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古代之败家儿子 > 第309章 生死关头,忠心报国

古代之败家儿子 第309章 生死关头,忠心报国

    宴席散去,欢声笑语犹在耳畔,西山学院的大门缓缓开启。

    众人酒足饭饱,心满意足,而那些好奇的目光,纷纷投向了这所新学院,渴望一探究竟。

    就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位身披儒雅纶巾,却显得颇为低调的人物,随波逐流,悄然融入了人潮。

    “这土豆烧牛肉,真是人间美味啊!”他心中暗自感叹,却也忍不住想将那顽皮的儿子狠狠地教训一番。

    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西山周边竟有三十多头牛离奇死亡,这对于这位人物来说,不过是小事一桩,而他真正挂心的,却是那逆子胡作非为的行径。

    这位人物,正是我国弘治皇帝,身后跟着一群忠诚的禁卫。

    当年,弘治皇帝年轻之时,也曾喜好夜游,无论走到哪里,都只求不被朝中大臣知晓。

    然而如今,年事已高,这样的机会已经不多。

    就在今夜,他闲步至此,不禁想起了当年的朱厚照,那个七八岁的孩子,总是带着童真好奇地问他各种奇怪的问题。

    “父皇,我以后会做天子吗?为何做了天子,还要偷偷摸摸地出宫?”

    “父皇,我是母后亲生的吗?为何母后总是抱着妹妹,却不去抱我?”

    “父皇,你为何不近女色?我听说父皇有难言之隐,那是什么?”

    那时的弘治皇帝,如同所有父亲一样,无论儿子提出多么古怪的问题,都耐心地回答,哪怕有些问题……实在糟糕。

    然而,时光荏苒,孩子依旧孩子,太子的性格并未改变,而他的心态,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身体逐渐衰弱,甚至偶尔会出现晕眩,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随着太子年岁的增长,他愈发感觉到,这个孩子不仅仅是他儿子,更是大明朝未来的皇帝。

    于是,他开始变得严厉和苛刻,防微杜渐,这是身为父亲的本能。

    三十多头牛的死亡,让弘治皇帝陷入了沉思。

    在他身后,忠诚的萧敬时刻警惕着四周,担心陛下会有什么意外。

    就在这时,西山附近万家灯火通明,格外热闹,其中最为繁华的,便是西山书院。

    “找到了那个逆子吗?”弘治皇帝淡淡一笑,语气中带着一丝好奇:“找不到,就去书院看看吧。有人说王守仁心术不正,也有人称赞他的经世之学。我想知道,那红薯和土豆为何能在西山培育出来,去看看吧。朕答应过他们去胡闹,自然要看看他们能胡闹到何种地步。”

    在夕阳的余晖中,西山书院宛如一座不夜城,学童们陆续散去,却依旧人声鼎沸,灯火辉煌,犹如热闹非凡的市集。

    然而,这里的士绅们与寻常读书人迥异。他们虽曾手握诗书,却早已将读书当作副业,或因屡试不中,心灰意冷,转而依傍自家田地,过着恬淡生活。

    因此,那日吃了土豆的士绅们,留在书院的,多半是怀着看客的心态。

    一时间,明伦堂内人声鼎沸,众人摩肩接踵。王守仁踏步而入,宛如一道流星划破夜空,那些慕名而来的秀才们纷纷起身,向这位大儒行最崇敬的弟子礼。

    其他读书人,似乎还沉浸在旧学的梦中,对他们眼中的新学说抱以冷眼。

    王守仁目光如炬,环顾四周,从容坐下,开始了他激情洋溢的授课。

    岁月的磨砺让王守仁变得更加成熟,威严之中透着一丝温润,他的新学理论如破晓的曙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让人信服不已。

    今日,许多人是首次聆听这新学的教诲,虽感迷茫,却分明感受到其中蕴藏的真理。

    而弘治皇帝,这位深居简出的君主,在角落里默默注视,嘴角勾起一抹微笑,似乎对王守仁的讲授并无太多触动。

    或许,其他读书人会被王守仁的才学所折服。

    但弘治皇帝,自幼浸淫于儒家经典,身边皆是当世名儒,任何一人站出来,都足以让他在学识上自愧不如。

    他们的理论功底之深厚,他们的智慧之高,甚至不是初出茅庐的王守仁所能比拟。

    因此,他对王守仁的新学理论并无太多期待。

    甚至,他的心中涌起一丝失望,同理之心、大道至简、知行合一这些理念,他早已从林蒙和太子的口中略知一二,自然明白其间的价值,但作为一门学问,这套新学理论仍显稚嫩。

    理学传承数百年,无数大儒不断完善其理论,岂能轻易被一个翰林,甚至一个翰林的恩师所动摇?

