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诸葛瞻之三兴大汉 > 第416章 王阳的见解

重生诸葛瞻之三兴大汉 第416章 王阳的见解

    “在这里住的还习惯吗?”,夏侯霸看向王阳,后者刚刚在院中习练武艺,满头大汗。

    “多谢老将军收留,晚辈在这里过得十分安宁。”,王阳笑着给自己和夏侯霸各倒了一碗茶水。

    “老夫本来还担心你会消沉下去,如今倒也能奋发向上,倒也不愧是王凌的儿子。”,夏侯霸因为孤身入蜀,没有什么亲人陪伴,王阳经常陪他,两人关系自然也是很好。

    “老将军,听闻吴国人发兵攻打合肥,无功而返是吗?”,王阳好奇地问道。

    “倒也不能说无功而返,本来已经夺取了合肥新城,但因为粮草不济,被迫撤军了,听闻在撤退的时候,躲在城中的张特与魏军里应外合,截击了一部分吴军的殿后部队,杀伤千人,有些丢脸,不过听说吴国重新修筑了合肥旧城,派兵据守,只是司马孚派了一万人马,在外面里三层外三层的,三面包围了合肥旧城,短时间内东吴也没办法有进一步动作。”,夏侯霸给详细介绍了眼下的局势,“怎么,你觉得哪里不对吗?”

    “吴军到前线,多走水路,转运便利,而且已经攻取合肥新城,士气正旺,怎么会因为粮尽退还?”,王阳无奈摇摇头:“若是晚辈所料不错,吴国内部只怕要起乱子。”

    夏侯霸嗤笑道:“那些吴人,天天就想着那一亩三分地的打来打去,啥也不是。”

    王阳思考了一会儿,突然问道:“老将军,晚辈能不能投身军营?”

    “嗯?你说什么?”,夏侯霸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你要从军,从哪个军?汉军?”

    王阳点了点头:“是的,还请老将军能为晚辈向那位军师将军举荐。”

    夏侯霸看了看他,叹了口气:“可想好了,你要是决定了,以后将不再是魏臣,而是汉臣了,想清楚了?”

    王阳看着天空,无奈叹息:“晚辈现在孤身一人,父兄俱死,还能有什么说的呢?幼弟流落,渺无音讯,若非陛下首肯、老将军垂怜,晚辈哪里有栖身之地?”

    夏侯霸闻言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吧,王峦素来聪慧,他不会有事的,既然你想的已经很清楚了,那我这就带你去见见思远,你们两个人当面聊一下,会比较好。若是有什么见解,也可以当面向他说。”

    “好,多谢老将军了!”

    一个时辰之后,诸葛瞻的府邸之上,马钧和蒲元也正在跟诸葛瞻说明着农具和军备的准备情况。

    马钧须发灰白,已经是要拄着拐杖了,他首先与诸葛瞻说明了临洮一带,屯田农具的准备情况:“侯爷,眼下数千农具已经准备好了,只是耕牛数量不足,只怕很多人只能自己拉犁耕作了。”

    “伯恭将军要的数千把刀剑、弓弩等等,马康那边也已经基本准备好了。”,蒲元在一旁接过了话茬:“但也是类似问题,临洮很多壁垒因为无人驻守,荒废已久,因此,要重新修筑牢固,也需要一些时间。若是魏军猝然来袭,只怕也会很难防守。”

    诸葛瞻点了点头:“两位所说的我大概清楚了,眼下,还是先安置好军屯,此外,另有凉州和雍州过来投奔的一些流民,也优先在临洮周边安顿好,这件事我想着安排广休和承祚去协助伯恭将军。”

    马钧笑了笑:“可惜老夫身体已经不能再远行了,不然我一定要去临洮重游故地一下。”

    蒲元调侃道:“我倒是忘了,德衡二十多年前,还是在临洮帮那些羌人打了铁车,给丞相带了不少麻烦啊。”

    诸葛瞻点点头:“前尘往事,多少也是感慨,先父年幼之时,也曾感慨以德衡先生的才华,居然侍奉曹魏,实在是令人扼腕,但好在,德衡先生又能为大汉江山献出些力气了。”

    几个人正在聊天,诸葛尚从外面跑了进来:“父亲,车骑将军来了,另外还有个快三十岁的年轻人跟着,您出去看看?”

    “快三十岁的年轻人?哦……好,你让他们在正厅等一会儿,为父马上就去。”,诸葛瞻立刻明白了是谁,于是先打发了诸葛尚去迎接客人。

    “思远今日既然还有要事,那我们两个就先不打扰了。”,蒲元扶着马钧站起身,两个人也很快就行礼告辞,诸葛瞻派人将他们送出房门之后,立刻前往正厅。

    “王阳见过将军。”,王阳见到诸葛瞻前来,立刻起身,还是很规矩的行了一礼。

    “不必多礼,这段时间在蜀地安居,可还习惯?”,诸葛瞻笑着客套了一下。

    王阳立刻躬身行礼:“承蒙皇帝陛下厚恩,车骑将军以及军师将军的款待,在下在蜀地居住许久,已经很是舒心,古人曰,滴水之恩,当涌泉以报。在下不是不知好歹的人,愿意效力汉室,不知道将军,还能否接纳?”

    “哈哈,好,听闻王兄当年在魏国也是难得的青年才俊,有你加入,我大汉的中兴之业定能更上一层楼。”,诸葛瞻又笑着扶他坐下:“今天前来,应该也不是只说这件事吧?”

    王阳点点头:“今日前来却有一些个人见解,还望将军思虑一二。”

    “你说。”

    “大汉北伐大业,不能主要依赖吴国,孙权虽是,但当初南鲁党争的余波尚存,天下变化的时机,当在魏国的内部。”,王阳开始说明着他对于局势的判断:“吴国君臣,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此非统一天下之道。”

    诸葛瞻对他这句话,倒是表示了赞同:“你所说魏国内部之变,指的是什么?”

    “将军可知道文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