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长生,从拳法开始 > 第476章 刘安讲道

长生,从拳法开始 第476章 刘安讲道

    茫茫武当之中,在四五千年的传承里,出过不少的能人异士,如谷虚子,太禅真人,这些人在历史之中都是有名的存在,他们的修为也非比寻常,他们随便拎出一个,都是能够开宗立派的存在,这样的人在武当却并不少!

    他们的道,他们的思想,也都深深铭刻在这武当磁场之中,成为了武当道韵的一种补充。

    而更甚者,更为显赫者,当属几千年前传下道统的真武大帝与张三丰。

    这两位已然成为了传说,他们的道,他们的思想,是这武当道韵的根基!

    这样的传承,纵论整个天下,也是屈指可数,少有传承可以媲美。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传承之中,刘安所被铭刻在这里的道却依然是耀眼的,这对于整个武当来说,意义是深远的,他补充了这整个武当的道韵,后人在武当修行,又多了一条路。

    而刘安的路,不同于其他,他是包容的,里面包含了拳法,包含了道家真意,也包含了佛家真意,同时还有对于茫茫天地的至高理解。

    所以,后人不管修行何种功法,只要能在这茫茫道韵之中有所感悟,那必将受益非凡!

    所以,加上种种,张静清所说的倒也并不夸张,而到最后,张静清更是直言道,“道友为我武当之贡献,难以言表,于我武当来说,功德无量。”

    说着,他领着身后两个道士朝刘安再度一拜,这次,刘安也没有再拦。

    等张静清拜完后,他又朝刘安郑重道,“请让我为道友塑金身,立于这武当之上,以供后人瞻仰朝拜!”

    旁边几人闻言都是一愣,不过随即又都了然,不说其他,也不说他为武当的贡献,也不论他与这武当的渊源,就说他的修为,仅在仙人之下,几与仙人无异,这种修为就有这个资格。

    老道在旁边笑道,“若真是如此,也是后世的一大佳话啊!”

    说着,他便就又拿起了纸笔,开始了记录。

    刘安哑然失笑,他朝张静清摇头道,“道长,我不修武当道统,亦非武当中人,既有缘法,也就留在这武当中便是,金身却立不得。”

    道人在旁边冷哼道,“小子,难道是嫌我武当庙太小了?”

    刘安闻言摇头笑道,“真人说笑了,塑金身,以后再说吧!”

    老道在旁边附和,“以后也行,道友虽有盖世之修为,可终归还在人间,真等道友飞升了之后再立也不迟。”

    张静清闻言便也点头道,“闻道友说的有理。”

    道人这时在一旁道,“小子,你劫也渡完了,该去履行我们的约定了!”

    张静清眉头微皱,“师弟,何事如此急躁,道友刚渡完天劫,怎能不让道友修整两日!”

    刘安摇头一笑,“无妨!”

    接着他又看向道人,“真人且容我将那隐患先解决了!”

    道人转身,“跟我来吧!”

    说罢,道人下金顶而去。

    张静清见状朝刘安告罪,“师弟失礼之处,道友勿要见怪。”

    刘安摆手,“张道长言重了。”

    空中,云消雾散,一轮金阳高挂,光照万千。

    一座山巅之上,似有祥光缭绕,古殿前,刘安端座,老道看着他身周似有若无的大日霞光,不禁感慨道,“常言仙人不坠红尘,日月之光以蔽体,一直以来只当传说,不想今日果然在道友身上见到了!”

    刘安看向空中的金阳,笑道,“以天地为宗,当循天地之理,天地之行,以阴阳为法,阴阳以现者,在于日月,而若以心神交感天地,必当合于阴阳,阴阳之现在于日月,当合于日月!”

    遵循天地的道理,就在于阴阳,而天地太过广阔,阴阳太过于宏大,人的心神比之是如此的渺小,又怎么能够全部顾的过来呢?

    所以,遵循于天地的道理,就要先看阴阳,而遵循于阴阳,就要看天地之中阴阳的最高体现。

    阴阳最高体现在于什么呢,天地之中当首选日月,日月的运行是遵循于大道的,把握了日月,就把握了阴阳,把握了阴阳,就把握了大道!

    老道感叹,“道友对于天地大道的理解让人感慨,不过却又如何让心神合于日月呢?”

    刘安心神一动,就见缭绕于他体外的大日金光突然一变,化做了一轮大日金盘,浮现在了刘安的脑后,仿若神话之中的大日星君。

    他笑道,“日月之行,阴阳之现,夫,人之体魄,亦如天地。

    天地孕阴阳五行,人体亦如此,却不见显化,何耶?

    不循大道也!

    如何循大道?

    人之心神,沟通天地人之桥梁也,然世人之心神邪欲横生,看不见大道,看不见万物,亦看不见阴阳!

    如此,天地人已绝!

    若想通于日月,法于阴阳,循于大道,当通心明神,若赤城之子,邪欲不存,方能通天地人。

    天地人一通,心神自然就能合于日月,阴阳之法也会在身体之上得到体现!”

    老道如闻大道天音,听的如痴如醉,醒悟过来之后,他朝刘安一拜,“听道友讲道,如闻天籁,感五湖四海,万物生灵,概莫如是!”

    说罢,他奋笔疾书,便将这段对话记载在了书卷之上。

    刘安讲道,振聋发聩,似有大道之真意降临,让人发人深省!

    这与在经书之上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完全是两码事,这里面涉及到了心意与道的传递!

    旁边,葛玄与道人也是如此,他们修为可称高深,然而在听道刘安所讲之后,依然沉浸其中。

    葛玄从那种道韵之中回过神来,接着看向刘安脑后的大日宝盘,躬身一礼,接着问道,“您身后这轮宝光就是心神与大日相合的体现吗?”

    刘安闻言摇头一笑,“此只为小道尔,心神与大日相合,真正的体现在于身与神。”

    “身与神?”

    葛玄闻言若有所思。

    刘安点头道,“于身,大日普照,照我身如琉璃,六尘不染,百邪不侵,内外澄净,不坠凡尘。

    于神,大日相合,合神如大日,光照万千,不生迷惑,不生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