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 > 第343章 大科普——关于内书堂

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 第343章 大科普——关于内书堂

    瓜近期天天后半夜才能写出东西来,于是,日夜颠倒。

    so——今天上科普,瓜倒一倒时差。

    ~~~~~~~~~~~~~~~~~~~~

    关于朱瞻基创建的内书堂。

    现在的人其实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一种是说内书堂是为宦官专权擅政提供能力基础,是明朝宦官之祸的根源所在。

    另外一种是觉得内书堂提高了宦官的文化水平,帮助皇帝制衡了内阁。

    瓜比较占后者。

    本书写到现在,关于让小太监识字的事,都是一笔带过。

    是因为——

    在永乐朝,内书堂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张罗。

    哪怕到了宣德朝,也仅仅处于培养的阶段。

    真正太监的崛起,还是战神那一届。

    我看有评论说朱瞻基啥也不是。

    所以,在这里替这位瓜比较欣赏的六边形战士科普一下。

    【整个内书堂的发展是分阶段的,不是一下子就到位的。】

    总的来说,分了三步,由三个朝代接力完成。

    第一步——遴选识字太监。

    主要发生在洪武朝。

    朱元璋重组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皇帝直面六部,成了比996还996的社畜皇帝。

    干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就吃不消了。

    于是遴选净身前就具备读书识字能力的太监——比如说犯了罪的权贵子弟、打仗掠夺回来的年轻人,以及各藩属国主动进献的太监。

    这些人的工作也就是读读上疏,整理一下东西,分担一下皇帝的工作。

    另外就是管理朱元璋设立的十二监十局三所为皇家服务的机构。

    所以,洪武朝,基本没有什么很出名的太监。

    第二步——培养有潜质的小太监读书识字。

    主要发生在永乐朝。

    进宫前就识字的太监实在不多,而且本身他们的背景就复杂。

    朱棣登基以后该用的、跟能用的都用了,还是觉得没人可用。

    这里有一点,朱棣信不过朝上的大臣。

    整个永乐朝,太监到处趴趴走,代天子出使,代天子巡视等等。

    人不够用怎么办?

    朱棣就想了个办法,从小太监里面挑选了一些人出来,用老太监教他们读书识字。

    因为朱元璋曾经禁止宫中太监识字。

    教太监识字这事并没有摆到明面上。

    太监识字的最终目的也仅限于辅助朱棣给百官的上疏分类汇总,标明轻重缓急,诸如此类。

    永乐朝出名的太监不少,大多都是正面形象,比如郑和。

    第三步——内书堂正式成立。

    宣德元年七月内书堂草建,《明通鉴》记载——改刑部主事刘翀为翰林修撰,专授小内史书, 选内史年十岁上下者二三百人读书其中。

    宣德四年,内书堂始建,隶司礼监。命大学士陈山专授小内使读书,定翰林官四人任教。

    从草建到正式建立,除了把这种大家不明说的事变成了一项制度以外。

    教太监读书的人也拔高了好几个层次。

    无论翰林修撰还是大学士,都是普通读书人家花钱都请不到的老师。

    这宫中的内书堂教学质量比明朝第一学府国子监一点不差,甚至更胜一筹。

    ~~~~~~~~~~~~~~~~~~~~~~~~~~~~~~~~~

    【以上这三步。朱家为什么这么走?难道老朱家的人不知道宦官的危害?想一想都知道不可能!】

    朱元璋建朝时候就严禁宦官识字了。

    为什么在朱元璋明令禁止的情况下,到了宣德朝还是走到了开设内书堂的地步,实际上是跟着当时的情况一步一步的调整而来的。

    后人骂朱瞻基,说他开启了祸端。

    但,朱瞻基是被逼到了这个份上。

    【这里就牵涉到明朝另一个大名鼎鼎的部门——内阁。】

    ~~~~~~~~~~~~~~~~~~~~~~~~~~~~~~~~~

    朱元璋在洪武朝为了有人辅助处理政务,置殿阁,这就是后来内阁的前身。

    永乐时期,朱棣正式启用内阁。

    无论殿阁还是内阁,在朱元璋跟朱棣时期可不是君臣共治,而是乾纲独断。

    朱元璋杀了很多武将,朱棣则是杀了很多文官。

    朱元璋跟朱棣两个人其实已经把朝臣都得罪光了。

    朱棣最后一次北征前,大牢关了不少文官。

    内阁作为朱棣近臣,权力非常小,风险却极其的大。

    钱少事多还高风险,任谁都不愿意打这样的工。

    到了最后,朱棣死在路上。

    当时随驾大臣是张辅、杨荣、金幼孜。

    具体怎么死的,至今还是有很多说法。这里就暂时不表了。

    反正朱棣一死,内阁的人就觉得,他们的春天终于来了。

    朱高炽当太子的时候,本身他就是个不爱且不善于舞刀动枪的,天生的文人阵营。

    朱高炽在性格方面,也不像朱棣那么不听劝,也不会动不动就喊打喊杀,永乐一朝,他一直是朝臣跟朱棣之间的润滑剂。

    朱高炽身体不好,精力远远没有朱棣朱元璋充沛,上位以后朝政必须大部分依赖朝臣。

    这就是典型的梦中情帝!