    弘治皇帝微微一笑,起身欲离。

    然而,就在此时,王守仁的授课进入高潮,一位旁听者忍不住嗤之以鼻,发出冷笑打断道:“王先生之言,似乎只要不知行合一便等同废物,难道读书人皆成废物?范文正公,难道也是酒囊饭袋?本朝的于少保,难道也是无用的读书人?”

    弘治皇帝的脚步微微一顿,四周假扮成儒生的禁卫们也纷纷驻足。

    皇帝再次坐回,笑容满面。

    而王守仁缓缓抬起眼眸,望向那位提出质疑的长者。

    那是一位年过四旬的智者,他静坐角落,抱臂而立,眼神中透着轻蔑。

    这样的人,王守仁见过不少,这样的质疑,他也早已司空见惯。

    在历史的长河中,范文正公范仲淹与于少保于谦,如同两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宋明两代的夜空。他们的传奇人生,跌宕起伏,却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成为无数读书人心中的楷模。

    王守仁,那位被誉为“阳明先生”的智慧化身,不紧不慢地开口:“你是范文正公,你是于少保吗?”

    他的问题如同重磅炸弹,瞬间击中了那位自诩不凡的读书人,令他瞠目结舌,显然,他自比这两位名相,实乃天方夜谭。

    王守仁紧接着抛出更尖锐的质问:“然而在这浩瀚的书海中,渴望成为范文正公,立志成为于少保的读书人何止百万,那么,这百万豪杰在土木堡的烽火之后,又留下了怎样的足迹?”

    “鞑靼铁骑压境,你们有勇气挺身而出,与之拼死一战吗?”

    ……

    王守仁的话语如同一记记重锤,敲打着在场的每一位读书人的心扉,他们或沉思,或羞愧。

    “你们真的记得于少保的克敌之策吗?”

    “……”

    “你们知晓鞑靼弓马之术的破绽吗?”

    “……”

    “你们可曾了解居庸关外的那条河流,它究竟有多宽,叫什么名字?”

    “……”

    “你们又是否知道,鞑靼之马与西域、朝鲜之马有何区别?”

    “……”

    面对王守仁的连珠炮,众人无言以对,显然,他们对这些军事知识一无所知,却仍敢将范文正公和于少保的名号挂在嘴边,这不免让人感到羞愧。

    王守仁长叹一声,摇头道:“鞑靼铁骑如狼似虎,天下读书人空谈阔论者众,自诩为于少保、范文正公的英勇之辈亦多,然而,百五十万的读书人,竟无人敢挺身而出,以林法制服鞑靼。他们自文皇帝横扫大漠以来,便如影随形,年年侵扰,直至土木堡之变,百姓流离失所。难道百五十万的读书人中,竟无一人敢挺身而出,誓死扞卫家园?”

    ……

    空气中弥漫着沉重的沉默,人群中的神色各异,仿佛被王守仁的话语击中要害。

    这尖锐的讽刺,一时之间竟无人能反驳。

    就在这时,朱厚照与林蒙悄悄步入会场。朱厚照此刻正是春风得意,对这些慷慨解囊的读书人,他自然是感激不尽。听着王守仁的犀利言辞,他忍不住暗自叫好,并向林蒙使了个眼色,眼中闪过一丝得意的光芒。

    林蒙的眼中闪烁着掩不住的骄傲,他不仅是一位慈父,更是一位智慧的引路人。看着自己这位弟子日渐展现出大儒的气度,他心中暗自欣慰,仿佛看到了未来那颗光芒四射的星辰,即将在他眼前熠熠生辉,令他目不暇接。

    林蒙紧紧盯着王守仁,仿佛要从他身上看出那即将爆发的圣贤光芒。

    今日的王守仁,似乎心中激荡着澎湃的激情。他深深吸了一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锋芒,追问:“何谓良知?你们心中都怀揣着对范文正公、于少保的敬仰,这不就是良知的体现吗?可你们口口声声谈经论道,却对国家的危机视若无睹,你们能撼动鞑靼人的铁骑分毫吗?你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即便胸怀圣贤之道,也不过是无用之辈。到了关键时刻,你们除了以死殉国,又能有何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