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因为死不了所以只能长生了 第235章 村子里的小卖部。
热门推荐:
带着修仙功法当野人
外室二嫁,宠冠东宫
植物与史莱姆与160
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
回到明末做枭雄
穿越之我在综影当特工
快穿:我靠打工成为人上人
参加武考后,我一路无敌
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
今天的草原很安静,其实大多数时间都是这样的,在没有剧组的年轻人们来这里之前,这里一直都很安静。
大家都在做着自己的事情,在牧区,上了年纪的七老八十的那些人,大多数都在城里住着,每天放牛羊的这些人大多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
如今已经是信息时代了,九零后的那一批人很多都在城市里居住,游牧民族整体年龄都偏大一些。
他们每天晚上睡得很早,早上起来得也早,整个流动村子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就是那个小卖部了。
每天晚上小卖部都有个一桌两桌的客人在喝酒。
这里也不是整天都在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一些人也就在家里煮点儿肉喝个二两就完事儿了。
只有一些第二天没啥事儿的人,晚上的时候会来小卖部这里喝点儿小酒,下酒的就花生米,聊聊天抽抽烟喝喝酒,喝舒服了就回家去睡大觉。
今天小卖部没有其他客人,就只有李安一个人,诸葛正和蚩灵还在那曲城里头打盐水。
王浩他们刚刚才收工。
李安没什么事儿做,便直接来了小卖部买酒喝。
小卖部就是一个大帐篷,里面东西种类很多,但单一一个东西的数量很少,酒的种类倒是挺多,李安一样挑了一瓶,慢慢的尝。
现在天气慢慢暖和起来了,至少没有冬天时候那么冷了,所以桌子都摆在外面。
别看这只有几度的气温,但是常年生活在这个地方的老百姓们都抗冻得很,这已经算是暖和的时候了。
“你小子不要命,但是也有大运气,那匹野马,配完种之后拉到城里头去卖,能卖好几万块钱嘞。”
看小卖部的掌柜的是个四十多五十岁的中年女人,非常健谈。
李安一坐下来之后就问他是哪儿的人,长这么帅是不是演员,一个月能挣不少吧?
但李安一说藏语之后,她就更热情了,还送给李安一包快过期的鸭爪子,让他赶紧吃了。
不然明天就过期了。
“今天来我这儿买东西的,都在说你呢,说你这小伙子看不出来身手这么好,小时候一定养过马。”
“养过,养过不少。”
李安点点头。
“你结婚了没有?我们这儿今天两个丫头过来买东西,都在说你呢。”
“还没呢,还年轻,不着急。”李安笑呵呵的说道。
“现在的年轻人结婚都晚得很。”
老板娘点点头。
“不过一看你就是有出息的人,不像我家那小子,喊死都不回来守着这个店的。”
老板娘热情倒是热情,就是三句不离李安这个人有出息。
李安也就听着,不紧不慢的喝酒。
没过一会儿老板娘自己拿了瓶酒出来和李安坐着一起喝,看得出来她平常也是个酒蒙子。
“你这不像是打小在这儿长大的人吧?”
