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 第33章 夜饮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大阿哥赶到康熙驻地时,日光已尽,军营中,处处篝火。
其实,他早在惠妃和德妃做局引诱水仙时,就已出发。
水仙此局入或不入,她都会被利用。
方式稍有改变而已。
御前总管梁九功见他长途跋涉赶来,连忙遣徒弟进帐篷里通传,然后自己亲自服侍大阿哥下马。
“大爷一路辛苦。”
“梁谙达客气。汗阿玛这几日如何?”
梁九功不好明说,只打了个暗号。
大阿哥看懂了。
上意不豫。
康熙不开心的原因很简单。
兵不行。
这些年光顾着打南面,他把精力基本集中在如何发展水师上,没有过多在意八旗的骑兵如何。
经过这么多天的拉练,康熙得出结论。
骑兵的懈怠,肉眼可见。
他叫人把自己看不上的参领、都统都记下来,今天细细一数,竟有二三十。
岂有此理。
国库十有六七都充作军饷,结果他们就是这么效忠朝廷的。
那他还拿什么打北边的罗刹?
大阿哥此刻面对的,就是这么个有点别扭和担忧的康熙。
“给汗阿玛请安。”
“起来吧。太皇太后可好啊?”
“是,老祖宗身体康健。”
大阿哥不慌不忙,主次分明、滴水不漏地把孝庄的主意说了一遍。
康熙没有在这种小事上违逆祖母的道理,立刻准了。
“朕待会儿叫太子一起跟你回去。他也该在长辈面前,多尽孝道。你们俩换着来吧。总不能只教你一个人跑来跑去。”
大阿哥进来时就察觉出不对劲儿了。
往日,太子从来轻易不离阿玛左右。这个时辰,他应该在这儿啊。
他还特意卡着钟点过来的呢。
“儿子谢汗阿玛。那,太子殿下,在哪儿呢?我也好几天没见他了,有些思念。”
“去练箭了。朕今日检查他的功课,没进步也就罢了,说他两句,还敢顶撞。罚他练开弓二百次。”
“那儿子也去陪他吧。”
康熙越想越气,拦住长子。
“不必。朕今天非叫他吃点苦头。越大越不懂事,反而不如小时候乖巧听话。来人,传膳。你跟朕一起用。”
大阿哥见阿玛怒意正盛,不敢再开口劝,思来想去,只敢说起妹妹们学骑马的趣事。
“三妹妹胆子有点小,头一天勉强上了马,晚上回去想是没疏散好,筋骨疼。第二天见了我就磨磨蹭蹭的。儿子刚说两句重话吓唬,她就乖乖去练。拉着马笼头,跟马有商有量的,求它走得平稳些!”
“哦,那四格格呢?”
“四妹妹可就厉害了,天分极高,头一天就学会了,第二天起来的比儿子还早,说要出去玩儿。汗阿玛还记得那匹纯白的小母马吧?儿子送给了她。”
“嗯,倒是相宜。”
康熙按照大阿哥的描述,想象着俏丽的小女儿骑着匹雪练般洁白的小马,在绿意盎然的草原上跑跳、欢笑。
他很自然的,想起海枫的母亲济兰来。
可惜啊,她没能按原计划陪着过来。
“朕叫随行的如意馆画师也跟你回去。给你四妹妹,画张像。”
“儿子代四妹妹,谢过汗阿玛。”
晚膳摆上来,正所谓食不言寝不语,军中诸事从简,父子二人用过些蒙古菜和牛羊肉,饮了奶茶,梁九功重新布置一番,康熙心中才稍稍宽慰,留大阿哥小酌说话。
“有件事,悬在朕心头良久。也没几个人好商量。你二伯和叔叔,朕都问过了。太皇太后和太后,朕觉得,还没到开口请旨的时候。你是长子,岁数大些,也知道底细,同朕一起思量下。”
大阿哥马上就意识到是什么事,面上却不敢显露。
“是,儿子愿为汗阿玛分忧。”
“嗯。你三个妹妹的婚事,我原本,打算把二公主嫁去漠北,四格格给喀喇沁,三公主,再等等,不急。可你应该也听说了,太皇太后亲笔懿旨,把二公主指给了巴林部的乌尔衮。也罢,淑慧姑姑的面子不能伤得太狠。乌尔衮没了王位,总得给他个补偿。”
“那,汗阿玛是在三妹和四妹间,拿不定主意?”
