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第289章 万历五年 2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第289章 万历五年 2

    张居正是在内阁得知这个消息的,当即昏倒过去,被人送回张府之后,便派人到宫中告假。

    也就是在告假的时候,朱翊钧才知道了这件事情。

    他也非常惊讶。

    他记得张居正的父亲是死于万历五年,怎么这么早就死了。

    张居正入阁以后,张文明在地方飞扬跋扈,招致不少百姓不满,而作为儿子的张居正,虽然给父亲写信规劝过他,但只有老子管儿子,哪有儿子管老子的……他父亲当然不会听张居正的话,夹起尾巴做人。

    在得知消息之后,朱翊钧立即派遣他的好大伴,冯保前往张府慰问。

    在此时,孝道重于天。

    张居正要是不放下手中这摊子事,回老家守孝三年,可是要被清流们指着脊梁骨骂的。

    大明律法明文规定,“内外大小官员丁忧者,不许保奏夺情起复”。

    明英宗正统七年下令,“凡官吏匿丧者,俱发原籍为民”,正统十二年又下令,“内外大小官员丁忧者,不许保奏夺情起复”。

    丁忧守孝期间,只有皇帝亲自下旨,夺情起复,但不管是皇帝真心留用,还是丁忧守孝的官员利用各种手段,营求夺情……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夺情行为,都会引起伦理问题。

    包括皇帝。

    也包括被夺情起复的官员。

    守孝丁忧,这是天大的事情。

    而在张居正告假的第二天,朱翊钧也知道了张文明因何而死。

    这也是从张居正府邸之中,探查出来的消息。

    他根本就不是病死的。

    病死,是张府对外说的。

    在荆州,大街小巷都知道,前些时日,在大街上发生了一些血腥的杀人事件,张文明,以及他带着的两个家仆,都死在了荆州一家叫做万宝阁的古董店外……

    行凶者,是古董店的一名端茶倒水的伙计,还是一个天生的哑巴……

    坊间传闻,张文明那日所日的家仆,曾欺辱过这个哑巴伙计,被其记恨在心,实际上是杀这个家仆的,张文明只是杀红了眼,顺带着……

    而在朱翊钧知道这些细节后,便差张国之,让他从锦衣卫中调集人手,前往荆州,这里面摆明有阴谋。

    这是大明朝的保守势力,对丈量土地,清查人口,使用的手段。

    若是,不明察,不严惩。

    弄不好,下一个当街被砍死的就是张居正了……

    按照礼制,这个时候,张居正便要解职,归乡,守孝……可若是按照礼制,丈量土地,清查人口的事情,便立即停下了。

    若是停下,想要再次开始,那就几乎不可能了。

    消息传得很快。

    京师的很多保守派官员们,就等着张居正从内阁首辅的位置上下来,即便张居正买通了宫里面,找到了人担保,把事情做了下去,他在民间,清流,再无容身之地。

    就是下一个严嵩。

    不。

    比严嵩还不足。

    人家老父亲,老母亲去世的时候,还回家老老实实守孝三年呢……他倒好,为了权势,老爹死了,都不回去守孝。

    乾清宫中的朱翊钧,也颇有些心神不宁。

    冯保,张鲸两人候在一旁。

    “朕,要不,朕直接下旨夺情…”朱翊钧看了一眼冯保,而后轻声说道,他清楚自己当然不能直接出面,而是要有官员们先打头站……而对着冯保,说的这么直接,便是暗示冯保,你的那些圈子,该用就要用啊。

    “陛下,不可……”冯保赶忙说道:“奴婢有一个良策……”

    “说。”

    “内阁高拱,郭朴,吕调阳,张四维四人联名上书,请旨夺情,他们上了奏疏之后,阁老也定会上一封回家丁忧守孝的奏疏,到时,陛下先不准……”

    “陛下一旦不准,便会在朝堂上引发轩然大波,到时候,需要一个人……能保全陛下的圣明,也能保全张阁老的名声……”

    “不过,这个人,奴婢有些拿不准,不知,他会不会帮张居正……”

    朱翊钧看了一眼冯保,淡淡的说道:“海瑞……”

    海瑞在民间的名声,在士林的名声,都极佳,若是,海瑞在群臣因夺情之事,拉扯博弈之时,海瑞也能出来声援夺情。

    那就能在民间,士林清流中,最大限度的保住张居正的名声。

    高拱,郭朴等人在内阁,他们也知此时对张居正夺情的必要性,但,海瑞,跟这些人不一样。

    他对于孝道,已经到了一种近乎变态的地步,怎么可能,去帮张居正。

    “对,陛下,海瑞。”

    朱翊钧听完冯保的话后,深深的叹了口气,而后苦笑一声:“想要有所作为,岂能瞻前顾后……海瑞,是不会帮张居正说话的……”

    “陛下,奴婢觉得,有些可能,您难道没发现,海都御史,与多年前完全不一样了吗,奴婢愿意去一趟,为此奔波。”

    朱翊钧看着冯保,片刻之后,点了点头:“那就将此事交给大伴去办吧。”

    “是,陛下,奴婢定竭尽全力。”

    在真正的历史上,张居正的夺情,是他为内阁首辅的十年时光中,面对最大的困难。

    某一刻,他甚至面临着众叛亲离的结果。

    整个朝堂一瞬间,分为了两个阵营。

    当时的内阁次辅吕调阳和张四维得知消息后,马上奏报给皇帝,并援引大学士杨溥、金幼孜和李贤等人夺情之例,请皇帝下旨留任张居正。

    户部侍郎李幼孜、大宦官冯保等也表达了鲜明的支持态度,他们从朝廷局势稳定、改革继续推进等角度出发,认为张居正不能离开。

    反对夺情的阵营的官员却认为,张居正应该遵守传统祖制和纲常伦理,丁忧去职。

    他们秉持儒家的道德观念,将孝道视为官员的基本品德,认为张居正若不丁忧,就是不忠不孝。

    当然,在这中间,可能是有一些正直的人。

    令人意外的是,反对夺情的人中还有张居正的门生,他亲自调教的学生,如翰林院编修吴中行、翰林院检讨赵用贤,以及他的同乡刑部员外郎艾穆与主事沈思孝等。

    这些人,在夺情之前,可都是张居正最为亲近的一帮人。

    这些人反对的原因,一方面是出于对儒家伦理的坚守,另一方面也有借此赚取名声的考量……

    历史上的夺情风波后,张居正虽然成功留任,但他的形象受到了一定损害,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人们对这位着名改革家的品行评价都大打折扣……

    他本人也自此事件后更加偏恣,用人和行事上也多遭人诟病……

    这是张居正为官的一个分界线……

    ………………

    明天万历五年大章节 需七千字,到八千字。节奏太慢了,老李也只能加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