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拍抖音:重生打造美女网红天团 > 第432章 先说这三点:产品思路、创作者扶持和营销

拍抖音:重生打造美女网红天团 第432章 先说这三点:产品思路、创作者扶持和营销

    当下,纵横中文网日活已降到66万。

    奇点,540万。

    创始,450万。

    云起,317万。

    晋江,520万。

    纵横,66万。

    前面阅文三家小弟加起来,合计1307万。

    纵横66万日活,都说不出口。

    被司雨毫不留情揭开伤疤,大家脸色都不好看,低眉臊眼。

    流云也一声不吭,面露愧色。

    “既然走收费没成功,没搞到钱,为什么不换条思路,尝试免费?”

    “我有信心带你们做成功。”

    司雨打一榔头,给颗甜枣:

    “你们是业界最优秀的编辑人才、运营人才,我相信你们的专业素养。”

    \"只要咱们转型成功,立马能开辟一片新天地。\"

    “干不赢奇点没关系,咱们换条赛道和他跑马。”

    “他赚他的,咱们赚咱们的。”

    “咱们赚得,未必比他们少。”

    简单几句话,思路打开,豁然开朗。

    对鸭~~为什么要在收费赛道和阅文死磕?

    老子干不赢躲得赢!

    及时转型,避其锋芒,在免费模式的蓝海,轻装上阵,重新开始。

    咱们有上千万读者,有二十几位白金大神,有两位中原五白,这么多资源,切入免费赛道.....

    想到白金大神,流云忍不住说:

    “我们的白金作家,已习惯收费模式,他们的读者,都是资深付费老书虫。”

    “改成免费模式,吸引来的读者都是小白,未必喜欢他们的老白文风。”

    “届时,收费用户无须付费订购,小白又不喜欢,他们收入肯定下降。”

    “这样会造成大神作家流失,咱们网站核心竞争力就没有了。”

    这话说的有道理,司雨早已想好应对之策。

    “大家先听我的计划,听完之后,咱们在展开讨论。”

    司雨拿起手里的矿泉水瓶子,仰头,吨吨吨。

    大家满怀期待的看着他,看他会说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计划。

    新老板开场一板斧已震惊所有人。

    后面的招式,肯定惊天动地泣鬼神。

    “我们产品将全方位改版,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司雨竖起指头:“第一,产品。”

    “纵横小说改西红柿小说,这个名字一定要改,给读者、创作者们展示咱们改头换面的决心。”

    这句话很好理解。

    不改名字,把收费变免费,也能操作,能保留“纵横”品牌,和无形资产。

    但大家下意识认为还是老产品。

    把名字改掉,十五年的文学品牌都扔掉不要。

    对外表示这是个全新的、和纵横完全不一样的产品。

    对内,体现出破釜沉舟的决心。

    “我们用一个月过渡,这段时间,用最快速度开发出西红柿App,一个月后,将原产品迁移过来。”

    “模式变成免费模式。”

    “用户看书免费,书里面会插入广告,我们的利润来源主要是广告收入和免广告会员费。”

    “这里有个关键点:书籍信息的获取和推流,将由人工,变成人工+算法推荐,权重一半一半。”

    这话又引起一阵骚动。

    收费模式,小说的展示量掌握在编辑手里。

    各种榜单、广告位、推荐位,决定书籍的曝光量,进而决定书籍生死。

    变为人工+算法,权重各一半,编辑地位将大幅下降。

    司雨说的模式,并非照搬前世番茄小说的搞法。

    番茄,是100%算法推荐。

    不管你是大神,还是小白,所有作品全部扔进流量池跑流量。

    算法面前,一视同仁。

    这种方式,好也不好。

    在目前情况下,并非最优解。

    字符做番茄时,旗下一位白金都没有,可以这样做。

    但纵横有二十多位白金。

    把他们全当普通创作者,扔进流量池,用算法跑流量,不妥。

    更不划算。

    就和抖音初期,会给传统明星、m公司推流一样。

    西红柿小说,也得给白金大神推流,不可能做到100%流量公平。

    用人工编辑+算法推流的综合推荐逻辑,是最合适的。

    不能生搬硬套,得灵活变通。

    司雨竖起两根指头,比个“二”的手势:

    “第二,创作者扶持。”

    “这里分为两块,一块是普通创作者,一块是大神。”

    “咱们拿出两个亿资金,做创作者扶持计划。”

    两个亿!

    所有人心里打了个哆嗦......

    哪怕是奇点,搞个千万稿酬活动,已能大张旗鼓做宣传。

    新老板倒好,张嘴两个亿!

