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1970做富豪 > 第9章 乡情

重生:1970做富豪 第9章 乡情

    秦淮背着一袋粮食回家,丫头一见明显露出复杂地神色,这个眼神秦淮才醒来的时候,已经见识过一次的那种。

    秦老汉长长叹了口气,拿起铜头烟袋锅往里面装了烟丝,又从大夹袄口袋里摸了好半天,摸出了两块火石,对着撞击起来。

    他半天都没点着火,丫头走过来说:“爷爷,我来给你点。”

    老汉笑呵呵递过去,小姑娘手巧,三下两下就给点上了,老汉夸他说:“还是咱家丫头能干。”

    丫头的眼睛就笑出了月牙儿,两人明显知道粮食的来历,都识趣地没问,见秦淮拿出一条大蛇,老汉惊讶地说:“这么大的长虫,哪来的?”

    “刚才山上凑巧碰到的,爷,我今天运气好吧,挖老鼠洞还挖了一袋粮食,够咱们一家吃几天了。”

    三人听完神情微妙。

    老鼠洞挖出一袋粮食,你骗鬼呢。

    老汉却吸完了烟,在地上把烟灰磕掉站起来说:“我就不吃了,我老了少吃一口没事。”能吃的不能吃的都拿来吃了,倒是没有什么忌讳的。

    秦淮忙说:“爷爷,你坐下吧,以后我不仅要让两个妹妹吃饱饭,你以后也跟我们一起吃。”

    老汉却不愿意,很干脆地说:\"这样的粮食,我吃不下去。\"

    秦淮明白他说的什么,丝毫不觉得尴尬地说;\"爷,什么样的粮食都养人,吃到嘴里不饿肚子,才是真的。\"

    “我们老秦家,上溯到八辈子都是正儿八经的庄稼人,从没有人干过这样的事。”秦老汉幽幽说道。

    他虽然没明说,但责备的意思很明显,就差指着他的鼻子说他不要脸了,一个小村庄,藏不住秘密,秦凤英和秦淮的闲话,只怕已经是全村的饭后笑料。

    秦淮毫不脸红地说道:“爷,我也没干什么。”

    他确实没干什么,以前的事都是另一个秦淮干的,又不是我。

    不过这种话要是说出去,只怕所有人都会觉得他是在骗鬼呢,他的这番话,在老人看来就是做作,就是在掩耳盗铃。

    秦小米说:“爷爷,我哥都是为了我们,你不要怪他。”

    秦淮说:“小米最乖了。”

    有女孩在,老汉没再说下去,也没说走的事。

    有人嘟嘟嘟跑进来,是红姐的儿子,六七岁的他手里提着一篮红薯,乡下孩子浑身都是劲:“秦淮叔,我娘让我送来的红薯。”

    秦淮说:“狗蛋,我家有粮食了,你们留着自己吃,先别走,在我家吃完饭再回去。”

    狗蛋说:“你家吃什么?”

    “保证你好吃就行。”

    把蛇剥好切段,走进厨房掀开缸一看,豆面还好好地在那,就知道这丫头不舍得做完,他把所有的豆面都舀了出来,又从锅里拿出三个煮熟的红薯,用凉水洗了洗,然后拌在面里,和面一样的和成团。

    正好墙上还挂着一把干菜,也不知道是什么菜,洗干净切好。

    坛子里的油也只剩下了底,他提着坛子就往外倒,丫头看见像抢炸药包似的抢过来说:“哥,哪有你这样吃油的。”

    “你都是怎么吃的?”

    丫头拿起一根筷子,在油里沾了沾,然后才放进锅里。

    秦淮等着她的后续动作,很久见她没有别的行动,就问说:“就这么点油?”

    “是啊。”丫头想当然地说。

    “你放油的样子,资本家看了都要流泪。”

    他说着拿过油坛子,直接往里倒,丫头抢过来抱住大声哭起来说:“哥,这里的油,咱们要吃到过年以后,你一下都吃了,咱们以后怎么办?”

    他们要吃一年的油,其实只有坛底一点点。

    秦淮的手不由放松了下,看着面黄肌瘦的妹妹,心中百感交集,怪不得你们俩都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他安慰丫头说:“别担心,家里有我的呢,以后一定不会让你们饿肚子。”

    丫头这才松开了坛子说:“哥,村里人都是一样过日子的。”

    “我知道,但是这样是不对的,看看你们俩的头发都黄得像乱草,多吃油营养够了,头发才能黑,脸色才能好。”

    秦小米说:“姐,哥说的对,吃一顿饱饭,以后就是饿死,也比现在天天干受罪强。”

    丫头说道:“就怕没死,一粒粮食都没有,到时候饿的难受,我看以后你还会不会这样说。”

    十三岁的女孩子,每天睁开眼就是担心吃不上饭,这样的生活太难了。

    秦淮说:“什么死死活活的,都不要乱说话,以后你们什么都不要管,挣钱养家的事交给我。”

    听到这句话,秦老汉露出惊疑的神色,这可不是秦淮平时能说的话,大孙子难道开窍了?

    老天爷有眼,就让他开窍吧。

    秦淮那边安慰了丫头,就开始炒菜,一把野葱下去,香气弥漫开来,狗蛋呲了呲鼻子,把鼻涕的长龙完全吸了下去说:“秦淮叔,真香。”

    “香吧,等会你多吃点。”

    坛子里的油都倒光了,也并没有多少,秦淮又挑蛇肉肥得部分,先大火翻炒,上辈子他嫌弃的油烟,现在居然恨不得多吸几口。

    一群小孩围过来,七嘴八舌地问狗蛋说:“秦淮叔家吃什么了?”

