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拍抖音:重生打造美女网红天团 > 第513章 为年底即将到来的口罩做准备

拍抖音:重生打造美女网红天团 第513章 为年底即将到来的口罩做准备

    范达飞早就猜到司雨的动作,立马同意,心甘情愿,毫无怨言。

    老板对他,没话说,心知肚明。

    除了感激,只有肝脑涂地。

    吩咐完更改经理的事,司雨又问:

    “你想接着搞制作,还是继续兼任运营?”

    范达飞跟司雨最久,听他说过很多次:能力越多元的员工,发展上限越高。

    不论是制作、创意、编导还是音乐,均能向运营岗转型。

    职位发展终极目标是操盘手。

    老爸让自己当董元霜账号经理,正是想锻炼自己的运营能力。

    自己做得很棒,第一个账号,起号非常成功。

    当然不能就此放弃,重新回到制作岗。

    得转型,多元化发展,往高处走。

    范达飞心念顿转,做出决定,沉声回答:“我想兼运营,尝试转型。”

    明智的抉择。

    司雨当即拍板:“行,去找孔总,让他给你分配任务。”

    安排好范达飞,司雨开始处理积攒的文件和要签字的报表。

    一口气干到晚上九点,才把积累的工作干完。

    晚上没翻牌子,回自己家睡。

    要休息两天,铁打的身子也扛不住夜夜笙歌。

    好日子长着呢,不能坏了根基。

    第二天,露露和朱珠均得知他回来的消息,发消息问为啥不来找我。

    女朋友太多也不好,忙不过来,实在忙不过来。

    统一回复:春节积攒太多事情,加班到很晚,要忙两天。

    意思是,这几天都得干正经事。

    连续三天,司雨扎扎实实待在公司上班。

    开新年工作会议,给创意部搞培训,轮流和部门总监谈话,把控重点项目进度。

    各项工作稳定开展中。

    其中,有四项重点工作:

    1,启动八期招聘,第二次从湖城实体店面招聘销售人才,寻找直播电商好苗子。

    这次招聘规模很大,计划招500人,签直播约,不签达人约。

    等到直播电商上线,带货成绩优秀者再转达人约。

    对颜值、才艺没有要求,五官端正、气质良好、口齿流利即可。

    重点关注对所处赛道的货品精通程度,和销售技能的掌握。

    2,启动大批主播招聘。

    向吴油传媒学习,放低主播招聘标准,大规模培养主播。

    要牢牢保持抖音直播第一直播公会的地位和实力,不能被吴油赶超。

    这块是孔涛长项,老本行。

    范围包括泛娱乐、颜值、搞笑、剧情等。

    招聘人数不限,按公司运营团队可管理人数上限来招聘。

    以孔涛的能力和500+运营团队规模,再多招大几千主播轻而易举。

    3,面向全国,启动“达人加盟”政策,吸纳有潜力的网红。

    自由达人,如果有想签到公司的,经审核,签达人合同后,可以挂靠到公司旗下。

    但,必须要到公司四个base地之一办公,方便配合。

    目前,有湖城、大京、深城、渝城四个分公司可选。

    两个月后,将夺魔都、钱塘两地。

    4,筹备魔都、钱塘两家分公司。

    规模不用大,20人左右即可,为辖区内达人服务。

    除去这四项重点工作,其他重点项目稳步开展:

    短视频带货大张旗鼓全面深入铺开,日均投放抖加经费500万;

    襄城招商局郑局长亲自找上门,和cEo鲁明银对接上,将于元宵节后去襄城实地考察;

    朱珠账号转型工作开启,招聘汽车领域专业文案写手;

    冷波账号开始餐饮实地探店,从湖城本地顶级餐馆做起,把湖城搞完再去一线大城市;

    “南方细糠”鱼蛋账号,和“北方粗粮”董赤赤账号,开启同步反差化运营;

    等等.......

    上面这些工作全部安排落实到人,由cEo统筹负责。

    司雨自己,亲自负责一项优先级排第一的重点新项目。

    正月十五下午刚上班,司雨把项目策划书mail给祝姗,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普洱,来到她办公室。

    她正聚精会神看刚收到的邮件,“司董,您坐,您是商量这事的吧?”

    “嗯,你先看,看完再说。”

    司雨端着茶水坐到沙发上给陆倩倩发信息:“四点来办公室找我。”

    大班台后的祝姗,看着屏幕上的商业策划书,陷入沉思。

    《汉服女装品牌商业策划书》:

    项目背景:国风文化呈蓬勃发展态势,汉服市场增长迅速。

    公司有强大的营销推广能力,和线上销售能力。

    依托湖城纺织学院强大服装设计力量,孵化打造汉服品牌。

    品牌定位:一主一副。

    主品牌定位中低端,主打平价汉服,清新文艺风格,注重日常穿搭,纯线上营销。

    副品牌 定位高端、顶奢,立志成为汉服界的爱马仕,走高端定制路线。

    面料、设计、形制均要做到顶级。

    设计研发:与湖城纺织大学服装设计学院展开校企合作,邀请精通汉服设计教授当顾问。

    生产制造:在湖城周边寻找合适地址,自己生产。

    营销:大批女网红短视频推广、种草,加顶流明星代言。

    销售:平价品牌主打线上。高定品牌主打线下。

    整个方案写的很详细,从研发到销售所有环节都考虑到了。

    祝姗完全认同这个方案。

    老板当春水堂代理吃到甜头,打造情人内衣白牌产品赚的盆满钵满,想切入女装赛道,完全没问题。

    女网红转型干女装,常规操作。

    何况公司这么多女网红?

