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第191章 劝学
第二日。
朱翊钧没有被梦境所影响。
他依然精神抖擞,一如既往的早起,在宫女的服侍下,换上了皇帝的常服。
而后,朱翊钧走出暖阁,先是看了一眼三龙图,对着三龙图中的朱厚熜笑了笑,随后便带着张鲸等人前往两宫皇太后的寝宫请安。
这次,他是留在陈太后的宫中用了早膳,开始了皇帝的一天。
今天不是早朝日。
但却是经延上课的日程。
上课的老师,海瑞。
朱翊钧从陈太后处,回到乾清宫后不久,海瑞,便带着翰林院的数名讲官到了。
朱翊钧坐在御座上,耳朵里面听着讲官们讲述的经意典故,但心全然不放在上面。
而海瑞站在御台之下,看着皇帝陛下心不在焉,也不开口维护朝堂秩序。
主官都不说话,那讲官们更是装作看不到。
自顾的讲述着,完成任务即可,陛下学不学,听不听,跟他们没关系……、
而后,讲官们将经典讲述完了,便行礼,离开了乾清宫。
看到讲官们离去,朱翊钧精神立马集中起来。
海瑞并未离去。
他叹了口气,诚恳的说道:“陛下,刚刚讲官所述,可有想法?”
而朱翊钧听完海瑞的话后,精神头更足了。
他最喜欢做阅读理解了。
此番讲官们讲述的汉书。
里面有一段自己皇爷爷偶像,文帝的故事。
他是个好孙子,先剖析这一段。
朱翊钧轻轻笑了笑:“鸾旗在前,属车在后,吉行日五十里,师行三十里,朕乘千里之马,独先安之?朕不受献也,其令四方毋求来献……”
朱翊钧上课的时候,精神头不太专注,能够将这段一字不差的说完,也是出乎海瑞所料。
而朱翊钧还在继续显摆:“别人给汉文帝进献了一匹千里马,汉文帝不要,并且说了原因,他是皇帝,出行之时,前有鸾旗导引,后有侍从车辆跟随,他自己没有机会骑着这匹千里马?”
“朕不受献也,其令四方毋求来献,更是表达了汉文帝拒绝接受献礼的态度,并下令让天下四方都不要再进献类似皇帝不需要的物品……也就是这句话显示了文帝,拥有坚定的立场,以身作则的决心,倡导节俭,务实之风,以民为本、不尚奢华……”
“我大明世宗皇帝陛下,也就是,朕的皇爷爷,以文帝自比,一年四季常袍不过八件,不喜奢华之物,在节俭方面,几乎是一样的。”
海瑞听完朱翊钧的话后,愣住了片刻。
应该是自己上治安疏的时候,陛下还年幼,已不记得这回事了。
海瑞也没有去纠正朱翊钧对自己皇爷爷的“误解”……
“海爱卿,朕说的不对吗?”
听着朱翊钧的问讯,海瑞回过神来:“陛下聪慧,说的全对,但陛下求学之路,尚且漫长,讲官论述之时,陛下还是要重视一些,您应当用心研习古时精义典故,圣人之言中蕴含着治国的大智慧,唯有如此,您日后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造福百姓。”
朱翊钧还是一脸轻松,他撇撇嘴,说道:“海爱卿,朕即便不学这些,也能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汉高祖刘邦,起于草莽,未曾熟读经典,不也开创了大汉基业?唐太宗李世民,年少时征战沙场,也未必整日埋头于书卷,可他照样开创了贞观之治,我大明的太祖高皇帝,开国之前,家境贫寒,也没有读书的机会啊,不照样创立大明,开洪武之治……”
海瑞听着朱翊钧的话,赶忙说道:“陛下,汉高祖虽未精研典籍,但其善用贤能,虚心纳谏,方能成就大业……”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广纳贤才,知人善谏,这才成就了大唐盛世。”
“至于我大明太祖皇帝陛下,也是好学之人……就如论语中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太祖高皇帝正是能从他人处学习,汲取智慧,才得以攻成,开创洪武之治……”
在海瑞看来,皇帝陛下已有严重的厌学心理,需及时纠正。
