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年代剧里捡破烂 > 第173章 城墙

我在年代剧里捡破烂 第173章 城墙

    书中代言:曹县战争打赢了!国内各方面都稳定下来,各行各业才得以平稳推进,邮政系统也得以正常展开。先前何大清就是有心有力,也没邮递员能给他送汇款。所以这是何大清第一次给傻柱和何雨水写信和汇款。

    正文:

    邮递员徐文杰也为这事儿烦心,这汇款可是得交给本人签收。别人代收也不是不行!最少得有收款人的私章。

    于是徐文杰先生把信交给了易中海,可是拿着汇款单犹豫不决了起来。

    此时易中海道:

    “以后我把柱子的私章要过来,我老伴儿整天在家,倒是可以替他领汇款。可今天怎么办?”

    徐文杰:“这~,要不然您签何雨住的名字……。”

    易中海欲擒故纵道:“这恐怕不好吧?”

    徐文杰:“易师傅,您在南锣鼓巷的为人处世可是有口皆碑的!我信得过您的人品,签何雨住同志的名字也是省的单位里查底子有麻烦。”

    易中海没想到事情能这么顺利!心中暗道:看来自己的好名声在南锣这一片还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自己这好名声是真能当钱花……。我易中海这是个大聪明……。

    易中海看火候也差不多了!于是便半推半就的接过了傻柱的汇款单,并且在回执上签了何雨住的名字。

    傻呵呵的邮递员徐文杰,还不知道自己给自己埋了多大的一颗雷。自以为聪明的给易中海这个老阴比道谢之后骑车走了!

    这一幕要是让侯天涞看见,一定会想起小品里的那个脑袋大脖子粗的范厨师。

    这个徐文杰好像灵魂离体,正在左手六、右手七,左脚划圈儿、右脚踢。让人忽悠瘸了还跟骗子说谢谢呢!

    易中海见邮递员已经走远,没有回家而是叫了辆三轮车,向王府井方向行去!

    丫这是找人刻傻柱的私章去了!

    这件事就被易中海瞒了下来!每个月算着日子在门口堵邮递员的是易中海媳妇儿刘红梅。

    不得不说易中海这人是真阴,连自己媳妇儿都坑。明面上跟刘红梅说,自己上班不可能每天在家,她领汇款单才不会出纰漏。

    这话明面上倒也没毛病,可易中海心底最深处是想着以后万一出事儿!就让自己媳妇儿刘红梅背锅。

    时间进入平稳期,侯天涞在hK的生意也进入正轨。在小孩哥王玉恒的操作下不说日进斗金也差不了许多。

    侯氏的宏业银行接收了hK霍家和奥m何先生的入股。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华商联合体……。

    而那个卖塑料花的现在还没有和侯氏做生意的资格。

    至于黑道上,小耳朵也已经打下旺角一大片地盘儿!连虎就是他手里的当红炸子鸡,帮派里第一的双花红棍!

    连虎两把菜刀从街头砍到街尾,身中二十八刀血流如注仍酣战不休。一战成名旺角一条200多米的路也被命名为连虎街。

    由于物资紧张,四九城里开始试发行各种票证。长达几十年的票证时代开始了!

    四九城准备规划城市建设,报纸上也开始征求市民意见。

    当然普通市民的意见也只是意见。到底怎么办?还得看上边儿!

    一次会议上,受到人身攻击的林先生指着“乌寒”鼻子骂道:“我林氏满门忠烈,你又是个什么东西”。

    此时林先生的肺病已经很严重了,多日的奔波让她的嗓子几近失声。可她还在为四九城的古建筑呕心沥血。却还要受这些外行的鸟气。

    侯天涞知道这件事情后,心中十分不是滋味儿!于是上书表示支持林先生的建议。又觉得自己人微言轻分量不够。于是拿出五吨“黄饼”当砝码,终于撬动了杠杆……。古城墙只是扒开几处豁口,绝大部分得以保存。被拆毁的部分墙砖也得以妥善保存。

    并且侯天涞邀请林先生和梁先生到hK治疗的申请也被批准。

    hK半山《知守园》。

    知守园中门大开,一辆轿车把二位先生送进园子。

    侯天涞在别墅前迎接。

    林、梁二位先生下车以后就和侯天涞热烈的握手。

    林先生:“谢谢侯先生,不知道您是如何说服他们的!不过我还是要代表我先生再次向您致谢!侯先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后世子孙也会感谢您的!”

    侯天涞:“林先生谬赞了!我对建筑是纯外行,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因为相信二位先生的人品和专业能力。二位先生快请进,我已经设下了接风宴。”

    三人进入大厅,管家吩咐下人奉茶。

    侯天涞:“二位先生安心住下来,衣食住行都由我来安排。林先生的肺结核我也寻到了特效药,几个月前罗素公司生产出一种叫做异烟肼的新药。疗效相当好,毒性低、副作用小……。”

    粱先生:“侯先生此话当真?”

    侯天涞:“粱先生放心,这种事情上我是不敢开玩笑的!我已经准备好了足够治疗林先生的药品,也在《养和私立医院》订下了两间高级房间。

    粱您也要多多保重身体,这次也要好好疗养一番。贤伉俪还有很多年月需要相互扶持着走过……。”

    粱先生:“谢谢!谢谢侯先生……。”

    侯天涞:“好了!您不用这般客气,我说过我只是敬重二位先生的气节和才学。

    二位先生在几十年间,风餐露宿,勘测、发现、保护了很多古建筑,填补了建筑领域的多少空白?

    据我所知,仅仅在三十年代,二位先生就多次深入晋、冀、鲁、豫、浙各省,实地调查勘测了数十处古代建筑,并发表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晋汾古建筑调查纪略》等有关建筑的论文和调查报告。

    尤其是在1937年夏,在五t山地区发现我国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唐代佛光寺大殿。填补了唐代木建筑在我国的空白。”

    林先生:“好了!天涞,你就不要再吹捧我们了!对了!我这样称呼你可以吗?”

    侯天涞:“当然可以!能和二位先生相交,定能让天涞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