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在古代从零开始建国这件事 第八十章 神奇的石头
虽说要修路,但赵砚安并没有着急让百姓们立刻动工。
相反,他决定先将各个村庄的村长召集到一起,进行一次动工前的培训。
这些村长们纷纷从各自的村子赶来,聚集在府衙门口,脸上既好奇又期待。
他们并不知道这次修路与以往有何不同,也不清楚为何需要接受培训。
毕竟,修路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新鲜事,无论是土路还是青石路,他们或多或少都曾经主持过村里的修路工程。
就算自己没有亲自参与过,至少也看过别人怎么修吧!
所以对于这次的培训,他们感到十分困惑,甚至有人开始质疑小赵大人的做法。
然而,赵砚安并不在意众人的疑惑和不解。他即将要推行的是一个新东西,如果不培训,这帮原住民们怎么会用。
当所有人都到齐后,他命令手下将一个袋子抬了出来。
袋子里装着一种灰白色的粉末,散发着一股奇特而刺鼻的气味。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认识这种奇怪的东西。
看着那堆奇怪的东西,大家议论纷纷,有胆子大点的村长就发问:“小赵大人,这、这是什么东西?”
赵砚安微笑着回答:“此物叫做水泥,修路时将会用到。”
村长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露出茫然之色。
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叫水泥的东西,更不知道它该如何使用。
赵砚安看出了大家的疑惑,便吩咐手下再取来了一些沙子、黄泥和水来。然后,他亲自示范给大家看。
只见他先将这些材料都倒在地上,堆成一个土堆。接着,他在土堆中间挖了一个小坑,往坑里倒入适量的水。最后将这四种材料充分搅拌混合在一起。
随着他的动作,原本散沙状的几种材料逐渐融合成一团胶泥状。
众人看得目瞪口呆,纷纷疑惑不解,这所谓的水泥,怎么看起来跟村里小孩们整天玩的稀泥一样呢?
这稀泥真的能用来修路吗?
在和弄完这团稀泥后,赵砚安并没有再多解释什么,而是邀请村长们进入府衙内喝茶。
今天对于这些村长来说,真可谓是大开眼界。他们不仅见识到了前所未见的水泥,还很荣幸地目睹了知州大人的风采。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赵大人这么大的官居然亲自为他们倒茶。
村长们坐在那里,手捧着茶杯,小心翼翼地品尝着茶水,同时不停地交流着彼此的感受。
“小赵大人真是平易近人啊!他竟然会亲自为我们这些泥地里刨食、山上过活的山野村民倒茶。”一个村长感慨道。
“是啊,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另一个村长附和着。
“就是,老夫活了六十岁,从未见过这样的州官。”一位白发苍苍的村长抚着胡须说。
“那老伯,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老村长笑呵呵的说:“自然是好事。”
那些被倒了茶的村长们从未被这样隆重对待过,个个都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他们既想下跪谢恩,又想赶紧接过茶杯,一时间手忙脚乱。
“快请坐,请用茶,不必拘谨。”小赵大人温和的笑着说道。
听到这话,村长们才稍稍放松下来,一时之间,对这位亲民的知州大人的敬畏之情又升上了一个台阶。
水泥是大早上搅拌好的,后来喝完茶水赵砚安又将村长们集中起来,将修路时的一些注意事项都一一说了。
同时也对各地方做了一些安排,村长们都是当地百姓,原先是很排外的,小赵大人来了以后,连番的动作都是为了当地百姓,大家自然很承他的情,都认真听他讲。
一眨眼就到了下午,夏日的阳光异常炽热,仿佛要将一切都融化掉一般。
然而,这正是赵砚安所期待的时刻——他之前放置在外的水泥浆糊已经被充分暴晒,水分也已完全蒸发。
