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 第42章 见太后
热门推荐:
至尊战神和绝美金花
顶级向导!哨兵们被迷得神魂颠倒
盗墓:成为你的救赎
逆世灵霄:诸域神话
被逐出宗门后,美人师尊跪求我原谅
别人还在卷高考我都宗师了
炼神鼎
救命,老板是个恋爱脑
快穿:你惹他干嘛,他恋爱脑来着!
朝会结束后,赵麒乘坐龙辇,返回了御书房。
桌上,一堆奏章堆积如山,等待他去处理。
就在他刚拿起奏章的那一刻,门外的太监恭敬地走了进来,低声禀告:“陛下,太后娘娘请您速去景泰宫一趟。”
赵麒心中微动,心想这次宫变,自己至今没有把情况通报吕太后,她果然按捺不住了。
于是,赵麒轻轻点头,沉声回答:“朕知道了,这就过去。”
步入景泰宫,赵麒看到垂帘之后,吕太后正闭目养神。
听到脚步声,吕太后缓缓睁开眼睛。
她的眸子宛如秋水中的明珠,灵动闪烁,带着几分愠怒与审视,凝视赵麒。
在吕太后的注视下,赵麒不禁有些失神。他不禁暗想,这吕太后虽已年过三十,但微怒时的模样,却别有一番风味。
愣了片刻,他连忙躬身行礼:“给太后请安。”
吕太后皱眉,语气中带着不满:“哀家这次叫陛下来,是想问问魏少卿叛乱一事,宫里出了这么大的事,陛下为何不来向哀家通报一声?”
赵麒心知吕太后生气了,连忙解释道:“太后恕罪!魏少卿这次突然谋逆刺驾,事发突然,朕只能当机立断,以免出现后患。”
“这几天为了防止魏少卿一党反扑,朕一直在和大臣们处置此事,忙得不可开交。本想着事情告一段落了,再来向太后详细解释情况。”
吕太后冷笑一声,心中却是不屑。
忙得不可开交?
你昨晚在御书房和后宫妃嫔鼓捣了一夜,怎么就不忙了?
有时间和她们搞那些事情,就没时间来和哀家请个安,通报下情况?
赵麒继续说道:“对于诛魏少卿三族一事,太后在朝堂上未曾发表过意见,太后要是觉得不妥,朕可以更改旨意,对魏家从轻发落。”
吕太后又是一声冷笑:“这倒不必了,既然陛下已在朝堂上下旨,哀家再矫旨岂不是让你在群臣面前失了面子?
说罢,吕太后故作惆怅,叹了口气:“罢了!以后这朝堂之事,陛下自行决定就好,不必再征询哀家的意思了。”
见吕太后这般作态,赵麒心中暗笑,心知这位握有实权的太后,对于他近期的独断专行,心中已是不满到了极点。
“太后切莫误解了,朕处理朝堂之事毕竟经验不足,还需太后多加指点。”
“还政之事,万万不可!还请太后继续垂帘听政,为朕出谋划策,共同治理这江山社稷。”
赵麒这番话语气谦卑诚恳,显然是在向吕太后低头示好。
之所以向吕太后服软,自然有他的原因。
乾皇尚在人世时,他若是不能强势些,尽快掌握朝政大权,在朝中建立起自己的威望和势力,一旦乾皇发难,要置自己于死地,他必将孤立无援,难以应对。
可如今乾皇已死,最大的威胁解除,他行事自然不必再如此激进。
吕太后垂帘听政多年,朝野之中,威信犹存。
与其起冲突,实非明智之举。
故而扎赵麒选择以和为贵,先行服软,静待时机。
而且,自己以后做了出格的事情,太后就是最后的背锅人选。
听到此话,吕太后不禁有些诧异。
回想上次因为北魏使团一事,两人起了冲突,当时赵麒的态度还十分强硬。
因此,她本以为今天叫赵麒前来,对方还会坚持强硬的态度。
可没想到,今天他却突然转变态度,服软求和了。
心中有些受用,但她仍保持着太后的威严:“罢了!哀家不跟你计较了!”
“若是你还需要哀家垂帘听政,那宫中朝中出了什么大事或是你有了什么重大决断时,还请先和哀家通禀一声。”
赵麒心中一松,知道吕太后消了气,他连忙躬身行礼:“朕知错了,多谢太后宽恕。”
吕太后微微颔首,话题一转:“哀家听闻,霍青与解雪晴二人正在秘密筹备粮草与兵甲。陛下是否已经暗中任命他们,负责此次北伐事宜?”
