好,挽了裤脚下到水里,直直地打了个寒颤。
她先将匹料倒在水里展开,搓洗后再搬到大平石上,便觉力气不够,想来是极早出来没吃东西的缘故。
不过,在用粗大的木杵捣了几十下后便觉全身发热,甚至头冒烟气。
何氏给牛喂了草水后也来了,还担了担空粪箕,这是准备忙完后到坝里拔水草装来做猪食的。
两人一人占一边,一叠布捣几十下又换一面,然后又浸到水里搓洗,并用手反复感受匹料的柔软程度。
看天光微亮,何氏放下木槌,挑了担子到下游去拨水草,剩下倩倩一人锤炼。
两匹布花了将近一个时辰,太白星隐在东边,太阳从银鸡岭上上来了,照得人身上暖暖的。
饥肠辘辘的她方跟拨好水草的何氏一起担了回家。两人在屋子前的竹竿上把两匹布撑开晾好才吃饭。
饭后倩倩去染坊里把几缸蓝染搅了一遍。
何氏已用草木灰泡好了水煮着一匹麻布,张氏烧着火,同时用一个砂窝煮着些干柿子皮。
两个雇工在自家用过早饭后赶了过来,将两匹已染好晾干了的药斑布,拿到溪里漂洗干净,再摊开晾着。
又将已晾干的一匹柿子染的印花麻布用刀刮掉上面的干糊糊,不断地拉长拉宽布料,再两边扯平,因为布料经过清洗后会缩水。
因为手边没有元宝石来踹砑,要踹还得挑到下村去。
大家都没空又嫌麻烦及踹价贵,只能用平滑的大鹅卵石把布面刮平整,极为费时,一天快的都只能整两匹,慢的一匹。
不过这片地区的染坊都是这么处理布匹的,也没其他更好的方法。
前面有一些攒起来的棉麻布的被面、枕巾、布巾、手帕、汗巾子等小件都要等着她来画蜡画,做蜡染,做印花。有自家的也有别家说好了花样子的。
张氏何氏都不会画蜡画,天开带着尧寿和徒弟一大早去给别家打桌子,禹寿收布未回,柏崽在楼田读书,她俨然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染坊的一切事项都要自己拿主意。
印花倒是简单一些,天开教她用桐油浸透的厚楮皮纸裁好,贴上画纸,用刀细细地剜出各种花样,成为花板,各种花样随机排列组合成更多的花样,印花时好用。
张氏和何氏还可在涂染糊时搭把手。
蜡染用的是枫香树脂或者松香,用小铁碗融好后用茶壳热着,用竹刀蘸着在布上作画,不太复杂的她已不用先画底稿了,若是复杂的得用浅浅的炭笔在布上画好底稿再蘸脂画。
平常的花样子因为画得多还画得快。倩倩整个上午都在摆在门前的桌子上画蜡画,连何济源曾经在旁边看了她好一会儿都没发现。
双寿跟在何济源旁边,对自家相公的心思并不太猜得透。
若说这个小娘子的长相嘛,昨天看她斗鸡似的凶得很。现在细看倒还算得上好看,就是有些黑和瘦,在面色上比表小姐差了一些。
不过他被调派在何济源身边的时间不长,每次看到表小姐几乎都是眴目欲泣好像相公欺负了她一下,就让他起鸡皮疙瘩。
而这个小娘子认真作画的样子,边画边唱着什么,仔细一听却是“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沈水香,侬作博山炉”,倒是有种勃勃的生命力。
也许这就是乡野之人跟城里人的区别吧。
乡村之人生活艰苦,若不勤力就会饿肚子,不像城中有产人家,不必太过担心饥寒,是以便从容许多。
双寿陪着没站多久,便听何济源对他说:“你在这里等到,我去去就来。”
说完就到了倩倩旁边,作了个揖。倩倩忙站起来回礼,要是没听见他们说话的人还以为是两人的正常交流呢。
何济源只说了几句话便离开了,这也是免得让邻居们传闲话。毕竟倩倩家现在只有她一人在。
何氏早已将煮好的柿子水挑到染坊里,染好色后,将布晾在竹竿上晒太阳,然后就忙活别的去了。
张氏则到牌坊那里刮白听古。
双寿倒是有些好奇,却也不敢问。
何济源看他的样子,倒也没瞒他:“我是请那位小娘子做几片几色蜡染和彩画的桌布,到时候叫双喜过来取。”
