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县太爷 第77章 揭开谜底:昌乐边军(三更,求五星好评)
热门推荐:
梦回1984:梦想搬运工
五子春秋:乡村史诗
开局便有念能力
白富美系统:我的资产有亿点多
四合院:开局戳穿聋老太身份
全球升级:我觉醒了百万属性点
异世:过分了,从零开始搞贡献值
九九寂
综影视之召唤师玩家
正说着,彩衣就将信从自己的衣袖里掏了出来,她双手把信递给李九章。
信封有锦衣卫特殊的蜡封。
再把杜胜拿出的那封信放在一起,李九章犹豫了一下,还是撕开了。
「探子来报:太平国昌乐公主潜入,来意不明,猜想为了清江县试招揽人才,县试士子由总督府选拔培养之密探;或许为了探查昌乐府虚实,清江县界首当其冲,告与知县李九章知晓。」
这是杜胜带来的这封信。
“太平国公主为什么叫昌乐?”
李九章把信交给彩衣,盯着她询问道。
他现在就是大顺国昌乐府下面的清江衙门的县太爷,昌乐应该是州府地名,但是邻国公主取这么个名字。
这就有点意思咯!
“奴婢这两日把县志翻阅,清江只有二十年的记载,二十年前,大顺国和太平国在清江有一场大战,持续两年之久,此战之后,原本强大的太平国四分五裂,太平皇室式微,向大顺称臣上贡,并割让出昌乐府治下一府七县的土地和数十万人口给大顺国。”
“但不知是何原因,皇帝陛下只要土地不要人口,并且在清江施行人光政策,能驱赶就驱赶,不能驱赶的直接处死,然后迁移五万军户和匠户农户至此。”
彩衣把信纸拿在手上,她抬眼看了一眼李九章。
见他愁眉不展,再加上又没有耐心查阅县志,所以就把自己知道的情况说了出来。
“如此说来,昌乐公主,意在昌乐,二十年时间,五万军户集体种田,再加上农户匠户,现在已经是接近十万户的人口规模,难不怪税银多了这么多,为何没有卫指挥使司所?”
李九章盯着彩衣询问道。
彩衣和绿蝶是教坊司分配来的。
但那日在后河桥锦衣卫的反常之语,这两个丫鬟并不简单,能文能武,既然不简单,必然是有原因的。
教坊司在都城,背后的势力只能是朝廷,考虑到朝廷官员犯了事之后,家中女眷会充入教坊司,所以不可能是某个官员掌管。
那么彩衣和绿蝶应该属于皇宫的势力。
李九章一个七品芝麻官,肯定不会知道朝廷的军事调动方面的筹谋布局,但询问彩衣,说不定她会知道一些边角料。
“少爷,县志原本有卫指挥使司,但是其中相关的记载已经被人撕扯了,奴婢觉得清江是个比较特殊的衙门,随时都有可能成为战场,所以此地必然是两国直接接触频繁的地方,没有军户改制,应该是为了麻痹对手。”
彩衣明亮清澈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李九章,她说完之后,起身伸手把后面放着的烛台拿到饭桌上。
然后用引火的火折子拿在手里,鼓起腮帮子一吹,火折子一端顿时红亮冒烟,她歪着头把蜡烛点燃。
“少爷,你把这密信记住了吗?”