赵砚安让众人直接触摸这些已经晾干的水泥浆糊。
当大家伸出手时,不禁愣住了。他们原本预期会摸到一团泥巴,但实际感受到的却是一种坚硬的触感。
这种感觉实在令人惊奇不已!那些原本只是一堆沙子和一堆泥土的混合物,为什么阳光下晾晒后,竟奇迹般地转变成了坚固如石的物质。
众人对此感到十分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面对众人的疑惑,赵砚安尽力以大晟人民能够理解的方式向他们解释其中的原理。
一些头脑较为聪慧的人迅速领悟到了其中的奥妙,并开始想象着种种可能性。
如果不再需要艰辛地在山间开凿石头,也无需冒着生命危险搬运它们,而是仅仅使用水泥和其他材料就可以修出一条坚硬的路面,那么一日之内就可修出很长的距离。
更令他们振奋的是,小赵大人早就明确表示过,每个村庄都可以组成一支修路队伍。如果某个村庄能够高效且出色地完成修路任务,还有机会获得额外的奖励。
一时之间,大家都激动连连,谁不想家乡好,把路修好了,还不是自己住着舒服。
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村长们都向赵砚安保证,一定会把路修的漂漂亮亮的,甚至有的当场还发起时来,让赵砚安都颇有些哭笑不得。
至于这水泥又是哪来的。
自然是之前翻山越岭找矿产的时候一并发现的惊喜了。
当时漫山遍野跑时,为了找得更有效率一点,赵砚安就让崔进去调查一下,狄州境内有没有什么都不长,或者全是石头,或者颜色奇异的山。
没想到还真有些,顺着崔进说的那些山找去,他们竟然陆陆续续发现了好些个资源。
比如当地有一座黑红黑红的山,当地村民说山上全是石头疙瘩,怎么敲都敲不碎,山上稀稀拉拉的植物也长得很少。
听到这个描述,化学博士赵砚安当即就在脑子里将这座山和对应的矿石图片匹配上了。
当地的煤山则是早就发现的了,那煤山在地壳运动中支棱出一截来,变成了一个断崖,断崖上有一层一层的黑条儿。
那黑条儿就是暴露在外边的煤矿,当地百姓也常常捡去烧火,只是他们没能力将煤矿全挖出来。
相反,他决定先将各个村庄的村长召集到一起,进行一次动工前的培训。
这些村长们纷纷从各自的村子赶来,聚集在府衙门口,脸上既好奇又期待。
他们并不知道这次修路与以往有何不同,也不清楚为何需要接受培训。
毕竟,修路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新鲜事,无论是土路还是青石路,他们或多或少都曾经主持过村里的修路工程。
就算自己没有亲自参与过,至少也看过别人怎么修吧!
所以对于这次的培训,他们感到十分困惑,甚至有人开始质疑小赵大人的做法。
然而,赵砚安并不在意众人的疑惑和不解。他即将要推行的是一个新东西,如果不培训,这帮原住民们怎么会用。
当所有人都到齐后,他命令手下将一个袋子抬了出来。
袋子里装着一种灰白色的粉末,散发着一股奇特而刺鼻的气味。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认识这种奇怪的东西。
看着那堆奇怪的东西,大家议论纷纷,有胆子大点的村长就发问:“小赵大人,这、这是什么东西?”
赵砚安微笑着回答:“此物叫做水泥,修路时将会用到。”
村长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露出茫然之色。
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叫水泥的东西,更不知道它该如何使用。
赵砚安看出了大家的疑惑,便吩咐手下再取来了一些沙子、黄泥和水来。然后,他亲自示范给大家看。
只见他先将这些材料都倒在地上,堆成一个土堆。接着,他在土堆中间挖了一个小坑,往坑里倒入适量的水。最后将这四种材料充分搅拌混合在一起。
随着他的动作,原本散沙状的几种材料逐渐融合成一团胶泥状。
众人看得目瞪口呆,纷纷疑惑不解,这所谓的水泥,怎么看起来跟村里小孩们整天玩的稀泥一样呢?
这稀泥真的能用来修路吗?