赵麒心中一动,他未曾料到吕太后对军中动态竟了如指掌。暗想,太后在军中必有眼线布局。
他谨慎地回应道:“回太后,朕的确命这两人暗中筹备北伐所需物资与兵员。”
吕太后轻轻点头,转而问道:“陛下对于此次北伐有何具体打算?是满足于收复西北边关,还是打算进一步扩大战事?”
赵麒沉声道:“朕原本设想,借收复西北边关之机,率大军出关深入北魏,给予其沉重打击,使其数年不敢再犯。”
吕太后眉头微皱:“能收复边关,逼退魏军,已是不易之举。”
“若冒进北魏腹地,恐怕会激怒北魏朝廷。届时,战事恐难短期内了结,恐将演变成旷日持久的拉锯之战。”
“陛下,稳健为上!北伐大军收复边关后,应以固守国境为宜,避免跨境交锋。”
“一旦激怒北魏,使其倾国之力来犯,长期拉锯之下,朝廷国库必将空虚,百姓亦将不堪重负。”
赵麒陷入了短暂的沉思,随后他的眼神变得坚定无比。
他沉声道:“太后,您可曾听过那句古话——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过去十余年间,北魏屡犯边境,百姓苦不堪言。”
“即便此次的战事,演变成了长期拉锯战。只要能重创北魏,使其不敢轻启战端,便值得。”
“一时的牺牲,换取长久的安宁,这样的交易,值得付出。”
“朕意已决,望太后能支持朕的决定,让大军越境作战,与北魏一决雌雄。”
吕太后长叹一声:“陛下……”
“若只是收复西北边关,逼退魏军,我军尚有些许胜算。”
"但如果战事扩大,魏军主力倾巢而出,我军败了,后果又将如何?”
“陛下,您可曾考虑过这个问题?"
赵麒闻言,再度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他深吸一口气,突然说道:太后,您可还记得十五年前那场国难吗?”
“那时北魏铁骑南下,直逼我大乾国都,迫使我们签订了那屈辱的城下之约。"
吕太后的脸色微微一变,显然没想到赵麒会突然提及那段历史。
她沉默了片刻,似乎在理解赵麒提及此事的深意。
桌上,一堆奏章堆积如山,等待他去处理。
就在他刚拿起奏章的那一刻,门外的太监恭敬地走了进来,低声禀告:“陛下,太后娘娘请您速去景泰宫一趟。”
赵麒心中微动,心想这次宫变,自己至今没有把情况通报吕太后,她果然按捺不住了。
于是,赵麒轻轻点头,沉声回答:“朕知道了,这就过去。”
步入景泰宫,赵麒看到垂帘之后,吕太后正闭目养神。
听到脚步声,吕太后缓缓睁开眼睛。
她的眸子宛如秋水中的明珠,灵动闪烁,带着几分愠怒与审视,凝视赵麒。
在吕太后的注视下,赵麒不禁有些失神。他不禁暗想,这吕太后虽已年过三十,但微怒时的模样,却别有一番风味。
愣了片刻,他连忙躬身行礼:“给太后请安。”
吕太后皱眉,语气中带着不满:“哀家这次叫陛下来,是想问问魏少卿叛乱一事,宫里出了这么大的事,陛下为何不来向哀家通报一声?”
赵麒心知吕太后生气了,连忙解释道:“太后恕罪!魏少卿这次突然谋逆刺驾,事发突然,朕只能当机立断,以免出现后患。”
“这几天为了防止魏少卿一党反扑,朕一直在和大臣们处置此事,忙得不可开交。本想着事情告一段落了,再来向太后详细解释情况。”
吕太后冷笑一声,心中却是不屑。
忙得不可开交?
你昨晚在御书房和后宫妃嫔鼓捣了一夜,怎么就不忙了?
有时间和她们搞那些事情,就没时间来和哀家请个安,通报下情况?
赵麒继续说道:“对于诛魏少卿三族一事,太后在朝堂上未曾发表过意见,太后要是觉得不妥,朕可以更改旨意,对魏家从轻发落。”
吕太后又是一声冷笑:“这倒不必了,既然陛下已在朝堂上下旨,哀家再矫旨岂不是让你在群臣面前失了面子?