彩衣把那封总督府的信件拿在手里询问道。
“嗯”李九章点了点头。
彩衣得到他的允许,就将螺纹信纸轻微的卷成筒状,然后放在蜡烛火光上引燃。
拆开黑衣人放进来的第二封信。
外面是用普通官纸包装,但抽出里面的信纸,却是几张崭新的六吉绵连纸。
这是皇帝日常喜爱用的纸,区别于诏书和圣旨,这个显得更加随意一些。
但是由锦衣卫来送信,那就是机密中的机密。
打开一看有封分开,第一份不是皇帝写的。
第一封信,是李九章那个关在天牢里的正三品顺天府尹的爹,写的亲笔书信。
「二十二年前,我朝有皇子企图谋逆,勾结太平国骚扰边境,先王命我组建都卫所边军抵抗反击,世人谓之昌乐边军,败敌国,占土地,一时风头无两。」
「十五年前,皇子独剩一人,太平国和大顺国交好,太平国主却要将公主许配给边军年幼尚在襁褓中的少帅,犯了天大的忌讳,先王为防止昌乐边军势力继续做大,以清江卫所出了敌国细作为由,下昭令改制军户,撤销都卫所,边军统帅调任顺天府尹,此事成为大顺国禁忌,无人敢提及。」
「两年前,机缘造化之下,当年那位皇子终于如愿以偿登上皇位,但他已经老了,很快,他的几位皇子也耐不住性子,可朝廷党争派系林立,文武百官站队攻击,这个时候太平国密探传来消息,当年先王遇到的情况,当今陛下也遇到了。」
「如今,禁军京军的要拱卫都城,以免生变不能调动。可太平国那边的局势愈发扑朔迷离,太平国再次将四分五裂的国土统一,这时他们想起了当年丢失的昌乐府土地,又开始蠢蠢欲动,甚至连给大顺国的朝贡岁贡也停了。」
「当今陛下想起了当年的昌乐边军,也只有昌乐边军可以用,只不过当年的统帅已经垂垂老矣,又在两年前因为极力要求新君册立太子,入了牢狱。」
「可边境局势刻不容缓,于是陛下以调查奸细为由,掩人耳目之下,派当年昌乐边军统帅的儿子前去出任知县,以此试探他的能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闻听此言,陛下大喜,我心甚慰。」
「吾儿九章,我李家世代忠良,当今圣上文治武功,又优待我李家满门,我李家世代为大顺国的臣子,当此危难时刻,你务必要恪守本分,效忠陛下,为陛下分忧解难。」
李九章读完这封信,沉默良久。
来了清江衙门,一直觉得不对劲。
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是如此,没有佐贰官,有军户没军队。
直到来了清江城之后,他才知道是边境县衙,现在看来是有意瞒着他。
但是记忆里没有昌乐边军的记忆,或许是年幼忘了。
遇到第一个案子是张守忠的案子。
这是付文杉主动提起的,或许是要试探他的能力,或许是皇帝授意。
遇到第二个案子是刘阿婆的案子,这是陈树生被人胁迫着,在菜市街口强行拦他。
这个牵扯着鱼龙帮,因为小兰在勾栏院里,这是很明显的。
信封有锦衣卫特殊的蜡封。
再把杜胜拿出的那封信放在一起,李九章犹豫了一下,还是撕开了。
「探子来报:太平国昌乐公主潜入,来意不明,猜想为了清江县试招揽人才,县试士子由总督府选拔培养之密探;或许为了探查昌乐府虚实,清江县界首当其冲,告与知县李九章知晓。」
这是杜胜带来的这封信。
“太平国公主为什么叫昌乐?”
李九章把信交给彩衣,盯着她询问道。
他现在就是大顺国昌乐府下面的清江衙门的县太爷,昌乐应该是州府地名,但是邻国公主取这么个名字。
这就有点意思咯!
“奴婢这两日把县志翻阅,清江只有二十年的记载,二十年前,大顺国和太平国在清江有一场大战,持续两年之久,此战之后,原本强大的太平国四分五裂,太平皇室式微,向大顺称臣上贡,并割让出昌乐府治下一府七县的土地和数十万人口给大顺国。”
“但不知是何原因,皇帝陛下只要土地不要人口,并且在清江施行人光政策,能驱赶就驱赶,不能驱赶的直接处死,然后迁移五万军户和匠户农户至此。”
彩衣把信纸拿在手上,她抬眼看了一眼李九章。
见他愁眉不展,再加上又没有耐心查阅县志,所以就把自己知道的情况说了出来。
“如此说来,昌乐公主,意在昌乐,二十年时间,五万军户集体种田,再加上农户匠户,现在已经是接近十万户的人口规模,难不怪税银多了这么多,为何没有卫指挥使司所?”
