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第418章 礼物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第418章 礼物

    在辽东大地上,存在过辽国,存在过金国,但那些往昔的荣耀,已经化作了历史的尘埃。

    此时,辽东大地上,最为强盛的还是明军。

    因为朝廷在这些年,手头比较宽裕,辽东各地明军的伙食,棉服供应的都及早,有了这些保证,明军在冬日的作战中,更加的骁勇。

    而在明军之中,最强的莫过于李成梁的私兵,他们的待遇极高,每次作战,明军打的都是辅助,而私兵才是战斗的主力。

    不过,这个情况也有所改善。

    李成梁的私兵大多数都是骑兵,野战冲锋的……而在辽东的明军,仿照蓟镇的明军,创建了火枪营,成编制的火枪营,八百人一营,现在有了六个营,分布在辽东主要的明军据点。

    这这六个火枪营配置的全是从蓟门运输来的燧发枪,射程远,射速快,真正的提高了战斗力。

    说起辽东,就不得不说充满特色的堡垒。

    在辽东大地上面,除了主要的城池之外,明军还修建了上千座的战堡。

    辽东的战堡建设乃是明朝防御战略的重要一环。

    自明初开始,便逐步构建起庞大的战堡体系。这些战堡分布于战略要地,相互呼应,形成了坚固的防线。在规模上,大型战堡可屯兵数千人,小型的也能容纳数百。

    众多的战堡在防御蒙古、压制女真的过程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战堡的样式犹如一只蹲伏的巨兽,底部厚实而宽广,以巨大的条石奠基,石缝间用铁汁浇铸,坚不可摧。

    城墙高耸入云,墙面呈梯形,上窄下宽,城砖紧密排列,可供士兵在城墙上自如地巡逻与御敌。

    城垛如锯齿般排列,垛口可供弓箭手隐蔽射击……堡门以精铁包裹,厚重无比,门内设有瓮城,若敌军侥幸攻破城门,也会陷入瓮城的陷阱,被守军从四面八方攻击。

    了望塔高高矗立在堡内的高处,士兵日夜值守,时刻监视着远方的动静,一旦发现敌军踪迹,烽火便会迅速燃起,将消息传至各处。

    在这个时期,大明朝的国势上扬之时,战堡的修建越发的北上,西进。

    当然,这些情况朱翊钧并不知道,只是辽东总兵,巡抚衙门根据今年辽东的状况,做出的安排。

    有钱有粮,就多干点活,没钱没粮,就少动一动,士兵,工匠们不容易饿……

    李成梁率领亲兵返回沈阳城后,队伍便就地休整。

    在沈阳城中,有一处最为庞大的宅院,他的主人就是李成梁。

    此时正堂之内,雕梁画栋,华烛高照,数张檀木桌案依次排开,其上摆满珍馐佳肴,酒香四溢。

    李成梁在给下面的将领举行庆功宴。

    李成梁端坐于主位,虽不饮酒,却目光炯炯地看着麾下将领们推杯换盏,畅饮欢笑,时不时也插上几句话。

    正喧闹间,忽闻门外一声高呼:“圣旨到!”

    听到这个声音后,坐在主位的李成梁明显一愣,圣旨怎么还专门跑到了沈阳。

    按照以往来说,旨意都是出山海关到广宁,不管自己在哪里,关宁总兵府的亲兵,会快马加鞭赶来,让自己回转广宁接旨。

    这次天使竟然跑了那么远。

    众多将领赶忙离席,在李成梁的带领下走出正堂,跪地迎接天使。

    只见一位内官模样之人,身着锦袍,手捧圣旨,看到李成梁之后,便打开圣旨,高声宣读:“辽东总兵李成梁,久镇边疆,功盖卓着。御外敌于千里之外,保我大明之安宁,功勋卓着。今值华盖殿赐宴,特召李成梁速返京城,入殿共襄盛举,以彰其功,钦此!”

    李成梁双手高高举起,直待内臣将圣旨递于他手中,他才站起来。

    而后,李成梁便让宣旨的天使进正堂用些吃食,而后,便差人下去备上礼物给天使……

    他得到旨意之后,在第二日凌晨率领亲兵离开。

    年纪大了,不抗冻的李成梁,还是坐在自己那一架特殊打造,保温效果极好的马车中。

    到广宁城,用了六日的时间。

    一路舟车劳顿,再加上还要给朝中的大臣准备礼物,给皇帝陛下准备礼物。

    李成梁便又在广宁城中待了一日。

    实际上,这个时期的李成梁对于朱翊钧的安排,多少是有些不满的。

    戚继光已然封侯,而他仅为一伯,论功绩,我何逊于他,凭什么他在自己前面。

    李成梁甚至想到,戚继光肯定是走了野路子才获得的爵位。

    但不管什么样子的不满,他都要藏深一点,不能表现出来分毫,这次华盖殿赐宴,在李成梁看来是一次机会。

    他给皇帝陛下准备的礼物,少年天子,注定拒绝不了。

    一对长得一模一样,又极为漂亮的的十五岁罗刹女。

    虽然知道给皇帝陛下送女人,弄不好自己要遭到弹劾,张居正也不会放过自己,但,此时张居正在边疆事务的影响力甚至低于胡宗宪。

    只要操作得当,不要让外人知道是自己送的,便不会有多大的问题。

    李成梁跟天子打交道的机会并不多,虽然,一直听着别人说,天子聪慧,从小就是神童,但李成梁却一直认为,这是被先帝宣扬出来的,哄人玩的。

    朱翊钧本人 ,李成梁还真是不放在眼里,让他感到畏惧的是,少年屁股下的龙椅,那是传承数百年、根深蒂固的皇权象征……是一张巨大的权力脉络的延申,而自己就在这张权力网络下,在皇权下……

    ………………

    乾清宫中。

    朱翊钧静坐龙椅之上,他身姿笔挺,一袭明黄色的龙袍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尊贵的光泽,手中紧握着一份奏书,眉头微皱,目光专注地在那一行行文字间穿梭。

    一座精致的炭炉静静蹲踞在角落,里面的炭火正熊熊燃烧着,那跳跃的火苗舔舐着炉壁,不时发出轻微的噼啪声,为这空旷清冷的大殿带来丝丝暖意。

    宫灯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晃荡,仿佛也在窥视着这位年轻帝王的一举一动。

    就在朱翊钧沉浸于奏书之时,宫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朱翊钧抬头看去。

    正见冯保他满脸喜色,脚步匆匆,连平日里那几分刻意维持的沉稳都抛却了。

    跟在其后的冯安,脸上也堆满了笑容。

    “陛下,陛下,大喜啊大喜!”冯保一路小跑着来到殿中,噗通一声跪下,声音里满是抑制不住的兴奋。

    朱翊钧眉头一蹙,抬眼看向冯保。“有何大喜?”

    冯保抬起头,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语速飞快地说道:“太医那边刚传来消息,傍晚时分,皇后娘娘略微有些不适,便招了太医把脉,陛下,喜脉啊……”

    朱翊钧先是一愣,手中的奏书不由自主地滑落,发出轻微的纸张摩擦声。

    他缓缓起身,那龙袍的金丝绣线随着他的动作流光溢彩。

    “你说皇后,喜脉?”

    “陛下,连召了三位太医,都是喜脉,陛下要有龙子了……”

    听完冯保肯定的话后,朱翊钧愣住了,这也太快了吧,自己在之前还有过担忧呢,那么容易就怀了,哎,还是新枪好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