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 第343章 风暴将至(上)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第343章 风暴将至(上)

    十一月初五。

    一场秋雨一场寒,京畿之地的寒意愈发明显,本是人头攒动的街道上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喧嚣,曾经因\"西南大捷\"而沸腾不已的京师逐渐变得如当下时节一般冷寂。

    但尽管如此,不过辰时三刻,位于长安门附近的通政司署衙外便人满为患,一名名穿着打扮好似管家模样的汉子们正摩拳擦掌,默默等候着今日\"邸报\"的发行。

    俗话说,紫禁城没有不透风的墙,饶是当今天子继位以来,先后多次整饬宫禁,但这两日仍是有些风言风语自宫中流传出来,其内容更是令人如坠冰窖。

    天子居然有意整顿商税!

    须知,国朝传承两百余年,如今大明的富绅豪商们早已不似太祖年间那般\"低三下四\",毫无权势可言。

    这些富可敌国的富绅豪商们享受了两百余年的特权,岂会甘心将利益拱手让出?

    正因如此,今日聚集于通政司署衙外的人群中,除却即将发往大明各府县的提塘官之外,便是京师内外,各家富绅豪商亦或者高门大户的下人家丁。

    或许其中还混杂着诸多来历神秘莫测之人。

    而造成此等现象的,除却当下热议的\"商税\"有关,还与前些时日一则并未在京师引起太大反响的\"趣闻\"有关。

    在上任衍圣公孔尚贤病逝之后,天子并没有按照惯例,命其\"嗣子\"孔胤植代掌府事,而是对其不理不睬,导致孔胤植灰溜溜的返回了曲阜老家。

    这二者之间究竟有没有联系,众人谁也没有确切的答案,但诸多有心人却是从中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自当今天子登基以来,先是整顿勋贵,而后改革\"宗藩条例\",现在又准备对商税予以整顿。

    谁敢保证天子日后不会将矛头对准大明高门大户真正赖以安身立命的田产?

    毕竟无论是世袭罔替的勋贵,还是与国同休的宗室藩王,亦或者在曲阜犹如土皇帝一般的\"衍圣公\"家族,其名下都积累了大量土地,且不需要向朝廷缴纳一丝一毫的赋税。

    从某种程度而言,此举已然是在啃食大明的国本。

    咣咣咣!

    就在通政司署衙外的街道上愈发混乱,嘈杂的呼喝声不断的时候,刺耳的鸣锣声便于署衙中响起。

    下一秒,署衙紧闭的大门缓缓开启,从中走出了一位身着青袍,绣着白鹤补子的官员,身后领着十数名随从差吏,脸上的表情颇为傲然。

    许是对眼前混乱的状况有些不满,这为首的绯袍官员便是眉头一皱,朝着身旁的属下使了个眼神。

    而这属下也是心神领会,很快便招手从身后的署衙中唤出了数十名身着甲胄的兵丁,默不作声的立于通政司署衙两侧。

    见状,人群中顿时哗然一片,不少自诩见多识广之人都面露凝重,忍不住交头接耳了两句。

    五城兵马司居然主动派遣了兵丁负责来维持秩序,看来今日是要有大事发生呐!

    难道说近些时日自宫中传出的\"流言蜚语\"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确有其事?

    想到这里,众人便下意识的收回目光,转而看向背负着双手,立于\"通政司\"匾额下的青袍文官。

    啪啪啪!

    长鞭声响起,十数名五城兵马司的兵丁面无表情的挥动着手中长鞭,以实际行动维持着队伍的秩序。

    半晌,待到人群渐渐平静下来之后,这满脸傲人的绯袍文官方才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朝着眼前早已等候多时的吏员们扬声道:\"各路提塘官上前!\"

    \"见过阮大人!\"

    伴随着整齐划一的呼喝声,等候多时的各路提塘官们纷纷上前,眉眼中闪烁着各式各样的光彩,神情很是谄媚。

    这文官身上的白鹤补子实在令人羡慕,自己何时才能像眼前的阮大铖一般得到\"贵人\"的赏识,不过一年的时间,便由风闻奏事的御史言官擢升为六品的给事中,眼下更是晋升为从五品的经历司使,负责往来文书之事。

    \"即刻发往各地,不得有误!\"

    淡然的点了点头之后,阮大铖挥手示意身后的吏员们将手中的邸报分别呈递至提塘官手中,但其脸上却涌现了一抹转瞬即逝的得意。

    自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及第以来,当数最近这段时间,日子过的最为快活,不仅摆脱了\"东林\"的掣肘,更是得到了贵人的扶持,仕途一路亨通。

    \"余下人等,按照身份文书,依次排队购买!\"

    待到各路提塘官分别拱手告退之后,志得意满的阮大铖方才定了定心神,面无表情的吩咐道。

    作为负责掌管往来文书之事的经历司使,他自是知晓今日邸报的内容,更知晓这封邸报一旦被广发天下,将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

    这也是五城兵马司派出兵丁前来维持秩序的原因所在。

    \"税课司..\"

    \"天子果然有意要重建税课司..\"

    \"事关重大,朝廷焉能如此草率,陛下还是着急了呐..\"

    只片刻的功夫,掺杂着各式感情的议论声便于街道上响起,引得阮大铖及其身后的吏员们纷纷举目望去。

    这税课司虽然早在国朝初年便曾初设,但经过两百余年的传承,早已裁减的七七八八,偶尔留存一处,也不过是做做样子,形同虚设。

    不同于此前整饬勋贵和宗室,陛下此举是在针对全天下的所有商贾以及其背后的官员,这税课司的影响力过于深远了。

    \"散了吧..\"

    眼瞅着购买到邸报的人群们纷纷急匆匆的散去,阮大铖也渐渐熄灭了心中最初的兴奋,以及之前\"扬眉吐气\"的感觉,转而语气有些沉重的朝着身旁的属下们吩咐道。

    他几乎可以料到,随着各地提塘官将邸报分发至大明各地,或许之前隐藏在平静表面下的暗流涌动便会渐渐浮出水面,乃至于掀起滔天骇浪。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便会席卷大明各地,乃至于令朝廷尝到\"反噬\"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