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之浪荡时代 > 第124章 地推和外卖

重生之浪荡时代 第124章 地推和外卖

    小厨娘菜品一般,没什么特色,胜在品控一致。

    吃了个半饱,郭嘉逸聊起了正事:“优团网和手机软件已经准备好了,近期就准备上线。”

    姚庆远一听,激动地放下筷子,双眼放光:“真的吗?这太好了!”

    他回想起过去的两个多月,心中不禁感慨万分。要不是和郭嘉逸保持着联系,加上拾光奶茶越做越大,他几乎都要怀疑自己被耍了。

    “你是不知道,点评网最近开始整合资源,金陵作为新市场,任务量直线上升。”姚庆远叹了口气,开始抱怨起来,

    “他们虽然说是调整薪资,下调了底薪,增加了绩效,但实际上是变相降薪!要不是郭总让我留在点评,我早就受不了了!”

    郭嘉逸听后,轻轻拍了拍姚庆远的肩膀,安慰道:“你的所有煎熬都是有价值的。现在,你可以在你们地区经理面前直接摔工作证,随时加入优团!”

    姚庆远听后,开心地笑了起来:“好,好好!我等着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他的开心溢于言表。

    “郭总之前的预言都是准确的,留在点评根本没有前途。”

    “金陵地区持续亏损,亏到一定程度就开始降薪,根本没有造血能力!”

    “朱总,你怎么一直没说话?”姚庆远总算是察觉到了些异样,怎么平日快人快语的朱总饭局上只字未说。

    “而且怎么脸那么红啊?”

    朱昱霖抬起头,支支吾吾。

    “可能有些感冒吧。”郭嘉逸帮着解释道。

    朱昱霖嗯了一声。

    “朱总要注意休息,优团这么短时间能够上线,肯定是太辛苦。”

    “确实是辛苦。”郭嘉逸接过了话茬,“但接下来要辛苦的就是你了!”

    姚庆远拍拍胸口:“放心,我不怕辛苦!”

    “我联系好了不少人,都是经验丰富的地推,随时可以跟我离开点评。”

    “多少人?”

    “二十多个。”姚庆远留意着郭嘉逸的脸色,什么都没看出来,补充道,“都是老手,需要扩充的话,每个人都能带一个队伍。”

    姚庆远咬了咬牙,压低了声音:“郭总放心,我们这帮人都是能打能拼的,绝对不会给优团拖后腿。”

    姚庆远的能打能拼,就是字面意义的能打。

    在这个人心浮动的时代,人人都在喊创业,一大半的人首选的都是互联网。

    原因无非两个:一个是被互联网的造富神话所吸引,另一个就是互联网行业天生的媒体属性,比较容易出名。当然也有为情怀的,只是不多。

    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互联网行业的“造富”和“出名”所吸引的时候,却很少有人会去提及到,在互联网产业里,还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名字叫地推。

    他们身处在互联网产业的边缘地带,干着最苦最累的活,他们撑起了互联网产业的半壁江山,但是互联网产业的风光却与他们无缘。

    地推概念其实是阿里给发扬光大的,最有名的就是他家的“中供铁军”。“中供”是中国供应商的简称,“中国供应商”是b2b电子商务平台,是阿里最早的业务模块。

    简单的说,“中供铁军”指的是阿里巴巴销售和推广“中国供应商”的地推团队。

    铁的目标、铁的纪律、铁的意志。

    很多人说hUAwEI讲究的是狼性文化,实则在中供铁军面前,什么都算不上。

    在这套地推系统之中并不强调个人多么聪明,多么才华横溢,支撑这套体系人员必须价值观要好,就是在思维上要和其他员工基本驱动,同时强调激情和内在驱动力。

    人家hUAwEI顶多是加班,还给足了加班费,而地推这套狼性文化,是真的把人变成狼。

    中供铁军的这套狼性推广法则,给b2b销售历史留下了很多经典的案例,使得阿里的销售最为推崇,所以阿里就像武林江湖的少林派,天下武功出少林,之后很多公司的销售体系都摸索自阿里的这一套销售法则。

    “你们的能力,我是相信的。”

    郭嘉逸拿起水杯轻啜一口:“庆远,我们接下来要把优团网的团购和外卖业务重点布局在学校周围。”

    从学校起步其实是饿了吗的操作,两个创始人喜欢打实况,废寝忘食,经常叫外卖,但发现当时叫外卖发现体验太糟糕,于是两个人合计了一下,决定自己做一个外卖配送网站。

    09年4月,“饿了吗”在魔都交大诞生,最开始的时候采用的是极为原始的电话订餐+上门收钱+人工与餐厅对账结算的模式。

    和他们相比,优团既有网站,又有手机软件,直接就是降维打击呀。

    趁着他们还没有转型网络和移动端,优团还有充足的时间抢跑。

    姚庆远点了点头:“嗯,学校确实是个好切入点,学生群体消费活跃。相比较商圈的店家,学校周边店铺的类型要简单得多。”

    校园是很容易诞生出新的商机的地方,因为校园聚拢了大量的年轻人群,他们拥有着大量的需求,接受能力强、探索能力强。

    大学生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有钱又有闲,不想去食堂排队,不想每天都吃食堂,不想吃食堂里诡异的西红柿月饼、糖醋鸭梨,所以他们的外卖需求非常旺盛。

    或者就是单纯的懒,缩在宿舍不想动弹,等个半小时、多两三块钱的外卖费,他们也是非常乐意的。

    朱昱霖思考了一下:“学生的消费能力高,且学校面积小,有利于我们有效地控制人力成本。”

    “对,我们得尽快行动。”郭嘉逸补充道,“你负责安排一些有经验的地推人员,让他们去学校周边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学生们的消费习惯和需求。同时,也要和学校的后勤部门打好交道,确保我们的外卖业务能够顺利进入学校。”

    学校食堂的水非常深,这一块必须未雨绸缪。

    姚庆远迅速回应:“好,我这就去安排。地推人员方面,我会挑选一些熟悉学校环境、善于沟通的兄弟。”

    朱昱霖恢复了,沉思道:“郭总,姚总,我觉得我们还需要注意一点。虽然学生消费能力高,但他们的口味和喜好也多变。可以摸一摸底,先挑学校附近相对人们的店铺。”

    “上线数量少,便于管控,推送也能够精准一些。”

    郭嘉逸点头表示认同:“昱霖说得对。”

    “这一方面拾光当仁不让,我已经安排了每个门店都有一个专门对接外卖的店员。”

    “只要成功打响了第一枪,后续其它店家看到效果,事情就顺利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