    现在是2018年,不是2023。

    2个亿创作者扶持,前无古人,规模空前。

    “一个亿,给普通作者。咱们要全网做宣传,吸引作者来网站开书。”

    “咱们要想出各种方法,提高作者收入。具体方案你们去想。”

    司雨拍打两下身边的桌面,强调:

    “降低签约门槛,提高签约作者数量和书籍数量,想方设法提高作者收入。”

    “不要担心小白作者、小白文多,先薅进篮子再说。”

    许多人脸上露出忍不住想提问交流的表情。

    司雨没管,先说完自己思路再讨论。

    “外站大神这块,我给你们资金去挖人。根据级别,我们直接给签字费。”

    “本站大神,针对他们收入下降的问题,我们提供6个月的稿酬保底。”

    “连载的书,用过去12个月的平均月稿酬当基数,保底6个月。”

    有人实在忍不住了,和小学生一样举手,表示有话想问。

    司雨冲他点头:“你说。”

    “司董,您说的根据级别,直接给签字费挖人是什么意思?”

    司雨轻描淡写道:

    “白金大神只要和咱们签约、发新书,不管成绩如何,给100万签字费,也可以理解为百万保底。”

    “大神50万,知名创作者10万。”

    挖大神这事,纵横经常干,干得不错。

    梦入神鸡从奇点到纵横,就给与他相当优厚的条件,包括:

    给他专栏作者身份,和纵横员工身份,按月发工资。

    从这个角度讲,梦入神鸡是司雨的员工。

    有个前提,能被挖走的大神,一般先和奇点闹掰,才被其他网站钻空子。

    梦入神鸡如此,烽火戏猪猴亦如此。

    但从来没有直接给签字费的搞法。

    文人嘛,羞羞答答,耻于谈利,也没有行业惯例。

    纵横给梦入神鸡钱,是让他入职纵横,用员工工资的名义发钱,侧面迂回。

    更多的,是偷偷提高分成比例、给予书籍广告位支持。

    或者在作品版权开发、影视改编、衍生收益上,提高比例,给予扶持。

    都比较委婉。

    司雨的搞法,几近赤裸,简单粗暴。

    直接用钱砸,打破行业惯例。

    说句不好听的,会破坏潜规则,成为“行业毒瘤”。

    大家转念一想,成为行业毒瘤也不怕。

    大神都集中在阅文集团手里,只存在自己挖他们,不存在别人挖自己——损人利己的好事。

    “如果大家觉得直接给签字费的方式不妥,可以换个方法。”

    司雨微笑,给出另一个方案:

    “用创作扶持的方法给签字费。”

    “譬如:开书先给10万,书写到20万字给10万,到50万字给30万,100万字给50万。”

    “合计一百万保底。”

    “具体实施方法大家可以灵活商定,你们去弄细则,但本质一样,就是用钱砸。”

    哟~~这个法子好!

    所有人,看司雨的眼神越来越惊奇,震惊不已。

    没想到搞网红孵化的新老板,居然这么懂网文市场!

    想出这么好的点子!

    可实施性、诱惑性非常强!

    真尼玛,能者无所不能......

    一个签字费挖猎方案,一个大神保底方案,一个普通创作者扶持方案。

    三管齐下。

    可想而知,对网文作者的冲击。

    绝对是震破天灵盖的爽。

    普通作者,很难在奇点中文网签约。

    无数人徘徊在门外进不去。

    如果降低签约门槛,提高全勤、搞出扶持计划。

    肯定能拉来大批作者。

    浪里淘沙,总能淘出金子!

    司雨此时又举起手指,比出“三”的手势:

    “在营销推广这块,我打算用两个亿搞推广。”

    “力争用半年时间,将新App日活拉到500万,读者拉到5000万。”

    500万......

    这是奇点文学单站的日活数字。

    意味着比老纵横App上涨8倍。

    能做到吗?

    看起来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从司雨嘴里说出来,怎么就轻飘飘的,触手可及一样。

    “在营销推广上,初步计划分三条路同步走。”

    “第一,找代言人给咱们App代言。”

    “第二,引入金币机制,注册、转介绍新用户、做小任务都可以得金币。”

    “金币可以直接兑换成现金。”

    司雨提高音量,强调:

    “注意!是实打实的现金!我把拉新成本定在3元一个!”

    大家立马盘算开。

    目前,纵横用户大约有1400万。

    到5000万目标,还有3600万。

    一个3元,这一块就要一个亿成本。

    当然,这么算很粗糙。

    有些用户,可能一分钱不用花就会注册。

    譬如,看代言人广告进来的。

    有些用户,可能会不止3块。

    某些活跃用户,譬如大学生,可能拉几十个同学进来注册,会得到上百块拉新佣金。

    ——和司雨帮砍多多拉新挣佣金一个思路。

    我尼玛,老板玩互联网有一套啊!

    这是互联网软件上市,大规模推广的常用手法!

    最典型的,就是砍多多的“砍一刀”!

    利用社交关系,“病毒裂变”!

    本质上,就是烧钱,提高软件日活和用户量。

    在大家浮想联翩的时候,司雨继续说:

    “第三,投流!大规模、全渠道投流!”

    “过两天,投流专家会到岗。两个月时间,将烧光一个亿广告费。”

    说到这儿,司雨停顿一下,思考片刻道:

    “先说这三点吧,产品思路、创作者扶持和营销,核心内容就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