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 > 第388章 小科普——明朝军权

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 第388章 小科普——明朝军权

    关于明朝的军事机构。

    前面提过锦衣卫跟厂卫。

    没有提明朝的另一个分量更重的——京卫,这里补充一下:

    【京卫】在明朝的前期大部分由皇帝直管,部分由五军都督府及兵部管辖,职能定位类似于禁军。最高职务是“都指挥使”。

    朱元璋时期设四十八个京卫。

    朱棣迁都至北京后增加到七十二个京卫,人数扩编至近三十万人。

    以后也有部分调整,但大致就是在七十二这个数目的左右。

    这些京卫的卫级别不一,人数也有差异。

    有的相当于地方都司,有的也就与地方卫所级别平级。

    普通京卫一般下辖五个千户所,这是标配,却不是定例。

    京卫相对于锦衣卫跟东厂,职责单一一些,但这三个军事机构基本上就涵盖了皇帝的整个日常,将皇权包裹得严严实实。

    ~~~~

    但明朝的军队还远不止京卫,锦衣卫跟东厂。

    明朝军队有三大系统。

    朱元璋时期:,创“卫所制”,分为“京卫”和“地方卫”。

    朱棣时期:新设“京营”。

    从此就是三个系统并存,一直到明朝灭亡。

    【京营】——追随朱棣起家的军队,当初发动“靖难”夺位的嫡系部队,直属皇帝管理。

    几次北征,基本都是京营完成的。

    京营中的兵士被称为营兵。

    京营分为三个营,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五军营”、“神机营”、“三千营”。

    这三营,比任何地方卫所的装备及战力都要强,属于典型的野战部队,在多次北征后,负责卫戎京城。

    京营最高军职是“提督”,后改为“总督”,授“总督京营戎政”印信,一直到明末都是由功臣勋贵担任。

    三个营的头头——主将、副将、参将、游击、佐击将军。

    主将及副将很好理解,相当于带领中军主力,参将则是带领辅助部队。

    游击和佐击类似于机动部队,有点作战功能上的意思。

    品阶也是根据主次进行划分,但都归主将和副将管辖,下面的各个军职不一定有直接隶属关系。

    每个营下面设随征千总、随营千总、选锋把总、把总、总旗、小旗。

    在朱棣时期,京营、京卫、地方卫所,三大系统里面,只有京营是精锐部队。

    五军营、神机营、三千营,三营一起配合作战形成习惯以后,一加一加一不只是等于三。

    可惜的是这支大于三且配合度特别高的最精锐部队,在“土木堡之变”之后,被消耗殆尽。

    之后的各省内乱及边关战争,绝大部分都是由地方卫所军队进行征讨,京营彻底已经沦为养老院,从此退出了战争舞台。

    “土木堡之变”造成的后果,远远不是失去最精锐部队这么简单。

    在当时朱祁镇御驾亲征被俘虏后,于谦以文官身份成功领导“北京保卫战”,从此以后大明朝的兵权就被文官集团牢牢把控。

    明朝的皇帝能直接指挥调动的只有锦衣卫和京卫。

    皇帝要调动任何的边军都要经过内阁和兵部同意。

    明朝军队战斗力从这里开始在下坡路上狂奔。

    ~~~~

    京营废了,可明中后期国内国外没有消停过,内地地方卫所的编制,并不适合多兵种的大兵团作战。

    为此朝廷需要将各省镇地方卫所进行临时组合,采用京营的编制,作为临时职务,加封某人为总督之类的去征讨平叛。

    总督之类的临时职务,在战争结束后,本是都需要由朝廷收回。

    地方卫所的军士也要回到之前的驻地。

    但实际情况却是,大部分没有收,或是根本收不成,到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早期是因为叛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直处于对峙状态,随时可能爆发,朝廷没有收回,后期嘛,朝廷及地方更加糜烂,干脆也就懒得收了。

    总督完全成了定制,一般都是管几个省或几个镇,统一提督军务及民政。

    这些临时职务跟内地卫所军职及机构并存。

    管理上就越来越混乱。

    军职混乱导致管理混乱,腐败就越发有空子可以钻,为了腐败,临时的跟地方的会产生摩擦,最后就是指挥严重不统一,互相扯后腿。

    以抵御漠北为例:

    朝廷从各个军镇卫所抽调组成大军。

    这支大军上面的最高领导是军、政一把抓的总督。

    下面则带领各自军队的统帅,这个统帅被称为“总兵”。

    像来自山东的叫山东总兵,来自山西的叫山西总兵。

    理论上各管各的,不会有什么矛盾。

    可问题在于军队的人数并不一样,比如山东抽调了两万人,山西则是五千人。

    人数不一样,心态就不一样。

    可偏偏大家都是总兵。

    总兵下面还有各种级别,把人分下去以后,可能山东军最小的小旗手里的兵比游击还多。

    这种不平衡,导致大家根本就不协调作战。

    人数多的总觉得被人数少的占了无形的便宜。

    宁愿撇开单独作战。

    一场战役下来,两地的总兵、参将、守备、游击各带各的,实际上也是各打各的。

    本身普通汉人的单体战斗力就不行,叠加上形不成合力,再叠加上抢功劳扯后腿等等,总督分发下来的命令不可能得到彻底执行,想不输都难。

    这里面还有更恶心的。

    明朝中后期财政困难,一支卫所的军队被抽调离开本地卫所后,经过的地方,大多连城门都进不了,沿途得不到补给是常事,纵兵抢劫地方也就时有发生。

    一路饿个半死,到了战场。

    如果没赢,得不到朝廷奖赏加赏赐,就又得夹着尾巴灰溜溜的回地方。

    为了不落入这样的境地,杀良冒功骗取赏赐绝对是首选。

    因为朝廷只看结果。

    ~~~

    明朝朝廷的军制,本身初衷是为了巩固皇权,防止武将坐大,以便相互制衡。

    对军队分战时和非战时编制,也是很灵活的做法。

    在王朝初期各种政令相对清明,皇帝给力的情况下,非常不错。

    然而,这种需要高配合度的合作,在大领导跟下面的领导班子不行的情况下,只能是混乱且被动挨打的份儿。

    那位御驾亲征的朱祁镇大领导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他被俘虏了还是小事,最重要的是军权被文臣摘了桃子。

    从此,皇帝成了缺了大半牙齿的老虎。

    一直到朱厚照,被文官把持了几十年的兵权才初步回归。

    可惜,积重难返。

    而且,朱厚照只活到三十一岁。

    死于哪里有说,死于什么,没有记录。

    江湖流传三种说法——落水后得肺炎而死、杨廷和买通太医谋杀、江彬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