    狗蛋说:“好吃的,不给你们吃。”

    小孩就说:“这又不是你家,你神气什么,你以为你是他的种吗?”

    乡下小孩说话都是这么犀利吗?秦淮听得忘了翻铲子,被烫了一下才想起来下铲子蛇肉翻炒。

    然后又下了盐,也没有别的调味品,就把饼子贴在了铁锅上。

    丫头在烧火,看着在灶台忙碌的哥哥,想起爷爷暗中的交待,你哥哥岁数不小了,该找媳妇了,总和秦凤英那样的女人混,是混不出什么好处的,

    有合适的就给他找一个吧,咱家条件不好,也别挑了,阴天下雨知道往屋里跑就行了。

    所以她一边烧着火,一边把村里的女人都排查了一遍,秦凤英首先被排除,这个不要脸的女人不行,听说她还有什么毛病。

    秦曼也不行,那就是个破鞋,配不上我哥。

    东头的二妮年纪和我哥差不多,他俩好像挺合适,等哪天我找二妮探探口风,哎,就是她那贪钱的爹娘那一关不好过,不然等先想办法借钱,等到白二妮嫁过来,再让她把彩礼要回来。

    小姑娘心里打着小算盘,但是能感觉到哥哥要娶媳妇的难度太大,大到不是她能解决,又皱起了眉。

    秦淮拍了拍她的肩膀说:“傻丫头,饭好了,傻笑什么呢?”

    丫头心虚地争辩说:“没有,哪有。”

    掀开锅,香气就更浓了,小孩们都眼巴巴地看着,不过都没开口要,虽然年纪小,他们也知道,现在家家的口粮都不够,他们要是吃了,别人就要饿肚子。

    二斤豆面和几个大红薯,出来一锅圈饼子,秦淮看了看来的小孩,铲掉了三个大饼子,在锅里沾了汤,把孩子们叫过来每人分了半块。

    又拿起一个递给狗蛋,狗蛋却不拿说:“叔,太多了,你们不够吃。”

    秦淮笑着说:“这么小就知道疼人了,不枉你叔疼你,我们够吃了,去洗洗手拿着吃吧。”

    那边几个孩子边吃边称赞说:“真香,真好吃。”

    秦小米见哥哥分了那么多给别的孩子,心里明显是心疼了,恶狠狠瞪着那些小孩,这丫头护食。

    秦淮说:“小米你也去洗手,咱们该吃饭了。”

    他把饭菜弄好,放在一个简易的桌子上,然后去叫老汉来吃。

    老汉磕了磕老烟袋走过来说:“做的不错。”他指的是把食物分给村里的孩子。

    秦小米已经坐在了桌子上说:“哥,可以吃了吗?”

    “吃吧,爷爷都过来了还等什么。”

    老汉咬了一口饼,他的牙口很好,虽然脆的吃着却更香。

    又夹了一口蛇肉,放在嘴里入口即化,老汉说道:“真香啊,城里的大饭店也就是这样了。”

    “爷爷,喜欢吃你就多吃点。”

    老汉却把蛇肉往三个孩子的碗里夹,秦淮不乐意,他幽幽说道:“我一把年纪了,吃个味道就行了,你们还长身子,多吃点能饿的久些,再说马上就要过冬了,要多贴秋膘预防冬天的饥荒。”

    秦淮:“.......”

    秦小米都吃得不亦乐乎,毕竟年纪还小,生活虽然艰难,他们想不到很远。

    只有丫头总是端着碗,呆呆地看着桌上的菜和筐里黑乎乎的饼子飞快减少,露出难过的神色。

    面饼带着一种甜味,在秦淮看来简直就是人间极品美味,边上的几个孩子吃完就跑回家了,狗蛋吃完了饼,又吃了几口蛇肉,秦淮给他一张饼,让他带回去给红姐。

    狗蛋拿着高兴地跑回家。

    丫头的脸却又拉了下来,秦淮忙说:“别这么小气,红姐帮咱们这么多,你都忘了?”

    “哥,我是担心,这点粮食吃完了,咱们以后吃什么。”

    十三岁的女孩子,一天到晚就为了活着用尽了全力,秦淮说道:“我说了 家里的事不要你操心,等几天我想办法送你去读书,别的都别管?”

    “哥,我不读书,给家里省点口粮。”

    秦老汉不停自责说:“我真没用,没法照顾你们。”

    秦淮说:“爷爷,你们不要弄得那么伤感,别的本事我没有,但是说让全家吃饱饭,这点我还是没有问题的。”

    秦老汉发愁说:“哪有那么容易。”

    给孩子们分了几个,锅里的饼子还剩了四五个,秦淮吃了两个就觉得饱了,秦小米小小的身子,居然吃了三个,看着剩下的一个饼子,秦淮明显看见家人们都咽了咽口水,却都没伸手去拿。

    他伸手把饼子拿过来掰成三块,硬塞到每个人的手上说:“今天都多吃点,明天早上就能省一顿。”

    老汉拿着饼子说:“就不吃了吧,今天油水大,吃不了那么多。”

    “吃。”

    三人都露出若有所思的感觉,以前的秦淮自怨自艾,小气自私,根本想不到别人,今天却像是变了个人。

    一家人正吃着饭,红姐走过来说:“老叔也在呢,你们也真是,我拿几个红薯过来,你们给了那么大的两张饼子,我又不是换粮食的。”

    她又拿过来一篮子土豆。

    又有几个中年人走过来说:“秦淮,今天谢谢你了,孩子回去就说你家的饼子做的好吃。”

    秦淮说道:“喜欢吃啊,那以后我多做一点,天天都让他们来吧。”

    人们慌忙摆手说:“可不敢这样说,谁家的粮食都不够,不能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