双寿假装听明白地点头。
何济源确实是订了四片桌布,还指明了花样和尺寸,那花样和颜色有些复杂,得好好思虑一番。
不过倩倩当下没时间去想这个,她正忙着要在今天内把剩下的给画完呢,这样明天就可以一起染。
要染好靛蓝得染上好几次,要好几天,到时候给交给订货的人家,剩下的往外发卖便是,不能拖得太久。
忙到了掌灯时分,灯点上了,用过晚饭,又忙了一个多时辰后才画完,画得她手都疼了。画完的全部都摊平晾在竹竿上。
她告诉了天开何小官人所订的东西,见天开没有不同意,就拿了匹自织的棉布出来裁了几片,在桕油灯下缝好,准备画好后一起染。
她知道何济源当天下午就回城了,还在订布时特地说了,不知为何她心里开始有了期待,也许那事会很快呢。
何济源一去不复返。
倒是又有人家请媒来说亲了,那家人是村里一人的亲戚,到这里走亲戚时曾见过她。
特别是看到她在染坊里忙里忙外,又是称料,又是调缸,看起来能干得很,便存了点心思,请本村的亲戚说合。
这个本家即是同村人,住在村下,跟倩倩家住的村上有点远,对小辈并不太了解,自然就从自家娘子处打听倩倩的情况。
他家娘子倩倩叫丽娘娘的,倒是打过些照面,话却没说什么,毕竟倩倩忙着赚钱呢。
那个丽娘娘自告奋勇地来做媒,将那家人和那家人的儿子夸得天上有地上无,令她惊异村子里也有如此能言之人。
“他家可是午田朱大户的亲戚。”
一听到这,倩倩便走开了,懒得听。
是大户的亲戚又如何,难道大户还能给钱花不成?谁家的钱是大风刮来的,不晓得俭省?
就是何济源和黄立魁家,听说一年一人也就两三套新衣裳,女眷也要做纺绩针线呢。
这种事她是向来不置喙的,就看大人的态度。
何氏果然有点动心,问了下:“那个男崽有好大?”
“今年有十五六了呢,比倩倩大半岁吧。人还长得好,又长得高壮,白白净净的,好看呢。”
“可有读书?”
“那是肯定的,屋里的满崽,又聪明,一家人宠呢,哪里能不给读书认字?还讲以后要考秀才呢。到时候老人家就享福了,没得徭役不讲,见到县官还不用跪。”
噼里啪啦又一大堆,那话题早就转到考中了秀才如何如何了。
这个丽娘娘的嘴啊,倩倩是佩服得很。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呢,就吹得天上有地上无,果然有做媒婆的潜力。
只是天开沉默地听了半晌,到底找了个由头:“先放一放,不着急,女仔还小呢。”
“还小呀,都十五六岁了吧,再大点就不好嫁了。”那个娘娘嘴快。
这话就让倩倩有点生气,什么叫大点就不好嫁了,都十一二岁出嫁当童养媳去?当下有些不乐。
“讲亲嘛,哪里能急到一时,问了还要女家应,我家先想一下。”毕竟是同村人,不好得罪太过。
丽娘娘最后悻悻走了。
不过没多久村子里就又有了那些关于她家和她的流言,之前的那些因为她家不理会后渐渐消散了,这回又沉滓泛起。
倩倩整日忙着不知道,还是蜜凤偷偷告诉她的。
这日蜜凤拿着她的针线来到染坊里看她,两人说着说着就说到最近不好听的来。
蜜凤嘴快:“我那天听到下面的教寿伯娘讲了些不好听的话,还跟她吵了一架。”
倩倩搅着蓝缸里染的一段印着四季花朵方胜喜相逢的棉布,说:“你跟她吵什么,那是什么人你还不晓得,嘴就没把门,听风就是雨,还得意得很。听到不好的,骂几句跑了就可以了。”
“哪里是讲我,是讲你呢,我听了不高兴,就是不准那些妇人家到处败坏人的名声。”蜜凤将鞋底拉得嗤嗤响。
“喔,哪们讲的?”倩倩将那段布捞起来,拧干后抖了下再次摊开浸到缸里去,用手搓着搅匀。
“她讲你家等着拿你嫁给高门呢,只怕高门嫌弃不要,到时候嫁不出去。恐怕就只能给人做后娘了。”
倩倩将那段布拧干摊在一边等变蓝,手上都是蓝汁,听了后直冷笑:“可晓得从哪里传出来的没有?”