“是啊。你二伯呢,觉得三公主好。年纪只比长孙台吉大三岁,察珲大汗急着抱曾孙呢,四格格年纪不合适;恭亲王觉得,还是四格格好。他听大公主说过,三公主胆小懦弱,蒙语也不通,难当大任。朕也是左右为难啊。”
大阿哥仔细端详着阿玛的神色,觉得他此刻确实只想问自己点家事,并无旁的意思,略微放下心来,谨慎应对。
“汗阿玛是问儿子作为兄长的想法,还是作为皇子的想法?”
“都说说看。今日,百无禁忌。”
“遵命。若是作为一名哥哥,儿子觉得,漠北苦寒,游牧为生,离京城路途遥远。妹妹们都在紫禁城中娇生惯养,怕是,受不得煎熬。另挑宗室女,将其封为和硕公主,请太后或老祖宗教养一段时间,和亲过去也就罢了。”
康熙微醺着,无奈地摇摇头。
“朕,若只是一名阿玛,也会这么做。可,朕是大清的皇帝呀。你接着往下说。”
“儿子,不敢说。”
“瞧你这小家子气的样子。朕已说过,百无禁忌。”
大阿哥赶忙出位,双膝跪地。
“此事关乎大清国运,江山社稷,汗阿玛应当同太子殿下商议。”
看到孩子这样小心翼翼,康熙反而有些不忍。
当日气头上说过的那些刻薄话,终究还是把大儿子给伤到了。
“这样。你只管说,朕,就当没听见。”
“是。儿子以为,只有四妹妹,可配长孙台吉。”
“为什么?”
“聪慧、美貌,且,长孙台吉对她痴心一片。”
让康熙犹豫不决的,也是这些。
“可她年纪实在太小,土谢图汗部的长辈们不喜欢。”
这一点,大阿哥也迟疑过。
但他见到多布为四妹妹敢于反抗长辈,便不担心了。
“儿子觉得,不被婆家喜欢,正是四妹妹最大的优势。”
康熙的酒意,在听到这句话后都有些消散。
“何解?”
“汗阿玛,您希望长孙台吉更喜欢谁?您?还是察珲大汗?”
大阿哥赶到康熙驻地时,日光已尽,军营中,处处篝火。
其实,他早在惠妃和德妃做局引诱水仙时,就已出发。
水仙此局入或不入,她都会被利用。
方式稍有改变而已。
御前总管梁九功见他长途跋涉赶来,连忙遣徒弟进帐篷里通传,然后自己亲自服侍大阿哥下马。
“大爷一路辛苦。”
“梁谙达客气。汗阿玛这几日如何?”
梁九功不好明说,只打了个暗号。
大阿哥看懂了。
上意不豫。
康熙不开心的原因很简单。
兵不行。
这些年光顾着打南面,他把精力基本集中在如何发展水师上,没有过多在意八旗的骑兵如何。
经过这么多天的拉练,康熙得出结论。
骑兵的懈怠,肉眼可见。
他叫人把自己看不上的参领、都统都记下来,今天细细一数,竟有二三十。
岂有此理。
国库十有六七都充作军饷,结果他们就是这么效忠朝廷的。
那他还拿什么打北边的罗刹?
大阿哥此刻面对的,就是这么个有点别扭和担忧的康熙。
“给汗阿玛请安。”
“起来吧。太皇太后可好啊?”
“是,老祖宗身体康健。”
大阿哥不慌不忙,主次分明、滴水不漏地把孝庄的主意说了一遍。
康熙没有在这种小事上违逆祖母的道理,立刻准了。
“朕待会儿叫太子一起跟你回去。他也该在长辈面前,多尽孝道。你们俩换着来吧。总不能只教你一个人跑来跑去。”
大阿哥进来时就察觉出不对劲儿了。
往日,太子从来轻易不离阿玛左右。这个时辰,他应该在这儿啊。
他还特意卡着钟点过来的呢。
“儿子谢汗阿玛。那,太子殿下,在哪儿呢?我也好几天没见他了,有些思念。”
“去练箭了。朕今日检查他的功课,没进步也就罢了,说他两句,还敢顶撞。罚他练开弓二百次。”
“那儿子也去陪他吧。”
康熙越想越气,拦住长子。
“不必。朕今天非叫他吃点苦头。越大越不懂事,反而不如小时候乖巧听话。来人,传膳。你跟朕一起用。”
大阿哥见阿玛怒意正盛,不敢再开口劝,思来想去,只敢说起妹妹们学骑马的趣事。
“三妹妹胆子有点小,头一天勉强上了马,晚上回去想是没疏散好,筋骨疼。第二天见了我就磨磨蹭蹭的。儿子刚说两句重话吓唬,她就乖乖去练。拉着马笼头,跟马有商有量的,求它走得平稳些!”
