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从废柴皇子到征服女帝 > 第106章 青莲居士

从废柴皇子到征服女帝 第106章 青莲居士

    见巨大的画戟在李辰的手中嗡鸣不已,李辰露出的上半身,沾满了汗水,特别是他腹部,挥洒汗水的晶亮八块腹肌……

    楚若兰看得入神,她甚至羡慕起了这汗水,那么地贴近着李辰的腹肌……

    过了一会儿。

    李辰练完招式,就有旁边的丫鬟阿青,拿着毛巾走过来。

    李辰正准备接过毛巾。

    可阿青这丫头太会做丫鬟了些,已经主动替李辰擦起了汗水。

    而且她也太胆大了些,手总是似乎无意地触碰到李辰的坚实腹肌。

    李辰看向楚若兰,问:

    “若兰,调查的如何了?”

    楚若兰还在发愣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听到李辰的问话,才清醒过来,眼神还有些迷离。

    她连忙扭过头,不再去看阿青。

    她声音也变得温柔:“殿下,调查出来了。”

    “南田村的确有位青莲居士,听说算无遗策,谋略极深,有治国安邦的大才。”

    “秦泽是亲自请他出山过,但这位青莲居士说秦泽并非明主,还写了一句话送他。”

    “哦?又是什么话?”李辰来了兴趣地问。

    楚若兰道:“晨间无常,冬日而逝。不过秦泽并没有把这话放在心上,觉得很是无稽。但今天再回头看看,这句话,似乎暗合了秦泽的命运。”

    李辰点了点头。

    晨,发音同李辰的辰,而且辰时就是早上七八点,也就是早晨。

    秦泽是陶国公二子常存思的心腹,却不被外人所知,秦泽死的时候,也是冬日的早晨,李辰出现,常家却没能来相救,正好应验了那句‘晨间无常,冬日而逝’。

    这倒有谶言的味道了。

    总之,这句话似乎很有些意味,但如果说是偶然的巧合,也是可以的。

    李辰对这位青莲居士的兴趣更浓了,此人若真有治国安邦的大才,正好身边急缺这样的人。

    “若兰,这位青莲居士,是南田村人士?”李辰又问。

    楚若兰回答:“是的,此人六七年前就来到青田村,很多人都能证明。殿下是担心此人有所阴谋吗?我觉得不会,他总不可能提前那么多年,就能预测到殿下将会来巫郡?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你刚才说他的谶言,不就是如此吗?有可能他确实猜测到了呢。”李辰笑道。

    楚若兰愣了下,也笑了:“如果此人真有这么厉害,更是殿下不可或缺的人才了。”

    “有道理,那我们明天去南田村瞧瞧!”

    李辰拿定主意。

    ……

    第二天早上,天气晴朗。

    李辰身穿一袭白衣,坐在高头大马上,更添俊朗飘逸的神采。

    如果手上再拿把纸扇,腰间配上玉佩什么的,那就妥妥的浊世翩翩佳公子了。

    楚若兰和唐嫣则男装的打扮,拥在李辰的两侧,二女唇红齿白,很明显是女儿家,但女扮男装,更添了英气和妩媚。

    身后,跟着杨雄,董平、薛霸、赵贵几个人。

    他们四人看着粗豪,霸气十足。

    一行人出巫郡城,直接沿着巫江往南。

    李辰就当春日的出游,也不急赶路。

    这时候的路虽说不太好走,但边地的景象壮观瑰丽,再加上是万物竞发的春天,到处是生机勃勃,红花绿草相互掩映,分外的美轮美奂。

    一直到晌午,李辰等人才来到南田村。

    南田村四周都是大山,坐落在山谷之中,有一条溪流穿过,田地,桑树郁郁葱葱,老人小孩怡然自乐,跟世外桃源一般。

    “请问,各位来我们南田村,是有什么事情吗?”一个老者见有外地人进村,笑着问道。

    李辰下了马,笑着道:“正好路过了贵地,一时地口渴,想讨些水喝。不料见到村落这么的祥和宁静,真有些不忍心打搅啊。”

    “哈哈…远来就是客嘛,各位请跟老朽走,去老朽家中坐坐。”老者热情地邀请。

    李辰说了声谢,就跟着老者走进了村。

    村子的民宅都在稍微的高地,农田则在低处,当李辰走到了屋子门前,才忽然地发现,下方的田地错落,其中竟然蕴藏有奇门遁甲之术。

    “请问老先生,这些田地的设计出自何人之手?”李辰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老者呵呵地一笑:“这田地啊,是青莲居士叫我们照着造的,我们当时也觉得很奇怪,但想一想,青莲居士是谪仙人,他我们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的。没想到啊,我们按照他的要求种田,土地都能被流水覆盖到,粮食的收获好了很多…”

    听到老者的话,李辰不停地笑着点头。

    他看得出,如果将这些农田,改成些竖起的障碍物,那此地就是天然的奇门阵形。

    一旦这么做了,南田村的入口,就变成了天然的阵法,一般人根本进不去村子。

    李辰是特种兵,但也了解过古代的兵法阵势,拥有跨时代的思路。

    他对具体的阵法施展,却知之甚少。

    他可以看的出些门道儿,也能统领兵马做冲锋的大将,但以他现在的统兵造诣,还远算不上帅。

    进入老者的屋子,老者端来了水,还热情请李辰等人用饭,但李辰碗拒了。

    忽然。

    屋里正在读书的五六岁小孩,引起了李辰的注意。

    小孩应该是老者的孙子,正在背文章,口齿伶俐。

    在古代,想读书认字不是那么容易的,往往穷人家要累积三代人以上的辛勤不懈,才有那么点可能,让下一代读书认几个字。

    这也造就了古代识字率极其底下的情况,只有富人家的孩子,才能进学堂学习。

    更不要说落后地区的村子了。

    李辰问道:“请问老先生,你孙子是在哪里读书?”

    “村后头有间学堂,青莲居士就是教书先生,居士说了,读书其实不是为出人头地,功名利禄,而是为了明事理,懂得该如何地做人。老朽觉得居士说的很对。孩子读些书,不指望他发大财做大官,懂得些礼义廉耻,做人的道理,就足够了。”老者说道。

    老者也不识字,但却很明白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