“朕虽然听课的时候,并未那般专注,可朕私下还是读书的……不然,朕怎会知道汉高祖,唐太宗之事,朕啊,只是听他们讲课,略感无趣,若不想写其他的,容易瞌睡……可朕虽然在想其他的事情,但朕保证,朕也在听着呢。”朱翊钧笑着说道。
当太子的时候,朱翊钧讨厌上海瑞主持的经延课程。
可当了皇帝之后,身份地位的变化,也让他有些喜欢上了海瑞所主持的经验课程。
全部的精华,都是在抬杠上。
朱翊钧本身就是抬杠的重度痴迷者,而海瑞,也算的上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杠精……
现在朱翊钧太小,还无法去体会那种舒畅,痛快的感觉……
但通过跟海瑞的,你一言我一语,来回交锋,特别是自己把海瑞说的哑口无言的时候,朱翊钧便感觉到来自精神上,那无比的舒畅,痛快……
这可能是一种心理疾病……
“陛下,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海瑞还未说完。
朱翊钧便打断了海瑞:“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朱翊钧接完海瑞的劝学诗文后,又小小的装了一把:“宋朝真宗皇帝,赵恒的劝学诗,朕三岁就会背了……”
海瑞一时语塞,心中不禁暗暗惊讶朱翊钧的聪慧与机敏。
但他仍不肯放弃,正欲再开口劝说。
朱翊钧却摆摆手说道:“海爱卿,朕知晓您的苦心,但朕自会有分寸,……朕好学,这是先帝,世宗陛下都认同的,不能因一时听讲的时候走神,就判定朕,只顾玩耍,不爱读书学习……”
而海瑞听完朱翊钧的话后,只是点了点头,随后叹了口气。
这是十岁的陛下……
怎么那么会说话……
“高拱呢,今天第一天去内阁,经延结束之后,朕便就要召见他,与张居正,郭朴,正好三个人,海爱卿,也不用着急走,看看朕,是如何在三人行中,找到老师的……”
“是,陛下。”
“那爱卿,经延结束了吗?”
“陛下,今日的经延结束了……”
“那好,张鲸,去内阁召张居正,郭朴,高拱三人入乾清宫面圣,速去……”
一直站在朱翊钧身后的张鲸,听到之后,赶忙走了下来,恭恭敬敬的应了声是,而后,便离开了乾清宫。
等到张鲸走后,朱翊钧也从龙椅上站起身来,他自顾的朝着乾清宫的西北角走去,走了数步之后,回头看向海瑞。
“爱卿,随朕来……”
海瑞不明所以,但还是领命,跟上……
朱翊钧将海瑞带到三龙图旁,这也是海瑞第一次看到……
“嘉靖四十四年,徐先生着作……”
朱翊钧没有被梦境所影响。
他依然精神抖擞,一如既往的早起,在宫女的服侍下,换上了皇帝的常服。
而后,朱翊钧走出暖阁,先是看了一眼三龙图,对着三龙图中的朱厚熜笑了笑,随后便带着张鲸等人前往两宫皇太后的寝宫请安。
这次,他是留在陈太后的宫中用了早膳,开始了皇帝的一天。
今天不是早朝日。
但却是经延上课的日程。
上课的老师,海瑞。
朱翊钧从陈太后处,回到乾清宫后不久,海瑞,便带着翰林院的数名讲官到了。
朱翊钧坐在御座上,耳朵里面听着讲官们讲述的经意典故,但心全然不放在上面。
而海瑞站在御台之下,看着皇帝陛下心不在焉,也不开口维护朝堂秩序。
主官都不说话,那讲官们更是装作看不到。
自顾的讲述着,完成任务即可,陛下学不学,听不听,跟他们没关系……、
而后,讲官们将经典讲述完了,便行礼,离开了乾清宫。
看到讲官们离去,朱翊钧精神立马集中起来。
海瑞并未离去。
他叹了口气,诚恳的说道:“陛下,刚刚讲官所述,可有想法?”
而朱翊钧听完海瑞的话后,精神头更足了。
他最喜欢做阅读理解了。
此番讲官们讲述的汉书。
里面有一段自己皇爷爷偶像,文帝的故事。
他是个好孙子,先剖析这一段。
朱翊钧轻轻笑了笑:“鸾旗在前,属车在后,吉行日五十里,师行三十里,朕乘千里之马,独先安之?朕不受献也,其令四方毋求来献……”
朱翊钧上课的时候,精神头不太专注,能够将这段一字不差的说完,也是出乎海瑞所料。
而朱翊钧还在继续显摆:“别人给汉文帝进献了一匹千里马,汉文帝不要,并且说了原因,他是皇帝,出行之时,前有鸾旗导引,后有侍从车辆跟随,他自己没有机会骑着这匹千里马?”