李安笑着说道。
老板娘的口音不像是纯正的游牧民族的口音,在城里头生活的人和在草原里生活的人,虽然离得很近,但是口音上还是有一点儿差别的。
“是啊,我小时候在城里头长大的。”
老板娘笑呵呵的说道,话匣子一打开之后便停不下来。
部落里的人们每天都能见到,而且大多脾气都不是很好,也不算人不好,主要是体现在不好说话,人非常执拗。
自从剧组来了部落之后,多了很多新面孔,这些城里头的年轻人们大多都讲礼貌,而且从来不赊账,个个都大方的很嘞。
她开心得不行。
“年轻的时候在集市上认识了我男人,生了个儿子。”
“他就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后来嘛,得病了嘛。”
“牛啊,羊啊都卖了治病,还是走了嘛。”
“我又没法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还剩几头牛,干脆全部卖了,在这儿开个小卖部。”
“每次拉货就用那个三轮车来拉。”
“走的时候嘛,村长家借几匹马,就跟着他们一起搬着走嘛。”
“这一晃都过了三十年了。”
老板娘感叹着说道。
两人聊得很投缘,李安是一个合格的倾听者,能及时的给出一些反馈,大多数时候,老板娘都在说着自己的事情。
说年轻的时候这里是什么样的,那时候拉货还用马车,那时候那曲都还是个小集市。
还说冬天晚上的时候,外面那些个狼找不到吃的,就打村子里这些个羊的主意,每天晚上各家各户都要派两个人轮流的守着。
又说前些年很多来草原挖虫草的外地人,骑着摩托车拿着麻袋,拎着个锄头这里挖挖那里挖挖的,把整个草原都挖的全是坑。
草长得不好,牛羊们瘦得很嘞,这也都是轻的,主要还是牛羊们踩在坑里摔到了腿给摔折了,拿药又要花不少钱。
说的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发生在草原上的小事儿,也说着这些年发生在这片草原上的沧桑变化。
还说这个季节可以去哪儿哪儿挖木耳回来,说这里的木耳脆甜爽口,营养价值高,还说前几年有人在那边背山挖到过一株野生的红景天,那东西可值钱得很,一株就买了一千多块钱嘞。
顺带还留了李安的联系方式,说以后要是想要买他们这当地的什么东西,找她准没错,保证正宗的当地货。
又说自己再干几年就打算不干了,想走但是又走不了,娃儿还小自己都养不活更别说给她养老了,又说自己没有交什么养老保险,没攒够钱以后老了是个累赘什么的。
在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老板娘俨然从当初那个城市里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游牧卖货的男人。
她抽烟也喝酒,偶尔还讲点儿荤段子,谁家的姑娘胸口长着两个大萝卜,谁家的娘们儿一屁股能坐塌床。
她谈话之间透着一股浓浓的市侩,称赞李安长得帅气,有出息。
反复称赞。
买东西记得要找她,千万要找她买,别家的不正宗。
说着说着又从男人变成了女人,问他看上了村儿里哪个姑娘,她来做媒,事儿成之后不用给太多,几百块钱喜钱就够了。
实际上李安只是买了几瓶酒,都没有赊账,她唯一送的那个泡鸭爪明天之后就过期了。
她热情又虚伪,精明但又可怜。
和世间绝大多数人一样普通。
大家都在做着自己的事情,在牧区,上了年纪的七老八十的那些人,大多数都在城里住着,每天放牛羊的这些人大多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
如今已经是信息时代了,九零后的那一批人很多都在城市里居住,游牧民族整体年龄都偏大一些。
他们每天晚上睡得很早,早上起来得也早,整个流动村子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就是那个小卖部了。
每天晚上小卖部都有个一桌两桌的客人在喝酒。
这里也不是整天都在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一些人也就在家里煮点儿肉喝个二两就完事儿了。
只有一些第二天没啥事儿的人,晚上的时候会来小卖部这里喝点儿小酒,下酒的就花生米,聊聊天抽抽烟喝喝酒,喝舒服了就回家去睡大觉。
今天小卖部没有其他客人,就只有李安一个人,诸葛正和蚩灵还在那曲城里头打盐水。
王浩他们刚刚才收工。
李安没什么事儿做,便直接来了小卖部买酒喝。
小卖部就是一个大帐篷,里面东西种类很多,但单一一个东西的数量很少,酒的种类倒是挺多,李安一样挑了一瓶,慢慢的尝。
现在天气慢慢暖和起来了,至少没有冬天时候那么冷了,所以桌子都摆在外面。
别看这只有几度的气温,但是常年生活在这个地方的老百姓们都抗冻得很,这已经算是暖和的时候了。
“你小子不要命,但是也有大运气,那匹野马,配完种之后拉到城里头去卖,能卖好几万块钱嘞。”
看小卖部的掌柜的是个四十多五十岁的中年女人,非常健谈。
李安一坐下来之后就问他是哪儿的人,长这么帅是不是演员,一个月能挣不少吧?
