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成为财阀少公子,鲸吞实业帝国 > 第407章 针砭时弊,准备放开了谈

成为财阀少公子,鲸吞实业帝国 第407章 针砭时弊,准备放开了谈

    陈公是真的有些意外了。

    他是了解过邵维鼎的生平的。

    在港岛出生成长,成年之后便送到了英国接受西方教育。

    后来回港,以一手雷霆手段,收购了南洋黄家的资产,以此作为基础创办了斯沃琪集团。

    而后因为销售渠道的原因,被港岛的钟表行联手进行抵制。

    结果人家反手,另辟渠道,收购屈臣氏、全球机场免税店,以此作为反击。

    反而将一众港岛钟表行,打的落花流水。

    其中展现出的狠厉、果决,连他这个老革命家看了都不由得击节赞赏。

    现如今港岛市值最高的企业,原先只是作为斯沃琪的销售渠道罢了。

    后来通过屈臣氏,进入了药品、化妆品、日化、饮料等产业当中。

    邵氏影业的改制,背后隐隐也有着邵维鼎的影子。

    据说去年港岛票房第一的电影《追女仔》,就是来自于他的策划。

    遍数这些事迹,无不能看到其惊人的洞察力和决策力。

    只不过,如果这些都能归类为商业天赋的话。

    那《话说长江》以及现在这个《舌尖上的中国》,如果不对中华文化有常年的浸染的话,是绝对想不出这两档节目的。

    “舌尖上的中国......”

    再度重复念了一遍这六个字,陈公是越发的喜欢。

    “谢部长,你觉得这个选题怎么样?”

    他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谢军。

    “好,太好了。”

    谢军激动道:“‘美食’毫无疑问是一个国际化视角的选题,不同于‘长江’如此具有独特性。”

    “‘美食题材’是既具独特性又具共通性,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但对于吃,大家却是有共鸣的。”

    “通过展现咱们中国灿烂的美食文化,渗透着中国人民对传统、民俗、伦理与自然的虔诚,自然而然就能传递出如今国内社会悄然发生的变化。”

    “这是此前从未有过的一种纪录片形式,一定会在国际上造成轰动。。”

    谢军这人,虽然执拗,但是还是有真材实料的。

    陈公点点头,笑了笑,看向邵维鼎:

    “邵先生,关于这档纪录片,你还有什么建议?”

    “具体的建议,这方面有专业人士会去做,我说出来反而显得业余。”邵维鼎微微一笑,说道:“不过,正如谢部长所说,它不同于‘长江’如此大气磅礴,具有独特性。”

    “它是一个接近民生,是我们身边的东西。”

    “所以,这个纪录片拍摄的视角,我建议选择平视,而不是仰视。”

    “所要挑选的题材,不是美食大师下精湛的厨艺和食物制作复杂的过程。”

    “而要挑选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元素,比如一个个寻找食材的村民、精心制作晚餐的大妈,主视角是人与食物、人与自然、食物与文化的交汇等等。”

    谢军此刻已经找来了笔和纸,一边听邵维鼎所说,一边将其所说的内容全部记下来。

    看见他这么做,陈公暗自点了点头,但注意力却始终放在了邵维鼎身上。

    “邵先生,你提的这些建议都非常好,不过我还有一事相求。”

    “您说。”

    “我想要邀请TVB的团队,和我们央视的团队一起拍摄这个纪录片,并且仍然希望这个海外版权,交给TVB来进行运营。”

    陈公看问题相当透彻,他很清楚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最重要的并不是它的拍摄环节。

    而是最后的放映环节。

    稳定、可靠的传播平台,合适的营销,以及在海外取得的影响力,才是最为重要的。

    而这些,目前国内根本办不到。

    所能依靠的,毫无疑问就只有TVB。

    “这当然没问题,不过我建议可以适当加上港岛甚至是澳门地区美食。”

    邵维鼎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舌尖上的中国》虽然并不像《话说长江》《大国崛起》、《故宫》这类纪录片具有宏大的主题。

    但是正因为如此,所以它的价值反而更大。

    是可以卖到欧美去的纪录片。

    而且,对于港岛,对于内地来说,都是一场极好的旅游文化营销策划。

    前世这部纪录片,不光收视率奇高,一拍就直接拍了三季。

    影响力,更是冠绝国内所有的纪录片。

    一度引发了海内外的旅游热潮。

    就是为了追寻美食的足迹。

    这场宴席,谈的自然不可能只是“美食”。

    这个话题,更多只是一个引子。

    酒过三巡之后,陈公向邵维鼎举了一杯酒,诚恳道:“邵先生,你在广东的三亿投资,对于我们国内而言,是雪中送炭之举啊!”

    “你放心,这个家电生产基地,地方政府一定配合,我来的时候,上面也交代了,说要听一听你的建议和想法,需要我们政府如何配合。”

    他看了看左右,笑道:“你放心,这里不是大会堂,也不是什么会议室,你可以畅所欲言。”

    邵维鼎看了看荣继曾、何汉昌,只见他们都投注着坚定的目光。

    对他挺有好感的赵克东,也是点点头,一副支持的模样。

    “我选择将家电工业基地放在内地,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我看到了内地巨大的潜力优势。”

    “目前来说,在我看来,内地具有三大优势。”

    “第一,劳动力优势,内地早年进行扫盲,普及教育,工人素质比之南洋等地要高上很多。”

    “第二,产业链优势,广东遍地乡镇企业,既有政策支持,民间也是能人辈出,就拿顺德和中山来说,那里已经有了洗衣机厂和风扇厂,加以利用可以快速铺开整个生产。”

    “第三,内地对于我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它既是一个巨大的劳动力市场,也是一个广阔的消费市场。”

    这番话说出来,让不少人都有些惊喜。

    有些因素是他们能够想到的,也是看得到的。

    但是有些优势,他们自己都没有看到。

    就比如谢军,他为什么质疑自己的国家。

    就是没有看到这么多的优势。

    如今被邵维鼎这一番话点醒,一个个都若有所思了起来。

    “不过,经过我这么多天的观察和走访,在我看来,除了这些优势之外,还有着不少需要补足的地方。”

    邵维鼎的另一番话,将沉思的众人直接惊醒。

    陈公坦荡道:“邵先生,我们经得起批评,你只管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