“还有哪个,你家最近拒了哪个人做的媒嘛。除了她家还有别个?”蜜凤不忿,出气似的缝着鞋底。
倩倩更是庆幸没答应那家的求亲了:“还好当时公公没有答应,这样的人家,有这样的亲戚,想来也不是什么好人家。”
“就是,我奶奶也是这样讲的。讲还好狐狸精早早地露出了尾巴,最怕开始装得人模狗样的,到时候嫁了过去不再装,不晓得过得有多惨。”
她本来看到这么久没信回,还有点遗憾的,这回连遗憾都没了。
本来天开和禹寿收布时特地去了趟那家人所在的达村,还跟附近的邻居打听了下。
晓得要讲亲的那人确实是个读书人,家境也还行,至少有一栋自住的小三合院,尽管这三合院只上一部分是砖墙的,下面一半是圶土墙,两个人心里确实是有点想法的。
这流言一来别说倩倩,天开是肯定不答应的。
蜜凤是已经定了亲的,只是家里舍不得,要过两年才出嫁。她倒是担心地看着倩倩,怕她生气。
倩倩不在意地将另一块画着百鸟朝鸾的蜡画布放进缸里,用木棒搅着,漫不经心地劝她:“想讲就让她讲去,嘴长在别人身上懒得理,我嫁不嫁管她什么事,不穿她家的衣没吃她家的饭。闲的慌。”
帮工的朱大叔听到她的话,咧嘴一笑:“对的,就要这样,那些长舌妇什么话讲不出来,你们这些小女仔跟她们较劲哪里斗得过,好不好的管她们什么事。下次让我听到了就骂她。”
两个小丫头哈哈笑了起来。
朱大叔又说:“倩倩能干的呢,怕什么,要是没人家,伯伯给你讲个好媒。”
这话正好被洗布回来正在晾布的何氏听到了,忙接着说:“还请朱伯爷费点心,这个丫头讲了这们多家都不乐意,不晓得哪们想的。”
“还能哪们想,这丫头心里明镜似的。我劝嫂子不要担心,说不定不久就有好事了。”朱大叔接着说。
这倒让倩倩狐疑起来,看了大叔好几眼。
按说这两个雇工大叔虽然在她家吃住,住的却是染坊旁边的棚屋,顺便看着布料,那晚倩倩在时他们正好到牌坊那里聊天去了,不至于看到那晚的事吧?
她不确定又不好问,只好暂时闷在心里。
蜜凤不失时机地问:“你答应我的那块百花裙子布,哪时候能好呢?”
倩倩往边上的一摞未染布上一指:“在里面呢,事都要一件一件做,贪多嚼不烂么。”
她往蜜凤手上的鞋上看了一眼,继续,“你说呢,自己的针线好,绣工也好,拿块布绣些花不就可以做条裙子了,何必巴巴地等到。”
“哪个喊你的蜡画画得好的,染色的、绣花的、印花的都有了,就是没有蜡画的。就等这个呢。”
“你这是攒嫁妆呢?说,攒了好多了?”
蜜凤叽叽咕咕地笑:“不告诉你。”
“哼!还不告诉人呢。你不讲我也晓得,大概……”倩倩数起手指来,然后将两只手摆出来。
“瞎说,哪里有这们多。绣花这们慢,眼瞎了也凑不够的。”蜜凤上来打了她一拳。
两人就要笑作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