    猫淘网上,至少有十家女装品牌是女网红做的。

    最有名的,当属张大弈创立的“欢喜衣橱”。

    这位女网红,可是大名鼎鼎,八面玲珑,能力非凡。

    她和某温商合伙干女装,合资成立“如涵电商”,准备今年赴美上市。

    还和猫淘太子爷,天猫总裁蒋凡勾勾搭搭,有私情。

    蒋帆和张大奕,典型的职场贪腐、利益输送案例。

    蒋帆是天猫总裁,张大奕的店铺开在天猫,头部女装品牌。

    一位平台方,一位头部商家,纠结在一起。

    利益上纠结,给商家提供流量扶持,换来女装品牌每年几亿的销售额。

    肉体上也有纠结。

    他俩将在2020年暴雷。

    蒋帆老婆在围脖上公开喊话张大弈,让她别来招惹自己老公。

    猫淘太子爷和顶流女网红老板之间的情感纠葛被曝光。

    这次暴雷,让男女双方都损失惨重。

    直接导致蒋帆被开除合伙人资格,被终止高层次人才评估。

    卸下天猫总裁王座,调到海外部门负责跨境电商,一落千丈。

    不过,猫淘高层舍不得这位人才,放在海外养了几年,又调回总部,继续当总裁。

    张大弈这位第一位赴美上市的女网红,人气下滑,名声大损,流量大跌。

    导致如涵控股利润大跌,被迫退市。

    要不司雨怎么非常重视职场贪腐,不让范达飞负责女朋友账号呢?

    蒋帆前车之鉴。

    回到正题。

    方案里,详细描述为何从汉服这个女装品类,切入女装赛道。

    核心原因:文化因素。

    随着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国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觉醒。

    老百姓对本国文化的兴趣与认同快速升温。

    带动国潮文化、国风文化兴起。

    汉服作为标志性国风元素服饰,最近几年,销量逐渐增长。

    从原来的小众爱好逐渐走向大众。

    方案里洋洋洒洒,详细分析,总结断言:汉服将成为年轻一代追逐的时尚潮流。

    眼下,正是汉服市场孵化期。

    市面上没有强势品牌,均在摸索。

    此时介入此赛道,发挥空间极其广阔。

    思雨文化甚至能利用自己强大的新媒体运营能力,推动汉服国潮文化的升温。

    譬如:

    在抖音、A站、大红书等平台,通过女达人、女明星的汉服穿搭。

    发布多种形式作品,吸引更多人了解、接受、喜爱、购买汉服。

    在推动汉服文化的同时,也宣传了自家汉服品牌。

    关于这一点,方案写的不详细,匆匆几笔带过。

    不详细,是因为过于自信,不需要写详细。

    搞汉服女装,和当初搞“黑侠侠客”的思路和运营手法如出一辙。

    先炒作,打造Ip,形成潮流,占领用户心智,再将流量转化为销量。

    能从无到有搞出黑衣侠,实现单品过亿销售奇迹,已证明公司在这块有有强大实力,无需赘言。

    方案里写的所有内容祝姗都认同,甚至有眼前一亮、眼界大开的感觉。

    这么好的方案,公司有充足的现金流,完全可以。

    唯有一点,她不认同,甚至反对:生产。

    公司的长项,在于营销、品牌、销售、供应链管控。

    设计环节和湖城纺大搞校企合作,也好掌握。

    唯有生产,是自家弱项,零经验。

    完全可以用操作白牌情人内衣项目的方式,自家负责设计、品牌、营销、销售,将生产100%外包。

    生产环节利润最低,事情繁琐,专业程度高。

    粤东、之江,有大把专业服装厂可以搞代工。

    他们扎根服装生产好多年,既专业,又便宜。

    何必自己费心费力搞生产呢?

    让出10%利润,把生产外包,不仅省时节约,还能省下建厂经费。

    搞服装工厂,对思雨文化来说,完全是门外汉。

    吃力不讨好的麻烦事。

    看完方案,祝姗组织语言,先表示认同,全力支持此方案。

    又委婉提出建议,把生产外包,自家只负责其他环节。

    她能想到的,司雨难道想不到?

    当初搞情人内衣,第一时间在香山找陈卓家代工,完全没考虑自己建厂。

    生产方面的利弊,他一清二楚。

    但!

    这个项目,必须把生产环节把控在手里。

    原因只有一个:为今年年底即将到来的口罩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