说罢,吕太后故作惆怅,叹了口气:“罢了!以后这朝堂之事,陛下自行决定就好,不必再征询哀家的意思了。”
见吕太后这般作态,赵麒心中暗笑,心知这位握有实权的太后,对于他近期的独断专行,心中已是不满到了极点。
“太后切莫误解了,朕处理朝堂之事毕竟经验不足,还需太后多加指点。”
“还政之事,万万不可!还请太后继续垂帘听政,为朕出谋划策,共同治理这江山社稷。”
赵麒这番话语气谦卑诚恳,显然是在向吕太后低头示好。
之所以向吕太后服软,自然有他的原因。
乾皇尚在人世时,他若是不能强势些,尽快掌握朝政大权,在朝中建立起自己的威望和势力,一旦乾皇发难,要置自己于死地,他必将孤立无援,难以应对。
可如今乾皇已死,最大的威胁解除,他行事自然不必再如此激进。
吕太后垂帘听政多年,朝野之中,威信犹存。
与其起冲突,实非明智之举。
故而扎赵麒选择以和为贵,先行服软,静待时机。
而且,自己以后做了出格的事情,太后就是最后的背锅人选。
听到此话,吕太后不禁有些诧异。
回想上次因为北魏使团一事,两人起了冲突,当时赵麒的态度还十分强硬。
因此,她本以为今天叫赵麒前来,对方还会坚持强硬的态度。
可没想到,今天他却突然转变态度,服软求和了。
心中有些受用,但她仍保持着太后的威严:“罢了!哀家不跟你计较了!”
“若是你还需要哀家垂帘听政,那宫中朝中出了什么大事或是你有了什么重大决断时,还请先和哀家通禀一声。”
赵麒心中一松,知道吕太后消了气,他连忙躬身行礼:“朕知错了,多谢太后宽恕。”
吕太后微微颔首,话题一转:“哀家听闻,霍青与解雪晴二人正在秘密筹备粮草与兵甲。陛下是否已经暗中任命他们,负责此次北伐事宜?”
赵麒心中一动,他未曾料到吕太后对军中动态竟了如指掌。暗想,太后在军中必有眼线布局。
他谨慎地回应道:“回太后,朕的确命这两人暗中筹备北伐所需物资与兵员。”
吕太后轻轻点头,转而问道:“陛下对于此次北伐有何具体打算?是满足于收复西北边关,还是打算进一步扩大战事?”
赵麒沉声道:“朕原本设想,借收复西北边关之机,率大军出关深入北魏,给予其沉重打击,使其数年不敢再犯。”
吕太后眉头微皱:“能收复边关,逼退魏军,已是不易之举。”
“若冒进北魏腹地,恐怕会激怒北魏朝廷。届时,战事恐难短期内了结,恐将演变成旷日持久的拉锯之战。”
“陛下,稳健为上!北伐大军收复边关后,应以固守国境为宜,避免跨境交锋。”
“一旦激怒北魏,使其倾国之力来犯,长期拉锯之下,朝廷国库必将空虚,百姓亦将不堪重负。”
赵麒陷入了短暂的沉思,随后他的眼神变得坚定无比。
他沉声道:“太后,您可曾听过那句古话——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过去十余年间,北魏屡犯边境,百姓苦不堪言。”
“即便此次的战事,演变成了长期拉锯战。只要能重创北魏,使其不敢轻启战端,便值得。”
“一时的牺牲,换取长久的安宁,这样的交易,值得付出。”
“朕意已决,望太后能支持朕的决定,让大军越境作战,与北魏一决雌雄。”
吕太后长叹一声:“陛下……”
“若只是收复西北边关,逼退魏军,我军尚有些许胜算。”
"但如果战事扩大,魏军主力倾巢而出,我军败了,后果又将如何?”
“陛下,您可曾考虑过这个问题?"
赵麒闻言,再度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他深吸一口气,突然说道:太后,您可还记得十五年前那场国难吗?”
“那时北魏铁骑南下,直逼我大乾国都,迫使我们签订了那屈辱的城下之约。"
吕太后的脸色微微一变,显然没想到赵麒会突然提及那段历史。
她沉默了片刻,似乎在理解赵麒提及此事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