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姐穿越了姐怕谁 > 第636章 儿子孝顺 父皇好气

姐穿越了姐怕谁 第636章 儿子孝顺 父皇好气

    “站住!”

    “煜儿快回来!”

    洪德帝和皇后栾惜莹又是同时出声。

    萧璟煜转过身来,满脸的无可奈何。

    “父皇,母后,天色确实是不早了,儿臣不好再在这里多耽搁,影响父皇母后安歇。

    此事是儿臣的事,不重要,还是等到早朝上再说吧!”

    说着,萧璟煜朝着殿内的帝后拱了拱手,那意思还是要走。

    “萧璟煜,你给朕回来!”

    洪德帝看着萧璟煜淡漠平静的一张俊脸,真是气不得,恼不得,哭不得,笑不得。

    “煜儿快过来坐下,母后还有话说呢!”

    皇后栾惜莹一边招手,一边开口唤道。

    萧璟煜像是低头想了想,而后,边抬腿走回来,边说道:“也好,左右儿臣今后陪父皇母后的时候也不多了,今晚就索性再陪父皇母后多坐一会儿吧!”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洪德帝眯着眼睛问道。

    “哦,没什么。

    儿臣的意思是说,儿臣作为皇子,能随意进宫来给父皇母后请安的机会不多了。

    今后,父皇和母后深居宫中,儿臣则是身在江湖。

    不知再见……会是何时?”

    萧璟煜正色说道。

    “少来这些有的没的!

    你到底想说什么?”

    洪德帝气恨地瞪了儿子一眼。

    萧璟煜则是不慌不忙地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喝了一口。

    放下茶盏,萧璟煜长叹一口气,“唉!

    儿臣也为难啊!

    父皇是一国之君,说的每一句话,那都是金口玉言。

    父皇从儿臣小时便教导儿臣,做人要守信重诺。

    如今,因着儿臣的婚约,让父皇遭受朝中官员们挤兑……

    是儿臣让父皇为难了,儿臣知罪!

    其实……依儿臣之见,此事要解决也并非难事。

    只需要父皇明日在早朝上再下一道圣旨,一切问题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父皇既可以维持一国之君的尊严;

    又可以不违逆朝中群臣的意愿;

    同时还能成全儿臣与月儿的姻缘。

    可说是一举三得!”

    洪德帝看着萧璟煜伸出的三根手指头,试探着问道:“你是要父皇再为你和冷溶月下一道赐婚圣旨?

    朕告诉你,那是不可能的!

    冷溶月是罪臣之女,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将当朝皇子与一罪臣之女配婚,从古至今,皇家就没有过这样的先例。

    所以,让朕下这样一道赐婚圣旨……你想都不要想了!

    就是再下一道赐婚圣旨,那也是为你与别家的闺阁千金赐婚。

    至于罪臣之女冷溶月嘛……”

    洪德帝摇摇头。

    “启禀父皇,父皇是想差了!

    儿臣根本也没有指望父皇给儿臣和月儿再下一道赐婚圣旨!”

    萧璟煜摆摆手说道。

    “那你所说的圣旨是……?”

    洪德帝狐疑地看着萧璟煜。

    “儿臣想请父皇在明日早朝上下达一道圣旨。

    至于圣旨的内容嘛……

    就是削去儿臣的亲王封号;

    削去儿臣的皇族身份;

    将儿臣的名字从皇家玉牒上去除;

    将儿臣直接贬为庶民即可!

    月儿虽是罪臣之女,但,顺天府也好,刑部也好,都没有为月儿定罪。

    不是吗?

    只不过,月儿她不再是侯府嫡女千金,身份成了庶民而已。

    儿臣只要也变成庶民身份,那与月儿的亲事,就由不得朝中群臣再横加干涉,多嘴置喙了!

    我们从此不再做皇家之人,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民间。

    这样岂不是快刀斩乱麻?

    这是解决目前问题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了。

    儿臣不再是皇子龙孙;

    不再是什么煜亲王爷。

    那些一心想嫁入皇家的闺阁千金们,想来也不会再追着儿臣一个平民百姓,追上云香山,追上清国寺,追着儿臣在璟月国的地面上到处乱跑!

    这样一来,父皇不用为难,儿子也能得偿心愿,岂不是两全其美!

    儿臣可以和月儿偏居一隅,过我们安逸舒心的小日子!

    哦,等什么时候……父皇母后有空了,就微服出宫,来我和月儿的家中小住几日,享一享天伦之乐。

    父皇母后说,这样是不是很好?”

    好个……!

    洪德帝气得差点儿爆粗口儿。

    “呵呵……

    你还真孝顺!

    想得倒也挺长远!”

    洪德帝这话是咬着后槽牙说的。

    合着……儿子想出来的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就是直接把亲爹亲娘扔下,把累赘的皇家身份扔下,自己娶个漂亮小媳妇儿,去过自己的小日子!

    “谁让父皇故意气儿臣……还不肯跟儿臣说实话的?

    既然父皇不肯跟儿臣说实话,不肯帮儿臣,那儿臣就只能是自己为自己想得长远一些了!

    话说儿臣自然是最孝顺的。

    要不是儿臣孝顺,怕把父皇气出个好歹,恐怕儿臣还能想得更长远呢!

    父皇信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