在和弄完这团稀泥后,赵砚安并没有再多解释什么,而是邀请村长们进入府衙内喝茶。
今天对于这些村长来说,真可谓是大开眼界。他们不仅见识到了前所未见的水泥,还很荣幸地目睹了知州大人的风采。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赵大人这么大的官居然亲自为他们倒茶。
村长们坐在那里,手捧着茶杯,小心翼翼地品尝着茶水,同时不停地交流着彼此的感受。
“小赵大人真是平易近人啊!他竟然会亲自为我们这些泥地里刨食、山上过活的山野村民倒茶。”一个村长感慨道。
“是啊,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另一个村长附和着。
“就是,老夫活了六十岁,从未见过这样的州官。”一位白发苍苍的村长抚着胡须说。
“那老伯,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老村长笑呵呵的说:“自然是好事。”
那些被倒了茶的村长们从未被这样隆重对待过,个个都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他们既想下跪谢恩,又想赶紧接过茶杯,一时间手忙脚乱。
“快请坐,请用茶,不必拘谨。”小赵大人温和的笑着说道。
听到这话,村长们才稍稍放松下来,一时之间,对这位亲民的知州大人的敬畏之情又升上了一个台阶。
水泥是大早上搅拌好的,后来喝完茶水赵砚安又将村长们集中起来,将修路时的一些注意事项都一一说了。
同时也对各地方做了一些安排,村长们都是当地百姓,原先是很排外的,小赵大人来了以后,连番的动作都是为了当地百姓,大家自然很承他的情,都认真听他讲。
一眨眼就到了下午,夏日的阳光异常炽热,仿佛要将一切都融化掉一般。
然而,这正是赵砚安所期待的时刻——他之前放置在外的水泥浆糊已经被充分暴晒,水分也已完全蒸发。
赵砚安让众人直接触摸这些已经晾干的水泥浆糊。
当大家伸出手时,不禁愣住了。他们原本预期会摸到一团泥巴,但实际感受到的却是一种坚硬的触感。
这种感觉实在令人惊奇不已!那些原本只是一堆沙子和一堆泥土的混合物,为什么阳光下晾晒后,竟奇迹般地转变成了坚固如石的物质。
众人对此感到十分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面对众人的疑惑,赵砚安尽力以大晟人民能够理解的方式向他们解释其中的原理。
一些头脑较为聪慧的人迅速领悟到了其中的奥妙,并开始想象着种种可能性。
如果不再需要艰辛地在山间开凿石头,也无需冒着生命危险搬运它们,而是仅仅使用水泥和其他材料就可以修出一条坚硬的路面,那么一日之内就可修出很长的距离。
更令他们振奋的是,小赵大人早就明确表示过,每个村庄都可以组成一支修路队伍。如果某个村庄能够高效且出色地完成修路任务,还有机会获得额外的奖励。
一时之间,大家都激动连连,谁不想家乡好,把路修好了,还不是自己住着舒服。
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村长们都向赵砚安保证,一定会把路修的漂漂亮亮的,甚至有的当场还发起时来,让赵砚安都颇有些哭笑不得。
至于这水泥又是哪来的。
自然是之前翻山越岭找矿产的时候一并发现的惊喜了。
当时漫山遍野跑时,为了找得更有效率一点,赵砚安就让崔进去调查一下,狄州境内有没有什么都不长,或者全是石头,或者颜色奇异的山。
没想到还真有些,顺着崔进说的那些山找去,他们竟然陆陆续续发现了好些个资源。
比如当地有一座黑红黑红的山,当地村民说山上全是石头疙瘩,怎么敲都敲不碎,山上稀稀拉拉的植物也长得很少。
听到这个描述,化学博士赵砚安当即就在脑子里将这座山和对应的矿石图片匹配上了。
当地的煤山则是早就发现的了,那煤山在地壳运动中支棱出一截来,变成了一个断崖,断崖上有一层一层的黑条儿。
那黑条儿就是暴露在外边的煤矿,当地百姓也常常捡去烧火,只是他们没能力将煤矿全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