“哦,那四格格呢?”
“四妹妹可就厉害了,天分极高,头一天就学会了,第二天起来的比儿子还早,说要出去玩儿。汗阿玛还记得那匹纯白的小母马吧?儿子送给了她。”
“嗯,倒是相宜。”
康熙按照大阿哥的描述,想象着俏丽的小女儿骑着匹雪练般洁白的小马,在绿意盎然的草原上跑跳、欢笑。
他很自然的,想起海枫的母亲济兰来。
可惜啊,她没能按原计划陪着过来。
“朕叫随行的如意馆画师也跟你回去。给你四妹妹,画张像。”
“儿子代四妹妹,谢过汗阿玛。”
晚膳摆上来,正所谓食不言寝不语,军中诸事从简,父子二人用过些蒙古菜和牛羊肉,饮了奶茶,梁九功重新布置一番,康熙心中才稍稍宽慰,留大阿哥小酌说话。
“有件事,悬在朕心头良久。也没几个人好商量。你二伯和叔叔,朕都问过了。太皇太后和太后,朕觉得,还没到开口请旨的时候。你是长子,岁数大些,也知道底细,同朕一起思量下。”
大阿哥马上就意识到是什么事,面上却不敢显露。
“是,儿子愿为汗阿玛分忧。”
“嗯。你三个妹妹的婚事,我原本,打算把二公主嫁去漠北,四格格给喀喇沁,三公主,再等等,不急。可你应该也听说了,太皇太后亲笔懿旨,把二公主指给了巴林部的乌尔衮。也罢,淑慧姑姑的面子不能伤得太狠。乌尔衮没了王位,总得给他个补偿。”
“那,汗阿玛是在三妹和四妹间,拿不定主意?”
“是啊。你二伯呢,觉得三公主好。年纪只比长孙台吉大三岁,察珲大汗急着抱曾孙呢,四格格年纪不合适;恭亲王觉得,还是四格格好。他听大公主说过,三公主胆小懦弱,蒙语也不通,难当大任。朕也是左右为难啊。”
大阿哥仔细端详着阿玛的神色,觉得他此刻确实只想问自己点家事,并无旁的意思,略微放下心来,谨慎应对。
“汗阿玛是问儿子作为兄长的想法,还是作为皇子的想法?”
“都说说看。今日,百无禁忌。”
“遵命。若是作为一名哥哥,儿子觉得,漠北苦寒,游牧为生,离京城路途遥远。妹妹们都在紫禁城中娇生惯养,怕是,受不得煎熬。另挑宗室女,将其封为和硕公主,请太后或老祖宗教养一段时间,和亲过去也就罢了。”
康熙微醺着,无奈地摇摇头。
“朕,若只是一名阿玛,也会这么做。可,朕是大清的皇帝呀。你接着往下说。”
“儿子,不敢说。”
“瞧你这小家子气的样子。朕已说过,百无禁忌。”
大阿哥赶忙出位,双膝跪地。
“此事关乎大清国运,江山社稷,汗阿玛应当同太子殿下商议。”
看到孩子这样小心翼翼,康熙反而有些不忍。
当日气头上说过的那些刻薄话,终究还是把大儿子给伤到了。
“这样。你只管说,朕,就当没听见。”
“是。儿子以为,只有四妹妹,可配长孙台吉。”
“为什么?”
“聪慧、美貌,且,长孙台吉对她痴心一片。”
让康熙犹豫不决的,也是这些。
“可她年纪实在太小,土谢图汗部的长辈们不喜欢。”
这一点,大阿哥也迟疑过。
但他见到多布为四妹妹敢于反抗长辈,便不担心了。
“儿子觉得,不被婆家喜欢,正是四妹妹最大的优势。”
康熙的酒意,在听到这句话后都有些消散。
“何解?”
“汗阿玛,您希望长孙台吉更喜欢谁?您?还是察珲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