李九章盯着彩衣询问道。
彩衣和绿蝶是教坊司分配来的。
但那日在后河桥锦衣卫的反常之语,这两个丫鬟并不简单,能文能武,既然不简单,必然是有原因的。
教坊司在都城,背后的势力只能是朝廷,考虑到朝廷官员犯了事之后,家中女眷会充入教坊司,所以不可能是某个官员掌管。
那么彩衣和绿蝶应该属于皇宫的势力。
李九章一个七品芝麻官,肯定不会知道朝廷的军事调动方面的筹谋布局,但询问彩衣,说不定她会知道一些边角料。
“少爷,县志原本有卫指挥使司,但是其中相关的记载已经被人撕扯了,奴婢觉得清江是个比较特殊的衙门,随时都有可能成为战场,所以此地必然是两国直接接触频繁的地方,没有军户改制,应该是为了麻痹对手。”
彩衣明亮清澈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李九章,她说完之后,起身伸手把后面放着的烛台拿到饭桌上。
然后用引火的火折子拿在手里,鼓起腮帮子一吹,火折子一端顿时红亮冒烟,她歪着头把蜡烛点燃。
“少爷,你把这密信记住了吗?”
彩衣把那封总督府的信件拿在手里询问道。
“嗯”李九章点了点头。
彩衣得到他的允许,就将螺纹信纸轻微的卷成筒状,然后放在蜡烛火光上引燃。
拆开黑衣人放进来的第二封信。
外面是用普通官纸包装,但抽出里面的信纸,却是几张崭新的六吉绵连纸。
这是皇帝日常喜爱用的纸,区别于诏书和圣旨,这个显得更加随意一些。
但是由锦衣卫来送信,那就是机密中的机密。
打开一看有封分开,第一份不是皇帝写的。
第一封信,是李九章那个关在天牢里的正三品顺天府尹的爹,写的亲笔书信。
「二十二年前,我朝有皇子企图谋逆,勾结太平国骚扰边境,先王命我组建都卫所边军抵抗反击,世人谓之昌乐边军,败敌国,占土地,一时风头无两。」
「十五年前,皇子独剩一人,太平国和大顺国交好,太平国主却要将公主许配给边军年幼尚在襁褓中的少帅,犯了天大的忌讳,先王为防止昌乐边军势力继续做大,以清江卫所出了敌国细作为由,下昭令改制军户,撤销都卫所,边军统帅调任顺天府尹,此事成为大顺国禁忌,无人敢提及。」
「两年前,机缘造化之下,当年那位皇子终于如愿以偿登上皇位,但他已经老了,很快,他的几位皇子也耐不住性子,可朝廷党争派系林立,文武百官站队攻击,这个时候太平国密探传来消息,当年先王遇到的情况,当今陛下也遇到了。」
「如今,禁军京军的要拱卫都城,以免生变不能调动。可太平国那边的局势愈发扑朔迷离,太平国再次将四分五裂的国土统一,这时他们想起了当年丢失的昌乐府土地,又开始蠢蠢欲动,甚至连给大顺国的朝贡岁贡也停了。」
「当今陛下想起了当年的昌乐边军,也只有昌乐边军可以用,只不过当年的统帅已经垂垂老矣,又在两年前因为极力要求新君册立太子,入了牢狱。」
「可边境局势刻不容缓,于是陛下以调查奸细为由,掩人耳目之下,派当年昌乐边军统帅的儿子前去出任知县,以此试探他的能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闻听此言,陛下大喜,我心甚慰。」
「吾儿九章,我李家世代忠良,当今圣上文治武功,又优待我李家满门,我李家世代为大顺国的臣子,当此危难时刻,你务必要恪守本分,效忠陛下,为陛下分忧解难。」
李九章读完这封信,沉默良久。
来了清江衙门,一直觉得不对劲。
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是如此,没有佐贰官,有军户没军队。
直到来了清江城之后,他才知道是边境县衙,现在看来是有意瞒着他。
但是记忆里没有昌乐边军的记忆,或许是年幼忘了。
遇到第一个案子是张守忠的案子。
这是付文杉主动提起的,或许是要试探他的能力,或许是皇帝授意。
遇到第二个案子是刘阿婆的案子,这是陈树生被人胁迫着,在菜市街口强行拦他。
这个牵扯着鱼龙帮,因为小兰在勾栏院里,这是很明显的。