    所以,内阁不管三七二十一,隐瞒朱棣死讯,齐心协力的把朱高炽扶了上去。

    朱高炽不负众望。

    上台以后立刻就把朱棣关在牢里的人放了出来。

    他在位短短的十个月里面,干了不少事情,也确实非常依赖内阁。

    内阁的人更觉得,他们大展拳脚的时候到了。

    这心里一嘚瑟,发展到后来,这朝臣言官就有点蹬鼻子上脸。

    朱高炽登基以后,要换掉宫中的宫女,想修整一下皇城,他身体不舒服有几天没上朝,就这几件事,被一个叫李时勉的官员写了一封长信大骂了一顿,什么劳民伤财,放纵私欲,懒怠朝政等等,写信不单止,还当朝怒怼。

    生生就把朱高炽给怼得怒火攻心,倒下了。

    朱高炽这一倒下,就再也没起来。

    朱高炽怎么倒下的,朱瞻基心里自然很清楚。

    但他也清楚,李时勉并不是孤军作战,李时勉身后站着全是人,他暂时胳膊拗不过大腿。

    于是朱瞻基继位登基以后,强忍着恶心,把李时勉从牢里放了出来,还加以嘉许。

    朱瞻基一示弱,自然就被更进了一步。

    蛐蛐皇帝这个外号,就是这个时候被起的。

    言官对朱瞻基有点个人爱好这事上纲上线的,各种劝谏。

    内阁也站在言官那边暗示朱瞻基不要怠政。

    当时大明财政民政军政全都千疮百孔,国防边疆海岸线没有消停的。

    很多前期的积弊全在朱瞻基接手的时候爆发了出来。

    问题数不胜数。

    指责皇家的上疏从四面八方涌来。

    无论朱瞻基想怎么做,都有人反对加数落。

    哪怕现代一个小老板,也受不了一群员工天天数落自己,于是朱瞻基开始想办法。

    朱瞻基的性格行事作风更像朱棣一些,直接,且不被道德绑架。

    你们不听我的,那就用听我话的人!

    一群不能如臂指使的大臣,那不如不用!

    于是太监读书这事就发生了。

    朱瞻基其实很懂。

    不受掌控的朝臣跟生死全部仰赖于皇家的太监,他用谁,不言而喻。

    而且这两方还可以互相制约,让皇权更加稳固。

    至于宦官能造成的危害,什么扰乱朝纲,祸国殃民的,在朱瞻基看来压根不是事。

    皇帝下去见祖宗的时候,殉葬的何止后宫妃嫔,无论太监,宫女,一声令下,就可以全带走。

    而且,内书堂正式始建,能查到的史料都显示是在宣德四年。

    宣德四年之前发生了什么呢?

    根据《寓围杂记》、《明经世文编》、《翰林记》等史料的说法,杨士奇、杨士荣、蹇义、夏原吉在宣德三年十月至五年正月之间开始票拟批复。

    所谓票拟批复,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内阁“票拟权”——朱家人皇权旁落的标志。

    也就是说,朱瞻基跟朝臣的权力斗争里,输了,逼得他不得不把内书堂摆到了明面上。

    或者说,这是两方博弈,大家各退一步的结果。

    在宣德朝后期,斗争跟博弈升级。

    与内阁“票拟权”相对应的太监“批红权”也出现了。

    斗争进一步白热化。

    最后,朱瞻基,下线。

    ~~~~~~~~

    终上。

    内书堂的设立,其实是斗争的产物,诞生的初衷就是朱瞻基拿来制衡内阁文臣的。

    而且,明朝的太监们在有能力的皇帝手里也确实制衡了内阁。

    老朱家某些皇帝资质平平、能力平平、才让两大集团势力失衡,乱象丛生。

    从某种角度来说,魏忠贤、王振、刘瑾,汪直,这四大的崛起,难道不是文官集团太差劲么?

    为了掩护他们的差劲,这四个人都被立了典型,各种臭名昭着。

    太监的风评被害。

    从此成了过街老鼠。

    至于什么太监专权,什么祸害百姓,有固然有,更多的是笔杆子在谁手里谁决定舆论导向。

    贪官污吏的,不专权,不鱼肉百姓,嚯嚯得少?

    嗤——————鄙夷脸!

    ~~~~~~~~~~~~~~

    【附带的说一下内书堂的制度】

    1、生源。两三百——四五百人,十岁上下,而明朝的太监基数最多时达十万。

    (自己刀了自己进宫的很不少,明朝四大宦官里,就一个汪直是被俘虏后当的太监。)

    2、师资。几乎所有的讲官都出自翰林院,即便各府州县学也比不上。

    3、学习内容。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之外,还要研习《忠鉴录》等课程,主要强化他们的太监身份意识。另外,他们还有一门实操课,叫作“判仿”,意思是对具体事务进行模拟处理,为以后履行批红工作做准备。

    4、毕业条件。除毕业考之外,皇帝还可能亲自抽考。

    5、毕业去向。最好是进入文书房或者当太子侍读。其余根据需要分散到各个机构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