“朕不受献也,其令四方毋求来献,更是表达了汉文帝拒绝接受献礼的态度,并下令让天下四方都不要再进献类似皇帝不需要的物品……也就是这句话显示了文帝,拥有坚定的立场,以身作则的决心,倡导节俭,务实之风,以民为本、不尚奢华……”
“我大明世宗皇帝陛下,也就是,朕的皇爷爷,以文帝自比,一年四季常袍不过八件,不喜奢华之物,在节俭方面,几乎是一样的。”
海瑞听完朱翊钧的话后,愣住了片刻。
应该是自己上治安疏的时候,陛下还年幼,已不记得这回事了。
海瑞也没有去纠正朱翊钧对自己皇爷爷的“误解”……
“海爱卿,朕说的不对吗?”
听着朱翊钧的问讯,海瑞回过神来:“陛下聪慧,说的全对,但陛下求学之路,尚且漫长,讲官论述之时,陛下还是要重视一些,您应当用心研习古时精义典故,圣人之言中蕴含着治国的大智慧,唯有如此,您日后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造福百姓。”
朱翊钧还是一脸轻松,他撇撇嘴,说道:“海爱卿,朕即便不学这些,也能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汉高祖刘邦,起于草莽,未曾熟读经典,不也开创了大汉基业?唐太宗李世民,年少时征战沙场,也未必整日埋头于书卷,可他照样开创了贞观之治,我大明的太祖高皇帝,开国之前,家境贫寒,也没有读书的机会啊,不照样创立大明,开洪武之治……”
海瑞听着朱翊钧的话,赶忙说道:“陛下,汉高祖虽未精研典籍,但其善用贤能,虚心纳谏,方能成就大业……”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广纳贤才,知人善谏,这才成就了大唐盛世。”
“至于我大明太祖皇帝陛下,也是好学之人……就如论语中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太祖高皇帝正是能从他人处学习,汲取智慧,才得以攻成,开创洪武之治……”
在海瑞看来,皇帝陛下已有严重的厌学心理,需及时纠正。
“朕虽然听课的时候,并未那般专注,可朕私下还是读书的……不然,朕怎会知道汉高祖,唐太宗之事,朕啊,只是听他们讲课,略感无趣,若不想写其他的,容易瞌睡……可朕虽然在想其他的事情,但朕保证,朕也在听着呢。”朱翊钧笑着说道。
当太子的时候,朱翊钧讨厌上海瑞主持的经延课程。
可当了皇帝之后,身份地位的变化,也让他有些喜欢上了海瑞所主持的经验课程。
全部的精华,都是在抬杠上。
朱翊钧本身就是抬杠的重度痴迷者,而海瑞,也算的上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杠精……
现在朱翊钧太小,还无法去体会那种舒畅,痛快的感觉……
但通过跟海瑞的,你一言我一语,来回交锋,特别是自己把海瑞说的哑口无言的时候,朱翊钧便感觉到来自精神上,那无比的舒畅,痛快……
这可能是一种心理疾病……
“陛下,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海瑞还未说完。
朱翊钧便打断了海瑞:“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朱翊钧接完海瑞的劝学诗文后,又小小的装了一把:“宋朝真宗皇帝,赵恒的劝学诗,朕三岁就会背了……”
海瑞一时语塞,心中不禁暗暗惊讶朱翊钧的聪慧与机敏。
但他仍不肯放弃,正欲再开口劝说。
朱翊钧却摆摆手说道:“海爱卿,朕知晓您的苦心,但朕自会有分寸,……朕好学,这是先帝,世宗陛下都认同的,不能因一时听讲的时候走神,就判定朕,只顾玩耍,不爱读书学习……”
而海瑞听完朱翊钧的话后,只是点了点头,随后叹了口气。
这是十岁的陛下……
怎么那么会说话……
“高拱呢,今天第一天去内阁,经延结束之后,朕便就要召见他,与张居正,郭朴,正好三个人,海爱卿,也不用着急走,看看朕,是如何在三人行中,找到老师的……”
“是,陛下。”
“那爱卿,经延结束了吗?”
“陛下,今日的经延结束了……”
“那好,张鲸,去内阁召张居正,郭朴,高拱三人入乾清宫面圣,速去……”
一直站在朱翊钧身后的张鲸,听到之后,赶忙走了下来,恭恭敬敬的应了声是,而后,便离开了乾清宫。
等到张鲸走后,朱翊钧也从龙椅上站起身来,他自顾的朝着乾清宫的西北角走去,走了数步之后,回头看向海瑞。
“爱卿,随朕来……”
海瑞不明所以,但还是领命,跟上……
朱翊钧将海瑞带到三龙图旁,这也是海瑞第一次看到……
“嘉靖四十四年,徐先生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