但李安一说藏语之后,她就更热情了,还送给李安一包快过期的鸭爪子,让他赶紧吃了。
不然明天就过期了。
“今天来我这儿买东西的,都在说你呢,说你这小伙子看不出来身手这么好,小时候一定养过马。”
“养过,养过不少。”
李安点点头。
“你结婚了没有?我们这儿今天两个丫头过来买东西,都在说你呢。”
“还没呢,还年轻,不着急。”李安笑呵呵的说道。
“现在的年轻人结婚都晚得很。”
老板娘点点头。
“不过一看你就是有出息的人,不像我家那小子,喊死都不回来守着这个店的。”
老板娘热情倒是热情,就是三句不离李安这个人有出息。
李安也就听着,不紧不慢的喝酒。
没过一会儿老板娘自己拿了瓶酒出来和李安坐着一起喝,看得出来她平常也是个酒蒙子。
“你这不像是打小在这儿长大的人吧?”
李安笑着说道。
老板娘的口音不像是纯正的游牧民族的口音,在城里头生活的人和在草原里生活的人,虽然离得很近,但是口音上还是有一点儿差别的。
“是啊,我小时候在城里头长大的。”
老板娘笑呵呵的说道,话匣子一打开之后便停不下来。
部落里的人们每天都能见到,而且大多脾气都不是很好,也不算人不好,主要是体现在不好说话,人非常执拗。
自从剧组来了部落之后,多了很多新面孔,这些城里头的年轻人们大多都讲礼貌,而且从来不赊账,个个都大方的很嘞。
她开心得不行。
“年轻的时候在集市上认识了我男人,生了个儿子。”
“他就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后来嘛,得病了嘛。”
“牛啊,羊啊都卖了治病,还是走了嘛。”
“我又没法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还剩几头牛,干脆全部卖了,在这儿开个小卖部。”
“每次拉货就用那个三轮车来拉。”
“走的时候嘛,村长家借几匹马,就跟着他们一起搬着走嘛。”
“这一晃都过了三十年了。”
老板娘感叹着说道。
两人聊得很投缘,李安是一个合格的倾听者,能及时的给出一些反馈,大多数时候,老板娘都在说着自己的事情。
说年轻的时候这里是什么样的,那时候拉货还用马车,那时候那曲都还是个小集市。
还说冬天晚上的时候,外面那些个狼找不到吃的,就打村子里这些个羊的主意,每天晚上各家各户都要派两个人轮流的守着。
又说前些年很多来草原挖虫草的外地人,骑着摩托车拿着麻袋,拎着个锄头这里挖挖那里挖挖的,把整个草原都挖的全是坑。
草长得不好,牛羊们瘦得很嘞,这也都是轻的,主要还是牛羊们踩在坑里摔到了腿给摔折了,拿药又要花不少钱。
说的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发生在草原上的小事儿,也说着这些年发生在这片草原上的沧桑变化。
还说这个季节可以去哪儿哪儿挖木耳回来,说这里的木耳脆甜爽口,营养价值高,还说前几年有人在那边背山挖到过一株野生的红景天,那东西可值钱得很,一株就买了一千多块钱嘞。
顺带还留了李安的联系方式,说以后要是想要买他们这当地的什么东西,找她准没错,保证正宗的当地货。
又说自己再干几年就打算不干了,想走但是又走不了,娃儿还小自己都养不活更别说给她养老了,又说自己没有交什么养老保险,没攒够钱以后老了是个累赘什么的。
在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老板娘俨然从当初那个城市里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游牧卖货的男人。
她抽烟也喝酒,偶尔还讲点儿荤段子,谁家的姑娘胸口长着两个大萝卜,谁家的娘们儿一屁股能坐塌床。
她谈话之间透着一股浓浓的市侩,称赞李安长得帅气,有出息。
反复称赞。
买东西记得要找她,千万要找她买,别家的不正宗。
说着说着又从男人变成了女人,问他看上了村儿里哪个姑娘,她来做媒,事儿成之后不用给太多,几百块钱喜钱就够了。
实际上李安只是买了几瓶酒,都没有赊账,她唯一送的那个泡鸭爪明天之后就过期了。
她热情又虚伪,精明但又可怜。
和世间绝大多数人一样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