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传信大明李晗朱元璋 > 第144章 朱老四的妙计

传信大明李晗朱元璋 第144章 朱老四的妙计

    “陛下,江南士族和倭寇勾结,进犯绍兴府,杀我大明子民,威胁海贸,阻挠松江船厂开工,这些人眼中,还有大明,还有王法吗?”

    徐达义愤填膺道:“这江南士族狂妄如此,和逆贼无异,其心可诛,其罪难逃,臣认为,士族和倭寇乃一丘之貉,应一并除之!”

    李文忠也开口道:“臣附议,江南乃大明富庶之地,也是天下之粮仓,江南不稳,大明不稳,如若士族有二心,于国家朝政而言,都是巨大隐患!

    因此,臣认为,应该对江南士绅来一次大清洗!”

    李文忠话一出口,李敏顿时惊呆住了,清洗江南士族?

    难道曹国公不知道江南士族的势力,早已根深蒂固,庞大到恐怖的程度了吗?

    “国公爷,此举万万不可,贸然动了士族,会导致灭顶之灾!”

    李敏急忙说道:“江南乃大明之根基所在,大明之粮食、食盐、棉布多为江南所出,一旦大乱,百姓之生计如何解决?

    而且,天下文人十之五六皆出自江南,朝堂之上,士族文人出身的官员更是不计其数!

    陛下好不容易通过论学大会和报纸,才获得江南文人的支持,如若贸然对士族举起屠刀,恐怕会陷陛下于不仁不义的境地!”

    李文忠不服气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李尚书你说咋办,难道就这么放任士族不管?任由他们胡作非为?”

    “我倒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要对士族下手,得从长计议,想一个万全之策。”

    李敏说的也不无道理,自古以来,江南便把控着粮食和贸易,不光如此,大明之食盐、织造等等关系百姓民生的产业,都以江南最为发达,江南乱,天下乱!

    在冷静了之后,朱元璋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只是他考虑得更加深远些。

    自大明开国以来,自己和江南士族之间的关系就颇为微妙,士族虽俯首称臣但未必和自己同心同德,而自己也对士族颇为忌惮,否则也不会将沈万三发配边疆充军。

    然而发配沈万三,也只是杀鸡儆猴而已,为避免进一步刺激士族,自己也做了妥协,和士族保持着微弱的平衡。

    但如今,此平衡被士族自己亲手打破了,这让他看到了一个机会,一个彻底将江南掌控住的机会!

    只不过事关海贸,牵一发而动全身,江南一乱,船厂的建造无从谈起,因此必须要找一个万全的法子。

    此时朱棣突然站出来说道:“父皇,俺倒是认为,要对江南士族下手,其实朝廷还有一个重要的帮手!”

    “老四,莫非你有法子,且说来听听。”

    朱元璋顿时来了兴趣,其余几人也是看着朱棣,想听一听他口中的帮手是谁。

    “那便是绍兴的百姓了!”

    “百姓?”徐达和李文忠若有所思着。

    “此话何解,老四你快快道来!”朱元璋似有所明悟一般,但他更想听到从朱棣口中说出来。

    “倭寇袭掠绍兴府,受苦的是百姓,愤怒的也是百姓,因此只要找出士族和倭寇勾结的确凿证据,摆在百姓们的眼前,相信愤怒的百姓,会对士族恨得咬牙切齿,这样一来,对士族的清洗,就会得到百姓的支持!”

    几人沉思片刻,都觉得朱棣的方法不错,李敏抚摸着胡须说道:

    “江南的根基,在于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旦失去百姓的认可,士族,不足为惧也,四殿下,此法甚妙啊!”

    “老四,这法子你是怎么想出来的?”李文忠好奇的问道。

    “前些日子俺在北伐之时,在松亭关和大宁见到被元鞑子残害的百姓,俺在他们眼中看到,除了哀莫大于心死的麻木外,其实还有复仇的火焰。

    在北伐大军收复大宁后,百姓们那大仇得报后对北伐大军热烈拥护的样子,俺依然记忆犹新。

    俺便想着,绍兴府的百姓,其实和大宁的百姓一样,谁帮他们报仇雪恨,他们便会站在谁的一边。”

    “老四开窍了啊!”徐达一巴掌拍在了朱棣的肩膀上,“不愧是我的好女婿,这脑瓜子就是好使啊!”

    朱元璋也满是欣慰的看着朱棣,没想到经过北伐后,他也逐渐成长起来了。

    有了朱棣的建议,他心中的计划也完善了起来。

    “李敏听旨,朕封你为钦差安抚使,前往绍兴以安抚被倭寇残害之百姓!”

    “臣,遵旨!”李敏恭敬领命。

    “徐达,李文忠,朕命你二人遣斥候夜不收,暗中找出倭寇全部藏匿之地,切勿打草惊蛇!”

    “臣,遵旨!”

    “爹,那俺呢?”朱棣有些着急了,主意是他提出来的,去绍兴府怎少得了他?

    毛骧则更着急,慌忙道:“陛下,罪臣也愿意随钦差安抚使一同前往绍兴,找出和倭寇勾结的汉奸!”

    朱元璋却是慢理斯条道:“你二人,朕自有妙用!”

    ……

    翌日,李敏率领着车队,浩浩荡荡的从应天府出发了,而在队伍中,朱棣和毛骧扮作侍卫,也混入其中。

    “李敏以安抚百姓为由在明,殿下,你我二人暗中查出到底是谁和倭寇勾结,此行一明一暗,陛下此计划,真乃妙计也!”

    队伍中,毛骧小声和朱棣说着,虽然他锦衣卫指挥史的名声在大明朝堂如雷贯耳,甚至在民间还能止小孩儿夜啼,但见过他真面目的人,着实不多,乔装打扮一番后,混入绍兴府,没人会认得他。

    而朱棣平时不是在皇宫便是在演武场,除了北伐外还没出过远门,就更没有多少人认识他了。

    “不过有件事得提醒殿下,到了绍兴府后,咱二人的称呼得改一改了,卑职家中行三,殿下便唤卑职为刘三如何?”

    朱棣点头称是,“此行凶险万分,自然是不便暴露身份,还是毛指挥史考虑周到,那便唤俺为李四吧。”

    “殿下能如此考虑,那便极好,只是卑职有一事不明,在找到谁是汉奸后,为何不当场拿下,而是一定要咱二人亲眼见证汉奸和倭寇会面的场面呢?”

    朱棣摸了摸藏在怀中的手机,神秘一笑,“毛指挥使不用心急,此事,你到时候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