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返1983:开局迎娶前妻闺蜜 > 第17章 挣钱的速度

重返1983:开局迎娶前妻闺蜜 第17章 挣钱的速度

    锄头挥舞,汗滴禾下土。

    干了几个小时,这块地的草总算锄的差不多了,江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嘴里也有些发干。

    以前好吃懒做的他,还真没干过这么多活。

    再加上早晨起的早,难免有些劳累,坐在苞米地阴凉处躲着太阳,心想着劳动人民的辛苦。

    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也挣不到什么,这年头,要是能吃上白面馒头,都是过年了。

    可即便是这样,家家户户也都有盼头,毕竟地是自己的,种出来的粮食也都是自己的。

    要搁以前生产队的时候,挣公分,赚粮票……一年累死累活的,也挣不到什么,生活少了滋味。

    现在工业进程还没有蓬勃迸发,随着国家经济的腾飞,工业进程加快,各种农具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农民们也就不用这么累了。

    太阳偏西。

    五六个人影,从后山金溪林钻了出来,每个人肩膀上都扛着一个麻袋,里面鼓鼓囊囊,装满了东西,一看就是山货。

    远远的,江年就看到了自己父亲江大山和母亲汪红,快速的迎上去,接过母亲汪红肩膀上的麻袋。

    “江年,你看我们采了这么多榛子,明天你给林莞带一些过去,她是城里人,平时吃不到。”

    一见面,母亲汪红就对江年高兴的说道。

    他们这里的山上,到处都是野生榛子和核桃,每年带这个时候,村里的乡亲们就会结伴而行,上山去采摘。

    带回家后,烈日下爆嗮,让后脱壳,然后再嗮干水分储藏起来,放在家里能吃一年。

    现在的人们还没有进城售卖农产品的意识,再过几年,随着改革经济的发展,这些农产品都会被拿到县城去售卖。

    这在县城属于稀罕玩意,一斤能卖3毛钱,有的时候甚至能卖到5毛,如果是脱壳的更贵。

    看着这些榛子,江年心里不由得心里想着。

    “成,我跟林莞商量好了,明天摆完摊,就去她家提亲,顺便给她父母带点,让他们尝尝。”江年应和道。

    “真的呀!”母亲汪红一听,顿时兴奋的捏住拳头,“那多带点,前段时间,我还采了一些蘑菇,刚刚晒干,你也一块给带着。”

    “江年妈,城里面啥子没有,人家林莞父母现在都是大人物,能看得上你那东西?还是去买点鸡鸭鱼蛋给带过去,比较实际一点。”一旁的老宋大爷提醒说道。

    “城里面是啥都有,但是没有咱们农村的东西地道。”汪红说道:“不过你说的也对,去了人家,可不能光带这点东西,再去供销社买点营养品,带着林莞一起去,看看她父母爱吃啥……”

    “吃饭了妈…!”

    “江年妈,这去一趟,又得花不少钱吧,不是唐婉莹家欠你们家那彩礼要回来了?”李婶扛着麻袋,扭过头,有些好奇的问道。

    不光她好奇,在场没有一个不好奇的。

    这两天,江年天天进城,回来的时候都不少买东西,就算是彩礼要回来了,钱也不能这么花呀。

    “要回来啥,就王兰那不要脸的,能轻易把钱吐出来?”一提这事儿,母亲汪红就心里有气。

    “那钱没要回来,你们家江年这两天,又是鱼又是肉的。”

    “嗨…那都是我儿子这两天摆摊挣得。”提到自己儿子能赚钱,有本事,汪红就笑得合不拢嘴。

    “摆摊?”

    “可不嘛,你们以为这两天他去城里干什么去了,就是摆摊挣钱去了,这一天可不少挣,五十多块呢!”汪红有些得意的将音量提高。

    “啥!!?”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一天就挣五十多块?

    这可相当于县城一个工厂职工一个月的工资,在他们农村,一个月基本没啥收入,只有到年底了才能收入个一两百块钱,有的甚至更少。

    就是按照两百块钱平均算,一个月也才十六块钱,而十六块钱还是一家子的收入。

    几人想想都不淡定了,呆呆地看着江年。

    “卖啥东西,一天能赚这么多钱?”

    “我的乖乖,这也太吓人了,比抢银行还赚钱!”

    “照这速度,你们家还不得成为万元户?”

    这个年代,七十年代的万元户还是人们心中的传奇,是生活与品质的象征,所有人都以成为万元户为目标而奋斗。

    见众人吃惊又羡慕的表情,母亲汪红最是高兴。

    父亲王大山则一句话不说,对于母亲的炫耀,心里有些不太高兴,在村里生活了一辈子,村里人嫌你穷怕你富,要是真的成了万元户,指不定这些人会说什么呢。

    “嘿,江年,摆摊这么挣钱,你说我们把榛子拿到县城去卖,能不能卖到钱?”五婶突然眼前一亮,问道。

    “那是肯定的啊,这个东西现在没有大规模种植,一年到头就这个时候有,城里人更弄不到,拿到县城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再说了,这东西有没有成本,卖一点是一点,怎么着也补贴家用。”

    听到江年的回答,几人顿时来了兴致。

    “既然这样,要不江年你帮我们把这些榛子卖掉吧,反正也吃不了这么多。”

    “我看也是,卖了钱,买点饼干,最近我家孩子天天嚷嚷着要吃饼干,我都快愁死了。”

    江年一听,商机这不来了吗?

    此时正好到了家门口,江年将肩膀上的麻袋放下来,看着几个人,“我看也不用那么麻烦,大家要是都想卖,直接卖给我好了,1毛5一斤,要是卖的话,就称称。”

    “1毛5?”

    “一斤1毛5,这一麻袋,得有四十多斤吧,能卖6块钱呢,行,我卖!”五婶第一个表示同意。

    有一个开头,其他人也纷纷表示要卖。

    毕竟,榛子山上有的是,去一趟能卖六块钱不少了,虽然明知道去县城卖可能会卖更多,但是他们没时间,也不知道去哪里卖。

    费大力去县城,要是再卖不掉,那可就不值得了。

    “爸,你去把咱家大称抗来。”江年说道。

    王大山没有说话,转身去了屋里,母亲汪红有些不解,背后拽了拽江年的衣服,“你收这些干啥,要是卖不掉砸手里怎么办?”

    江年淡淡一笑。

    “放心吧妈,我有主意,保证不能砸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